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时间:2024-01-05 点赞:42924 浏览:81392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马克思主义相关关于哲学小论文,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硕士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及主体及主体性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马克思主义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 】主体间性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重塑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双主体的哲学可能.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性不足以及主体交往互动性沟通的缺乏等,导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间性一定程度的不足.因此,要在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交往资质的基础上,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间的一种合理交往互动关系.

【关 键 词 】主体间性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党的十八大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的施教者向大众沟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同时也是大众认识、接受、理解进而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施教者和受众者都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基于这一基本前提,将主体间性理论引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范畴,成为了一种哲学可能,也在新的理论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同时也是实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逻辑必然.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间性转向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个命题,十八大将其不断深入推进.学界多维度地就此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总体看来,理论界主要基于主体性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进行科学合理的认知和定位,并从主体间性视域下进行的研究少之甚少,研究视角相对局限.因此,将主体间理论引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为这一哲学命题提供了新的哲学视角,赋予了新的内涵.

主体性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主体的消解.主体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简单地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只是施教者和人民群众之间的二元对立的“主体—客体”模式.主体性哲学建立在主客二元对立的以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利用目的之上.在这一模式下,主体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强制灌输给客体,在提高施教者主体地位的同时,忽略了受众者的主体地位,因而缺乏平等交往的关系.在长期的主体性哲学思维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产生的异化现象促使人们质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哲学范式,反思建立在主客关系上的认知及工具的合理性取向,进而以主体之间的关系和交往为核心的主体间性理论的提出成为必然.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间性转向.主体间性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是在哲学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重新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施教者和受众者之间的关系,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带进了“主体—主体”的平等关系模式,将关注点定位在施教者和受教者这两个主体间,强调互动交往、平等对话、和谐共存等等.这两个主体间的存在方式和交往方式使得两个主体互相区别、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渗透,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间性,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间性的转向.

主体间性的出现是对主体性研究的深刻反思,是应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新时代面临的各种挑战的结果,是在扬弃主体性视域下马克思主义施教者和受众者之间二元对立的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旨在避免片面的主体性、重新确立人的主体性,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间性价值.一是理论价值.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综合运用符合当今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纵深发展的主体趋势.主体间性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的应用,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新的广度和深度.在思维范式上,从强调主客体转向关注两个主体;在主体范围上,主体范围扩展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过程;从施教者与受教者关系上,从不均衡走向均衡;在手段上,从单向灌输转向双向交往互动;在目的上,从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是实践价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间性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党建的理论成果,还可以拓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践途径.将主体间性理论引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真诉求,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也是切实增强大众化教育实效的必然选择.

因此,主体间性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入了交往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进了双主体的多维模式,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认识,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也能更多地关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给作为主体的“人”带来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理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间性生成之障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的主体性不足.主体间性主要是指主体间的共在,强调个体作为单一个体的同时,不简单为个体,而成为“主—主”关系下和另一主体能够和谐共存的主体.但是主体间性并不反对个人的主体性.相反,主体间性以个人的主体性为前提.只有个体的主体性完全展现出来,才能有主体间的自由平等包容对话的交往.由此可见,主体间性中的主体具有双重特性,既具备作为个体的独特性,又具备作为主体间共性的存在,即群体的共性.因此,主体间性中的主体是个体和群体的有机结合体,个体的主体性直接影响到主体间性的顺利实现.也就是说没有或削弱任何一方的主体性,都不能顺利地实现主体间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的主体性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是主体的自身主体性不足.改革开放之后,多种文化观、价值观、政治观交错融合,各种冲突和碰撞导致了价值多元化,社会个体的主体地位、自我价值不断提升,人们更加崇尚自由、个性,更加关注自我,思想道德和对社会价值认同的差异也越来越大.这种多元化改变了改革开放之前的价值单一化,出现了很多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从而导致对马克思主义判断失误、信念动摇,带来了主体性不足的局面.这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另一方面是对受教者的主体性认识不足.在主客关系模式下,片面强调施教者的主体地位而忽略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仅仅将人民群众看成是大众化的客体,依靠单一的灌输来完成大众化的“任务”,导致受教者的主体地位受到牵制并弱化,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受到制约,表现为失语或缺位.在宣传话语上,没有用喜闻乐见、轻松活泼、浅显易懂的生活化语言来阐释马克思主义精神,表现出“精英化”、“贵族化”和“庸俗化”的倾向;在普及方式上,受众面不够宽广,缺乏对受教者的了解和分析,只追求简单的灌输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交往互动性沟通的缺乏.主体间性实质来讲就是主体交往,应该是不同主体之间不断产生交往关系,同时在交往的过程中慢慢积淀,不同对象的主体性不断改变,并同时发展,使得不同主体之间互相碰撞、互相反思、互相认可.这是一个异常复杂的双向流程.一般来讲,“合理的交往”往往具备某些特征,②双方以合作式交往的方式出现,交往的各方要互相保持平等的地位和平等的态度,彼此增进取长补短的兴趣和理智相处的态度,相互传递最佳信息,不流于形式,真正实现.由此看出,互动性沟通是这个双向流程中最重要的一段.主体间性的生成也依赖于主体交往互动性的有效沟通.

