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情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时间:2024-03-16 点赞:44946 浏览:87880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为您写大学生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关于大学生相关开题报告范文,与高校网络舆情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论文范本,包括关于大学生及思想政治教育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论文题目、提纲、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是免费优秀的大学生论文范文。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微博、论坛已成为大学生发表舆论的重要场所,高校网络舆情日渐凸显的影响力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秦皇岛市四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总结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从多个角度系统分析了高校网络舆情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建立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加强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建设、重视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舆情领袖”和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性等六个方面论述了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

关 键 词 :网络舆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网络舆情是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借助网络载体,大学生对所关心的或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各种校园事务、社会事务所持有的带有倾向性的情绪、态度、意见和意愿交错的综合.网络舆情以其新颖的形式、丰富的内容、独有的传播方式受到大学生的喜爱,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普及,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博客、播客、数字电视、手机等各种类型的新兴传播载体在我国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对高校网络舆情带来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对秦皇岛市4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这4所高校分别为:燕山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其调查结果如下:

一是对于在校的大学生来说,网络是他们获取信息的最主要的方式,占91%.

二是在“网络信息真实性”这一问题上,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网络信息只能“有选择地相信”,可见大学生群体对网络信息大都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而在“如何对待网络负面舆论”调查中,多数大学生(73%)对其持观望态度,这一选择说明了大学生群体还是比较明智的;但排除持观望态度和否定态度的学生之后,仍有部分学生(11%)认为这种信息“很难从正常渠道获得,所以格外重视”,这一点应引起注意.

三是调查显示,在某一问题上,如果发现自己的想法和大多数人不一样,大多数大学生(76%)会选择保持沉默,不在网上发表意见;而如果发现自己的观点与大部分人的意见是一致的,保持沉默的学生明显减少,64%的学生表示会在网上发表意见或“顶帖”,最后就导致了优势观点越来越强大,弱势观点被逐渐忽视的局面.

四是随着新媒体的传播范围日益扩大,网络舆情的辐射范围日益增强,原有的高校舆情管理传统手段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很多高校对管理舆情的投入不足,相应的舆情监控、管理机制还没有建立,有些校园网站上的偏激意见或消极言论没有能够及时处理,也会给大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调查显示,92%的大学生认为目前学校的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一般”或“不好”.

二、高校网络舆情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高校网络舆情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1)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我国有关舆情的思想和制度建设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从现有文献来看,理论上真正对舆情进行的研究始于2003年,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始于2005年.并且,已有研究主要以传播学和新闻学为主,而将高校网络舆情作为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并不多.其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网络舆情发展过程中发挥怎样的功能、如何发挥功能的研究就更少了.因此,可以说高校网络舆情的迅速发展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的空间.

(2)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手机互联网、微博等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打破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网络舆情的匿名性则减少了心理防范,大学生可以通过微博、发帖、网络聊天等形式畅所欲言,将内心深处的孤独、迷惘乃至不满都倾诉出来.这种无顾忌的真实心态的表达在传统的课堂上很难实现,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校园BBS、群等媒介关注高校网络舆情的动态,及时了解大学生的真实想法,对其思想、学习和生活中暴露出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组织讨论,这将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3)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在网络环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处于平等的角色,教师无直接的权威性,大学生可以与之进行平等地、深层次地沟通.例如,一些教师通过开通博客、收听学生微博、组建班级群等手段与学生交流,对学生关心的舆件进行答疑解惑,有效地避免了不良信息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误导.当教师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减少不必要的约束,大学生便没有太多的顾忌,减少了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抵触心理,在互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理念,反而会达到传统灌输方式不能企及的效果.

