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形鼎的起源传播

时间:2024-02-05 点赞:48804 浏览:95979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为您写地区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关于地区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釜形鼎的起源传播相关论文范本,包括关于地区及类型及遗址方面的论文题目、提纲、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是免费优秀的地区论文范文。

中图分类号:K87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陶鼎是我国新石器时代重要的饮食炊具,在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沿用时间很长,器形变化多样,可分为罐形鼎、釜形鼎、壶形鼎、钵形鼎、盆形鼎等.由于新石器时代陶鼎器形变化多样且不同地区的陶鼎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故不同形制的鼎之间尚未有较为明确的定义,不同学者对其命名也有着一定差别.本文中所说的釜形鼎特指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广泛分布于中原及海岱地区的以小口、斜肩、锐折腹、大圜底为主要特征的一类陶鼎.

就目前材料来看,釜形鼎最早出现于海岱地区北辛文化中期阶段.海岱地区的北辛文化可分为鲁中南的北辛类型、鲁北的苑城类型、胶东的白石类型和苏北地区的大伊山类型[1],作为北辛文化的典型器物之一,釜形鼎在这四个区域中都有着广泛分布,但其在各区间的出现时间早晚有着一定差异.在北辛类型及苑城类型中釜形鼎出现较早,而白石类型及大伊山类型中釜形鼎的出现年代略晚.此外,北辛类型中鼎的数量较多,形制较为多样,不仅有釜形鼎,还有罐形鼎、盆形鼎等,其中深腹罐形鼎、大口盆形鼎和盘形鼎不见于其他类型;而苑城类型则以折腹釜形鼎为主[2],另有少量盂形鼎和钵形鼎等;白石类型在中期阶段仅有钵形鼎,一直到晚期阶段才以釜形鼎为主;大伊山类型中釜形鼎数量较少,其具有地方特色的腰沿鼎和长江下游地区的腰沿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釜形鼎在北新文化各地方类型间的分布数量及所占比重上也有一定差别.

釜形鼎在海岱地区的出现时间及分布数量的差别反应了釜形鼎在山东海岱地区的传播过程,即釜形鼎最早出现于鲁中南、鲁北地区的北辛及苑城类型中,后分布范围扩大至整个海岱地区.而笔者认为之所以釜形鼎会首先出现于鲁中南和鲁北地区可能与这些地区的文化传承和交流融合关系密切.鲁北地区是北辛文化的前身―后李文化的主要分布地域,后李文化器型较为单一,釜在遗址出土器物中占据了绝大多数,尚未发现鼎.鼎最早出现于中原地区的裴李岗文化中晚期遗存中,在新郑裴李岗、密县莪沟北岗、舞阳贾湖、长葛石固等遗址中均有一定数量的鼎出土,主要为钵形、罐形及盆形鼎等,而鲁中南及鲁北地区正是海岱地区与中原地区文化交流的窗口,因此海岱地区北辛文化中鼎的出现很可能是受到了来自相邻的河洛地区裴李岗文化的影响,吸收了来自裴李岗文化的因素.此外,据栾丰实先生的研究,裴李岗文化是汶泗流域北辛文化的主要来源之一,北辛文化有可能是裴李岗文化的一支沿着淮河北侧支流东徙,来到泗河中下游一带,与当地文化融合从而发展起来的[3],这也与体质人类学方面陈德珍先生的研究成果相验证[4].因此,笔者认为,作为后李文化的直接继承者,北辛文化的釜形鼎极有可能是在后李文化釜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了裴李岗文化鼎的三足文化因素发展出的一种新器形.北辛类型之所以鼎的形制较为多样可能与其与中原地区直接相邻,受中原地区其他鼎类影响较大有关.苑城类型由于是后李文化的传统分布区,受裴李岗文化影响较北辛类型小,虽然出现了三足器但仍以釜形鼎为主.此外,纵观整个北辛文化中期的鼎虽可细分为罐形、钵形、盂形鼎等等不同器形,但其从整体上看似都带有很浓厚的釜的特征[5],部分鼎与同期的釜也较为相似,这可进一步证明北辛文化出现的釜形鼎是在后李文化釜与裴李岗文化鼎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海岱地区的釜形鼎主要沿用与北辛文化中晚期至大汶口文化早中期,至大汶口文化晚期逐渐减少,进入龙山文化之后,则完全被罐形鼎所取代.

在海岱地区不断发展演变的同时,伴随着新石器时代晚期,不同地区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加强与扩大,釜形鼎在北辛文化晚期阶段即向西传播至中原地区.

