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综述

时间:2024-02-26 点赞:47889 浏览:92991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这篇生态论文范文属于人生哲学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生态有关毕业论文范文,与生态文明综述相关哲学通论论文。适合生态及人与自然及社会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生态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对于生态文明的概念,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浩繁的社会工程,主要包括树立全球视野、转变观念、注重道德价值和增强“生态自觉”等方面.文章对生态文明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

【关 键 词 】现实问题;系统工程;研究综述;生态消费观

【作者简介】李校利,陕西理工学院汉水文化研究中心、经济与法学学院教授,陕西汉中723000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2-0053-04

在中国,生态文明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历了由起步到加速、由初兴到繁盛的过程.尤其是十七大确立了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生态文明建设现实问题的探索和思考进入全新阶段.

一、对生态和生态文明基本概念的解读

从词源学的角度,生态(Ecc-)一词的词根,起源于希腊语,本意就是我们的家和生活的环境.现在来看,生态是一个泛指概念,被用来定义与人的现实生活相关的各种因素的集合,表达的是一种关系,是人类与自然界共同构成的系统与空间.有学者强调,生态还是描述人类生存、发展环境的和谐与理想状态的形容词,表示生命和环境关系间的一种整体、协同、循环、自生的良好文脉、机理、组织和秩序.

对于生态文明的概念,人们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1、三重维度的生态文明观.其大意是,生态文明作为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后出现的更先进、更高级的“后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集聚.应包括自然生态文明、社会生态文明和人文生态文明三重形态,蕴含自然、社会和精神三重价值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理念,人生命本体的和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指向.2、结构论的生态文明观.此说认为,生态文明内涵存在着观念、制度和实践形态要素.从而形成生态文明的观念形态、生态文明的制度形态和生态文明的实践形态三大要素.生态文明的观念形态,是包含生态思想、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价值观念、生态文化等的观念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内在质的规定,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软依靠,在生态文明的内在结构体系中处于隐性地位.生态文明的制度形态.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制度、规范等层面的文明.用以规范和约束人们在改造主客观世界过程中行为实践趋于理性化和科学化,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硬保障,属于生态文明内涵体系的显层面.生态文明的实践形态,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行为实践、生产方式的实践、生活方式的实践等的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决定性环节.3、文化角度的生态文明观.论者认为,生态文明是一个具有极强包容性的概念,是一个关涉地球所有人的全球性问题.生态文明中包含的对社会与文化层次的理解,直接提醒我们在处理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时,必须要重视这一文化维度.正是由于生态文明的概念中具有文化这一层含义,才能够帮助人们在改善物质生存环境的同时,引起他们对本质的人的超验生存状态的重视.帮助他们反思现有的精神生活的匮乏以及精神生态圈的沦陷.4、理念论的生态文明观.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是指人类能够自觉把一切经济社会活动.都纳入地球生物圈系统的良性循环系统中,包括价值追求、发展观念,它是一种包容了人口优生优育、制度优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内容,包容了经济、社会与自然协调和谐的发展,包容了优化生态、民生幸福与人的全面发展,包容了工业文明转型的根本方向.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是实现生态导向的现代化——即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目标,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5、三层次的生态文明观.此论的要义是,从问题指向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解决全球性问题、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形成的一切理论努力和实践探索的总和;从最终结果来看,生态文明就是作为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人类实践的成果在作为主体和客体关系的人与自然关系领域的积淀和升华.集中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哲学实质来看,生态文明是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的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

一些学者特别指出,中国生态文明理论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社会全面发展而形成的,关于生态文明价值、目标和实现方式的科学化认识与理论化概括,主要由生态价值论、保护论和发展论构成.中国生态文明理论的形成,表明党把握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与执政规律能力的增强、应对执政难题与处理社会矛盾能力的增强、凝聚民心与引领社会发展能力的增强.

