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焦虑:《野草》的哲学

时间:2024-03-03 点赞:45763 浏览:89055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该文为野草类有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与存在的焦虑:《野草》的哲学相关哲学硕士毕业论文,可作为科技哲学专业野草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免费下载教你怎么写野草及生命及现实方面的优秀学术论文范文。

内容提要 《野草》具有追寻人类的生存意义,叩问生命真谛的深层哲学内蕴.作品以“人”为叙述目的,言说“人”为了摆脱外部境遇,实现人性自由飞翔的生存理念,以绝望的生命本质,抗拒非人间的生存环境.作品表达了“人”在残酷、阴暗的外部处境下内心世界的焦虑,但这种焦虑不是消极的颓废,也不是病理的焦虑,而是文化的焦虑,是大智大勇的怀疑精神.自由抵抗的生存哲学是《野草》的核心主题,作家试图让存在者的“人”在非存在的境遇中寻求自我解放,在焦虑中找回自己,让“人”的价值从外在环境的桎梏中释放出来,实现“人”的生存意义和生存目的.

鲁迅先生曾经对人说过,“他的哲学都包括在他的《野草》里面.”与鲁迅先生过从甚密,对他了解最深,而且是他一生挚友的许寿裳也认为“《野草》不是别的”,“可以说是鲁迅的哲学”.《野草》到底体现了什么样的哲学思想从哲学的本源意义上说,《野草》的主要哲学寓意是批判由社会矛盾和社会现实因素所搭建的人文环境对人性生存的摧残,以“人”为阐述目的,言说存在的普遍意义.作品中的人不是实体的人,而是一种生存的意念,“人”所作的一切努力是为了摆脱压抑自身的外部力量,冲破生存环境带来的压力,实现人性自由的理想飞翔.

