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时间:2024-02-27 点赞:49319 浏览:99543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地缘论文范文,关于地缘毕业论文提纲,关于关于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形成与演变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地缘及战略及地区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地缘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国家的战略力量兴衰和战略地里活动,决定着地缘战略格局和战略中心的演变,这其中大国的地缘战略活动更具有决定性意义.所谓的地缘战略格局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构成国际间地缘关系的一种力量结构和形成的状态.国家间的对外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进行的,在两个以上的国家间的地缘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它们各自的力量,于是就形成了或是有好相处,或是相互对抗的一种状态,这就形成了地缘战略格局.

关 键 词 :地缘政治 东亚经济的崛起 地缘战略格局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世界性扩张,地缘战略格局的区域性被世界性所代替,出现了世界地缘战略格局,其地缘战略的重心也总是与大国争分的地区相伴随.在地里扩张的活动中,大国或经济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争夺导致世界地缘战略格局和地缘战略重心的演变.

一、 世界地缘战略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自新航路开辟的地理大发现以来,一方面促使了欧洲社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先产生;另一方面通过新的生产方式把全球各个角落联系成一个整体,改变了世界彼此隔绝的历史.

所以,自那时起,欧洲不仅在经济上和政治体系上是世界的中心,而且?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世界其他地区为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当时就地缘战略关系来讲,主要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和英国之间构成了力量的关系格局,海外贸易和殖民地利益是它们争夺的重点,对它们来说,地缘战略的重心在广阔的海外地区,最早是争夺到亚洲或美洲海上航路的垄断权,后来是争夺殖民地.为此,海上霸权是这一时期地缘战略的主要力量支撑.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于欧洲的地理扩张已经把全世界的所谓“无主土地”分割完毕,形成了一个囊括全球的宗主国对殖民地的纵向统治体系,谁在这个体系中统治更多的殖民地,取决于宗主国的实力地位.当这个殖民体系完成的时候,按照列宁的说法,这就是帝国主义时代的开始.

实际上欧洲大陆上的霸权之争伴随着海外殖民扩张就已开始,只不过相比较而言它还不是主战场,不像海上争夺那样具有世界意义.17世纪初,最初的殖民掠夺推动了世界贸易联系的扩大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加强,传统的商道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和波罗的海开始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自从新航路开辟后,奥地利和德意志因远离西欧新兴经济中心,经济渐趋衰退,工商业不振,国家仍处在封建割据状态,小邦林立,政局动荡.西班牙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另一支,原是欧洲陆上的大国和海上的强国,在海外占有广大殖民地,并拥有较雄厚的国力,但没有将其转向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而被国王和贵族大量消耗掉,并且长期与英、法激烈竞争,国力日渐衰落.

从17世纪初开始,法国利用各种机会向菜菌河以东扩张,其中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拿破仑帝国一度横扫欧洲,将奥地利级德意志各邦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比利时、波兰、丹麦等国都直接或间接控制在法兰西帝国之下.而欧洲国家为此先后组织了其次反法同盟,最终结束了拿破仑帝国,并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确立了欧洲大陆的均势格局,英、法、俄、奥、普共同支配着欧洲.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欧洲在世界地缘战略格局中的优势地位开始动摇,但任然没有脱离世界的中心地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四强,即英、法、德、意不仅主宰着欧洲的国际事务,并通过其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影响,将政治触角伸向世界其他地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摧毁了欧洲,并使欧洲在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丧失以及由此造成政治、军事实力和影响力的急剧衰落.当二战结束时,欧洲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重不足1/4,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额中的比重不足30%,国民生产总值仅为美国的40%,人均产值仅及美国的一半.在战争中德国、意大利败落,战后德国被战胜国分区占领而导致分裂,法国退出了大国行列,英国也受到严重消弱,欧洲列强几百年构建起来的世界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与欧洲衰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和苏联在战后的崛起.美国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它的经济不仅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反而受到战争的刺激,极度地膨胀.苏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脱离了资本主义体系,依靠高度集中的体制迅速实现了工业化.虽然苏联在战争中遭受到的损失极其严重,但战后重建成就巨大.欧洲已失去世界地缘战略格局中的中心地位,而美国和苏联成为全球性的两个超级大国,成为世界战略格局的力量主体.美苏对峙使二战后形成的世界地缘战略中心由欧洲扩展到整个欧亚大陆,特别是由于美苏对抗的陆海二元性质,使它们战略争夺的重心集中到欧亚大陆的边远地区.