二、关于生态文明的哲学依据和时代特征

对于生态文明的哲学依据,一些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人类社会摆脱生态危机提供了重要启示,也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了指导思想.生态文明建设集中、系统、完整地表达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内容,它包含生态政治、生态经济、生态伦理等多个层面,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理论领域的进展和创新.另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源于人们切身感受到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的全球性需要的也是一种生态学的视野,即需要一种超越国界的视野,因而,生态学的科学研究必须具有一种跨国度、跨文化的全球视野;生态学的哲学反思则是在批判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思想的基础之上,研究自然万物在近代以来主体性缺失的原因,重审片面强调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人文主义思想,推动建设融入生态智慧的新人文主义构想.也有论者指出,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重要价值取向,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产物,其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于生态文明的哲学研究和把握需要运用马克思系统分析方法,在整体性、关联性以及动态性方面予以科学的把握.生态文明时代需要一种不同于西方近代主体形而上学的新哲学.新哲学包括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只有重造人类的精神家园.我们的物质家园才能得到切实的保护. 全面归纳和完整概括生态文明观的基本属性和重要特征,对于我们深刻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观的本质内涵与精神实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三大特征说.其大意是,生态文明的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念特征:人与自然的共生和谐观.即全面而深刻的文化重建和理论再创,确立人类的生态人格,确立资源有限、生态内生观念.二是制度特征:人本生态文明发展制度体系.即构建符合人类整体长远利益的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最终形成保障人类持续生存和幸福生活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制度体系.三是社会特征:自律性社会.“两型”社会建设本质上是当代中国建设自律性社会的抓手,其要旨在于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的自律性、内生性社会结构和运行体系.2、理论特质说.论者认为.如果说工业文明之建设因为缺乏认识深度和理论建构而在制度和实践上都显得片面和粗放的话,那么,生态文明则力图在全面可持续上作出贡献,追求可持续是生态文明的理论特质.可持续是立足于人类永续发展的基础上,对人类所需要的资源等进行整体的统筹.横向上强调资源用度的合理性,纵向上追求资源节约、再生、替代的连续性.而在其他领域则追求制度保障的公正性,社会发展的和谐性,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文化构建的共生性.3、基本属性说.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与一般生态学相区别的理论特色在于: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整体性、以实践为中介的能动性、尊重自然的唯物主义和变革社会的辩证性.与以往人们忽略或贬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不同,本调他们的生态文明观有一个萌生、确立和完善的发展过程,其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我们甚至可以从中发掘出生态史观.如果说唯物史观是对人类世界历史的科学把握的理论,那么,生态史观则进一步把这一科学理论扩展到包括生态圈在内的巨系统,在更大的范围内完成人与自然的统一.4、道德维度说.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的道德维度不是生态道德,它是一个领域概念,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关于道德建设方面所构成的体系.它具有人与自然的同一性、伦理意识的全球性、伦理觉悟的深刻性、实践主体的全员性、主体实践的自觉性、主体实践的和谐性等特征,表现形式为意识形态、行为规范、情感活动、实践活动等.生态文明的道德维度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促进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促进生态文明的最终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学者特别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和核心价值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关系的进步与和谐共生.和谐作为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是超越工业文明的客观需要,也是生态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所逐渐显露出的品格.在生态文明的框架体系中,和谐所指涉的层面非常广泛,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世界和谐、社会和谐、个人自我身心和谐.

三、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和基本思路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各种因素形成的复杂生态环境,同时又是多种社会关系的结合体.学界对我国生态文明的现实发展道路和基本思路的阐述包括:1、建设生态文明要有全球视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维护,既要立足于其自身的实践条件,更要放到全球化的大视野中加以考察.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要充分利用全球化的有利条件,合理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在促进国内经济发展转型的同时与国际接轨,坚决维护国际生态正义并保护自身的生态权益,就能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实现生态良好的目标.要推进产业结构转型,走出生态洼地;加快环境成本内化,规避生态逆差;参与国际生态合作,维护生态正义.2、注重道德价值教育思路.此论认为,生态文明建设衍生着各种道德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需要道德的作为.如何处理其中的各种道德关系,从道德视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道德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道德操作需要把握以人为本、公正、科学发展等原则.从道德的视角把握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生存环境、人与社会的道德关系.3、“生态自觉”思路.有论者认为,要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对人自身的观念、行为作出深刻的检视.增强“生态自觉”.应在实践中注意解决好这样两个实际问题.即利益问题和制度性问题.所谓“生态自觉”,其要义固然包含着对生态的反省,但更重要的是对人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中的地位、人的行为的合理性的反省.只有首先实现人的“自我革命”,增强人的“自我意识”,才能达到对人与自然关系新的认识,从而实现“生态自觉”.4、多元主体说.认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需要多元主体生态责任的现实担当,这种担当主要是通过政府、企业、环保NG0、公民个体等多元主体的观念、行动的“生态化”过程来体现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元主体生态责任的现实担当还存在着一定困境,因而寻求多元主体生态责任的缺失原因与培育路径.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主体的层面上,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解决主体道德素质提升的问题.首先,创设全新的生态道德理念,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交流融合.其次,道德主体要有责任意识,要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责任落实机制.再次,抓好主体成长过程全覆盖的生态伦理教育,探索不同时期生态教育的规律.5、观念转变思路.论者指出,要建设具有高水平生态文明的社会,必须实现思维方式和一系列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从机械论思维方式走向系统思维方式;从“控制自然”走向“尊重自然”:从物质享乐主义的“物质至上”价值观走向“精神至上”价值观;从“增长至上”的发展观走向科学的发展观;从“奢侈性”消费走向适度消费.

相关论文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文献综述

本文是一篇生态文明教育论文范文,生态文明教育有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文献综述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适合生态文明。

国内生态旅游综述

本文关于生态旅游及学术期刊及生态环境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生态旅游类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国内生态旅游综述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对。

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内蒙古

本文是一篇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关于可持续发展方面电大毕业论文,关于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内蒙古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与社会文明的关系

这是一篇环境问题方面有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与生态文明与社会文明的关系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是文化社会学专业与环境问题及经济发展。

基于STS视域下的生态环境综述

该文是国学专业自然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关于自然在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基于STS视域下的生态环境综述相关论文范文检索,适合自然及人类及。

生态文明建设中媒体的角色和责任

关于生态及媒体及公众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生态有关新闻传播本科论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中媒体的角色和责任相关论文范文集,对写作。

黄淮学院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大学生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关于黄淮学院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大学生及生态文明教育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