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

时间:2024-02-21 点赞:44559 浏览:85205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西部大开发论文范文,关于西部大开发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关于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相关本科论文范文。适合西部大开发及西部开发及畜牧业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西部大开发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2001年,已到了退休年龄的我正准备从国家林业局局长任上退下时,朱基总理把我调到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当副主任,分管农村发展和生态建设,一干又是5年多.这一经历,使我对西部地区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值西部大开发十周年之际,我想谈谈对西部大开发的一些看法.

进一步认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性

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一条重要方针.20世纪50年代,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强调,要处理好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1988年,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第一个大局是:“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十年代,我国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带的形成,就是根据这个大局实施的战略部署.另一个大局是:“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90年代末,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第一、二代领导集体关于地区协调发展的思想,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2000年1月13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转发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初步设想的汇报〉的通知》.随后国务院召开了西部地区开发会议,标志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工作全面启动.

西部大开发是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世纪之交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作出的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项战略决策.西部大开发的十年,是西部地区发展速度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西部大开发不仅取得了巨大成绩,也积累了欠发达地区推进大开发的丰富经验和成功做法.西部大开发已为西部地区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但也必须看到,西部地区依然相对落后,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又先后提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决策,包括西部大开发在内,可以讲,几乎涵盖了我国大陆的全部领域.

毫无疑问,这些决策的出发点是为了实现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其中,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曾经为国家作出过重大贡献的老工业基地的老企业如何通过企业体制、机制转变创新、产业产品升级换代,以及实行政企、政事分开等,使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而重新振兴.关于东部率先发展问题,我认为,东部地区由于历史上就是我国经济社会相对发达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又奠定了非常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加上自身地理位置的优势,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想慢也慢不下来.这些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中部崛起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确比东部地区较为缓慢,国家确实应该给予一定的关注和支持,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地区通过大开发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中部地区作为承东启西的地区,通过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规划和布局,政策、资金支持,以及东部地区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梯度发展规律的拉动,中部崛起是顺理成章的.

西部大开发与上述三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同,开发的快慢、好坏,事关全局.这是因为:

1.西部地区的国土面积占我国国土面积的72%,国家很多战略性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如水能资源、石油资源、天然气资源、煤炭资源、金属矿产资源等,这些资源开发对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不发达地区,人均收入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广大农村,人均收入更低,可以讲,我国贫困人口的80%都在西部地区,西部开发的快慢、好坏,关系到国家扶贫攻坚战略的实施,关系到我国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甚至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

3.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居区,全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全部在西部地区,不属西部的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也划入了西部开发范围.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西藏、新疆发生的问题应该令我们警醒.可以讲,西部大开发的好坏,关系到民族地区的团结,关系到国家稳定,关系到中国在世界范围的政治影响.

4.西部12省区市是我国与周边国家陆地边界线最长的地区,中国的陆地边界线95%都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快慢、好坏,关系到我国的边界安全、地缘政治.尤其是与我国西部地区接壤的好多国家,都矿产资源富集,从这个意义讲,西部大开发关系到我国对周边国家资源的吸引和合作,也关系到能否长期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总之,我认为,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符合提出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今后应进一步把西部大开发摆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在政策、资金及措施上给予重点支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财政收入有能力做到,而且能做得很好.

突出生态文明建设

在西部大开发启动时,国务院总理朱基曾提出要以生态建设为切入点.在西部大开发中高度重视生态建设,投入巨资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环北京风沙源治理、退牧还草、生态移民、农村能源建设、封山禁牧等工程.

关于退耕还林工程.1999年8月,朱基总理赴陕西延安黄土高原沟壑丘陵区考察.我时任国家林业局局长,陪同前往.朱总理指着以牺牲植被为代价正在建设的成片梯田问我:“你认为这种治理模式怎么样”我回答:“这种治理模式不妥,因为我们脚下正处于陕北黄土高原沟壑丘陵区,每年从这一区域流入黄河的泥沙高达8亿吨,是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区.我认为在这一地区不但不能开垦种田,陡坡没有整平的坡耕地还应退耕还林.”接着,朱总理又问:“如果植树造林,恢复植被,每亩需要多少钱”我回答:“按照建设梯田的模式,每亩地需要2500元的成本,而植树造林每亩地只需要300元,封山育林只需要70元,如果飞播造林,再加封育,每亩地需要120元.”当天,在听完延安市委、市政府的汇报后,朱总理明确提出:要搞退耕还林,并采取“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十六字政策措施.

