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心理压力自我调适

时间:2024-02-02 点赞:45939 浏览:91076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此文是一篇压力论文范文,关于压力类论文范文资料,与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心理压力自我调适相关毕业论文模板。适合不知如何写压力及工作及心理方面的理论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压力类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的作为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随着社会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辅导员承受了多方面的压力,特别是心理压力,已对高校辅导员的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本文对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压力来源及现状展开论述,分析辅导员心理压力的主要表现,并对如何进行压力调适展开讨论.

关 键 词 : 高校辅导员 心理压力 压力源 压力调适

大学阶段是个体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和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辅导员是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他们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就业指导、安全稳定等重要任务,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高校辅导员是与学生联系密切的教育工作者之一,伴随学生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他们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过大的危害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性质的特殊性造成了辅导员的角色冲突强、工作压力大、成就感低、社会认可度低等职业焦虑,损害了辅导员的心理健康.辅导员平常谈论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健康,却往往忽视了自身的心理健康.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并不乐观.在第一届全国高校班主任辅导员培训班上,清华大学李焰教授说道:“辅导员就像一个垃圾桶,谁有不顺心的事情都往里倒.很多时候,在开导学生的同时,辅导员的心里更渴望有人对其进行开导,因为辅导员的压力真的有点大,辅导员有时是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

心理压力已对高校辅导员的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一项对全国72所高校教师的调查显示:有94.6%的教师感到有心理压力,其中35.6%的教师表示压力很大.巨大的心理压力使高校教师有81.7%感到身心劳累不堪.高校应重视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遵循心理健康的服务性原则、发展性原则、预防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建立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否则,辅导员很有可能和心理工作者一样,应验了网上盛行的一句话:“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态”,成为心理高危人群.

二、压力

从心理学和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压力是指在动态的环境中,个体受到压力源长期的、持续的作用,在个体特征的影响下,产生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的过程.压力是心理压力源和心理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

压力源(stressor)是指引起压力反应的因素,包括生物性压力源、精神性压力源、社会环境性压力源.生物性压力源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生存与种族延续,包括躯体创伤、疾病、饥饿、性剥夺、睡眠剥夺、感染、噪声、气温变化等.精神性压力源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正常精神需求的内在和外在事件,包括错误的认知结构,个体不良经验,道德冲突,以及长期生活经历造成的不良个性心理特点(易受暗示、多疑、嫉妒、处责、悔恨、怨恨等).社会性压力源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社会需求,包括纯社会性的(重大社会变革、重要人际关系破裂等)和由自身状况造成的人际适应问题(如社会交往不良).

三、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压力源

1.事务性工作.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改革使辅导员实际承担的工作职责远超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涉及学生日常事务管理,校园文化活动,党团员发展,班集体建设,各种评优推优、奖助学金的评比与发放,院系行政工作,以及各种临时性突发事件.

辅导员工作在实际中界定不明确造成辅导员的本职工作不被认可.从国务院教育部第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文件精神来看,辅导员的工作应该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但在实践中辅导员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繁重的学生日常管理事务性工作中,几乎就是学校各部门与学生之间的传声筒,学校相关部门还常常将以上工作作为辅导员考评的依据.学生出现问题,辅导员要永远保持微笑耐心地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但责任只能自己承担,委屈只能放在心里.工作的繁琐,工作成绩没有被有效肯定等方面使辅导员身心疲惫.

2.在高压工作中辅导员的心理问题没有受重视.

教育部规定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不超过1∶200,但事实上,随着高校的扩招,几乎每个高校的辅导员与学生比都超过这个比例,有的甚至远远超过这个比例,严重影响到辅导员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大学生作为社会生活中一个高学历的群体,总体上看,是心理健康的群体,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正是由于大学生属于高智商和思维活跃型的群体,他们争强好胜,追求完美,思想活跃,但心智发展尚未成熟,心理素质较脆弱,自制力缺乏,在学习竞争、择业竞争、恋爱苦恼、经济条件限制、人际关系难处、家长期望值过高,以及因社会变革加快而带来的多方面压力冲击下,忧患意识强烈,心理负荷过重,因此相当部分的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何一个辅导员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认真学习、平安顺利地度过大学生活,但突发事件不是辅导员能预料到的.一旦学生在校期间发生意外突发事件,第一责任人就是辅导员,学生家长会怨恨辅导员工作不负责,学校方面也会顾及学生家长而非辅导员.家庭与学校支持的缺失,加大了辅导员的心理压力.

3.个人职业发展的局限使辅导员心理失衡.

高校辅导员虽然是高校教师的重要成员,但在各项优惠政策都向教学倾斜的高校,辅导员属于教师中不被重视的群体,待遇普遍比不上专任教师.另外,随着辅导员工作职责的不断拓宽,无论在责任风险,还是个人素质能力方面都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辅导员队伍日趋年轻化,但辅导员的工作却日益艰巨.由于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空间没有进行有效、准确的定位,年轻的辅导员为了让自己在工作上更优秀,要克服工作经验不足的劣势,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自身成长方面,辅导员不仅要搞科研发论文,还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考取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师、生涯规划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在工作中,辅导员既要搞科研发论文来晋升职称,又要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处理家庭与工作的关系;既要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又要创造性地开展学生活动,这无形中给辅导员带来了压力. 4.缺乏专业的心理培训致使辅导员心理承受能力不高.