二、冷战后地缘战略格局的重大变化

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美国取得海湾战争的胜利,世界地缘战略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苏联解体导致欧亚大陆战略力量结构在心脏地带出现了坍塌,俄罗斯的力量急剧衰落,不仅失去了二战后作为防御西方的缓冲地带东欧,而且新独立出去的前苏联国家离心倾向加重,俄罗斯的影响力大大下降.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自海湾战争后力量极度膨胀,并谋求建立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在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多个力量中心正在孕育形成.此外,人类在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到20世纪开始进入了信息化社会的时代,这对传统的地缘要素形成了冲击,带来了新的战略竞争领域.所有这一切变化,使21世纪全球地缘战略格局具有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 海陆均势的全球地缘战略格局被打破

二战后,美苏地缘战略对抗与竞争是以海权与陆权相对均势和力量对比相对平衡为基础而构建起来的.苏联解体,打破了世界地缘战略的均势格局,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在冷战结束后的10多年里,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在全球的影响力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大,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能够和美国相抗衡,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美国地缘战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以往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所无法比拟的.

冷战结束后,美国为了长期保持在欧亚大陆的霸主地位,充分利用了三次国际大动荡的机会和直接发动了四场大规模局部战争,从而取得了战略优势地位.在1989—1991年的苏联、东欧政局剧变中,美国通过和平演变和所谓“超越遏制”的战略,从政治上逼垮了苏联,改变了苏东各国的政治颜色,为两极争霸的历史画上了一个句号,确立了美国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1997—1999年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造成这一地区政治局势的动荡,并使全球经济出现不稳定.美国充分利用美元作为国际资本“避风港”的作用,吸收了来自亚洲、欧洲危机各国大量的“资金难民”,使美国出现了高投资、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的良性经济运行局面,推动美国经济的轮番上涨,从而使美国在经济上与欧盟和日本拉开了距离,确立了美国的经济优势.进入21世纪初,美国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9.11”恐怖袭击所引发的全球安全形势危机,面对这种新形势,美国调整安全战略,声称把反恐作为第一要务,其实则借助反恐极力推行单边主义和新的扩张政策,从而使美国在全球地缘战略格局竞争中优势更加明显.

以上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形势的三次大动荡又都伴随着美国发动的四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即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其目标是消弱欧亚大陆上的传统大国,并完成一系列主宰欧亚大陆的地缘战略部署.1991年的海湾战争,不仅摧毁了中东地区军事大国伊拉克的力量,清除了它以前对手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影响,而且使美国得以在海湾地区保持长期的军事存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是美国消化冷战胜利的成果,进一步清除俄罗斯在东南欧的影响,并推动北约东扩,使其势力进入东欧及巴尔干地区.“9.11”事件发生后,美国以“反恐”为契机,在2001—2002年发动了阿富汗战争,使其军事力量进入欧亚大陆腹地这个战略要地,战后在阿富汗及中亚地区建立军事基地.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取得了在中东地区的主导权,消弱其他大国在中东的影响,便于掌控这里的石油资源.通过伊拉克战争还催生了美国全球军力的重新部署和重大调整.美军在此后向东欧前沿部署,继续加强在中亚地区的军事存在的同时向高加索地区渗透,加强与东亚地区传统盟国的军事关系,完善针对中国大陆的西太平洋到链功能建设,加强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力量.美国认为,美国军事战略的重点从过去针对某一战略对手的大规模前沿部署,转向强调针对恐怖主义和未来不确定威胁的机动部署,强调美军的力量将具有全球化、前沿化、小型化、机动化和快速化的新特点,主要地区从欧洲转向中东、中亚、南亚、东亚这样一条弧形地带上.通过以上部署的调整,美国不仅取得了在欧亚大陆近海地区的战略优势,而且向大陆腹地不断推进,在全球地缘战略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2. 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力量出现了均衡发展的趋势

冷战结束后,虽然苏联解体导致欧亚大陆心脏地带战略力量呈现下降的态势,美国的力量凸显,但作为世界地缘战略力量和战略利益最集中的地区,欧亚大陆在世界地缘战略格局中的地位依然是其他地区不可替代的,它一直是世界力量的中心.从历史上来看,近代以来欧亚大陆地缘战略格局长期是西强东弱,从政治、经济到国际影响力,都是欧洲强于亚洲.

