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调整对江苏高职教育的

时间:2024-03-13 点赞:43983 浏览:84764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产业结构论文范文,产业结构方面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关于产业结构调整对江苏高职教育的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适合产业结构及高职教育及高等职业教育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产业结构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当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已成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教育发展直接制约着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决定人才需求结构,教育发展必须顺应产业结构的调整需求.高等职业教育主要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更为直接,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应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相适应.

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教育大省,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背景下,江苏的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更好地适应产业需求、助推经济发展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对江苏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江苏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显得十分必要.

江苏省产业结构分析

江苏省产业结构变化分析

为分析江苏省产业结构的演变轨迹,我们选取了1990~2010年江苏省三次产业占GDP比重数据进行研究,如表1所示.同时选取了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等主要发达国家三次产业GDP占比的数据,以便于进行横向对比研究,有关数据如表2所示.

从上述对比可以看出,近20年来,江苏省产业结构变化较大,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呈明显下降态势,从1990年的25.1%下降至2010年的6.1%;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在50%上下波动并略有上升;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增幅较大,从1990年的26%上升至2010年的41.4%.但与主要发达国家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后发现,江苏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依然过高,而第三产业比重仍然偏低.

为更加深入地分析江苏省产业结构变化的态势及产业调整的方向,我们进一步对江苏省三次产业的扩张弹性进行比较分析.产业扩张弹性可以动态地描述一个产业扩张和萎缩的程度,即产业规模变化的趋势.

江苏省1990~2010年三次产业的扩张弹性如表3所示.从中可见,除个别年份外,其他绝大多数年份江苏第一产业的扩张弹性均小于1,有的年份甚至为负值,这表明江苏第一产业的规模从总体上看处于收缩状态;第二产业的扩张弹性在1附近上下波动,表明江苏第二产业规模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近几年来渐呈收缩态势;第三产业的扩张弹性除极少数年份外,其余年份均大于1,表明江苏第三产业处于扩张状态.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近20年来,江苏省产业结构变化的总体态势基本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产业规模相对收缩;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及产业规模相对稳定,并渐呈收缩态势;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快速上升,产业规模处于扩张态势.但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仍然偏大,特别是第二产业比重长期在50%以上,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仍然偏小.这表明江苏目前的主要支柱产业是第二产业,处于工业化后期.今后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应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在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进行优化升级的基础上,逐步缩小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

江苏省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适应性分析

根据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就业结构的变化.表4所反映的是1990~2010年江苏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随着第一产业GDP比重的下降和产业规模的收缩,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大幅下降,而与此同时,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呈现出明显的上升态势.这种变化与前面提及的产业发展演变规律基本一致.

通过对各产业GDP比重与就业人数比重的对比还可以看出,虽然各产业间的就业结构随GDP结构发生着基本相同的变化,但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大于GDP比重,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均小于GDP比重.这种差别可以通过产业的“结构偏离度”来描述,其是衡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可用某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增加值比重之差来测度.表5是经过计算所得的1990~2010年江苏省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表6所列为主要发达国家2007年的产业结构偏离度.

通过对江苏省产业结构偏离度的计算分析及与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比较可以看出,江苏省各产业的结构偏离度总体上较大,说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对称,劳动力在产业间的配置处于一种不均衡状态.其中,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正,且数值较大,说明该产业劳动生产率较低,有大量劳动力需要从该产业转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都为负值,且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大于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说明该两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且目前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第三产业强.

对江苏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

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高职教育发展必须与产业结构相适应,既要使所培养的人才符合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要求,又要引领和推动产业的发展.基于对江苏省产业结构的分析,得出江苏省高职教育的发展启示.


进一步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

作为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其专业结构必须与产业结构相适应,适应产业结构的现实需求及调整升级的需求.根据对江苏产业结构的分析,江苏高职教育在专业结构上目前应以面向第二产业的专业为主体,面向第三产业的专业次之,面向第一产业的比重最小,并逐步向面向第三产业的专业为主体、面向第二产业的专业次之、面向第一产业的专业比重最小的格局转变.依据有关资料,对2010年江苏省高职院校在省内的招生情况进行统计发现,服务于三次产业的高职专业录取人数之比大致为2∶40∶58,而同年三次产业的生产总值之比和就业人数之比分别为6.1∶52.5∶41.4和22.3∶42∶35.7.

