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能力,培养的技师院校,机电专业教学模式

时间:2024-03-13 点赞:47741 浏览:96886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职业教育论文范文,关于职业教育毕业论文范文,关于职业技术能力,培养的技师院校,机电专业教学模式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职业教育及实训教学及机电技术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职业教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机电专业(机电一体化)从学科角度看它是集机械技术,液压,气动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气技术,信息技术的有机统一体.

机电技术是各种高新技术的基础,长期以来,其特有的传统技术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机电行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正有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高新技术的应用,设备的更新,产品的升级给企业带来了竞争的活力,然而企业对所需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技师院校必须转变观念,与时具进,勇于改革探索,尽快适应现代企业的产业发展,充分了解现代企业机电产品的技术内涵及现代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认真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及培养模式的改革.

首先明确技师院校,机电专业的培养目标:为现造业,装配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类型是技术应用操作型的技术工人,工作岗位主要在第一线参与技术型的劳动力,但经过锻炼也可从是技术生产,管理,营销服务等,技师院校,机电专业(机电一体化)从学科角度看它是集机械技术,液压,气动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气技术,信息技术的有机统一体.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市场的技术工人,又是面向未来学习的人,为了突出技师院校职业教学特点,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本文探讨了技师院校职业教育机电专业课程编排,实训,教学方法,考评方式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并试行了教学一体化培养模式

一、技师院校机电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近年来,为适应机电技术的发展,企业的需求培养动手能力强,素质高的技能性工人,各技师院校,对机电专业教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这种改革是在原有机电专业教学框架下完成的,即技师院校层次的教育只是专科层次教育的专业课减少一些,并降低部分课程的难度,实训教学与理论结合不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应用.实践证明:现有技师院校机电专业教学模式的效果不是很理想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重理论,轻实训

由于受传统的教学模式束缚,及实训设施实训经费的制约,在课程编制中,理论课大大多于实训课,实训教学服从理论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冲,在教学计划按排上实训课随意性大,没有统一计划,造成在实际应用中实训教学大大迟后于理论教学,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期末课程的考核中,理论是考试成绩,实训是考查成绩,这就导致学生对实训课不重视,重理论轻实训思想普遍存在.

2、实训教学落后于理论教学相互脱节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机电行业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的出现,各种机电产品展现在我们面前,而有些教材一成不变所授知识落后于机电技术的发展,使学生学的是落后的工艺淘汰的知识,而实训设施设备的缺乏及落后,更使得学生动手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能力,几乎没有,造成实践落后于理论,理论落后于社会,学生毕业后反映,所学知识没有用,更不会动手.

3、生源整体素质差

技师院校生源主要来源于考不上学的学生,整体素质较差,在接受能力,学习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积极性等方法达不到要求,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学生厌学,不学现象普遍存在,出去后职业能力差,达不到企业的要求.

4、主干专业课不明显,专业课之间互动性差

在教学中主干专业课与基础课,课时区分不明显造成主干专业课学时不够,不能发挥主干专业课的优势,同时机电专业各门专业课知识密切相连相互应证,然而在教学中,各教各的缺少有机的联系,特别缺少机电产品实例,理论与实训结合的各科目老师共同参与的大课堂教学,无法形成专业特色,专业教学,实训,缺乏整体优化,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

二、技师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1、以职业技能为单位,突出主干课程

这里的技能主要是动手能力,操作技能,而且指以操作技能为中心的各种能力的综合,是一种适应社会企业需求的职业能力,技师院校应结合学生实际,适应社会需求,企业需要,在技能培养方式上,课程安排上处处体现以技能培养为核心,切实加强和突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这是因为技师院校教育的根本就是职业技能教育,区别于普通院校教育不需要宽广精深的专业理论知识,够用就行,而更需要的是职业岗位的技能的专项实践知识,强调的是技能,动手能力毕业出校门到企业岗位基本上就能独立操作,胜任工作.