2.高校网络舆情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1)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信息时代,新兴媒体快速发展,网络信息量巨大,良莠不齐.而当前的大学生对新生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并能迅速地将其接纳,一些过激言论能给他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认知带来深刻影响,抵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部分效果.此外,网络的虚拟性使得学生在发泄个人情绪时无所顾忌,人身攻击、谩骂等严重违反道德甚至法律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必须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2)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对新生事物的认同感,使他们成为新媒体最早的接受者和使用、推广者,而教育者却往往处于信息劣势的境地,而且还存在新媒体技术意识淡薄、网络技术水平差、缺乏接受新鲜事物的敏锐性、观念更新不够等不足之处.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熟悉新媒体、更新知识、提高信息素养,这是应对高校网络舆情挑战的必然要求.

(3)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出了挑战.高校网络舆情具有互动性、突发性等特征,可以以个人爆料、新闻跟帖、独家视频等多种形式存在,并且各种形式之间并不是完全隔阂的,有互相融合的趋势,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产生较大影响.而与高校网络舆情以上的特点相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还是以正面灌输为主,教师一般就是“一言堂”的方式完成课堂教学,在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育目的等方面缺乏前瞻性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教育的灵活性、时效性还远远不够. 三、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

1.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占领主阵地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树立主阵地意识,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使校园网络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为学生提供健康生动、新颖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2.建立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

高校网络舆情反映了一些大学生通过传统渠道不便表达的真实意愿,是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体温计”.因此,高校应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网络舆情信息收集与预警机制,及时了解舆情信息,分析态势,预测走向,以便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提高网络舆情的应急处置能力.例如,可以指定专门人员密切关注校园网、群及各类贴吧的动态,对其中透露出的信息整理分析,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倾向,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

3.提高信息素养,加强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建设

我国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培养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能较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的特点,能够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因此,要想处理好高校网络舆情,最终还是靠人,必须有一支既具有扎实的业务知识基础、又能熟悉网络操作技术的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广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认真、全面学习网络知识,提高信息素养,掌握传播学技巧,围绕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能够主动撰写帖子,吸引学生点击跟帖,有效地引导网上舆论.

4.重视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免疫力

高校网络舆情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面对良莠不齐的大量网络信息,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但还是很容易迷失.因此,要想避免虚假信息、过激言辞的泛滥,必须重视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度的网络道德责任感和良好的行为规范.例如,可以对热点事件进行深入剖析和教育,强化大学生作为网络信息的提供者与传播者的道德责任,组织学生社团开展“微博辟谣”活动等等.要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免疫力,使其能够辨别真伪、善恶、美丑,让其自觉抵制反动、、暴力等垃圾信息的入侵,从主观上杜绝虚假、非法网络舆情的产生和传播,减少和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

5.发挥大学生主动性,培养“舆情领袖”

每个BBS、贴吧等网络交流平台中都会有一些见解独特、分析问题深刻、能引领主流舆论的网民作为“舆情领袖”.“舆情领袖”是一把“双刃剑”,他们的身份形形色色,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的同时,也能左右周围的人,在网络社会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因此,高校应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选拔、培养一批政治上可靠、思想上坚定、又具有以上特点的学生骨干来充当我们自己的“舆情领袖”,通过他们进行话题引导,倡导符合主流价值观念的舆论导向.


6.紧密结合新闻时政,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性

高校网络舆情是借助新媒体传播的,可以让大学生在数秒内链接到所需的网页,快速获取相关信息.相比之下,“照本宣科”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则显得时效性不足.在某些高校,思想政治课堂还是圈囿于知识化课程、灌输式教学,已明显落后于时展.因此,思想政治教学要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来丰富教学手段,本着“趋利避害”的原则,引入新闻时政,提高教学时效性,增强课堂吸引力.可以在第一时间将一些正面舆件引入课堂,如“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事迹等,用新闻人物、道德楷模来凝聚高校网络舆情的正能量.

相关论文

通识教育视域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

本文是一篇通识教育论文范文,关于通识教育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关于通识教育视域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适合通识教。

网络环境下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和

本文是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思想政治教育类有关函授毕业论文,关于网络环境下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和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适合思想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