反思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缺乏真正的互动性沟通.从受众者反思性存在来看,忽视了人民群众的首创和实践.谈及“大众化”,必提“宣传”.“宣传”一词本意是指上对下的一种教导、灌输、劝说某种思想或价值.在“宣传”这一过程中,并不能充分体现对等的关系,更谈不上尊重受众对象的反思性存在.从沟通手段和沟通技术来看,依赖于单项过程.手段技术的单一性导致了互动交流的缺乏,不能根据受众群体的多样性合理创新沟通的手段和技术,停留于报告、讲座、报刊和书籍等传统形式.在大众新兴媒体中充分创设大众化的平台和载体力度不够.因此,从大众化的目的和实效来看,不能充分调动受众个体接受、理解、认同、内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间性的构建

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回归.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回归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回到马克思,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原著;其二是指坚持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进行深入解读.

主体的形成以客体为前提.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尊重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是对马克思主义解读者和受众者正确定位、合理认知的首要前提.文本回归是指“回到马克思”.同志曾指出,要深入研读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其中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回到马克思”是为了“发展马克思”.回到马克思文本的原初语境,科学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确保在大众化过程中不背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

坚持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工具层面上来讲属于实践范畴.践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过程中,就是要善于在实践中贯彻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融入人民大众的生活实践,并能够在实践活动中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和方法.“大众化”从价值层面上来讲属于民族性认知范畴.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必须紧密联系当代中国的具体国情,根植于民族文化,并能用民族形式来表达.“大众化”从历史层面上来讲属于发展范畴.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必须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赋予其形式与内容兼具的时代特色.

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的交往资质.交往资质是指个体在交互活动中所形成的素质和能力.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主体所表现出来的交往资质的素质和能力必须具备三方面:其一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施教者和受众者必须具备平等的理念和开放的姿态.只有具备了平等的理念和开放的姿态,才能以包容的思想推动主体之间互相影响、和谐发展的理想状态,才能推动主体间性的生成.其二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的反思性存在.“反思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③反思性主体是在交往过程中实现的,它是主体对主体性的一种更深层次地认知和了解,是主体对自身的存在价值的判断和定位.主体的反思性能力是可以随着交往的不断扩展而不断深入.在反思过程中,沟通不断深入,进而达到互相理解互相认同.其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必须具备规范话语的言说能力.主体间的交往是一种精神交往.而语言是主体之间有效沟通的前提和基础.这种规范话语的言说能力不单是遣词造句的能力,在这一基础上,稳定构架双方共同话语体系进而得以构建和谐关系的能力.

因此,施教者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一方主体,应从三个方面来提高施教主体的交往资质.其一是树立主体共同体意识,从单向到双向的教育思维转变,尊重主体间的平等关系,重视另一主体的自我重构能力.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走群众路线,深入群众,倾听了解群众所想所思,通过平等的沟通交往,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为群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其二是反思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自身能力的不足,重新进行马克思文本的正确研读,充实发展自身的主体素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其实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要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要义.同时在沟通手段上,也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新兴力量,这也是施教主体在沟通手段中亟待掌握的主体素质.其三是掌握并熟练运用与受教主体相适应的话语体系,提高交往的实效.交往沟通的话语要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用通俗易懂的大众化语言进行交流沟通,不“贵族化”、不“精英化”,不“庸俗化”.④


受教者作为另一方主体,应从三方面提高交往资质.其一是认识并尊重施教者主体性上优势,能反思自身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缺失,努力提高主体的自身素质.其二是提高主体的主体性价值,努力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融入主体间的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马克思主义相关关于哲学小论文,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硕士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及主体及主体性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马克思主义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交往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主体地位,自觉参与到交往过程中,在互动交往中表达自我.在交往沟通中,体现自身的思想和价值.其三是增强自我教育,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不断提高主体性.要不断养成具有反思精神和批判精神的理性之人,融入主体间的话语体系,实现施教者的价值导入和人民群众的自主构建的有机结合、辩证统一.

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间的合理交往互动关系.“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⑤作为主体的人,与社会的实践实际上是在主体之间的交往中产生.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的目标是导向某种认同.认同归于相互理解、共享知识、彼此信任、两相符合的主观际相互依存.”⑥主体间性理论实际上是彰显的主体之间达成理解、信任、共识的有益探索.它使我们明白主体之间不简单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主客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构是错综复杂的.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间性的生成必须有赖于建立主体之间的合理交往互动关系.

必须遵循尊重群众主体、共同提高和平等互动等基本原则.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来,又到人民群众实践中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以平等对话、包容的姿态,互相沟通,共同提高,推动实践.对于马克思主义,曾指出:“不能强制人们相信”.⑦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于在“大众化”的过程中,提升马克思主义在群众中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当代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因此,要尊重人民群众独立思考问题、自由选择的能力.在平等互动的基础上,让人民群众了解、认识、接受马克思主义,进而在内心认同马克思主义.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课题“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SJB710021)

【注释】

①:《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②李真龙:《德国教学流派》,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③[德]黑格尔:《小逻辑》,北京:商务出版社,1980年,第39页.

④邢海晶:“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间性诠释”,《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第5期.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0页.

⑥[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

⑦《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第209页.

责编/丰家卫(实习)

相关论文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关于马克思主义及社会实践活动及社会实践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论文网站,关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论文范。

《语录》的编发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这是一篇关于语录方面电大毕业论文范文,与《语录》的编发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学士学位论文。是论文前言专业与语录及马克思主义及群众方。

传播模式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这篇传播学论文范文属于广播电视播音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传播学有关毕业论文范文,与传播模式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新闻传播类论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探寻

该文为马克思主义类电大毕业论文范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探寻相关新闻传播本科论文,可作为公关学专业马克思主义论文写作研究的大。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

本文是一篇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关于马克思主义硕士毕业论文,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适合马克思主义及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