《野草》中“人”的生存境遇像一团黑色的阴翳,始终无法化解,总是压迫着人的灵魂.作为生存者的“人”,只有全力克服各种困境,不断超于现实给予的压力,总结挫折的经验,不断醒悟、不断超越自我,才能实现生存目的,才能完成“人”的存在意义.关于这一点,鲁迅先生在谈到《野草》的写作背景时这样解释道:“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经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做文字,叫做随便谈谈.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由于“呐喊”时期同一阵营的战友因人生观、世界观的不同而四分五裂,鲁迅先生只有孤独地在如同沙漠的现实世界中寻找生存的道路,用难于直说的散文诗的艺术形式,挑战生存的外部境遇,批判现实环境对生存者的人性压迫,追问人世间生存的哲学意义.所谓“小感触”,并非简单的有感而发,而是立足于人的主体性,面对非存在的威胁压力而进行的人性生存的自我肯定,并试图寻求人类和人类文明所赖以存在的文化背景,重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探索人类生存世界的艰辛和人性千头万绪的行为表现.《秋夜》中“奇怪而高”的天空作为现实存在的隐喻,一再阻挠象征生存者的“枣树”突破生存困境走向“人”的自由所在,而“小粉红花”,“小青虫”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奋不顾身的搏斗,就是为了冲击生存空间的压抑,寻求自我人生的完美.当然,无论“枣树”还是“小粉红花”、“小青虫”,他们的奋斗目标虽然最终未能实现,但是他们所选择的行动却证实了我思故我存在的人生哲学内涵.《希望》中的七次“暗夜”作为一个有序的有组织的处境,让那些昔日敢于战斗的青年们丧失了斗志,对生存充满了绝望,对社会现实充满了恐慌.鲁迅说:“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这里说的“青年”,是指“五四”革命大潮之后精神空虚的一代,这是当时流行的时代社会病症,昔日满怀信心的个性主义战士们大都陷入绝望的精神状态之中,生存的压力使生命在“暗夜”里异化、变形,以扭曲的方式存在于“虚妄”的社会大环境.《野草》的许多篇章都写到“暗夜”,“暗夜”是《野草》叙述中的一个群体意象,是造成人间苦恼的根源,是人类生存的威胁.存在是生命意识的显现.是一种人性的极度自我创造和自我确定,而鲁迅先生笔下的“暗夜”则是病态化的社会实体的写照,它消解了“人”的存在勇气,消弱了人性自我解放的能力,破坏了“人”的生命力的正常发挥,毁灭了“人”的精神生存理念.关于《野草》的“黑暗”意象,鲁迅先生在1925年3月18日,给许广平的信中作了如下解答:“你好像常在看我的作品,但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很多着偏激的声音.其实这或者是年龄和经历的关系,也许未必一定的确的,因为我终于不能证实: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这是鲁迅先生对中国历史和现实观察体验所获得的重要认识,是自我生命的存在意识对几千年中国封建文化的一次强劲突破.在鲁迅先生看来,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明“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这实际存在的“黑暗”与“虚无”,就是一座残杀人性的人间地狱.如此暗淡的处境之下,“人”必须在自身处境之外寻找解放自我的有效途径,通过抗争重新找到自我.“暗夜”作为人类生存的背景,贯穿了《野草》的整个写作过程,它包含了鲁迅先生对内在的生存命运与外部的生存困境的辩证逻辑思考,是鲁迅先生对中国历史和中国哲学的清醒认识和洞彻,也是他对“人”的生命存在的经验解释和人性生存的自我肯定.“自我肯定”也就是对存在本身的肯定,就是让每一存在物(包括存者的“人”)努力从生存的空间,从压抑的状态中突围而出.《死火》中的“冰谷”,从文字的质感上分析,就是一个冷酷的冰的世界.鲁迅先生构筑了一个宏大的全景式的冰冻境地:“冰山”、“冰天”、“冻云”、“冰树林”,作为生存意识象征的“死火”,在这样冰冷黑暗的生存空间只有灭亡,只有在创造中毁灭.《死火》是鲁迅先生在黑暗而寒冷的现实生存处境中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的表达,是被冰冻的内在生命的强烈燃烧.《失掉的好地狱》开篇写道:“我梦见自己躺在床上,在荒寒的野外,地狱的旁边”.这“荒寒野外的地狱”与《希望》中的“暗夜”和《死火》中的“冰谷”一样,都是生存的外化环境的隐喻,所不同的是这个“好地狱”是战胜魔鬼的人类统治者为控制人类而修筑的.谈到该文的创作背景时,鲁迅先生说:“所以,这也可以说,大半是废驰的地狱边沿的惨白色小花,当然不会美丽.但这地狱必须失掉.这是由几个有雄辩和辣手,而那时还未得志的英雄们的脸色和语气所告诉我的.我于是作《失掉的好地狱》”.作者就是在这“废驰的地狱边沿”用他自爱的“野草”探讨“人”的存在意义,批判现存社会的不合理性.地狱再好也永远是地狱,因此“好地狱”必须失掉的反讽悖论,展示了鲁迅先生对社会人生的冷峻的哲学思考,而“人比魔鬼坏”的人性解剖,则再次显现了鲁迅先生绝望而又不停抗争的生命状态.同样,《好的故事》中的“昏沉的夜”,也是存在意识的“梦者”所处的外部大环境的象征.所谓“好的故事”不过是“梦者”在“昏沉的夜”做的一个梦而已,梦醒之后,“梦者”又被昏沉的夜的生存处境所包围.“梦者”作为一个大智慧的孤独者,从现实到梦境,从梦境到现实的人生体验,彰显了鲁迅先生内在自我的存在意识与现实作绝望抗争的心境.失掉了美丽的梦境,生命的存在意识得到了充实,“人”的自由选择的行为得到首肯.综上所论,《野草》中客观存在的外部景 象,都包含有“黑暗”意象的深层社会内涵,而这“黑暗”的非人间的时空,无时不在制约着人类生存选择的可能性.《野草》的写作目的就是要用“偏激的声音”撕开这黑暗地狱的外衣,让其残杀人性的社会本质,以绝望的生命本质抗拒非人间的生存环境,这才是《野草》深刻的写作行为和积极的批判精神.


《野草》通过外部环境描述和内在灵魂的刻画,形象地表达了鲁迅先生对世界、对人生、对社会、对人类生存前途的基本看法和忧愤思虑,全书所包含的二十三篇作品和一篇“题辞”,都是作家根据自身的人生体验而创造的生命哲学的艺术结晶.尤其是对生存环境的绝望之情,更使这部散文诗集增添了深广的悲剧精神.如果说《野草》的众多作品并没有一个具体的社会历史事件作为创作依据,那么《淡淡的血痕中》是一个例外.鲁迅先生说:“段祺瑞政府击徒手民众后,作《淡淡的血痕中》,其时我已避居别处.”文中所说的“避居别处”,是指鲁迅先生在“三一八”惨案后因支持学生爱国运动,传闻被段祺瑞政府通缉而住进外国医院的一段人生历程.在自己的国土失去了生存的自由,这对于存在者的精神而言,不啻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正是在这种心境下,鲁迅先生以他独特深广的忧虑完成了《淡淡的血痕中》的创作.作品将当时中国的现存环境升华为带有普遍性的人类生存的矛盾处境,将一切违背人性的者上升为所谓的“造物主”,并对这些与人类为敌&#

