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率水平看劳动力价格通胀有限

时间:2024-02-18 点赞:47959 浏览:95642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失业率论文范文,失业率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失业率水平看劳动力价格通胀有限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失业率及劳动力及人口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失业率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推算我国失业率水平在7%左右

短期和中期CPI走势成为影响投资者和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对CPI可能持续处于高位的担心,使得市场对未来的政策不确定性尤为关注.影响我国短期和中期CPI的主要因素是农产品价格和劳动力价格.有学者指出,由于我国正在经历劳动力供给的刘易斯观点,劳动力价格将持续大幅上涨,而近几年来沿海地区的农民工缺乏现象就是重要的佐证.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研究劳动力供给的问题通常有两个主要途径,一是从人口结构的角度来进行探讨,二是从调研的角度来搜集原始数据.而本文选取第三个角度,即从估算失业率的角度来对劳动力供给情况进行侧面的分析.

对劳动力供给刘易斯拐点的研究中,日本和韩国的历史经验常常被提及.通过我国国家统计局的宽口径就业数据和人口数据对我国的失业率进行测算,并且比较日本、韩国处于刘易斯拐点的时期的失业率情况,可以测算我国失业率水平在7%左右,同日本、韩国处于刘易斯拐点时期的1%至2%的失业率水平差距较大,因此不能简单套用日本和韩国的经验.未来两年我国来自劳动力价格的通胀压力应该仍然是相对温和的,从2010年末到2011年不会发生突变,影响2011年价格水平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农产品因素.

基于统计局宽口径就业人数进行失业率测算的方法

我国当前在就业情况统计中存在多种口径,其中统计年鉴上的就业人员是最宽泛的口径,指在16周岁及以上、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这一指标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全部劳动力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其次是2008年第二次经济普查时的从业人员,其定义为2008年12月31日在第二、三产业单位和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在岗的从业人员,未包括上述范围之外的从业人员.再次是2008年普查中的单位从业人数,应该是剔除了第二个口径中有证照的个体户之后的从业人员.第四个口径是职工,指在国有、城镇集体、联营、股份制、外商和港澳台投资、其他单位及其附属机构工作的人员.

本文对失业率的推算中,就业人数分子选用统计年鉴中公布的最宽口径的就业人员数据,而劳动力人口分母为16〜,59岁(含16岁、59岁)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其计算公式为:劳动力人口等于[(16〜,59岁人口)-在校大学生-在校高中生]×(1-丧失劳动力残疾人占总人口比例) .结果显示我国失业率的大致水平在过去几年保持在7%左右.

严格来说,用来估算劳动力人口的分母应该是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总量,其数量上会比劳动力人口总量小一些,这样可能造成7%可能高估了实际的失业率水平.这和我国4%左右的城镇登记失业率相比,7%并不是一个很夸张的水平,而且在农业就业人口等方面还存在其他隐蔽性失业的可能.

日本和韩国在经历刘易斯拐点时期均呈现出失业率下降

市场比较关注的劳动力供给案例包括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日本,以及80年代到90年代的韩国,认为这两个经济体在这两段时期经历了刘易斯拐点,劳动力价格出现了快速上涨.从失业率的情况来看,日本在当时失业率从2%下降到了1%,韩国失业率从80年代的4%下降到了1995年的2%,这两个经济体在经历刘易斯拐点时期所表现出的失业率的下降,同这一阶段劳动力供给相对紧张、劳动力价格快速上涨反映的情况是一致的.


日韩相应时期失业率下降和近年来中国7%的整体失业率水平完全不同.尽管当前中国出现了部分结构性的劳动力供给压力,但并不必然意味着中国的劳动力价格将全面快速上涨.考虑到中国当前整体7%的失业率水平,2011年中国的整体劳动力价格应该仍然保持温和.另外,日本在70年代转型后失业率明显上升,韩国在1998〜,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失业率水平也高于90年代.日韩的发展经验也表明,结构转型将带来失业率的上升.

