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关于爱的教育思想

时间:2024-03-11 点赞:43778 浏览:83122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教育思想论文范文,关于教育思想方面毕业论文题目,关于罗素关于爱的教育思想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教育思想及家庭教育及孩子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教育思想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英国著名教育家罗素通过自己的实际生活和教育经历,将他的教育观荟萃在《教育与美好生活》一书中,其中谈到了爱的教育思想,爱的知识是正确行为的两种主要因素.在爱的教育中他将亲子之爱与性爱做了区分,以及提出了爱的教育思想与弗洛伊德学派的“俄狄浦斯情结”中的爱的异议.同时他倡导爱的教育要尊重儿童,不压抑儿童的个性发展,在家庭中要树立父母的榜样作用.

关 键 词:罗素;爱;爱的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3-0173-02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关于教育的不同理解,而爱的教育思想越来越受人们的推崇,因为爱的教育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教育方面重要的体现.有的人把爱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有的人却把爱作为一种教育目的.作为手段者认为,爱的教育着重用爱的情感作用来促进认知教育,作为目的者则认为,爱的教育把培养爱心,健全人格作为教育目的.不同的教育家对爱的教育也有不同的理解,罗素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对爱的教育做一个独具特色的诠释.


伯特兰·罗素(BertrandRussell,1872-1970)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家.他先后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攻读数学和哲学.大学毕业后,罗素既从事大量的学术研究和讲学,又进行社会政治活动和教育实践活动.罗素一生到过许多国家讲学,他的教育实践活动主要表现在他和妻子朵拉创办的皮肯希尔学校上.这所学校的办学风格充分体现了罗素的倡导自由,避免压制的教育思想.他的研究心得、教育子女的实践经验,以及对自己早年与教育有关的人生经验的反思、对目睹现实中各种教育成败得失的认识,均浓缩在《教育与美好生活》一书中.

一、罗素对爱的教育的理解

罗素认为爱是良好品性的精髓,正确的爱是恰当对待正在成长的孩子的自然结果,而不是贯穿在各个阶段所可以追求的东西.我们必须要明白理想的爱的种类,以及适合于不同年龄的性情.男孩从10岁到12岁直到青春期,往往非常缺少爱,即使企图对他的天性施加强力,也不会有多少收获.我们应多关心富于同情心和爱心的成人培养,而不宜在人生早期用强力使这些品质得到可贵的发展.爱可能作为一种义务存在,父母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便让这些行动去唤醒爱心,还必须努力将那些能产生博爱的身心特性传授给他们的子女.但是不可命令孩子爱其父母,而且不得做出以此为目的的任何事情.同时,他对爱的教育提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辨析.

(一)教育中亲子之爱与性爱的区别

罗素认为,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本能而且纯真的,他们对自己的孩子的感觉有如对他们自己身体的外露部分的感觉.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就像希望自己幸福一样,当孩子尚处于婴幼儿阶段时,更是如此.与对自己的关心相比,他在照顾孩子时,绝不会产生更多的自我牺牲的感觉,正因为如此,他并不期待答谢.只要孩子尚能自理,孩子对他的需要便是一种充分的报答.后来,随着孩子不断的长大,他的爱心开始减弱,而要求却可能增加.随着私有财产和法制政府的发展,孝道的重要性正在降低.因此,孩子对父母的爱正在失去它在主要美德中的地位,然而父母对子女的亲子之爱依然具有极大的重要性[1]124-125.罗素认为,性爱的实质是求的反应,这是自然现象,因为缺乏反应,便不能实现其生物学的功能.在2-3岁的男女儿童中,行为人极为普遍,但是通常稍长就会自行停止.用恐怖的眼光看待,并用可怕的威胁去加以制止,乃是一般的习俗,其结果只能使孩子生活在恐怖的痛苦之中,这种状况很快与其始因相脱离,而以梦魇、神经质、幻觉,以及恐怖狂等形式表现出来.性方面的好奇心通常始于3岁,其表现形式是对男女之间以及大人和孩子之间身体上的差异产生兴趣.孩子在此期间所提出得任何问题都必须予以回答,就像回答其他方面的问题一样,同时还要做到:永远真实地回答问题和要完全像对待其他知识一样的对待性知识[1]138-143.

(二)对“俄狄浦斯情结”的异议

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是精神分析学的术语.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开始向外界寻求性对象.对于幼儿,这个对象首先是双亲,男孩以母亲为选择对象而女孩则常以父亲的选择对象.小孩做出如此的选择,一方面是由于自身的“性本能”,同时也是由于双亲的刺激加强了这种倾向,也即是由于母亲偏爱儿子和父亲偏爱女儿促成得.在此情形之下,男孩早就对他的母亲发生了一种特殊的柔情,视母亲为自己的所有物,而把父亲看成是争得此所有物的敌人,并想取代父亲在父母关系中的地位.同理,女孩也以为母亲干扰了自己对父亲的柔情,侵占了她应占的地位.