该文为野草类有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与存在的焦虑:《野草》的哲学相关哲学硕士毕业论文,可作为科技哲学专业野草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免费下载教你怎么写野草及生命及现实方面的优秀学术论文范文。

30340;“造物主”们进行了深刻有力的批判,充分展示了生存压力下“人”的绝望而又强烈的意志力量.鲁迅先生以其哲学的思辨精神,阐述了作为存在者的“人”在面对生存的苦难时,是无法回避也不能回避那种整个的重大的社会历史责任感的,提出了“人”必须为自己的存在行为承担责任的人道主义精神.正是如此,《淡淡的血痕中》的生活真实的艺术叙写已经转化为理性思维的具象传达,作品的主题内蕴已经远远超越了作家所要谴责的政治事件本身.存在不是僵硬的形而上的抽象同一,而是生命的延续,是灵魂的再创造.“人”的生存意义就是要在遭受痛苦和挫折时彻底追究造成痛苦的根源,努力争取“人”自身存在的独立性及其生存世界的改变,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对立冲突的解决,这就是《野草》所追求的“人”的生存境界,也是鲁迅先生人生哲学的本真精神的具体表达.

关于“野草”的生存现状,鲁迅先生在《题辞》中是这样诠释的:“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等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野草”的生存现实同时也是存在者生存命运的折射,“野草”的根虽然不深,花叶也不美,但她却扎根在人类生存的土壤,吸取天地之灵气,吸收前代思想者的血肉,在“暗夜”的现实社会不屈不挠地生存.和所有生存者一样,她虽然“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甚至“死亡而朽腐”,但是她将和一切存在物一样在绝望中抗争,在死亡中永恒.这种对生命的绝对自信,对死亡加以肯定的生存勇气,是鲁迅先生生命哲学最有力的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说,《野草》的珍贵之处就在于作品深刻地描绘了存在的自我肯定在生命哲学中的意义.鲁迅先生对“野草”生长的时代社会有着冷峻清醒的认识,他明白地宣称:“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如前所述,这装饰野草的“地面”就是黑暗的地狱,就是非人间的生存空间,在这样的生存处境下,作为一个敢于绝望的大勇者,鲁迅先生当然不会沉默,而是以“我将大笑,我将歌唱”的存在勇气,“肩住黑暗的闸门”,让人类的一切生存者到自由意志的世界去.

“人”的存在最终是一种来自内心世界的自我的精神存在,当这种存在受到非存在的外在处境的威胁、攻击、和摧毁时, “人”的生命状态就会转向焦虑和恐慌.《野草》描述了外部环境下文明社会的解体、信念的倒塌和方向的缺失,作品表达了“人”在外部处境条件下的绝望之情,描述了存在者的“人”因绝望而焦虑,因焦虑而抗争的主观精神.《野草》中“人”的焦虑就是对生存命运的恐惧而产生的,但这种焦虑不是消极的颓废,而是大智大勇的怀疑精神.正是有了这种智者的焦虑和怀疑精神,作品的批判力度才具有哲学意义上的人性深刻,作为存在的特殊表现者的“人”,才可能在矛盾的生存现实社会中重新找到自己.

