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改革:“要我改”到“我要改”

时间:2024-01-30 点赞:47257 浏览:93861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这是一篇关于公车相关硕士论文范文,与公车改革:“要我改”到“我要改”相关硕士毕业论文。是改论文专业与公车及方案及社会调查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可作为公车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五年前,准确地说,自1998年10月中旬起,“公车改革”、“车改”等术语的使用频率很高,不仅屡屡见诸报端,而且是街头巷尾议论的热门话题.

公务用车一般为小轿车,无论是豪华型的,还是普通型的,不管是进口的,还是国产或合资的,就其本质来说,无非就是一种代步工具、交通手段.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物资匮乏,能以车代步的,不是军事指挥员,便是党政首长.因此,在人们心目中,能坐上轿车的都不是一般人.尽管那时轿车很少,且品种比现在少得多,但是,大家看见轿车除了新奇,不会产生太多的看法,更不会指着坐在轿车里的人说三道四.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轿车进入家庭不再是梦想,先富起来的人自己掏腰包买车也不再是新鲜事,人们开始为大城市交通拥挤而苦恼.恰恰是在这个时候,公车却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车轮上的腐败”不再是窃窃私语,公车私用同公款吃喝一样也成了过街老鼠.

1998年4月,一封呼吁公车改革的群众来信,摆在了共和国总理的案头.从那时起一直到11月底,在领导的要求下,国务院体改办用了整整七个月的时间,公车改革方案从酝酿逐步走向成熟,并在很大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

司长出门办公事未必都有车坐

在人们的印象中,公车之多,已经到了只能用泛滥一词来形容.乡镇一级政府,虽然财政拮据得几乎连工资都发不了,但公车数量不仅多,其豪华程度也令人咋舌.媒体时常披露,某某贫困县开着几十辆轿车,在高速公路口迎接检查团到来.

说出来大家可能不相信,在党政机关,司局长虽比乡镇长的级别高很多,但不光上下班要自己蹬自行车或乘班车,就是出门办公事未必都能乘公车.财政部是管钱的部门,据说到基层调研,有时能有警车开道的礼遇,但在北京,不要说处长坐不上公车,就是司长除了到中南海开会有车接送外,其他时候要车也不容易.

某机关新来的公务员晚上值班,接到本单位一位处长从外地打过来的长途,请求转告车队到首都机场接机.但得到的答复是:他没有资格要车.此话不假.1988年10月,曾发布《国家机关汽车配备标准的规定》和《国家机关汽车使用管理办法》,对公务员配车标准做出明文规定:正部级干部配专车;副部级干部不配专车但保证工作用车、上下班派小轿车,司局级干部因工作需要可供车.在文件中,还真找不到处级以下公务员有要车资格的规定.在此以前,即1985年12月,国管局曾发布《离休干部用车实行公里定额包干的试行办法》,对离休干部配车标准也做出明确规定:正部级每人1辆,副部级2人1辆,司局级8人1辆.

在车改方案征求意见阶段,民政部一位科级公务员致电方案执笔人,说他代表全体科级以下公务员对车改方案提出严正,因为交通费补贴标准太低.并警告说:车改要是这么搞,他们以后不出门办公事.但方案执笔人反问一句“你们现在出门办公事有公车坐吗”,对方被问得无言以对.据了解,除了极少数部委处级以下公务员在特殊情况下能要到车以外,大多数单位是要不到车的.

这就令人疑惑不解了:老百姓都知道公车多,但按文件规定处级以下公务员没资格要公车,司局长虽有资格要公车,但也不是都能保证的.那么多公车谁在用?

经过典型调查,找到了答案:一是专车或准专车太多,个别单位达到80%.虽说副部级干部不配专车,只保证工作用车和上下班交通,事实上工作用车变成了准专车,在职时一人占用,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宁愿不留秘书也不愿交出公车.二是出租公车赚钱养车.因为财政拨款不足以维持公车运转费用,为养车只能把公车租出去.某大机关1997年共有公车(包括通勤车)101辆,公车运转费用为203万元(不包括司勤人员费用),国管局只拨付运转费70万元,公车租赁和创收70万元,剩下的资金缺口由机关从行政经费等渠道解决.

当然,公车制度的弊端远不止以上所说这两条.大家最痛恨的是公车私用、浪费严重.据黑龙江大庆市调查,公车使用为三个1/3,即公务占1/3,领导及家属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另据国管局测算,1997年公车的实际运行成本,是同类型出租车的2倍,而利用率只是出租车的1/3.特别是班车闲置率更高,但每台车的购置费很高,多的可达到50万元甚至上百万元.

不改革,公车制度是维持不下去的.

面对车改心态各异

1998年10月16日,《中华工商时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发表记者卢凯民关于党政机关将从1999年1月1日起逐步取消公车的消息.这篇报道称:有关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的改革方案,已由国务院体改办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完毕,待征求意见后将报国务院正式批准.此项改革很可能在明年的元月1日后正式实施.

