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时间:2024-03-01 点赞:47195 浏览:94152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论文为关于人文素质方面本科生论文格式,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可用于人文素质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免费教你怎么写人文素质及高等教育及实践教学方面论文范文。

摘 要 :面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以及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描述与总结.针对我国应用型本科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应用型本科学生质量评价应遵循的原则,对学生质量评价的阶段性进行了说明,对应用型本科学生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完善应用型本科学生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议与对策.

关 键 词 :应用型本科;学生质量;评价体系

作者简介:吴卫东(1968-),男,江苏东台人,盐城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江苏 盐城 22405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2-0075-0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更多更好地向社会提供各层次、各类人才以及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面向社会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是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本科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其办学模式和定位在许多方面有别于传统的“研究型”教育模式,也有别于高职高专“技工型”教学模式,是因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行业特色的办学模式之一.应用型本科的办学模式的产生和发展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培养规格、培养理念、教学环节设施、教学实施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还需要政府、产业行业、学校和相关的研究部门等进行不断深入的探索,并形成行之有效的合作办学机制,以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质量.

一、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应用型本科注重学生实际工程能力、适应技术发展能力、适应社会环境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但由于传统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影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还存在以下问题.

1.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观念有待提升,相关的投入及运行机制还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不少人对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的认识还较为肤浅,缺乏深层次的质的认识和思考,即使在观念上已有所认识,但由于办学条件、社会环境、办学基础等因素的限制,对适应工程人才培养办学模式的研究、探讨还有待深化.

2.教学手段、培养方案等受“研究型”培养模式的影响,还未能完全适应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培养

当前不少学校的培养方案中,尽管面向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所占比例已有所提高,但学生的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环节仍显不足.公共课、理论课所占学时比重过大,现有的教学培养计划、实际教学环节的安排和组织、教学实施条件的构建、教学手段及方法等还难以较好地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

3.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普遍流于形式

多数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只停留在应付验收、检查或评比合作协议等阶段,只有少数校外实习基地企业确实承担了一些实习、参观.近年来,我国企业的经营模式发生了改变,许多企业不再愿意承担学生实践实习训练工作.加之实习指导教师并没有对实习现场的设备、工艺进行了解,故对学生的现场和场外的实习指导也显得不足.学生现场实习只能是走马观花,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4.实践、实训教学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我国高校评价的导向,学校和教师大多数都重视与热衷于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不愿意承担实践教学环节的工作任务.大量年轻教师从研究型大学毕业后进入高校从事教学工作,其本身就缺乏工程实践方面的训练,也难以胜任相关的实践指导工作.

5.教学评价机制不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现行的教学评价机制还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应用、轻实训的现象,不能满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甚至存在着制约倾向.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环节偏少、评价机制不健全,对学生实践课程成绩的评判、教师实践教学工作量的折算等方面的具体做法还有待于深入探索.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质量观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我国相应层次的高等学校虽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进行着探索和改革,但受传统的对高等教育的思想、观念、方法以及教育体制和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对应用型人才的认识、面向应用的培养计划的制定及落实都不到位,应用型人才的质量评价机制还有待探索和完善.在形成相对完备的应用型人才质量评价体系之前,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从而为培养大批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在观念上扫平障碍、消除认识上的错误.对大学属性的认识决定并影响着教育质量观.教育质量观是关于教育质量的思想和观点与人们对教育质量的基本看法,主要表现为用什么标准体系评价学生的质量和教育效果等问题.[1-3]应用型本科教育质量观应遵循下列原则.

1.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

应用型人才价值实现的主要途径是在社会实践中展示职业素养、运用自身的职业技能,在实际工程中创造财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目标应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面向行业需求实现由学生向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顺利转变.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向社会不断输送各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不仅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适应性,而且应不断提升其引领市场和行业的能力.

2.技能培养和人文素质提升并重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技能培养与人文素质提升并重,要在适应各行各业发展需要的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从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应在市场经济中通过自身各方面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与行业内企业进行深度的交流和合作,找到自身应有的位置与行业发展的前沿,以其培养的人才去引导和适应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技能培养和人文教育提升并重,不可偏废.

3.立足学校教育,充分调动和利用社会资源

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应该与行业企业一起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学校负责专业基础性的能力和素质培养,而实战性应用型技能应在用人单位的参与下实施培训.校企深度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环境下已得到较好的实施,其具体做法是学生在学校内完成专业基础性能力的培养,毕业后由企业进行其针对企业特定需求的培训.但在我国现行的社会环境下,由于我国工业发展起步较晚,还不能较好地实施,还没有形成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体系,企业希望员工一进入企业就具备胜任其工作岗位的全部能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还将落在高校的头上,为此高校应以自身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办学条件建设为基础,力争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造出其应有的校内、校外环境. 三、应用型本科质量评价的阶段性

应用型人才的质量评价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学校教育阶段的学校评价;二是学生毕业后的社会评价.学校教育主要评价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与培养目标是否吻合,评价应用型人才知识结构、人文素质、应用或创新能力是否达到要求.社会评价应利用学生毕业数年后的信息反馈来进行,这种评价是来自企业和社会的综合评价.这两个部分结合起来,才构成完整的学生评价体系.为此,需要确定不同阶段评价的要素和方法.