《野草》塑造了一系列内心世界的“自我”焦虑者形象,这些形象在价值取向上与外在社会环境格格不入,在精神上则以粉碎现存社会秩序为目标.《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颓败线的颤动》、《立论》、《死后》这七篇文章的开头在整部《野草》中是异乎寻常的,都以“我梦见自己”作为文章叙述的起点.作为一位卓越的语言艺术大师,鲁迅先生之所以用如此相同的语言来刻意布局谋篇,其目的十分明确,那就是将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进行分裂,以梦中的“我”来承载焦虑的痛苦,来实现对命运的征服和对现实处境的超越.这七篇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揭示作家的内在心境与现实世界的矛盾冲突,让自我走出绝望的焦虑境地.《死火》以“我”与“死火”的对话来结构全篇,叙事者的“我”代表现实的存在,“死火”则象征理想的存在.这两种生命状态的相互交织,构成了鲁迅所特有的否定精神.作为精神理念象征的“死火”,所面对的是黑暗而冰冷的处境,无论是冻死冰谷,还是走出冰谷后的自我燃烧,死亡的焦虑都无可逃避.由于“死火”焦灼地意识到非存在处境的威胁,因此他无时不刻在“思索走出冰谷的法子”.“死火”耗尽生命也要走出冰谷的坚韧的人生态度,以生命的灭亡换取人生火焰再次燃烧的生存精神,就是鲁迅先生内在生命哲学的自我牺牲的焦虑表述.《狗的驳诘》和《立论》这两篇作品,在《野草》中属于明白晓畅的文本,虽然立意和想象清楚明了,但两篇文章仍然隐藏了鲁迅先生内心世界的生存焦虑.《狗的驳诘》的叙述更像一个荒诞的寓言故事,讲述的是“我”在梦中与狗的对话.“我梦见自己在隘巷中行走,衣履破碎,像乞食者.”突然一条狗从背后叫起来,于是“我”和狗展开一场关于人的生存价值的对话,结果是“我”落荒而逃,直到逃出梦境,回到现实中来,“躺在自己的床上”.“我”所以逃走,是因为在人的世界里,人的生存价值还不如狗,当存在者的“我”悟到了这一真谛后,心灵产生了巨大的恐惧,灵魂处于焦虑的无助状态,只好努力逃出虚妄的梦境.《立论》也是写梦境的,通过“我”梦见自己在小学课堂向老师请教立论的方法,批判了现实社会流行的庸俗人生哲学.焦虑往往是不能应对某种特殊处境的压抑时产生的,《立论》中的“我”在梦中回到率真的童年,目的是要请教做人的准则,但得到的却是“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的结论.面对这种人伦价值彻底丧失的生存环境,自我的道德人格崩溃了,作为“人”的存在意义已经消失,内心的绝望和焦虑不断加深加重.《死后》是一篇意味深长的体验“死亡”焦 虑的力作.虽然鲁迅先生在《野草》中多次写到死亡,但这一篇与众不同,不仅包容了鲁迅先生对人类生存价值的追问,还暗含了他对人失去知觉后命运所遭遇的各种非存在威胁的深层次思考.作品以“我梦见自己死在道路上”开头,接下来描述死后所面对的各种看客的不同心态,这些看客中不仅有朋友、仇敌,还有喜鹊、乌鸦、蚂蚁和苍蝇,死者的“我”成为看客们议论和观赏的材料.《死后》提出了人活着不易死后还不得安宁的生存哲学命题,这一命题的深层意义在于,产生内在焦虑的并不是来自“死者”生前与之争斗的对象,而是来自“死后”遭受非议的尴尬处境.鲁迅先生借“死者”的口表述道:“在我生存时,曾经玩笑地设想:假使一个人的死亡,只是运动神经的废灭,而知觉还在,那就比全死了更可怕.”《死后》所叙写的故事,就是借用非真实的人生形式表诉真实人生的空虚和存在的无意义焦虑.作品中的“我”敢于承担生存的孤独,敢于面对生存现实的恐怖,敢于在失去意义的困难中承担焦虑所带来的灵魂自灭,这就是《死后》绝望勇气的价值显现,也是贯穿《野草》的怀疑精神.焦虑是一种意识,《野草》的焦虑不是病理性焦虑,而是文化的焦虑,是生存压力下人格结构与伦理道德之间难以协调的意识冲突.是现实世界与经验世界的矛盾冲突.《颓败线的颤动》所显现的就是人的存在所带来的生存困境和道德观念的不和谐性,作品同样是以“我梦见自己在做梦”开头,然后在梦中讲述了一位因饥寒交迫,为养活女儿不惜出卖自己的肉体,但是,等到母亲年老女儿成家之后,女儿却视母亲为耻辱而将其赶出家门.这样一个令人颤动的梦境,隐含了鲁迅先生对人的生存处境下伦理道德被彻底瓦解的愤怒,以及精神上的无比恐惧和焦虑.这个文本还表达了这样一种深层意义:作为先驱者的鲁迅先生在灵魂深处对人性的绝望和对青年的悲哀.因为鲁迅先生自己就有类似“老妇人”的人生体验,20年代他花心血培养的某些青年作家,成名之后由于各种原因反过来攻击、谩骂鲁迅.对这种忘恩负义的行为,鲁迅先生在内心深处非常憎恨也非常痛苦,他在给许广平的信中写道:“在这几年中,我很遇见了些文学青年,由经验的结果,觉他们之于我,大抵是可以使役时便竭力使役,可以诘责时便竭力诘责,可以攻击时自然是竭力攻击,因此我于进退去就,颇有戒心,这或也是颓唐之一端,但我觉得这也是环境造成的”.这样的言辞在带有私密性的“两地书”中多次出现,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鲁迅先生在文本中构思的“老妇人”形象,显然有作家自叙传的因素.当然这个艺术形象的意义并不只是体现狭隘的复仇情绪,而是将有悖于人性的伦理道德上升到生存哲学的高度来思考,通过对以怨报德的丑陋人性的批判,表达作家所特有的人生处境的绝望和生存困境的焦虑.

