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78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4-02-05 点赞:54327 浏览:114725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关于中西医结合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及面神经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中西医结合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78例临床观察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对不知道怎么写中西医结合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有效途径,完善我科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经验.方法 将受观察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人.对照组运用既往科室总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早期给予患者激素,营养神经,抗病毒等治疗,结合针刺、超短波等物理治疗.治疗组患者运用我科最新总结的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法,依据患者发病时间及病理改变将患者分为三期:①急性水肿期(发病7天以内)以静滴地塞米松或口服强的松为主,配合超短波、针刺合谷风池.②循环障碍期(7天-1月)以静滴血塞通或舒血宁为主,配合面部电针、推拿等治疗.③神经损害期(1月以上)以静滴神经营养药物为主,或穴位注射WitB12针,配合艾灸足三里、神阙.结果 治疗组治愈30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对照组治愈28例,好转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两组比较疗效有显著差别.结论 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针对性强,疗效好,优于科室之前总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方法.


【关 键 词 】 面神经麻痹;中西医结合疗法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Bell麻痹)[1]:是茎突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员来自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期间.笔者对前来就诊的患者随机抽取78位进行治疗观察,其中男性36位,女性42位;80岁以上5位,60岁至80岁15位,30岁至60岁40位,30岁以下18位,其中10岁以下5位.年龄6岁-87岁,病程1天至3月不等.所有病例均经面肌电图证实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并经头颅CT或头颅MRI除外颅内病变所致.78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人.对照组按照科室既往总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1].治疗组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方法治疗.两组在性别、年龄上无显著差异.

1.2 诊断标准 根据王维治《神经病学》[2]标准进行诊断,排除格林巴利综合征、耳源性面神经麻痹、颅后窝神经瘤或脑膜炎所致面神经麻痹者.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①急性水肿期:静滴地塞米松针20mg/d,甘露醇注射液250ml/d,分两次静滴,连用5-7天停用;或强的松片30mg/d顿服,每隔5天减10mg,减完为止.配合超短波20分钟、针刺合谷风池20分钟,用泻法,每日一次.②循环障碍期:静滴血塞通针0.4/d或舒血宁针20ml/d,连用10-15天停用.配合电针地苍透颊车、阳白透鱼腰、鱼腰透丝竹空、太阳、翳风、迎香、牵正等面部穴位.对患侧面部进行推拿按摩,方法为一指禅揉与按法相结合,沿阳白-鱼腰-丝竹空-太阳-耳门-下关-听宫-颧-颊车-大迎-地仓-巨-四白-迎香进行循环按摩,口角歪斜者加地苍透颊车,皱额不能加阳白透鱼腰,眼睑闭合不全加鱼腰透丝竹空,按摩时间20分钟,连续10-15天为1疗程.③神经损害期:静滴神经节苷脂针20-40mg/d或维生素B12针0.5mg/d穴位注射,配合艾灸足三里、神阙等穴,每日一次,1个月为1疗程.并发带状疱疹者:加静滴胸腺五肽针2mg/d,利巴韦林针500mg/d,连用10-15天.并发糖尿病者:停用激素,积极控制血糖,及早使用神经营养药和扩血管药.

1.3.2 对照组 按照既往科室总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法,给予患者强的松片30mg/d顿服,维生素B1片600mg/d分三次口服,7天后每5天减强的松10mg,减完为止,并针刺地苍、颊车、四白、翳风、太阳等穴.全程给予患者超短波、中频治疗.

2.疗效标准及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王维治《神经病学》疗效标准治愈:病因解除,面部症状完全恢复,伴随症状完全消失.好转:病因解除,面部肌力基本恢复,口角略有歪斜,伴随症状基本消失,受凉后症状易反复.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2.2 治疗效果 治疗组治愈30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对照组治愈28例,好转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两组比较疗效有显著差别.

3.讨 论

经过多年临床观察,发现该病随着病情发展的时间不同,其面神经的病理改变亦不同,治疗上应根据面神经在每个时期的不同病理改变而有针对性的治疗.因此笔者依据患者发病时间及病理改变将该病分为三期:①急性水肿期(发病7天以内)治疗重点在于控制神经水肿.以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或口服强的松为主,配合超短波治疗.急性水肿期面部原则上不针刺,但多数患者发病前有受凉病史,因此加针刺合谷、风池祛风散寒,可明显缩短疗程,提高疗效.②循环障碍期(7天-1月)治疗重点在于改善面神经周围血供.以静脉滴注血塞通或舒血宁为主,配合面部电针、推拿等治疗.使用透穴针刺和推拿,可明显改善面部症状,降低致残率.③神经损害期(1月以上)治疗重点在于营养神经、提高机体抵抗力.以静滴神经营养药物为主或穴位注射WitB12针,配合艾灸足三里、神阙.“久病多虚”,艾灸足三里、神阙可提高机体抵抗力.若并发糖尿病或带状疱疹者,疗程较长,疗效较差,应积极治疗并发证,并及时与患者沟通.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