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视野下的马克思实践哲学

时间:2024-01-22 点赞:46515 浏览:91517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该文是人生哲学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中国化视野下的马克思实践哲学相关论文范本,适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及科学发展观及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马克思的哲学与人类生存的实践活动在本体论的根基深处相契合,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永恒的指导意义,只要人类存在,这种指导意义就不会消失.所谓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中国化,是指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中国人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中国化,并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成果.

[关 键 词 ] 实践哲学 中国化 中国

马克思的思想产生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至今仍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在16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逐渐意识到,马克思哲学的深层旨趣并不是提供一种关于世界和历史的普适性学说,而是提供一种历史性的批判思想,以推动改变“现存状态”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者所坚持的是马克思的基本哲学精神和哲学理念,至于马克思的哲学理想怎么样落实到社会政策、经济政策中去,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答案,全靠中国人自己摸索前进,中国人成功的改革开放的实践就是马克思主义.30多年以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理论的方式表征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哲学,并随着实践的发展处在永恒的创新过程中.

一、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深刻内涵

在马克思那里,实践是人的本质和存在方式,其本质特征是对给定性的不断扬弃和超越,是对人自身和人与世界关系的再创造.所以,实践是人的感性世界的存在基础.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进行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内蕴解读:

第一,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世俗性.马克思实践哲学具有生动的内涵,几乎涵盖了人类活动的一切方面.“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对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正像在形式上直接是社会的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样,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对人的现实的占有;这些器官同对象的关系,是人的现实的实现(因此,正像人的本质规定和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一样,人的现实也是多种多样的),是人的能动和人的受动,因为按人的方式来理解的受动,是人的一种自我享受.”这里,感性是感觉者和被感觉者的共同行为,在这种行为中,客体不再是主体的异己存在物,而是在与主体的沟通中获得了存在的意义,同时,主体也必须以对象为媒介才能获得直观性,从而赋予对象以形式.它也意味着,感性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它使整个世界成为人的意义世界.

第二,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历史性.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哲学中的历史主义的观点,但批判了黑格尔把世界看作是精神产物的唯心主义立场,他把世界看作一个辩证的历史发展过程,而这一过程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并不是一个盲目的自然过程,而是一个人类创造世界并创造自身的过程.“在这一实践的历史过程中,一方面,人的本质力量通过感性的物质活动而外化、对象化,创造人的现实世界;另一方面,人们又通过现实的感性活动,使自己获得确定性,扬弃自己的主观性.于是,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主观性与客观存在性、非理性与理性、理想与现实便在这一历史过程中获得了具体的,并趋向于最终统一的理想状态.”这里明确指出“人”不仅总是体现在、肯定于实践中,而且在实践中被生产出来,人的各种本质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出来.也就是说,人的存在根据就在于人自身,人在通过实践活动自己生成自己的过程中也就同时创造了人的世界.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和深化,不仅人自身会不断变化,人的世界也会不断扩大.因此,实践概念是历史性概念,人类的全部活动以及由此而达到的自我实现与自我认识都是在实践中展开并丰富的.

第三,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批判性.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整个发展历程看,马克思实践哲学有着深层次的批判纬度.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提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与法”,从而将批判的眼光从政治与宗教问题转向更为根本的社会问题——市民社会的异化.在马克思看来,要消除异化,实现人类的解放,建立自由人联合体,就必须对市民社会进行批判,消除市民社会的对立.正如后来恩格斯所说:“马克思从黑格尔的法哲学出发,得出这样一种见解:要获得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钥匙,不应当到黑格尔描绘成大厦之顶的国家中去寻找,而应当到黑格尔所轻蔑的‘市民社会’中去寻找.”随着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深入,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的新动向.马克思的批判理论,看似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然而实则却始终是双向度的.现代性的市民社会批判是贯穿马克思思想体系的逻辑中轴,这是因为在马克思那个时代,每个人都是“孤立的、退居于自身的单子”,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把别人当作工具,市民社会的分裂造成了现代社会的异化.马克思正是在对市民社会的解剖与批判过程之中,完成了哲学改造与革命,并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了批判,从而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中国化

马克思实践哲学在中国经历了不寻常的发展历程,逐步实现了中国化.所谓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中国化,是指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1.马克思实践哲学在中国革命中的运用