自我谴责和灵魂的自我解剖,是《野草》生命焦虑的又一显著特征,这种浓厚的原罪忏悔意识,实际上是一种潜在地存在于个体身上的罪过的内心焦虑.《影的告别》就是最好的例证,这篇散文诗写作的当天,鲁迅在致李秉中的信中写道:“我自己总觉得我的灵魂里有毒气和鬼气,我极憎恶他,想除去他,而不能.我虽然竭力遮蔽着,总还恐怕传染给别人,我之所以对于和我往来较多的人有时不免觉得悲哀者以此”.《野草》最初写作的时间段里,鲁迅经历了孤独痛苦和焦虑绝望的心路历程.首先是“同一战阵中的伙伴”因思想观念的迥异而分道扬镳,面对强大的封建文化阵营鲁迅先生只有“荷戟独彷徨”;其二是昔日“兄弟怡怡”的周作人突然反目成仇,鲁迅先生被周作人夫妇赶出八道湾寓所,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第三是根据日记记载,鲁迅开始创作《野草》时身体每况愈下,肺病复发且十分严重.如此艰难

该文为野草类有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与存在的焦虑:《野草》的哲学相关哲学硕士毕业论文,可作为科技哲学专业野草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免费下载教你怎么写野草及生命及现实方面的优秀学术论文范文。

340;生存处境下,作为心理阴暗象征的“毒气”和“鬼气”自然成为鲁迅先生生命哲学的主体内涵,而《影的告别》的文本所表述的意义,就是存在者的“自我”告别“毒气”和“鬼气”而不能的一种焦灼心态.鲁迅先生内心的这种矛盾焦虑在写给许广平的信中说得更是明白:“我所说的话,常与所想的不同,至于何以如此,则我已在、《呐喊》的序上说过:不愿将自己的思想,传染给别人.何以不愿,则因为我的思想太黑暗,而自己终不能确知是否正确之故.”鲁迅先生没有隐藏自己内心世界的心理绝境,而是用“影”向“形”告别的艺术方式,逼近生命哲学的本质,巧妙地将自己人性的阴暗面袒露于现实生活中.这种自我剖白、自我否定的勇气,就是鲁迅先生“最不愿意使别人做牺牲”的崇高品格的凸现.

自由是“人”的生命力的源泉,是一切存在者所向往的理想世界.但是自由的追求是要付出代价的,尤其是处于非存在的客观环境之下,更是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甚至于生命.“人”在本质上是自由的,但作为存在者的自由是很难摆脱他所面对的有组织的外在处境的限制,而且自由的内涵不是任意放纵,是指存在者的“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完成道义上的使命,抵达人生的终极目标,实现灵魂与精神的不朽.《野草》所描述的外在环境是残酷的,阴暗的,是非人性的,但鲁迅先生在作品中始终坚持自由抵抗的生存哲学,试图让存在者的“人”在非存在的处境中寻求自我解放,摆脱恐惧和焦虑,重新找回自己,让“人”的价值从外在境遇的桎梏中释放出来,实现“人”的生存意义和生存目标.