后来,我又跟随朱基总理到云南、四川等地考察.在视察当中朱总理指出,要下决心在长江、黄河上中游地区恢复植被、绿化荒山、保持水土、保护生态.这一工作刻不容缓,长江上游力争5年初见成效、10年大见成效,黄河上中游力争10年初见成效,20年大见成效.

实践证明,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民影响很大.退耕还林中,国家给农民粮食、种苗和生活费用补助,使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也通过退耕地种植经济作物,为农民长远增收提供了保证,特别是生态环境逐步改善,还促进了缓坡耕地农田基础建设,粮食产量不但没有减少,还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退耕还林的最大成就,就是工程区内生态明显改善.退耕还林以后,长江上游流入的泥沙减少了80%,现在长江的水比过去清多了,生态的改善也惠及到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

关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新中国成立以后,东北、内蒙古以及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重点国有林区,一直是森林重点采伐区,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和林产品,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过度砍伐,致使林区出现了森林资源危机、社会经济危困的“两危”问题,特别是森林资源锐减、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功能减弱,致使全国性的生态危机加重,导致江河湖库淤积,水患加重,淡水资源短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1996年朱基在四川考察时提出:要把森老虎请下山,砍树人变成造林人.1998年,长江和东北松花江、嫩江历史空前的水患警醒了国人.1998年8月,国家林业局向国务院总理办公会汇报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实施天然林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国务院批准了在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以及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等地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宗旨是解决工程区内天然林的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问题.工程实施范围包括: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17个省区市的734个县.工程实现的三大目标:一是切实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二是加快森林资源培育步伐,三是妥善分流安置富余林业职工.工程实施十年来,成效明显,工程区内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功能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天然林保护工程得到林区广大职工群众的拥护.

关于环北京风沙源治理工程.沙漠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心腹之患,沙尘暴是对我国影响最严重的天气灾害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林草植被破坏加剧,沙尘暴、浮尘和扬沙天气不断加剧,特别是2000年4月5日,北京发生了一次大的沙尘暴,遮天蔽日,几米之外就看不见人.当时我正在党校学习,有部委领导问我:“林业部门主管防治沙漠化,对这样大的沙尘暴你有何感想”我回答说:“我的感想就是四个字:‘时机到了’.不发生大的沙尘暴,就不会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4月27日,我向主管林业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汇报了全国防沙治沙工程规划,得到了他的肯定.5月6日,我随朱基总理到内蒙古、河北考察环北京地区沙漠化情况,并决定启动环北京沙源治理工程.6月,我代表国家林业局向国务院第四次党组会汇报,通过了环北京风沙源治理工程的治理范围、治理时间及相应的政策措施.环北京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的主要目的是解决首都周围地区的风沙危害问题,并为全国防沙治沙探索成功经验.工程建设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省区市的75个县,总面积为4600万公顷.工程实施十年来,京津地区的沙尘等生态问题已大为改善.以北京为例,2001年发生了10次沙尘天气,而2009年只有2次.不仅如此,农牧民收入也增加了.整个工程总投入558亿元,全部进了农牧民的腰包.

应该说,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环北京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工程,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现在,这些工程已被广大干部群众称之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富民工程”、“幸福工程”.但也应该看到,西部地区仍然是我国生态脆弱的地区.多年来,由于气候变化以及人为破坏,生态问题已成为制约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表现在:

1.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长期以来,由于陡坡开垦、植被破坏,使山地泥沙俱下,淤积了湖库、河道.以洞庭湖、鄱阳湖为例,新中国成立之初洞庭湖湖面为4300平方公里,现在仅剩2600平方公里,鄱阳湖为5100平方公里,现在仅剩2900平方公里.蓄洪调洪能力减弱,不但致使下游水患严重,也使我国淡水资源越来越短缺.

2.西部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沙漠化集中分布区.由于植被破坏,荒漠化、沙漠化越来越严重,荒漠化面积已达263万平方公里,沙漠化面积已达174万平方公里,一到春季沙尘四起,沙尘暴、扬沙、扬尘天气已严重影响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影响着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环境.