的《实践论》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中国化最重要的成果之一.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认为任何知识最终必须归结为实践智慧,即能指导实践的东西,认识的目的就是获得这种具体的能够运用于实践之中的智慧.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这一古语进行了阐发,对其赋予了实践哲学的内涵.“实事求是”要求认识问题应从我们周围的事物出发,而非从抽象的“物”出发,而求之的“是”决非与我们无关的“真”,而是“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即真与善的统一体,是能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的“实践智慧”.哲学所展示的,正是一种主体与对象、理论与实践相互塑造的实践哲学,是中国革命实践过程的内在脉搏,它与中国革命实践的关系,用马克思的比喻来说,就是“头脑”和“心脏”的一体关系.我们现在之所以特别强调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首先是因为它在理论上直接源自马克思主义哲学,而我们越来越深刻地理解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一种现代实践哲学.将哲学理解为实践哲学,不仅是我们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后的一个简单的逻辑推论,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就其思想来源、思想内容、基本旨趣和社会功能及其实际效果而言,哲学都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现代实践哲学.它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宗旨,又充分展示和实施了改造中国社会文化的巨大功能和深远影响.可以说,哲学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实践生动地、具体地结合起来,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将马克思“改变世界”这一哲学宗旨具体地落实到“改造中国”上,发挥到了波澜壮阔、淋漓尽致的广度和深度,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现代实践哲学的重要典范. 2.马克思实践哲学在改革开放中的创新


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1)在理论上对实践主体与客体的界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精神.指出,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他强调,只有解放思想了,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2)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思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强调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决支持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明确把“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阐明了坚持实践标准的重要理论意义.(3)哲学思想的一个显著特征和实质即是在实践中开创新局面,鲜明地凸显着马克思唯物主义“改造世界”的特征.关于要尊重实践,特别是要十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要敢于实践,敢于试验,敢闯、敢干,在实践中探索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性认识的大量论述都深刻地反映了在实践中开创新局面的哲学思想.“不争论”“争取时间干”“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这些著名论断,蕴涵了十分丰富而深邃的“实践”精神.通过“实践方式”,通过“实践力量”来消除理论、认识的对立,在实践中去解决争论的问题,实现人们认识与行动的统一,发现、发展和完善新的理论,开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局面,这正是哲学思想“实践开拓精神”的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支持我们不断取得理论与实践上的一系列重大突破,不断胜利前进的一种极可宝贵的思维方式.

在实践哲学思想上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提出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创新实践思维.同志重视创新实践,把与时俱进的创新实践思想提高到党的思想路线的层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本理论.同志在创新实践思想上的贡献主要有:第一,将与时俱进的思想深刻地体现在党的思想路线上,这是创新实践思维的一大特色.第二,高度重视创新性实践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创新实践思想的又一大特色.第三,关于人类创新活动的四种基本形式的思想,极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基本形式的理论.(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实践标准的新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在当代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3)关于实践主体理论的创新.从根本上看,实践的成功离不开实践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因此,实践主体理论的创新对于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志在实践主体理论方面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出了民营企业家等社会新阶层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的观点.第二,提出了衡量实践主体先进与否的标准,不在于有没有财产、财产的多少,而是看他的思想和行为是否能够作为社会的表率的观点.

3.马克思实践哲学在当代的实现方式

从哲学意蕴上来说,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当代实现方式.科学发展观作为系统化的思想理论,有着明确的核心理念,即“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提出,不是指人是自然的主人,也不是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是意味着由于人的实践活动,人与自然的社会属性的渗入,自然逐步“人化”的历史过程.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各种自然存在物盲目相互作用的结果,完全是自发的.而社会历史则不同,它的存在和发展,则是人的有目的活动创造的.人是创造社会历史的主体.正如恩格斯所说:“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人们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却不管这种历史的结局如何,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影响产生的结果,就是历史.”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恩格斯早就警告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如何通过人的实践打破人与自然的这种狭隘关系,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人是人的最高目的.实践作为人的存在和活动方式,是确证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当代实现方式.马克思实践哲学体现着对人的本质和生存方式的深刻把握,体现着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马克思实践哲学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中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获取革命胜利、建设新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我们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就要坚持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深化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断将马克思实践哲学中国化.○

责任编辑 万 强

相关论文

马克思实践哲学探微

本文是一篇世界历史论文范文,世界历史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关于马克思实践哲学探微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适合世界历史及政治经济学及。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和谐社会

关于和谐社会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及自然环境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和谐社会类有关哲学硕士论文题目,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和谐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路向

本论文是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哲学毕业论文,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路向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聚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

本论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类怎样写哲学论文,关于聚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可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写作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该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相关哲学的论文,可作为科技哲学专业马克思主义哲。

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本论文是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哲学与生活的论文,关于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