“人”的存在,不论是本体的还是精神的,其核心都是对自由意志的肯定,当非存在的生存环境使“自我”的意志沉入空虚,生存的自由化为乌有,存在的“人”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时,其外在的社会生存环境必然是惨无人道的.《秋夜》中“奇怪而高”的天空作为外在处境的象征,威胁着存在者的行为自由,阻碍生存者的自由之路.但是外在环境的制约并没有阻挡存在者的生命抗争,“枣树”即使伤痕累累也要与天空孤军奋战,“默默地铁似的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等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枣树”这种自由反抗的战斗精神,显然是鲁迅先生抗拒现实的灵魂写照,也是他生命哲学内涵的隐喻.作为个体的单个人的自我价值取向是自由反抗精神的理论基础,因为“人”的个性的自由发挥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出发点,但是《野草》中的外在社会环境不但不适合个人的发展,反而形成一种压抑“人”的集体力量,迫使存在者就范,让生存者的“人”成为社会腐朽制度的支持者和拥护者,作品中的社会和政府则成为个人奋斗的最大威胁.正是为了对这种外部现实环境的否定和批判,鲁迅先生在《野草》中塑造了一系列孤独绝望而充满战斗精神的自由反抗者形象,如《过客》中的“过客”,《影的告别》中的“影”,《求乞者》中的“求乞者”,《墓碣文》中的“死尸”,《这样的战士》中的“战士”,《一觉》中的“我”等.这些形象都有一个共同的内在含义,就是对现实的生存境遇极端不满,并用自由主义的哲学来支配自己反抗外部社会的行动,力图通过个人的艰苦抗争,证明“人”的社会处境的非人性和不合理性.《过客》中的“过客”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知晓所要去的地方是什么样的环境,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姓 名,也不知道自己走下去的目的是什么,但是他却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坚强的“向着自己可以去的路”义无反顾地大步走去.“过客”这种无畏前行的精神气概,是鲁迅先生人格的化身,也是他上下求索的自由抵抗精神的体现.关于《过客》所表达的生命哲学,鲁迅先生在给一位读者的信中是这样解答的:“《过客》的意思不过如来信所说那样,即是虽然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绝望,因为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但这种反抗,每容易蹉跌在‘爱’――感激也在内――里,所以那过客得了小女孩的一片破布的布施也几乎不能前进了”.过客为什么“明知前面是坟而偏要走”,因为只有不停的走下去,才能表明自我的存在,才能充分体现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内蕴,这种悲壮的自由反抗精神证明了鲁迅先生“绝望而反抗者难”的生存价值观念.“过客”在很大程度上是鲁迅先生生存意志的暗示,作家借“过客”坚硬质感的形象,注入了一种顽强的坚韧不屈的求索精神,并通过这一形象思考“人”的生存问题,思索生命反抗现实境遇的意义.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过客”也是鲁迅先生的自画像.这可以从先生写完《过客》不久,给两位青年的信中得到证明:“站在歧路上是几乎难于举足,站在十字路口,是可走的路很多.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走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狭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负责.”鲁迅先生的这段自我剖白,与“过客”的行为方式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这种明知前面是“深渊、荆棘、狭谷、火坑”的人生绝境也要“大步走去”的悲壮心境,就是“过客”自由反抗的人格精神的注释,也是鲁迅先生用生命的力量抗拒现实生存处境的深刻体现.鲁迅先生和“过客”所面对的现实社会都是残酷和黑暗的,都是非人性的,在这种摧残人性、令人窒息的社会大环境下,他们都只能用个体的生命体验自由反抗的生存价值观,在艰难的人生长途跋涉中,不停的向前走,通过个人的自由奋斗,实现生命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人”的自由反抗是被迫的,由于社会处境不能让“人”的理性才能到得发展,个人的作用得不到正常发挥,“人”才用复仇的方式抗拒非人性的社会现实,这是《野草》的又一生命哲学命题.《复仇》记述了一对男女裸着全身在旷野中持刀对立,他们无视旁人的非议,用自我的行动反抗麻木的社会环境,以“人”的自然面对无聊的观众,从而“得到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鲁迅先生在《<野草>英译本序》中说:“因为憎恨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第一篇.”众所周知,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初衷就是要唤醒精神麻木的“戏剧看客”,使他们起来与社会现实抗争,《复仇》作为这一写作动因的沿袭,凝聚了鲁迅先生长久以来生命哲学的思考,是他血液里复仇哲学思想的又一次深刻表露.有关这个主题意图,鲁迅先生在致郑振铎的信中阐述得更加明了:“我在《野草》中,曾记一男一女,持刀对立旷野中,无聊人竟随而往,以为必有事件,慰其无聊,而二人从此毫无动作,以致无聊人仍然无聊,至于老死,题曰《复仇》,亦是此意.但此亦不过愤激之谈,该二人或相爱,或相杀,还是照所欲而行的为是.”作品中男女“照所欲而行”的自由复仇理念,体现了先驱者的鲁迅对造成民众麻木的社会环境的绝望抗争,也表达了他对不觉悟的民众哀其不幸的“愤激”之情,是他生命哲学中自由“复仇”观的重要表现形式.《复仇》(其二)借耶稣受难的故事,再次描述了群众的“看客”行为已经到了自私甚至残忍的程度.两篇题为“复仇”的作品,虽然是同一天完成的,但对民众麻木心态的批判《复仇》(其二)则更深刻更激烈.耶稣作为先觉者的象征,为民众的幸福而传道,但是当他受难时,代表民众的看客们诸如“兵丁”、“路人”、“强盗”等人,不仅怀着嘲笑的心态欣赏先觉者的受难过程,甚至还参与“钉杀”先驱者.鲁迅先生赋予受难者“神之子”以自由反抗的生存哲学内涵,使他在被钉杀的过程中仍然清醒地面对他为之献身的民众.一个为民众谋求幸福的“神之子”被民众残暴地“钉杀”了,而参与“钉杀”的民众却不知道自己是在犯罪,这样的生存境遇,就更需要“乞求者”、“过客”、“耶酥”等先驱者人格独立的自由反抗精神.这种绝望的反抗精神特质,《这样的战士》表现得更是鲜明,作品超越了一般现实层面的意义,集中地包容了鲁迅先生自由反抗精神的生命哲学内蕴.作品中“战士”所面对的敌手都是头上绣着光环的“慈善家”、“学者”、“文士”、“雅人”、“君子”等他们是封建专制势力的维护者,而且隐蔽得很深,这就更显其“战士”反抗本色的孤独性.鲁迅先生说:“《这样的战士》,是有感于文人学士们帮助军阀而作.”这里的“文人学士”就是指那些依附军阀、为军阀统治唱赞歌的“正人君子”们,而“战士”顽强孤独的斗争精神,则是鲁迅先生绝望的自由反抗哲学内涵的显现.从文本的描述中,不难看出,“战士”形象暗含了鲁迅先生人生观的深刻表达,是他主体生命哲学的集中显现.以此观之,《野草》承载了鲁迅先生对生命哲学的深刻思考,昭示了作为先驱者的鲁迅探寻生命的心路历程,表达了觉醒者寻求生存之路所感受到的痛苦心境,显示了一个思想家对现实生活层面的彻悟和自由反抗的批判精神.