从上述总体比例的对比来看,虽然江苏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基本上符合未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趋势,但与当前产业结构的现实需求还存在一定程度差距,面向第一产业的专业招生人数比重偏低.进一步对各专业类别的招生情况与产业需求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方面,面向高效设施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专业招生人数比重偏低;在服务于传统产业提升方面,面向冶金、轻工、建材等行业的专业招生人数比重偏低;在服务于主导产业发展方面,面向石油化工行业的专业招生人数比重偏低;在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面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光电、智能电网等产业的专业招生人数偏低;在服务于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面向现代物流、旅游、金融等产业的专业招生人数比重不高,面向房地产、教育培训、家庭服务等产业的专业招生人数比重严重偏低. 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应着重加大上述招生人数比重偏低的专业的招生数量,特别是要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出发积极培育一些新专业,而对一些招生人数比重偏大、毕业生相对过剩的专业,要适当缩减招生规模,以进一步优化高职教育专业结构,更好地适应产业结构发展的需求.

进一步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域布局结构

高职教育因应经济发展而发展,因此高职教育在区域布局上也应与产业布局相适应.

一方面,目前江苏的高职院校大多数集中于苏南、苏中地区,苏北地区相对较少,绝大多数分布于省辖地级城市,设在县级城市或乡镇的高职院校不多.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苏锡常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宁镇扬同城化、长三角辐射带等城市群和经济圈的建设和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许多产业从发达的中心城市向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转移.同时,苏北经济振兴战略的实施,徐州都市圈、盐城区域性中心城市、淮安苏北腹地中心城市和沿海、沿东陇海线城镇带的建设,必然吸引更多的产业转入和催生新兴产业的形成,从而导致苏北区域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升级.为顺应这种变化,必须加大苏北以及县级城镇高职教育的发展力度.

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会呈现出集群效应.如南京软件和服务外包、苏州电子信息和纳米技术、无锡太阳能和物联网、泰州生物医药、徐州工程机械、常州输变电设备、扬州汽车及零部件、南通海工平台、盐城风电装备、昆山液晶显示等产业集群趋势日益显现,并被列为“十二五”期间江苏重点打造的特色产业基地.产业集群使得集群区域内的技术和人才需求也呈现出“集群”效应,高职院校应从所在区域的产业特点出发,面向特色产业基地的集群需求,培育特色专业.政府要加强引导和宏观调控,指导全省高职院校,积极主动地对接各区域内的产业需求,在专业设置上科学分工协作,避免重复建设和趋同竞争.

进一步优化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

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层次会不断高移,产业结构的高端化呼唤职业教育的高层次化.综观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历史,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都经历了一个由专科逐步向本科、研究生层次拓展,最终形成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层次向本科甚至更高层次延伸是当代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不能将高职教育仅仅局限在专科层次.从目前情况看,江苏的高职教育仍然主要属于专科层次,为适应产业结构高端化发展趋势的要求并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水平的提升,未来江苏的高职教育应将层次提升作为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进一步优化高职教育的形式结构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然带来社会和个人对职业培训和终身职业教育需求的增加.

一方面,产业升级带来产业内部结构上的变化,随着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出现和采用,产业内部的劳动分工会发生变化,会不断出现新的岗位,即使是原有的岗位,也会对人们产生新的要求,因此人们迫切需要接受新的培训以适应这种变化.

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会带来劳动者在产业之间的转移,比如第一产业的部分劳动者会转移到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劳动者要实现在产业之间的转移,必然需要接受相应的转岗、转业教育.随着产业结构的加速调整,上述这些职业培训需求将越来越大,也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高职院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从江苏高职院校的普遍情况看,目前重视的仍然是传统的学历教育形态的高职教育,而对职业培训的巨大潜在需求认识不足、关注不够.为适应产业结构演变需求,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必须建立起开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统筹并举,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转岗教育、终身教育协调发展之路.

本文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江苏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作者李大洪为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王琦为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相关论文

低碳经济下产业结构调整文献综述

该文是参考文献专业低碳经济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低碳经济类有关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低碳经济下产业结构调整文献综述相关论文范文检索。

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该文为产业结构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与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相关国际贸易论文,可作为国际贸易专业产业结构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

政府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率

该文为产业结构类电大毕业论文范文,与政府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率相关税法论文选题,可作为税务信息化专业产业结构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

知识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

本文是一篇知识经济论文范文,知识经济类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知识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知识经济及科学技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