二战后受美苏两极对抗的影响,欧洲被人为地分为西欧和东欧,因此在西欧和东欧内部最先出现了集团化的趋势.特别是西欧,由于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最集中的地区,经济的合作与联合带动了整个地区出现了一体化的形式,这就产生了欧洲共同体.1967年7月,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6国将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成为欧洲共同体.1968年7月,欧共体建成关税同盟,取消工业品内部关税,对第三国实行共同对外关税.1973年1月,英国、丹麦、爱尔兰加入,欧洲共同体成员扩大到9国.1974年12月,欧洲共同体国家与政府首脑决定建立欧洲理事会,在政府首脑一级定期举行会晤.1975年12月,欧洲理事会决定直接选举欧洲议会.到20世纪80年代,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加入,欧洲共同体扩大为12国.欧共体是西欧国家为适应生产国际化与资本国际化趋势建立起来的国际经济联盟,同时又是西欧国家政治上联合的国家集团,它为欧洲联合开辟了道路.冷战结束后,伴随着东欧剧变和两德统一,欧洲地缘政治版图出现巨大的变化,为欧盟的地缘扩张带来重大机遇.

1991年12月9日至11日,欧共体理事会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小城举行首脑会议,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也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标志着欧洲联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条约规定,欧共体在经济上实现单一货币,成立独立的欧洲银行,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同时执行共同外交和防务政策,实行司法协助和警务合作及共同的社会政策,建立欧洲政治联盟.按照这一目标要求,欧共体国家必须在经济财政政策方面密切合作,使各国宏观经济指数相互协调与接近.在决定共同的防务政策问题时,主要采用多数表决制的办法,同时也适当考虑英国等国家的一些特殊情况.在防务政策方面,西欧联盟隶属于欧共体,担当起防务职能,同时北约仍负责西欧防务.这样,《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目标就使欧洲一体化从过去的无国界内部大市场阶段推进到经济货币和政治联盟的更高阶段.1993年11月,条约最终被欧共体所有成员国批准生效,欧共体改称《欧洲联盟》.1995年1月,芬兰、奥地利、瑞典加入欧洲联盟,成员由12国扩大为15国.2002年1月1日欧元作为法定货币如期在欧元国正式流通,从而加强了欧洲经济的自主性,并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的进程.2002年12月13日,欧盟哥本哈根首脑会议决定接纳塞浦路斯、马其他、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10个东南欧国家,2004年5月1日,10国正式加入欧盟.2007年,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人盟,从而使欧盟扩大到27国.扩大后的欧盟,总面积将达400万平方公里,经济总量与美国相当,人口达到4.5亿,而且欧盟表示还将进一步发展,并在地缘上继续向东欧和南欧扩展.

欧盟自成立以来,不仅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而且在外交上独立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建立独立的防务力量进程明显加快,特别是伊拉克战争,是欧美的离心倾向加重,以至于人们认为大西洋变宽了,欧洲对美国单极霸权起到了一定的制衡作用.欧盟东扩后,虽然自身实力有所增强,但也面临来自对外的巨大挑战.就内部而言,扩大后的欧盟正赶上欧洲经济不景气时期,加重了一些老成员国经济的负担,引起了这些国家民众的不满情绪.2005年《欧洲宪法条约》在法国和荷兰先后遭到公投的否决,欧盟首脑会议被迫作出推迟批准宪法的计划,而原计划2007年后进一步接纳新成员国也被搁置,欧盟一体化进程陷入停顿.另外,新老成员国在对美关系上也出现了裂痕.

20世纪下半叶,世界发生的最深刻的变化之一,就是东亚经济的崛起,它使东亚大陆的力量分布由西重东轻向东西均衡发展,使世界战略重心开始由欧洲向亚洲太平洋地区转移.东亚是冷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最耀眼的亮点,从总体上长期保持高速增长.东亚经济在20世纪60年始起

本文是一篇地缘论文范文,关于地缘毕业论文提纲,关于关于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形成与演变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地缘及战略及地区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地缘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飞,先是日本在60年代末赶超英、法、西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70年代以后是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经济高速发展,步入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系列,而被誉为亚洲“四小龙”.20世纪80—90年代东亚国家和地区除日本外,经济继续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远远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的比率,特别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后,经济增长在世界上一直一枝独秀.中国自1978年以来,20多年经济年均增长约9 % ,按美元平均汇率计算,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32万亿美元.到2010年底的时候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6﹒32万亿美元(约397983亿人民币)超过日本,世界上排列为二的经济大国.此外中国多外贸易规模和外汇储备上都高居世界首位.东亚地区仅中、日、韩三国的经济规模之和大体与欧洲相当.东亚地区经济发展不仅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动力,也使东亚崛起成为了现实.目前东亚地区已成为与北美和欧洲并驾齐驱三大经济中心之一.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东亚地区合作也有长足发展,其中东盟与中日韩峰会(即东亚首脑会议)、东北亚中日韩合作、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上海合作组织,为东亚地区的经济、安全合作打下了基础,亚太经合组织也成为东亚国家内部并与其他国家协调、对话的重要场所,表明东亚地区作为一个区域整体在世界地缘战略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尽管东亚区域合作对推动这一地区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的整合有积极作用,但也要看到,东亚地区地缘政治关系十分复杂,政治发展模式多样,宗教文化存在差异,国家之间存在着领土、领海争议及国家间的相互猜疑,地区力量的发展受到很大牵制.