1.学校教育阶段的质量评价

学校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其质量评价应以学生、家长、用人单位满意为标准,该标准应成为学校教育评价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教育服务业发达的国家提出的教育质量评价原则中特别强调学生是教育质量评价的主体,认为学校是为学生服务的,学校的目标就是实现和达到学生、家长与用人单位的期望.教学质量评价必须以学校是否有效满足学生的教育培养和适应社会需求为中心,而最能做出这种评价的是学生以及其用人单位.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要使学生参与教学质量评价,就要使学生明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使其明确自己未来是企事业单位的高素质劳动者,未来的工作岗位需要其具备哪些素质、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能力.

2.毕业生评价阶段

应用型人才评价是以满足相应岗位要求为评价标准,需要以未来学生岗位工作背景、工作任务要求来确定其应有的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进而确定质量评价的标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从学生毕业时的一次就业率、创业率、毕业后数年的工作业绩、发展潜力等多方面来综合评价学生的质量.

四、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应用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和确定较为复杂,既要体现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共性,又应区别于研究型大学本科和高职类院校教学质量评价,要体现出应用型大学本科教学评价的特色.结合我国应用型大学的本科办学条件、生源特点等教学特征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应用型大学相对成熟的评价指标设计和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根据应用型大学教育质量观要求,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应是综合、全面的,其评价体系应面向社会、面向专业领域、面向工程实践、面向学生的全面及个性化发展,从所培养出的学生的人文素质、职业技能、社会适应性、社会认知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1.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的内容非常广泛,在学生教学质量评价方面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何认识和对待别人、群体、社会、兄弟、伙伴、所生存的环境;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集体、社会;是否能形成适当尊重别人的习惯、思想、价值观.人文素质是在家长、学校、同学、社会环境的培养和熏陶下形成的.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部分学生存在自我认识及对社会认识方面的问题,需要学校以其与时俱进的管理体系、全方位的服务、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来对这些学生进行培养和锤炼,首先使其成人.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学生质量评价体系中必须具备的内容.

2.职业技能、职业素养

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学生的培养应面向就业、面向应用,学校的课程体系、管理运行机制等应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进行有效引导,使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应用水平、专业基础知识等基础性的训练得以实施.

职业素养是指从业者以生理和心理条件作为基础,通过教育培养、职业实践和自身努力等渠道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工程实践中能发挥作用的一种基本品质.[4]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包括: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法制及诚信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等思想道德素质修养;文化艺术修养、人际交往意识等文化素质;科技能力素质、工程素质等专业素质;正确认识自我、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优良的品质与性格、坚强的意志与坚忍不拔的毅力等身心素质.


3.社会适应性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质量评价体系不仅要适应社会需要,也要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例如有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或不想在本行业就业,则应区别对待.要给学生充分的发展自由,并面向各自发展目标对其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帮助.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质量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指标包括学生的就业率、创业率、用人单位的满意率等,学生考研录取情况也应成为学生质量评价体系的组成部分.

4.社会认可度

应用型人才应着重培养和提高其在工程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型人才质量评价不能仍然全部是校内所给出的等级、分数,其质量的高低还应在学校内给出的等级、分数的基础上,注重引入社会和用人单位评价机制,注意跟踪学生的就业去向和个人发展情况.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育质量水平实际上最终表现为社会对学校的认同程度.具体体现在毕业生就业率、创业率、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等.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模式应由过去精英教育的学校内部考核为主的教学质量评价,转变为现在的大众化教育的校内评价和社会评价高度结合的评价.

五、完善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议与对策

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学校在进行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开展工作.

一是进一步更新应用型本科的办学观念,使全体师生甚至家长、用人单位等都深入地认识到针对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来推进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形成统一思想、理念.

二是加大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逐步健全实践教学体系,采用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设施,整合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成长需要的各种资源.

三是在大力推进校内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投入,资助并考核各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形成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弥补校内实习实践环节在资源配置能力、工程实战性水平等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

四是充分结合我国国情,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探索面向区域经济和行业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五是调整和优化教学计划,尽量采用适应时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热情,使教学活动适应现代工程技术、信息技术更新和发展.

六是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针对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要求,更加重视实践教学,引进和培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促进教师队伍的科研水平和从事工程技术实践能力的提高.

相关论文

本科毕业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是一篇教育科研论文范文,教育科研类在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本科毕业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本科论文范文。适合教育科研及家庭教育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