罗素不相信存在所谓的“俄狄浦斯情结”,即儿子对母亲、女儿对父亲有一种特殊亲近的感觉.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如果存在的话,必定来自那个与孩子接触最多的人——通常是母亲——而与性别的差异无关.当然,一个不喜欢母亲而又很少见到父亲的女儿也许会将后者理想化,但在此实例中,产生这种影响是梦幻的,而并非那个实际的父亲.一个常与儿童接触的成人或与易于支配他的生活,以致即使在后来的岁月中,仍可使之成为自己精神傻瓜的奴隶.这种束缚或许是智力上的,或许是情感上的,或许二者兼有之.有人认为,智力上的束缚是自然和正常的,而罗素则倾于承认,这种束缚只能通过某种特别的教育来避免.弗洛伊德主义者认为,父母对孩子的亲吻和爱抚他们的孩子,是荒谬的.而在罗素看来,孩子有权获得父母热烈的爱,这种爱给予他们一种乐天、无忧无虑的世界观,同时也是健全的心理发展所不可或缺的.父母的快乐应是孩子的成长与进步,孩子给予父母的任何回报都应该视为纯属额外之物而以感激之情去予以接受[1]127-129.

二、罗素爱的教育路径

爱的教育中儿童的主体地位

爱和知识是正确行为的两种主要因素,爱乃是良性品性的精髓.正确的爱应该是恰当的对待正在成长的孩子的自然结果,而不是贯穿在各个阶段所刻意追求的东西.“爱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有理想的人,是人得到全面地发展.罗素认为,“儿童应该被看做是目的,而不是手段.”[2]罗素提倡爱的教育,强调对儿童的本能训练,反对压抑儿童的个性.他指出:“过去人们不懂得训练本能,所以被迫诉诸压制,惩罚和恐惧是所谓美德的强大刺激.我们现在知道压制是一个坏方法,因为它从未真正成功过,而且因为它会造成心理失常.训练本能是完全不同的方法,采用完全不同的技术,习惯和技能好像是本能的渠道,按照渠道的方向,引导本能流向一方或另一方,通过培养正当的习惯和正当的技能,我们可以使儿童的本能自行激起良好的行动.”[3]在现代教育中倡导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反对压制.美国近代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论”,他认为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儿童的发展、儿童的生长,就是理想所在.“以儿童为中心”,体现在教育过程,它要求教师应考虑儿童的个性特征,使每个学生都能发展他们的特长,尊重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杜威认为,“传统教育”就是一种“静听”教育,学校里的一切都是为“静听”准备的,消极地对待儿童,机械地使儿童在一起,课程和教学方法的划一,概括地说,重心是在儿童以外,重心是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你所喜欢的任何地方和一切地方,唯独不在儿童自己的直接的本能和活动.(二)爱的教育中父母的榜样作用

教育中爱的体现不仅仅体现在学校教育中,在家庭教育中也存在着爱的体现.罗素认为爱可能成为一种义务存在:对一个孩子讲,“应当”爱他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完全是徒劳之举.如果不是更糟的话,希望得到子女爱戴的父母必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以便让这些行动去唤起爱心,此外还必须将那些能产生博爱的身心特征传授给他们的子女[1]124-126.“父母的榜样”,是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自构其在孩子心目中的“人格形象”,使之成为有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参照坐标”以及对其子女实施教育的有力根据.家庭是孩子学习生活和认识社会的第一所学校,而且也使家长成了他们无法选择的第一任教师.同时,基于孩子的一切学习都始于模仿的天性,所以在受教于父母时则必然将他们视为自己的榜样,时时学习,事事模拟.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静观父母在辅助其子女成才上的具体表现,则实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多忙于家庭生活物质文明的加速升级,对其子女也多以物质上的关怀尽施爱心,却往往忽视了自身榜样之自觉树立与其教育作用的正常发挥.近年来,已经呈现于社会的大量事实表明,这种做法既无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使父母“望子成龙”的良愿大受其挫,同时也未引起年轻父母们的普遍重视[4].

本文是一篇教育思想论文范文,关于教育思想方面毕业论文题目,关于罗素关于爱的教育思想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教育思想及家庭教育及孩子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教育思想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罗素用他毕生的经历去实践和总结了爱的教育思想,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在这个充满爱与关怀的时代,更应该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践行爱的教育原则.无论在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要确立儿童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知道自己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权利和主要地位归他们自己所有,让他们在自由自主的环境中学习和进步.家长不仅要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而且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让孩子在充满爱的教育中成长.

相关论文

罗素儿童教育观之品性教育思想

本文是一篇儿童教育论文范文,儿童教育相关硕士毕业论文,关于罗素儿童教育观之品性教育思想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适合儿童教育及道德教育及。

夏洛蒂《简爱》的教育思想

本论文为关于学生方面教育学本科论文答辩,关于夏洛蒂《简爱》的教育思想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可用于学生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思想

本文是一篇人本主义心理学论文范文,关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方面函授毕业论文,关于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思想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适合人。

特岗,爱的教育让我的心灵靠岸

本论文为优秀教师方面有关学年论文指导记录,关于特岗,爱的教育让我的心灵靠岸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可用于优秀教师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