欧洲、东亚两大地缘政治板块在冷战后的崛起和俄罗斯的复兴,不仅使它们力量增强,自主性增加,而且使它们之间战略上的互动有较大发展.与冷战时期相比,欧亚大陆这三大力量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相互在安全上的威胁消失,合作的趋势在增强,在一些全球性和地区性的问题上,更多地表现为合作与协调,这样对欧亚大陆以外的势力企图主宰这一地区的事务形成了一定的制衡,同时也表明世界战略力量正在向多极化发展,这是当前世界地缘战略格局的一个突出特点.

3. 世界新的地缘动荡地带正在形成

苏联整体造成了沿欧亚大陆心脏地区的边缘地带出现了一些“力量真空”美国和西方势力迅速填补了它的西部,也就是东欧地区.但美国和西方的势力在向心脏地区南部大力渗透时,遇到了强大的阻力,这就是冷战后崛起的伊斯兰势力.正如布热津斯基所说:“地缘政治真空都可能成为一个危险的漩涡.伊斯兰教的政治觉醒不仅会引发在北面与残余的俄罗斯帝国主义冲撞,而且还可能在南面与美国的统治抗争.”

伊斯兰的宗教复兴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战后民族主义运动高涨,原西方的殖民地和附属国纷纷独立,许多国家恢复了传统的伊斯兰教精神以对抗西方文化的侵蚀,使宗教与国家政权的统治紧密结合,其中典型的是伊朗在70年代末发生的伊斯兰革命.但在当时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下,伊斯兰复兴运动受到压制.

从地缘政治学的一般原理来看,大国重点争夺的地区,一般具备以下特点:第一,自然地理条件重要,即交通要道和重要资源产地;第二,内部虚弱,有外部力量进入的可能;第三,国家间关系复杂,经济、文化、民族、宗教难以整合,形不成统一的地缘政治力量.有人把这样的地区称为“破碎地带”.而今天这个“动荡弧线地带”具备了上述特点,它是世界能源的主要产地和连接东西方的海上和陆上通道,许多国家之间存在着宗教矛盾、教派冲突、领土争端、经济和社会发展差异.“9.11”事件后,美国把这一地带称作“弧形不稳定区”,并作为反恐的主战场.伊拉克战争后,美国加速了对这一地带的整合,以反恐为名与许多国家建立军事同盟关系,致力于打造“弧形军事基地圈”,遏制其他大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东亚的崛起使世界经济中心出现东移,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明显上升.而连接东亚和欧洲的广大地带,正是世界各主要地缘战略力量纵横捭阖的重点区域.因此,未来的国际危机和冲突将更多地在这些新的利益交汇地区发生,而这一区域正夹在各主要力量的中间.

4. 外层空间将进一步成为大国地缘战略争夺的“新边疆”