3.草原退化严重.我国草原面积有60亿亩,其中可饲草原40亿亩,由于长期逐水草而居、散养放牧的落后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影响,致使草原退化非常严重,有些水草丰盛的草地,已退化成沙石裸露的沙化土地,不但造成我国生态的恶化,也严重影响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

4.我国西部有些地区是湿地的集中分布区,如三江源地区、诺尔盖地区.这些湿地是西部水源涵养地,也是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多年来,由于湿地被严重破坏,致使我国江河水的总流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致使我国淡水资源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特别是依存湿地生存繁殖的许多生物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针对这些情况,我认为,在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进程中,要重视以下工作:

1.继续稳步推进陡坡耕地特别是25度坡以上耕地的退耕还林.为了使耕地

本文是一篇西部大开发论文范文,关于西部大开发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关于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相关本科论文范文。适合西部大开发及西部开发及畜牧业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西部大开发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不少于18亿亩,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现在已基本停止了陡坡耕地的退耕还林.我在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工作时,对退耕还林作过很多调查.我所调查的地区,没有一个是因为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而减少粮食产量的,其原因有三条:一是所退的陡坡耕地,都是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耕地,对当地粮食总产量影响不大,二是各地在陡坡耕地退耕还林的同时,加大了缓坡地农田基本建设,实现了缓坡地增产,三是化肥等农资及劳力集中使用到缓坡地,促进了缓坡地增产.最近,我国对耕地进行了详查,耕地面积增加了2亿多亩,为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但对生态影响很大的陡坡耕地退耕还林提供了条件.

特别要指出,西部地区有耕地7.8亿亩,其中中低产田占80%.在陡坡耕地退耕还林的同时,要加快推进缓坡耕地农田基本建设,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这样做,不仅有利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也有利于国家粮食供应的合理布局,特别是山区粮食供应的合理布局.

2.加快推进退牧还草工程.实践证明,退牧还草工程不但有利于草原恢复、生态改善,也有利于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确保农牧民的增收,一举几得,而且工程投入不大,受到广大农牧民的热烈欢迎.退牧还草工程开始实施时,规划安排第一期工程准备利用5年时间实施10亿亩,但是工程从2003年开始,已历经7年多,只完成了6亿亩,进展缓慢.我认为进展缓慢的原因不是资金问题、技术问题,而是认识问题,所以应该加快推进退牧还草工程.

3.有计划、分区域稳步推进防沙治沙工程.1998年植树节时,总书记曾对我讲:“沙患和水患是中国的两大心腹之患.”2000年5月,朱基总理带队考察环北京周边地区、决定先实施环北京风沙源治理工程时对我说:“环北京治沙取得成功,可在全国推进.”现在环北京风沙源治理已进入尾声,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不但工程区植被增加,草原恢复,生态改善,农牧民也大幅度增收.西部地区是我国沙化土地集中分布区,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都在西部地区,是我国沙患的重灾区,危害十分严重,已经成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制约因素.所以,应在总结环北京风沙源治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适时、分区、有计划地推进我国西部防沙治沙工程,并将其纳入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中.

重视发挥林业的作用

西部大开发十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回首这十年,许多经验值得总结.这些经验,不仅对推动西部地区而且对全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生态建设就是其中之一.

现在,生态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之一.我国仍是一个缺林少绿的国家,从天空到陆地,从高山到河流,从城市到农村,困扰我国的生态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半个多世纪来,林业累计为国家生产木材50多亿立方米,消耗森林资源达86亿立方米,几乎相当于把过去全国的森林都砍了一遍.如今,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0%和12%.大规模盲目利用森林资源,使我国的森林资源质量下降,水灾、旱灾、沙尘三大灾害已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特别是淡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十分高兴的是,党、国务院非常重视生态问题,并把它提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发挥林业的作用.森林是陆地生态平衡的主体,大力提倡植树造林,保护森林资源,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重大举措,是抑制诸如水灾、缺水、沙灾、气候变暖等各种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


我曾对气候变暖问题作过研究,查阅了一些资料,对气候变暖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损害有所了解.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各类工业、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财富,但也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并生成了一定的污染,而众多的人口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也生成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应对全球变暖已成为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两种途径:生产过程中清洁工艺的采用与大规模植树造林.当前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不断增加是不可避免的,工业减排、采用清洁技术减排虽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途径,但投入大、成本高,还将影响经济发展,只能是个逐步推进的过程.而以植树造林为主要方式的生物固碳成本低、潜力大、可持续,是温室气体减排增汇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在最近数十年中,通过持续不断地实施造林绿化工程,我国森林植被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明显增强,大量研究表明,森林的树木每生长1立方米,就可以吸收1.83吨二氧化碳,同时排放出1.62吨氧气.据初步测算,我国的森林每年可吸收10亿吨二氧化碳.