《野草》是一部追问人类生存意义的力作,是鲁迅生存哲学思想的具体表达,它包容了鲁迅先生整个生命的思想探索,同时也是他内心深处生命存在意识的彻底剖白.而这一切都是源于鲁迅先生对现实社会和现实人生的关注,源于他那伟大的灵魂对生命和对人生哲学的深切体验.

责任编辑 邢少涛

相关论文

俄国形式主义看《野草》的英译

这是一篇关于原文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俄国形式主义看《野草》的英译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是民族语言专业与原文及野草及译。

对《宣言》的哲学

为您写社会发展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关于社会发展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对《宣言》的哲学相关论文范文资料,包括关于社会发展及科学。

余光中《乡愁》的哲学美

关于乡愁及母亲及小节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乡愁类有关哲学论文网,关于余光中《乡愁》的哲学美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对写作乡愁论。

《抉择》:意图焦虑与修辞政治

本文关于政治新闻及政治形势及文学作品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政治新闻相关论文范文,与《抉择》:意图焦虑与修辞政治相关函授毕业论文。

《源泉》哲学化的线性叙事结构

关于建筑师及建筑设计及人物形象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建筑师有关哲学类论文,关于《源泉》哲学化的线性叙事结构相关论文范文例文,。

《知识》下的金岳霖翻译哲学

本文是一篇哲学论文范文,关于哲学毕业论文范文,关于《知识》下的金岳霖翻译哲学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适合哲学及文学作品及西方哲学方。

哲学视域下的《太极拳》

关于太极及太极拳及阴阳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太极方面哲学硕士毕业论文,关于哲学视域下的《太极拳》相关论文范文集,对写作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