这篇报道文字不长,但披露了车改方案的要点:

改革目标:逐步实现公务交通费用分配的工资化和公务用车的社会化,以期最大限度地节约国家用于公务交通的总开支.改革的步骤将先发放公务交通费补贴,待条件成熟时,将补贴纳入工资.


改革范围:除党政机关外,此次车改还将涉及全国人大机关、全国政协机关、工青妇群众团体、党派机关、全国工商联机关以及国务院的直属事业单位.正部级以上的官员原则上不参加,将继续沿用老办法.

改革办法:公务用车取消后,各级公务员的公务交通费补贴标准将按照行政级别来确定,按照拟定的标准,普通公务员到部级公务员的补贴幅度将在100元/月~3000元/月之间.实行车改并领取交通费补贴后,公务员执行普通公务的交通工具将由个人选择并实行费用自理.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条很短的消息,其当量不亚于一颗小型.一时间,全国上上下下都在谈车改.坐公车的和开公车的在谈,已经坐上公车的和从未坐过公车的在谈,老百姓和专家学者也在谈;私下聊,新闻媒体也在炒.

一位为给老干部配车伤透脑筋的部长说:赶快车改吧,配车攀比没完没了,我让他们把车库门打开,让退下来的人随便挑,包括我的专车;

一位退下来的资格很老的部长说:车改很好,是不是急了点,等我们死了再改行不行;

公车司机们在议论:听说搞车改方案的人,让司机从班车上给哄下去了,吓得都不敢坐班车了;

某工业局十名离休司局长联名写信说:负责研究和起草文件的人,不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不了解离休干部对中国革命和新中国成立有特殊贡献的历史,不了解我党我国对离休干部的政策,说重了就是对离休干部没有感情;

机关公务员反映:班车取消了,地铁月票买不到,哪个部门负责解决;

经济学家在《改革内参》撰文抨击:让既得利益者设计车改方案,是不会彻底的;

一位群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去是暗的腐败,车改后发交通费补贴,变成明的腐败.

听到和看到的议论,比上面说的要多得多,这些议论只能反映不同群体对公车改革的心态.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时,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CSSI)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武汉、青岛和郑州7个城市,就公车改革问询1743名普通市民.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人知道公车将要“下岗”,并有74.2%的人十分关注此事的“下文”;几乎100%的人赞成公车改革,但也有41.3%的人担心公车改革不彻底,或用其他方式继续使用公车.

沟通能消除误解

在方案征求意见过程中,社会上流传着许多关于方案起草者的故事,除了刚才提到的吓得不敢坐班车以外,还有更令人毛骨悚然的,传说有些司机到处找方案起草者,要揍他或对其搞突然袭击.这些话无据可查.但有一点很清楚,就是公车司机对车改很不理解的不在少数.

妥善安置司勤人员,是公车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

在方案起草过程中,大家最担心的一件事是,如果允许保留车队,哪怕只剩一辆车,公车改革就可能失败,因为在现在这种财务制度之下,一辆车会变成两辆车,两辆会变成三辆,直至公车再膨胀.釜底抽薪,取消车队,是治本之策.

在课题研究阶段,公车改革思路还比较保守.课题组曾建议由国管局出面,组建企业化管理的出租车公司,但国管局认为不可行.这时候,首汽公司获悉公车改革的消息,并组成了专门的调研组,主动同方案起草人员接洽.

首汽公司最初是国务院的车队,转为经营性企业后,仍然担负国宾、国家领导人和国家重大政治活动的用车任务.首汽公司专门的车队,可以进出中南海等特殊场所,使党政机关高级干部租车执行公务成为可能;首汽公司是多元化企业,除出租车外,还有宾馆、驾校等服务型单位,因而增加了公车司勤人员安置渠道.如果公车司机因年龄因素不愿再开车,可以选择其他职业转岗,而且首汽公司承诺整体购并公车和接收安置司勤人员;首汽公司当时正在调试出租车卫星定位系统,已开通免费服务,如遇紧急情况就近调度、随叫随到,能确保离休老干部用车.如果老干部愿意继续让过去的司机提供服务,首汽公司愿开绿灯.

首汽公司的介入,把公车改革方案大大向前推进一步,不仅能使不再保留车队的设想变为现实,而且使公车司勤人员的安置有了着落.除了首汽公司整体接收安置司勤人员外,公车改革方案还提出了多种办法,比如,允许机关服务局把司勤人员组织起来,利用现有公车组建租赁或出租车公司,在购买公车等方面给予优惠,在3年内过渡;再比如,司勤人员购买公车自谋职业,车价按评估价格优惠15%;还有,接近退休年龄的,可参照执行公务员分流政策.