我国淡水资源极为短缺,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的四分之一.1998年,我国一些地区遭受特大洪水灾害.当年我陪同国务院总理朱基先后到全国的20多个省区市进行实地考察.考察之前,我原以为这次给大部分地区带来如此严重的洪水灾害与这一年降水量的增多一定有着直接关联.但调查的结果却与预想并不太一致:1954年长江水的径流量更大,但所造成的灾害却远远没有这次严重.经过对灾区实地考察,我意识到洪灾泛滥,与人们乱砍滥伐、破坏生态有关.

曾有人做过一组径流场对比实验,在年降水300毫米的情况下,完全被森林覆盖的1公顷土地上,年土壤流失量仅为62公斤,而在同等条件下的裸地上,每公顷土地的土壤流失量则为7000多公斤,相差110多倍.长江上游每年流入长江的泥沙约有8亿立方米,南京土壤所对重庆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作了普查,结果表明:其中来自陡坡耕地的泥沙占78.29%,而从森林流入的泥沙仅占7%.

正是因为乱砍滥伐森林,大量泥沙下泄,使得河道逐渐变窄、变浅,湖泊日益萎缩和消失.前面提到的洞庭湖、鄱阳湖面积变小,就是这个原因.我们应当高度重视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我们的老祖宗对森林与水的关系认识得很清楚,中国有这样的成语“青山绿水”、“山青水秀”,有了青山才有秀水,否则只能成为穷山恶水.过去老祖宗都明白的道理,现在我们怎么就不明白了呢

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生态问题.目前,全世界约有五分之一的土地受到荒漠化危害,每年有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影响全球三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五分之一人口的生存和发展.就我国而言,沙丘步步进逼,吞噬了大量的良田和村庄,国土安全面临严重挑战,另外,日益加重的荒漠化也是沙尘暴形成的重要因素,导致人们生存环境恶化、生活质量降低.

我国的土地荒漠化正不断扩大,面积已达263.6万平方公里,是全国耕地面积总和的2.2倍,其中沙漠化土地面积高达174万平方公里,也远远超过了耕地面积.20世纪70年代,沙漠化土地每年推进1560平方公里,进入90年代则以每年34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相当于每年吃掉一个中等县,经过近十几年大力防治,局部地区好转,但整体防治任务仍十分艰巨.

造成沙漠化情况不断恶化的根本性原因是大气环流的影响,但不可否认,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林草植被的破坏――原本林草茂密的地区变成了不毛之地,沙石裸露,因此植树、种草、增加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是遏制沙漠化的最佳途径.

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方面,林业亦大有可为.当前,农村建设的核心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而既要做到农民增收,又要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应该跳出只在耕地上做文章的传统思维模式,充分发挥林业的重要作用.

我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时候,曾在全国“”上向总书记建议,在兼顾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利用耕地以外的其他国土资源,大力做好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文章,并建议大力推进山区、沙区综合开发,得到总书记的肯定.

我国现有43亿亩林地、5亿多亩湿地、8亿亩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再加上可以利用的40多亿亩草场,做农民增收的文章,空间很大,比如发展板栗、油茶种植,既不与农争耕地,又可保障粮食安全,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另外,林业的许多树种含油量大,像文冠果、麻风树等,树籽可以直接榨制生物柴油,可以大大补充我国能源供给,也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林区、沙区、山区又都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难点地区.当前,一些地方已经摸索出了很多成功的做法,达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和粮食增产一举多得的效果.这些做法,应该推广和借鉴.

(责任编辑 ,刘荣刚)

相关论文

西部大开发奏响交响乐

本文是一篇西部大开发论文范文,西部大开发类有关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西部大开发奏响交响乐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进入新阶段

本文是一篇西部大开发论文范文,西部大开发类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西部大开发进入新阶段相关硕士论文范文。适合西部大开发及金融。

我看《西部大开发》

本文是一篇西部大开发论文范文,关于西部大开发类电大毕业论文,关于我看《西部大开发》相关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西部大开发及文化产业及经济地。

下阶段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取向

这是一篇西部大开发方面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与下阶段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取向相关学士学位论文。是财税法规专业与西部大开发及企业所。

西部大开发十年经济回顾

本文是一篇西部大开发论文范文,关于西部大开发方面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西部大开发十年经济回顾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绩效评价

本文是一篇西部大开发论文范文,关于西部大开发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西部大开发绩效评价相关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西部大开发及西部开发及经济。

服务经济促西部大开发

本文是一篇西部大开发论文范文,西部大开发类毕业论文范文,关于服务经济促西部大开发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西部大开发及西部开发。

《西部大开发》

本文是一篇西部大开发论文范文,西部大开发方面大学毕业论文,关于《西部大开发》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西部大开发及社会热点及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