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讨”栏目的教育功能摭

时间:2024-03-04 点赞:44732 浏览:86214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生物课程论文范文,生物课程有关毕业论文,关于“与讨”栏目的教育功能摭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生物课程及基因工程及学生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生物课程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建构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操作对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丰富的相关材料,要给学生提供能引发深入思考的素材,促进高水平思维的参与和发展.教师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把学习置于真实的、复杂的情境之中.新课程人教版生物教材中的“思考与讨论”栏目很好地为教师提供了这一素材.

1 “思考与讨论”栏目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思考与讨论”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中,把知识以“问”的形式展开,让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讨论,独立或合作完成对知识的探究和获取;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知识、认识和理解生物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思考与讨论”通过给学生一个或多个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对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与假设,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结论.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被动地、机械地学习相比,“思考与讨论”更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过程体验.

例如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17页的“思考与讨论”:(1)碳在自然界以什么形式存在(2)碳是如何分别进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各个环节的(以什么形式、通过哪种生命活动、形成哪些产物等)请用关 键 词 、线段、箭头、方框等表示讨论的结果.本栏目安排在学生对物质循环的重要性及二氧化碳的去向等知识有了完整的感性认识后,提出了“碳的存在方式及其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如何循环”的问题.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内容,积极主动地通过小组内交流、亲自动手实践,亲身体验概念模型构建的思路与方法再得出结论,抽象出物质“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整个过程即是一个完整的自主构建生物概念模型的过程.它融合了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

“思考与讨论”不是也不应是单纯体验过程和训练方法,而是结合具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来进行.它承载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势必成为科学素养与三个维度目标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教师很好地运用”思考与讨论”既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冲击,也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挑战,它也必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到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2 “思考与讨论”栏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教学内容进行的“思考与讨论”的一系列活动,都离不开用脑想、用手做、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这种亲身经历与体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逻辑思维能力、概括总结能力和想象能力等科学素养、逻辑思维能力、概括总结能力和想象能力等科学素养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2.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生物概念的理解

现代学习理论指出,学习需要感知,但感知并不是学习的根本原因,学习的根本原因在于问题.因为只有问题,才能诱发和激发起求知,促使学生深入探究和思考.“思考与讨论”栏目正是根据这一理论,在各个学习环节中,设置若干个问题,通过问题设置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而且栏目中的问题指出了学习的目标和方向,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进行意义学习的心向,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到定向和引导作用.

例如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9页的“思考与讨论”:(1)你有过高烧的经历吗谈谈高烧最严重时的感受.体温过高时为什么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措施(2)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的渗透压出现什么变化这会带来怎样的后果(3)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为什么这说明外界环境与内环境稳态之间有什么关系本栏目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大量生活实例,让学生初步达成人类的一些不良反应或症状都与环境稳态有关的感性认识,并引导学生定向思考它们与内环境稳态的关系,使学生获得对内环境稳态重要性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对内环境稳态重要性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及为什么要喝盐水”等,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生物,服务生活”的价值观.

2.2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进行创新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具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和勇气,学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教材中的“思考与讨论”是编者精心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师生对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生物规律和概念的理解,分散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表见解的意识和勇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组织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可包办代替或直接告诉学生结论.

例如必修1《细胞与分子》第90页的“思考与讨论”:在细胞内,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后,释放出2870KJ的能量.(1)计算: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ATP水解所释放能量的多少倍(2)有人说,如果把糖类和脂肪比作大额支票,ATP则相当于.你认为这种比喻有道理吗本栏目通过计算出1mol葡萄糖释放能量与1分子ATP释放能量的倍数关系,再妙用生活实例中的支票、分别类比葡萄样、脂肪及ATP,可谓匠心独具,使学生明白学习生物知识可以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来分析与理解.接下来的活动极具开放性,思维极具有创新性.通过整合已学知识、已有经验,落实对“如果把糖类和脂肪比作大额支票,ATP则相当于.你认为这种比喻有道理吗”这个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并将“生物与生活”牢牢扎根学生心中,

2.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归纳总结所学内容的能力

“思考与讨论”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明确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提高思维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对他们提出恰当的要求,鼓励学生自己独立钻研,并给以指导.有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讨论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由教师包办、都由教师讲给学生,能让学生自己概括、推理、证明的,应该尽量鼓励学生积极去作.“思考与讨论”栏目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归纳总结所学的内容提供素材.

例如必修1《细胞与分子》第104页的“思考与讨论”:(1)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在所需条件、进行场所、发生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等方面有什么区别(2)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联系是怎样的本栏目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意在引导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明确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多方面差别及联系,从而深化学生对光合作用过程的理解,为将来学习“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打下基础.要求学生从所需条件、进行场所、发生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等方面出发对比分析两种生理过程的区别与联系,深化对这两种生理过程的认识与理解.

2.4帮助学生深化拓展所学知识,扩大其知识面 “思考与讨论”栏目可承上启下,为今后的教学做好铺垫.通过对本栏目问题的思考、讨论与交流,学生不仅明确新学习任务,而且明确学习的意义,同时通过对方法的归纳,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00页的“思考与讨论”:与杂交育种相比,诱变育种有什么优点联系基因突变的特点,谈谈诱变育种的局限性.要想克服这些局限性,可以采取什么办法本栏目通过与杂交育种比较,讨论出诱变育种的优点及局限性既是对本节,内容的归纳整理、延伸拓展,同时又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埋下伏笔,逐步让学生养成要学好生物必须具备用分类比较思想指导学习的习惯.学生通过比较知道:诱变育种因能产生新基因而产生新形状,但由于诱变程中,突变的不定向性导致盲目性大,需要大量的供试材料.那么如何把这种不定向性转变为定向性,从而为第二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的学习埋下伏笔.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在原理、方法、优点、缺点、应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归纳,从而使生物育种方法这个教学难点在后续“基因工程育种”、“植物细胞杂交育种”教学中得以发散与完善.


3 “思考与讨论”栏目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与素养

积极、充分地开展“思考与讨论”活动,要求教师只有具备了较高的素质,才能在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中扮演好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教师更要创新思维.”“思考与讨论”栏目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水平对生物课程改革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智慧和素养始终是教学活动的关键因素.智慧不能象知识一样直接传授,但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教师探求教育教学魅力基础上长期时间、感悟、反思的结果,也是教师教育理念、知识素养、情感与价值观、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高度个性化的综合体现.

新课程生物教材中的“思考与讨论”不仅丰富了生物课程内容,也将学生从被动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构建者.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也就被激活了.同时,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也使教师从绝对的实施者变为生物课程的开发者、参与者,在与学生从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了共同的发展.

相关论文

王蒙文学艺术馆的公共教育功能

为您写美术馆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关于美术馆方面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与王蒙文学艺术馆的公共教育功能相关论文范文例文,包括关于美术馆及。

关于学校教育功能的

此文是一篇品德教育论文范文,关于品德教育相关论文范文例文,与关于学校教育功能的相关毕业论文范文。适合不知如何写品德教育及学校教育及学。

深挖数学教育素材提升人文教育功能

本文是一篇应试教育论文范文,应试教育类学年毕业论文,关于深挖数学教育素材提升人文教育功能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适合应试教育及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