关于应用型本科《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时间:2024-03-22 点赞:49264 浏览:101313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会计电算化论文范文,关于会计电算化方面毕业论文格式模板,关于关于应用型本科《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适合会计电算化及电算化及财会类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会计电算化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财务软件已经成为企业财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会计电算化》课程不仅是财会类专业的必修课程,而且是加强财会类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一门重要课程.笔者结合近几年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经验,就目前应用型本科《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 键 词】会计电算化;财务软件;教学改革

随着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企业对财务人员电算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以培养应用型财会人才为主,毕业生在毕业后大多直接进入企业工作,因此,能否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的技能,将对他们的就业产生重要影响.财会类专业属于文科专业,而计算机类专业属于理工科专业,老一辈会计虽然会计实践经验非常丰富,但电算化水平普遍不高,学习速度也不快.财会类应届毕业生刚刚走出校门,在会计实践经验方面虽然不足,但在学校系统地学习了会计电算化相关课程,对电算化的了解相对较多,操作比较熟练,到企业上班后一般能直接操作财务软件.因此,掌握会计电算化成为了财会类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重要的比较优势.但从目前应用型本科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来看,笔者认为在电算化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学生较好地学习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

一、《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不明确.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财会类高校对会计电算化都比较重视,大多数财会类高校将《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作为财会类专业的必修课,但是现有的教学目标却并不明确.不同的高校应根据自身科研条件、教师队伍等具体条件不同,来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不同于科研型高校,学生毕业后大多以就业为主,但目前财会类高校对《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目标几乎一致,都是分为理论和实际操作两部分,先讲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理论再进行实际操作的训练.实际操作中又以总账、报表模块为主,附带讲述工资、固定资产等模块,供应链相关内容几乎不讲.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和科研型高校在教学目标上相同是不符合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的.(2)教学内容的选择不符合学生特点.应用型本科对会计本科生不仅要求掌握电算化操作知识,还要求掌握一定的电算化理论知识.一般在《会计电算化》课堂上,老师会先向学生讲授大量关于计算机方面的内容,有些知识太偏向于理工科,学生听得一头雾水,甚至有些老师都不能完全理解自己所讲的内容.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主要由用友和金蝶两大公司提供.一般院校通常在这两种软件中选择一种用于教学,由于软件更新需要一定的费用,也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所以学校通常会多年使用同一软件的同一版本进行教学,结果学生毕业实习时发现所学软件已经过时.如有的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使用用友软件,但近年来,湖北地区金蝶软件用户增多,湖北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也使用金蝶软件进行实务考试,这对该类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内容的掌控多是由带同一门课的老师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协商,《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多以总账为主,供应链部分的教学一直较弱,老师讲课通常是一带而过,因为财会专业的老师认为供应链是属于企业管理课程的内容,而且老师通常也对供应链部分内容不熟悉.2012年我校进行的企业对财会专业毕业生能力需求情况的调研来看,企业认为毕业生会计电算化水平普遍不高,尤其是供应链方面的知识普遍缺乏,因此企业不得不通过内部培训的方式自行培养.(3)没有合适的会计电算化教材.目前《会计电算化》教材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理论和实际操作各占一半,教材是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另一类教材是实际操作为主,教材中含大量图片.前者理论部分内容比较工科化,包含大量计算机知识,这给财会专业的师生带来一定压力.通常讲授《会计电算化》的教师多出自财会专业,本身计算机知识有限,在备课时难度较大,对教材理解深度有限,学生更是听得失去兴趣.后者图片较多,学生可以照书上模仿操作,但由于电算化理论知识缺乏也会造成学生操作灵活性不强,因此,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4)《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安排不合理.会计电算化分为理论课和实验课,理论课含有课内实验.理论课程大多安排在大二开设,平时一次两节,安排在教室或者机房上课.有的学校将会计电算化全部安排在机房上课.《会计电算化》教学我院是先在教室上理论,然后下次课再去机房上机.因为时间间隔导致学生上机时已经忘了理论课讲的内容,更多的情况是学生上理论课无精打采,因为在教室上理论课学生听起来很抽象,而且也考虑到上机时遇到问题可以问老师,依赖性较强.


二、应用型本科《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措施

(1)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差异化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学生毕业后大多走上操作性工作岗位,因此,对《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应注重实用性,即毕业生至少应熟练掌握某一种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但应用型本科又不同于高职高专,毕业生虽然面向就业,但不应仅限于对某个具体的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而应该通过对具体财务软件操作的教学,使学生对当前比较流行的财务软件有一定的了解,以便将来适应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全面要求.(2)加快应用型本科《会计电算化》教材建设,选择适用于学生水平的教学内容.目前,应用型本科的《会计电算化》教材不能适应教学需要,盲目选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并不适应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因此,加强应用型本科会计电算化系列教材的建设是必要的.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必须针对学生的特点,编写会计电算化系列教材.教材编写应注重在内容上由浅入深、在操作上由简到繁,使学生通过一系列课程循序渐进的掌握会计电算化知识.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比较特殊,不同于一般的财会类课程,笔者认为,编写教材中应注意学科交叉合作,尽量组织具有较好计算机基础,并且既有会计电算化相关企业工作经验又有会计电算化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3)不断完善教学计划任务,教学中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对财会专业毕业生就业影响较大,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主动性会随着毕业的临近更加强烈.因此,笔者认为会计电算化可以作为系列课程贯穿于本科教学的后三年.在会计电算化系列课程的设计中,应由浅入深.以用友为例,应先让学生学习基本操作,即:系统管理、总账、报表部分,使学生掌握用友的基本操作;然后配合学习电算化相关理论知识以加深对会计电算化的理解和认识,与此同时引入金蝶等目前比较流行的财务软件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最后通过实训的方式不断加深对用友供应链等比较复杂模块的学习.实训中可以引入大量的仿真账,既增强了学生对财务软件的练习也帮助学生复习了会计相关理论课程的学习,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4)降低理论课时比例,先操作后理论.据大多数学生反映,会计电算化理论课的知识对于初学者来说不仅枯燥,而且由于缺乏感性认识,学习效率特别低下.笔者曾经将两个教学班学生进行教学对比,其中一个班的学生按照传统教学方式先上理论课后上机练习,而另一个班的学生先上机练习,后进行理论课的讲解.先上理论课的学生由于缺乏对财务软件的感性认识,结果上课听讲不认真,感觉昏昏欲睡的学生较多,教学互动也较少.而先上机的学生并没有因为理论知识的缺乏而影响上机学习的热情,上机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劲头足,教学效果良好,上理论课时,由于先进行了上机实操,有了感性认识,听讲更有针对性,能够主动向老师提问,教学效果明显比传统教学方式好.因此,笔者认为教学需要针对课程特征来进行,学生对财务软件有了感性认识再到教室听课上升到理性,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灵活性都会增强,教学互动效果也好.

相关论文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本文是一篇会计电算化论文范文,会计电算化相关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析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会计电。

关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教改思路

本文是一篇会计电算化论文范文,关于会计电算化类毕业论文模板,关于关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教改思路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适合会计电算化及。

中职《会计电算化》课程一体化教学

本文是一篇会计电算化论文范文,关于会计电算化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关于中职《会计电算化》课程一体化教学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