中原地区与海岱地区在地域上相邻,自裴李岗时代两地区间即有了一定程度的文化交流,至仰韶时代早期河洛文化区的分布范围向东有了较大的扩展,为两地区的文化交流创造了更为有利条件.在这一时期的北辛文化中发现有相当数量来自于河洛地区仰韶早期文化的因素,如瓮棺葬以及小口细颈折腹瓶、小口束颈球腹圜底壶、杯形口双耳罐、大口圜底缸、折腰器座等器物,它们或是直接传自于仰韶文化,或是在其影响下产生的 [6].而河洛地区地区的仰韶文化中同样也吸收了相当北辛-大汶口文化的文化因素,如北辛文化中的三足釜、圜底釜形盆和圆腹罐形鼎等在中原地区也有发现,海岱地区的釜形鼎正是随着文化交流的扩大传播至中原地区的.

仰韶时期中原地区釜形鼎的出现和传播过程可大体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小口斜肩折腹釜形鼎最先出现在豫中地区仰韶文化后岗类型晚段遗存中,该类型的郑州大河村遗址前一期遗存中即出有8件该型鼎,此外,在后岗类型同时期的后庄王遗址中层遗存、郑州西山、尉氏椅圈马等遗址中也有一定数量的该型釜形鼎出现.中原地区该型釜形鼎的基本特征主要为小口微侈,矮领,斜肩,折腹,大圜底,在器身形态方面与北辛文化晚期的同类器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但沟槽足与北辛晚期釜形鼎的圆锥形足差别较大,而且其肩饰正倒相间三角形刻划纹也具有后冈类型的典型特征,因此河洛地区的该型釜形鼎应该是两种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果,其应是受到海岱地区釜形鼎的影响而产生,并迅速融合进中原地区的文化体系之中,成为其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形成了完整的发展体系,为其在河洛地区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进入仰韶中期以后,釜形鼎的分布区域迅速扩大,不仅仅豫中地区在后岗类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阎村类型继承和发展了后岗类型的釜形鼎,豫西和晋南的庙底沟类型、豫西南和鄂西北的下王岗类型、冀西北和陕北等地区的三关类型及关中地区的泉户类型都有釜形鼎的分布.从各地区釜形鼎的形制来看,他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传承关系.如豫西地区的小赵遗址的H36:3、槐林遗址H8:10与豫中地区大河村遗址T401:3、西山F162K1:2同为敞口较小,方唇,折沿,广肩,折腹、圜底,在器形方面较为相似,但出现时间稍晚,可能有着一定的传承关系.而豫西南地区的沟湾遗址中T3518:3、H235:6与豫中地区的T37:4也有着较为明显的相似性,可能由豫中地区的部分釜形鼎发展演变而来.关中地区的泉户遗址中发现的釜形鼎在形制特征与豫中地区、豫西地区的部分釜形鼎较为类似,应是经豫西地区传播而来.此外,在陕东南地区安康花园柏树岭等遗址也发现有少量釜形鼎的分布[7],推测其应该是经豫西南、鄂西北地区顺汉水谷地向上游传播的结果.

中原地区釜形鼎分布较为广泛,但其在各个地域间的数量差异较为明显,总的来说,豫中、豫西南鄂西北地区分布数量较多,如豫西南地区下王岗类型中的淅川下王岗二期晚段墓葬及三期遗存、淅川沟湾仰韶三期遗存、邓州八里岗三、四段、西峡老坟岗等遗址都有该型釜形鼎的分布且数量较多.而豫西、晋南的庙底沟类型出土釜形鼎遗址的数量及鼎数均较少,关中泉户类型只有泉户遗址出有一件鼎足,豫西及关中地区釜形鼎分布较少的原因应与当地以釜灶为主的文化因素有一定关系.小口斜肩折腹釜形鼎在中原地区遗址延续到仰韶文化中期晚段,进入仰韶文化晚期后,该型釜形鼎逐渐被其他器型所取代.

相关论文

平民英雄的形塑与传播

本文是一篇乡村医生论文范文,乡村医生方面毕业论文模板,关于平民英雄的形塑与传播相关开题报告范文。适合乡村医生及英雄及平民方面的的大学。

汉语国际传播的方法

本文是一篇教学法论文范文,教学法类有关毕业论文模板,关于汉语国际传播的方法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适合教学法及文化传播及汉语方面的的大。

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移动化传播

本文是一篇汽车品牌论文范文,关于汽车品牌类学年毕业论文,关于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移动化传播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汽车品牌及品牌。

广播法制节目中的语言传播

该文为法律知识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与广播法制节目中的语言传播相关法学专业专科论文,可作为物权法专业法律知识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

危机传播管理的顶层设计与基因培育

本文关于战略管理及危机及管理学家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战略管理有关论文范文集,与危机传播管理的顶层设计与基因培育相关专科毕业。

百年烟雨传播路

此文是一篇珐琅论文范文,关于珐琅方面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百年烟雨传播路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适合不知如何写珐琅及瓷胎及景泰蓝方面的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