2、机电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根据行业的发展,企业的用人,市场的需求,学生的就业为根据,突出主干课程,强化实习实训,以职业技能为本,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适应市场要求的能力为核心.采用模块化,课程设置一体化和层次化,即以主干课程为核心,设置相关课程,各课程应注意层次联系,公共课,专业理论课,实训课,技能考核,融合交叉.公共课服务于专业课,专业课服务于实训课,实训课服务于技能考核.而教学体系,由基础向专业,由专业向技能,由技能到应用,方向的发展.把职业技能的培养贯穿始终.

以机电专业的机械加工,数控技术方向为例.在工作中加工零件,首先会熟练操作机床设备,其次应读懂零件图纸,分析零件加工工艺.熟练编程,正确装夹定位,然后把毛坯通过机床加工出零件产品来,随后进行零件产品质量检测,为了保证这个零件产品的生产过程顺利完成,应该开设主干课程数控编程与操作,专业基础课;机械制图,机械加工工艺,刀具与夹具,公差配合与测量等.大部分课应在实训车间进行,边讲理论边演示,学生边学边做,一体化现场教学,教学方法切实保证学生的职业技能.

3、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形式多样的施教方法

技师院校机电专业教学以往主要沿袭普通专科的传授教学模式,老师是教学的主导,只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在黑板上做实验,开机器,加工零件.学生被动接受,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缺乏互动,更不知实际零件形状和加工场地什么样,更谈不上技能及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所教知识存在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现象,围绕企业产品生产和加工所需知识技能针对性不强.提高了理论知识,降低了动手能力,使学生即不懂又不会.形式多样的施教方法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具有专业理论知识,更具有动手能力,掌握职业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适应社会的需求.

以学生为中心,带领学生参观企业了解企业了解零件产品的加工制造,了解产业工人的工作,切实让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掌握什么,作为老师应该传授什么,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优化学习内容,教学内容,针对性强,形成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侧重于职业能力的培养.

教师和管理者树立新的观念:把课程从教师讲解为主,变成由教师积极引导和创造学习环境条件为主,把学生由被动听变成主动积极参与操作,主动积极对新知识的探索,教师又以少讲理论知识,但要带学生做,在做的过程中学生自身探索到了知识,真正提高了能力,这就是好课,故而对老师也有了新的要求:即要能讲又要能做.在教学中主要采用“教学一体化”模式灵活地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从以往经验看学生入学后对自身所学专业认识不清,不知自己专业干什么的,没有感性认识,学起专业课感觉糊里糊涂,这也是各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于是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到相关工厂企业参观学习,了解本专业,本行业,对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这对今后学习专业课产生深刻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实验室,实训车间进行现场教学,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比如金属材料与工艺(材料的拉伸实验).机械基础(机械部件拆装)公差配合与测量(游标尺,千分尺,百分表测量).电工电子(控制线路联接).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这些知识通用性强,适用于机械加工,装备制造等各机电行业,为学生下一个阶段学习和将来的发展打下切实的,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在车工工艺,数控加工等主干专业课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后,学生边学边做,出现问题学生会动脑筋,肯请教,会讨论,增强了对专业的兴趣,形成了自觉的学习,教学效果不错.

2、项目教学方法

学生掌握了一定专业知识后,为了提高应用能力,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教学,课程实施是要使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教学不单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比如机电专业普车加工,数控加工,可采用复杂的配合件;螺纹锥轴与内螺纹内锥套配合的实例.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认真思考,相互讨论,查阅资料,编制工艺,设计程序,制定实施计划,在实施过程中,老师全方位跟踪指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使学生完成任务,完成任务后,学生自己进行自我评估,教师点评.师生共同总结.这一过程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岗位实习

岗位实习是技师院校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工种到企业顶岗或轮岗实习,在企业技术人员,工人师傅的指导下,结合自己在学校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缩小与岗位工作要求的差距,参与零件的加工制造安装调试,比如减速箱的齿轮轴的切削加工,学校学习的加工方法可能与企业加工方法有所区别,但通过实习要能适应企业的生产实际,适应企业的标准.同时提高生产中的安全意识,树立产品质量观,学会与人沟通,团结互助,尽快提高技术能力,操作能力,适应企业生产的要求.