消除误解,沟通是桥梁.公车司机对车改不理解,甚至产生抵触心理,关键是对车改方案不知情,甚至以讹传讹.为验证安置办法的可行性,方案执笔人主动同本单位车队的头头脑脑沟通,征求他们的意见.多种安置渠道,让司勤人员自愿选择,令他们心悦诚服:如果这么搞车改,我们可以接受.

部长该不该参加车改

这是公车改革的焦点.

在一些人看来,部长应该参加车改,而且应该带头垂范.理由很多,比如部长参加车改,体现改革对每个人一视同仁;再比如,部长带头参加车改,便于推动.

在另外一些人看来,部长不应该参加车改.因为房改要个人掏腰包,部长不参加(事实上后来已参加),车改要发钱,却让部长参加.另一种说法是,共和国能有多少部长,让他们去乘坐出租车,有损国家形象.

私下了解,有些部长很愿意参加车改.他们平时上下班坚持不让司机接送,周末和节假日出行主要靠公共交通工具.另外,普通百姓也不认识多少部长,即便认出来了,拉拉家常也很自然.

综合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公车改革方案体现了灵活性,让部长们自愿选择是否参加车改:部长原则上暂不参加车改,但如其自愿参加车改,每月可领取交通费补贴.补贴标准分在职和离职两种情况确定,在职部长因公务活动多,标准高一些,离休和退休的部长相应减发,离休的部长(包括享受专车待遇的离休副部级干部)自然高于退休的.

车改方案的灵活性还体现在副部级干部身上:已经离休、退休的和现职的副部级干部,自愿选择参加车改的办法.如果还愿意保留公车待遇,由所在单位从首汽公司租用;如果想参加车改,按月领取交通费补贴.甚至还想到了更加灵活的办法,比如副部级干部出差或出国在半个月以上的,在此期间单位不用租车,他们还可以领取折扣的交通费补贴.

公车改革方案考虑得很周全.领导认真看过车改方案后,给予很高评价,认为方案设计得合情合理.

坚持灵活性和原则性统一,是车改方案的重要特点.既然大家都认为公务用车制度急需改革,旧的办法不能无限延续下去,总得找个地方划上句号吧.在哪里划句号呢?方案规定:车改后再离休、退休的和新提拔的副部级干部,不再允许选择,一律领取交通费补贴.

离休司局长并不吃亏

在方案征求意见过程中,方案起草人员先后召开了3次离退休老干部座谈会,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56个部门中的绝大多数部门,也都征求过离退休老干部的意见.另外,方案起草人员专程拜会中组部负责指导全国老干部工作的业务局,并把细化后的方案送去请求在老干部政策上把关.中组部对此非常重视,在部务会上专门研究.

离休干部是我国的宝贵财富,我们党历来非常重视他们的政治和生活待遇,而且原则是待遇从优.关于离休干部用车待遇,国家有关部门曾在1985年和1992年两次专门发文予以明确.

同调整后的用车待遇相比,公车改革方案规定的离休干部交通费补贴标准,明显体现了待遇从优原则.按照过去的规定,离休司局级干部交通费定额包干标准为每人每月50元.在车改方案征求意见稿中,离休司局级干部也同在职公务员一样,按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分成4档.即使按最低一档160元算,也比原来的规定多出110元.根据细化的方案,不再区分领导和非领导职务,而且标准大幅提高,离休司局级增加到每人每月500元,“七七”事变以前参加革命的离休处级以下干部也执行这个标准.如果按出租车价格2元/公里推算,车改后离休司局级每月可用车250公里,大大超过原规定的150公里定额标准.

1998年的公车改革方案从起草到论证再到细化,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似乎并不夸张,但用“胎死腹中”来比喻不够恰当.这几年,不少地方、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公车改革,很多是比照1998年的方案组织实施的.退一万步讲,1998年在那么大的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至少起到了思想发动作用.

令人欣慰的是:4年多过去了,公车改革已经从“要我改”渐渐转向“我要改”.

(作者附记:本文写于2003年3月,应国内某时政周刊之约而写,这是首次发表.)

(作者系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研究员)

(本文编辑 周颖)

相关论文

深度改革,地方政府改什么

关于及安全工作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方面改写论文,关于深度改革,地方政府改什么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对写作论文范文。

公车改革破冰在即汽车股大逆转

本文关于汽车及公车及销量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汽车方面论文范文集,与公车改革破冰在即汽车股大逆转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探究英语课改误区***英语课改难题

本文是一篇新课改论文范文,关于新课改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探究英语课改误区英语课改难题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新课改及自主学习及。

在线改文小学,在线改文培训

本文是一篇继续教育论文范文,继续教育方面有关在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在线改文小学,在线改文培训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继续教育。

营改增试点改革对物流业的影响

这篇增值税论文范文属于改论文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增值税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营改增试点改革对物流业的影响相关论文修改网。

建筑行业面对营改增税法改革中的

此文是一篇建筑行业论文范文,关于建筑行业类论文范本,与建筑行业面对营改增税法改革中的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适合不知如何写建筑行业及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