地缘战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在不同的技术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地缘战略观.回顾人类的历史,地缘战略产生与发展,是近代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观察地缘问题的结果.航海技术的发展,捉进了西方地缘战略研究的兴起和海权论的出现;铁路、公路给予、及与之相适应的交通工具的发展,使陆权学说又有了新的市场;航空和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观察地缘问题视野扩展到天空和太空.自二战后以来,军事战略实践证明,制空权和制太空权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占据战略竞争的制高点,特别是外层空间已成为大国战略竞争的新的地缘“边疆”.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随着火箭技术突飞猛进,人类开始了太空之旅.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人类在航天探索方面的进展和对太空作用认识的进一步提高,一些大国和地区组织纷纷加入到利用太空和探索太空的国际竞争中,打破了过去美俄在这一领域一统天下的格局.目前,美俄仍然在空间技术和利用太空方面居优势地位,属于太空开发的第一梯队国家.中国、欧盟和日本在这一领域属于第二梯队,并且奋起直追,尤其中国在载人航天方面的发展仅次于美俄,领先于欧盟和日本.其他具有一定的航天技术和能力的国家处于第三梯队.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发展航天技术,利用和开发太空除了军事目的外,更重要的是为本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美国所推进的太空军事化活动遭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反对.中、俄两国分别于2002年、2005年、2007年在日内瓦裁军会议上提议签署条约,禁止向太空部署任何武器,不对他国卫星使用武力或武力相威胁,但均遭美国拒绝.2005年10月联合国讨论禁止在太空部署武器的提案时,160个成员国投了赞成票,唯独美国投了反对票.美国的一意弧行与日益频繁的太空军事化活动引发了连锁反应,俄罗斯首当其冲感到威胁.俄航天部队司令弗拉基米尔.夫金上将警告说:“如果某些国家在太空部署武器,那么根据战争规则,针对这种武器的‘回击性’武器将会出现.在太空部署武器的后果可能是无法预测的,有可能引发规模不同的战争.”他表示:“我们不想在太空发动战争,也不想获得太空控制权,但我们也不会允许任何国家支配控制太空.”为此,俄罗斯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太空复兴计划,重点强化本国航天技术,特别是发展反卫星武器,在这方面俄具有相当的实力,目的是阻止美国独霸太空.与此同时,日本准备推动通过《太空基本法》和组建太空战略司令部,以便通过开发和利用太空来加强国家安全.印度也准备建立太空司令部,以免遭到来自太空的袭击.这些竞争进一步刺激外层空间的军事化趋势,严重冲击联合国《外空条约》及《外空原则宣言》等国际法规中有关和平利用外空的原则.就如同15世纪末开始的航海“地理大发现”一样,在21世纪的今天,对太空探索的强烈渴望,标志着人类开发新的战略“边疆”的时代已经来临,谁占据了这个制高点,谁就在未来的地缘战略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5. 新“圈地运动”在极地展开

在近代的历史上,强权国家曾有过几次大规模在世界上瓜分土地和势力范围的地里活动,但受气候、地理位置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人类除了探险和科学考察以外,还很少触及南北极这片冰雪覆盖的水域和土地.在北极地区,2003年6月丹麦宣称,它拥有位于丹麦领地格陵兰岛与加拿大的埃斯米尔岛之间的小岛汉斯岛的主权,随即引起加拿大的反对,双方唇舌剑,加国防部长还登上了该岛,丹麦也派军航进入周边海域.各国在极地的争夺,主要着眼于极地在未来的战略和经济价值,其中油气资源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据专家估算,北极现在拥有的石油占世界确认储量的1∕4,天然气则为45%,南极拥有大规模油气田数百处,南极还有着世界最大的煤田,估计储量超过5000亿吨.此外,南极还蕴涵着铜、铁、铅、锌、金、银、锡等数十种矿产,其中铁矿蕴藏量极大,估算可供全世界开发利用200年.

北极地区还有大量的金刚石、金、铀等矿藏和水产资源.据一些科学家预计,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速冰山融化,10年后,从大西洋穿越北冰洋到达太平洋的航行时间将会缩短近1个月.届时从亚洲到欧洲,将比走巴拿马运河缩短上万公里行程.

这意味着谁控制了北极,不仅控制了战略要道,也控制了新的世界经济走廊.而且美国和俄罗斯等重要大国的领土都邻近北极,也让这一地区更具军事战略意义.

极地争端冲击着现行国际机制,但现时代不能以武力形式开疆拓土,最终只能通过各方谈判在国际法框架内寻找实现本国利益的途径和手段.因为合作带来的利益胜于独占,独占的收益远远抵不上其带来的损失.在国际条约的主导下共同开发极地,才能保证各国利益的最大化.但也有学者认为,国际法也许起不了多大作用,在利益的驱使下,是力量而不是国际法决定这一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合作互助,维持全球和平的外交政策.

相关论文

大国地缘政治的制裁游戏

本文是一篇地缘政治论文范文,关于地缘政治方面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大国地缘政治的制裁游戏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地缘政治及经济。

克里米亚事件背后的地缘政治伦理

此文是一篇地缘政治论文范文,地缘政治相关论文范文素材,与克里米亚事件背后的地缘政治伦理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适合不知如何写地缘政治及国。

MH370改变地缘政治

本文是一篇国际法论文范文,国际法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关于MH370改变地缘政治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国际法及网络安全及国际关系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