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的演进与现状

时间:2024-01-09 点赞:51573 浏览:106376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于工业及结构及产业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工业方面有关毕业论文中期报告范文,关于我国工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的演进与现状相关论文范文,对写作工业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摘 要 :我国工业化进程进入工业化中期,而非农就业水平处于工业化初期,就业结构变动滞后于工业结构演进.我国工业化结构变动经历重工业-轻工业-再重工业化三个阶段,与国际工业化阶段比较,第三产业起步晚,工业吸收就业能力不足.进入新型工业化阶段,劳动力人口增长快于就业需求,存在巨大就业压力,资本深化、用工制度僵化、劳动力市场不完善是其主要原因.

关 键 词 :工业结构;就业结构;演进

从衡量工业化水平的指标来看:2007年人均国民总收入2360美元(按1970年美元计约为800美元.1970年1美元约合2.46人民币,2007年1美元约合7.3人民币),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第二阶段的工业化中期;非农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为88.7%,处于工业化第二阶段的工业化中期;而非农就业比重为59.2%,刚达到钱纳里多国模型工业化第二阶段初期的不低于56%的水平,非农就业水平落后于工业化的进程,就业结构的变化滞后于工业结构升级.1990年后我国经济年均增长超过10%,但就业增长率均不超过2%,2001年后经济增长逐年递增,但就业增长率出现递减趋势(见图1).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的增长,就业增长的变动滞后于经济增长.本文从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动阶段着手,分析就业结构变动滞后工业结构的趋势和现状,最后分析具体因素.

一、我国工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历史演进

根据配第—定理: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由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高的部门的转移.建国以来,我国工业化经过优先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发展迅速(加工工业发展)-重新重工业化(基础工业发展)三个阶段;不同于一般工业化国家轻工业发展—重工业的方式.


(一)1978-1984轻重工业比例协调阶段

1978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产业比例为28.2∶47.9∶23.9,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为70.5∶17.3∶12.2;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为644元,轻重工业比重严重失调,导致就业结构的不协调.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工业结构的调整,从优先发展重工业转变为农、轻、重并举的发展战略.1978年开始的知识青年回城,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城市就业负担;1983年初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范围达93%,农村的隐性失业显性化,产生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1982-1985年,工业结构的调整侧重于扭转重工业内部循环过强,增强重工业为轻工业服务的功能,轻重工业比例调整基本完成.

(二)1985-1998加工工业与基础工业比例协调阶段

经过80年代初期的轻重工业比例调整,1985-1998年间,我国轻重工业大致同步发展,两者的比例变动不大.但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加工工业发展较快,而基础工业中电力、原材料和运输等基础工业发展较慢,加工工业与基础工业比例不协调,国家重点调控加工工业与基础工业的比例,劳动力从农业向加工工业转移加快.1985-1998年间我国第一产业比重减少,第三产业比重增加.第二产业占比较为平稳,轻重工业比例变动较小,1997年第二产业占比增加,同时重工业占比加大.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比减少较多,由1985年的62.4%减少至1998年的49.8%,减少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增加较快,由16.8%增长至26.7%,上升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比例增加较为缓慢;与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趋势一致.但就业结构与工业结构仍不协调,第一产业占我国生产总值的20%左右,就业占比50%左右.农业的劳动生产效率偏低,不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1/3,制造业和社会服务业的工资低于劳动生产率;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较高,对就业吸纳较少.

(三)1999-2005年再重工业化阶段

经过改革开放初期轻重工业比例调整,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轻、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基本保持平稳,都在50%左右,重工业比重稍高于轻工业.自1999年后,重工业的增长速度开始超越轻工业,至2004年工业增加值中轻重工业比为1∶2.09;工业总产值中轻重工业比为1∶1.99;轻重工业增长速度分别为24.4%和34.5%,已经重新进入了重工业化阶段.从就业构成看出,1999-2002年从事第一产业农业的人员比例几乎不变,第二产业吸收就业下降,第三产业吸收就业较上一阶段速度变缓,城镇登记失业率上升,就业形势严峻.

我国从业人员规模由1978年的4.01亿人增长到2007年的7.9亿人,增长了近一倍,平均工资也由615元/年上升到24932元/年;1982-2005年,我国从业人员中接受大专以上教育的人口比例从0.87%增长到7.23%,存在工业发展迅速但对就业吸纳不足的问题.就业弹性等于就业增长/经济增长,表示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程度,就业弹性高表示经济增长能够吸纳较多就业人员;就业弹性低表示对就业吸纳较少,也可能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就业人数需求较少.通过图2可以发现,我国就业弹性自1991年变低,2001年重新重工业阶段再次变低,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吸收能力减弱.

二、新型工业化阶段(2005-至今)就业结构现状

2002年在十六大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即“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最基本要求是实现充分就业,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人力资源现状

201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将达9.73亿,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少,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东部每平方公里452.3人,西部仅为51.3人,是东部的1/9.各地文盲率也非常不均衡,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城市)全国为5%,其中最低位辽宁2.88%,最高西藏32.41%(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我国就业重难点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即农民工就业.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调查显示2008年底,全国农民工就业总量是2.25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亿,至2020年将有3.6亿农民转移进城.农民工总体文化程度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3%,未接受过任何技能培训的占72%.另外,2006-2008年高等院校毕业生分别为376.7万、495万,559万、2009年将达611万人,四年累计2041.7万人,就业压力巨大.因此,我国人力资源面临着数量巨大,整体质量不高,结构不平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和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等问题.

相关论文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

本文是一篇产业结构论文范文,关于产业结构相关学年毕业论文,关于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适合产业结构及国民经济。

我国金融结构对工业增长的影响

这篇金融结构论文范文属于金融分析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金融结构有关函授毕业论文,与我国金融结构对工业增长的影响相关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

资本市场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

关于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及资本市场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产业结构方面写论文经典网站,关于资本市场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相关论。

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税收政策的不足

本文关于产业结构及增值税及企业所得税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产业结构类有关论文例文,与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税收政策的不足相关研究。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数量

本文是一篇产业结构论文范文,产业结构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关于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数量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适合产业结构。

比较优势理的与我国外贸结构调整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规模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论文,关于比较优势理的与我国外贸结构调整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规模经济及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