4、以职业技能鉴定为手段,改进考评方式

技师院校机电专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专业特点,动手能力强的技术工人,他们是企业一线工作的主力军,技师院校机电专业毕业生不仅获得应达到的标准,而且获得职业上岗证,中级工,高级工,预备技师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应达到与此相应的标准,技师院校有些课程的设置是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设置的,通过认证的学生成绩可以当作本专业相应课程的学习成绩.

技师院校学生成绩的考核,特别是专业课,不能单一,应是综合考,淡化理论考核,突出技能考核,应避免以往一卷评终身的评分方式,应从知识应用,动手能力,职业道德,社会能力,职业能力方面来考核学生,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发挥其特长,从重结果评价,转向过程评价.引导学生自觉学习,独立思考,培养他们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具体是:

(1)职业道德.

(2)知识应用能力,考核学生将书本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指导生产.

(3)动手能力,主要考核学生操作机械设备,加工零件的能力.

(4)职业能力,主要考核学生掌握的技能完成在职的能力.

(5)社会能力,主要考核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责任心及与他人的交流沟通能力.动手能力,职业能力.社会能力的考查,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以及教师对学生完成任务后递交报告作综合评分.知识应用,职业能力;则主要通过考试或通过回答教师给出的与项目相关的问题进行考核.

5、以提交实际操作技能为重点,开展“工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突出实践性课程教学是技师教育的重要特色,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训操作训练,所掌握的技能还远远满足不了企业对技能性人才的要求,随着机电行业的迅猛发展,这一状况明显改观的是,必须走出去与企业合作,建立培训实习基地,校企业合作是一很好途径.通过校企业合作发挥企业和院校į

本文是一篇职业教育论文范文,关于职业教育毕业论文范文,关于职业技术能力,培养的技师院校,机电专业教学模式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职业教育及实训教学及机电技术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职业教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40;培养优势,扬长避短,共同制定培训大纲,计划和培训课程,学生在校内进行理论教学和基础技能训练,在企业进行岗位综合能力培训和实践,学校对教学质量进行过程监控,企业对人才质量进行目标评价:双方实现设备,设施技术信息与人才资源的共享.学校的教师到企业参与生产实践,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技术咨询和能力支持,企业专门技术人员到学校举办专题讲座担任,教师或指导学生实训.

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良好合作教育,实践教学的经费,实训设备场地及课程和毕业设计的题目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学生能在真正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锻炼,企业能对学校的建设提出良好的指导,有利于技师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在学校改善了师资队伍的同时,企业还能获得充足的人力资源.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工、学结合解决技师院校教育实训,使学生了解掌握新工艺,新知识,新设备,新加工,达到双方共赢.

三、结束语

机电专业技师院校教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意识的一线工人,学习理论知识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因此,必须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突出技师院校职业教育的特点,在改革过程中不断更新调整,逐步完善;切实树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把培养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中应注重提高学生动手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课程知识与实践的贯通,缩短岗位适应期,成为企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作者单位:安徽建工技师学院)

相关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声乐专业教学模式探究

这是一篇声乐有关开题报告范文,与高等职业院校声乐专业教学模式探究相关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是本科论文专业与声乐及学生及专业方面相关。

中职院校焊接专业教学模式的

本文是一篇焊接技术论文范文,焊接技术类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中职院校焊接专业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焊接技。

对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模式的

本文是一篇实践教学论文范文,实践教学类硕士毕业论文,关于对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模式的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实践教学及实训教学及青。

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

本文是一篇中等职业教育论文范文,中等职业教育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格式,关于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适合中等。

教师教育视角下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

该文是班主任专业教育技术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教育技术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教师教育视角下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相关论文范文检索,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