谈论劳动力价格走势需要兼顾人口结构和失业率因素

当前中国高失业率和媒体报道的薪酬大幅上涨似乎是一对矛盾的现象,而事实上却不该简单地得出劳动力价格将持续快速上涨的结论.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数据显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12.6%.是否出现失业率水平下降应该是关注是否将出现劳动力价格大幅上升的一个辅助指标.

7%的失业率估计可能仍然是低估的

尽管7%的失业率水平相对来说已经是一个比较高的数字,但是这一数据仍有被低估的可能,主要是因为,从事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隐蔽失业的.

农村隐蔽失业的失业率可能在9%左右

假定第一产业就业人口中有1/3左右的人仅从事少量农活 ,即可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人数,这一部分剩余劳动力中,有相当一大部分在本地从事非农业工作,按照统计局农调司的数据,2008年本地农民工为8501万人.因此,实际的农村隐蔽失业人口为以下计算公式:农村隐蔽失业人口等于农村劳动力的1/3 - 本地农民工.

从2008年数据为可以看出,2008年我国劳动力人口83394万,就业人口77480万,本地农民工人数为8501万,农村隐蔽失业人口1773万,长期失业率为7.09%,而含农村隐蔽失业的长期失业率为9.15%.

对外出农民工数量的估计

另一个有趣的结果是,如果用劳动力总人数×农村人口占比来估算农村劳动力人数,而再用外出农民工等于农村劳动力人数-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来推算外出农民工数量,结果显示2008年中国外出农民工总量约为1.46亿,这一结果和统计局农调司所估计的1.40亿相吻合,加上本地农民工8500万,总的农民工数量约2.25亿.

从日本韩国经验看高失业率和高工资涨幅并存的情况很少见

不论是日本的数据还是韩国的数据均显示,失业率和工资涨幅之间的关系和菲利普斯曲线理论十分吻合,持续的高工资涨幅仅仅是发生在低失业率的情形下.尽管上世纪70年代中期存在高失业率和高通胀水平共存的时期,但这一问题应该是和当时的供给冲击和政策应对失误有关.在政府政策不出现明显失误和没有大的供给冲击下面,考虑中国7%的失业率水平,要出现持续的快速劳动力价格上涨应该是个小概率事件.

应该看到,中国最近几年出现了一些局部和特别时段的劳动力短缺,这种短缺更多的是结构性的因素或者是因为一些制度性的因素造成的,例如社会保障制度和户籍制度的缺陷使得农民工春节的回流造成每年春节后沿海地区的劳动力短缺,此外一次性的工资修正和持续的工资上涨机制对通胀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将失业率这个指标纳入判断将来是否会出现持续的工资性上涨的关注指标.就2010〜,2011年而言,影响CPI水平的主要不确定因素仍然是农产品价格.当然,对劳动力价格走势的判断是建立在当前中国失业率7%的判断基础之上的,而失业率7%的判断不论是和统计局的数字还是和部分研究机构进行的调研结果来看大致吻合.如果我们对失业率7%的判断是错的,实际失业率远低于7%,那么意味着中国的GDP被低估的程度更加严重.

对政策制定者而言,这两种情形下面所应采取的对策差别也非常大.如果失业率确实很高,当前仍然没有必要过分担心持续的工资通胀问题,重点应该放在理顺促进劳动力就业的一些制度性因素上面,反之,如果当前失业率水平已经很低,那么当前发展中最大的问题可能是贫富差距过于悬殊,首要考虑的应该是改革收入分配体制的问题.

(作者单位: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相关论文

通胀另一面:非食品类价格

本文是一篇通货膨胀论文范文,关于通货膨胀方面在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通胀另一面:非食品类价格相关本科论文范文。适合通货膨胀及食品类。

中小学财务管理水平提升措施

本文是一篇中小学财务论文范文,中小学财务方面学士学位论文,关于中小学财务管理水平提升措施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中小学财。

强化会计核算功能,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该文是企业财务管理专业会计核算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会计核算类毕业论文的格式,与强化会计核算功能,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相关论文范例,适合会。

立体审计提高财政审计水平

本文是一篇财政审计论文范文,财政审计方面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立体审计提高财政审计水平相关本科论文范文。适合财政审计及审计工作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