高校辅导员普遍年轻,缺乏工作经验和管理能力,抗打击能力差,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挫折容易加重心理负荷.调查反映,有53.2%的辅导员认为工作压力过大,无法排释的原因是缺乏专家或有经验人士的指导.目前高校未建立有效的辅导员心理互助机制,对辅导员心理健康的指导工作还处在创建论证阶段,大部分辅导员自身也未接受过专业的心理技能培训,缺乏专业的心理自救能力,导致出现心理问题时只能靠“自我消化”.

综上,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中的特殊群体,因其工作职能、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他们的职业倦怠现象比较普遍.2005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发布的“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在15个行业的倦怠指数调查中,高校教师的倦怠程度仅低于公务员和物流从业人员,位居第3位.

四、当前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的主要表现

1.工作热情逐渐下降.

由于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辅导员出现情绪衰竭、个性化缺乏、成就感降低等,对本职工作缺乏兴趣,对前途悲观失望,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缺乏宽容,这样就容易出现过激反应;对工作精力投入不足、讨厌甚至排斥工作,责任心不强甚至缺失,缺乏创新意识,出现职业倦怠.

2.人际关系失调.

辅导员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人际关系不佳的情况: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小技巧,不能很好地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易与同事发生争执,与学生产生对立,与领导关系紧张,久而久之形成孤独、无助、偏激、焦虑、消沉等不良情绪,进而引发自卑、嫉妒、埋怨等不良心理.

3.个人心理失衡.

有些辅导员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不能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遇到挫折容易心理失衡,诱发不良情绪,形成嫉妒、愤懑、抑郁、焦虑等消极、恶性情绪,有的甚至出现思维迟滞、反应迟钝、记忆力衰退等心理机能性失调现象,长期处于紧张、忧郁的状态,不能控制自己的基本情绪,性格反复无常,令学生无法适应.

4.生理健康失衡.

辅导员面对压力事件或者压力情境时,神经系统和腺体会进行一系列活动来对抗或者逃避,如呼吸加速、血压上升、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增多等,身体各器官进入应激状态.如果压力过大或持续过久,个体难以承受,就容易导致身心俱疲,如精力缺乏、身体虚弱、抵抗力低,容易出现头痛、胃肠不适、失眠、幻听等身心疾病.

五、缓解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的主要方法——自我心理调适

调适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它是维持正常秩序的一种社会互动方式,是人与人、群体与群体、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适应的过程.经过调适,彼此之间产生和谐关系.对辅导员心理压力的解决方法,除要营造良好的外界环境外,调查发现,84.8%的高校辅导员认为解决心理问题的主要途径应内求——通过对自我心态的调整,排解内心压力,从而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1.正确认识自我,合理宣泄不良情绪.

辅导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就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全面了解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肯定并接纳自我,对事业发展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减少和避免与他人比较所产生的心理失衡.同时要承认自己在压力情境中存在的消极、冲突、痛苦反应,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可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宣泄,如忘却引起不良情绪的事件;在情绪激动时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缓减心理压力;学会适当地倾诉、释放心里的积郁,寻求他人的理解和支持;通过正当的消遣娱乐、旅游、体育运动和音乐欣赏、阅读等方式,达到排解不良情绪的目的.

2.改变角色认知,增强事业归属感.

要让辅导员在工作中保持积极、乐观、向上、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工作中,就应改变辅导员的角色认知,让辅导员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虽有不利的一面,但也有许多有利的方面.正确的角色认知能让辅导员恰当地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从而愉快地接受相应的职业角色.只有愉快地接受职业角色,辅导员才能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才会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对辅导员这个职业有认同感和事业归属感,正确地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3.提高心理素养,增强抗压能力.

首先辅导员要接受一定的专业心理学培训,参照科学的心理健康标准,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这是本职工作的要求,也是自我心理教育的需要;其次,辅导员要博览群书,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复杂问题的能力;第三,辅导员要注重培养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懒惰、恐惧、紧张、愤怒和失望等不良情绪的干扰;第四,辅导员要增强自我适应能力,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主动适应学生特点的变化,接受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第五,辅导员应树立正确的压力观,辩证地看待压力,努力控制和减少压力,勇敢面对和有效应对压力.


4.改变对挫折情境的认知,调整为适度的期望水平.

真正认知客观现实并非易事,因为客观现实并不一定符合人的主观愿望和想法,有的时候甚至事与愿违.所以,辅导员要从实际出发,客观地看待现实,在现实的基础上明确自我期望.当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发生时,要学会面对它,不能回避.另外,确立自我期望不能片面地从自我出发.辅导员要对自己有一个基本的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要适当,要看清主观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之间的差别,这样才容易把握自己.要摆脱压力的重负,辅导员就要正视压力、接受事实,采取适当的措施,包括有意识地观察自己的工作环境,反省自己的失误,及时处理问题,必要时寻求他人的帮助等.

六、结语

高校辅导员具有良好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对个体和群体成长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调适应从源头抓起,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在工作实践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经受住各种考验,坚定信念,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百折不挠,并掌握和具备一定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和方法,这样,才有利于高校辅导员的健康成长.

在辅导员实际工作中,心理压力的形成不是单方面原因引起的,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新形势下,

此文是一篇压力论文范文,关于压力类论文范文资料,与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心理压力自我调适相关毕业论文模板。适合不知如何写压力及工作及心理方面的理论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压力类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的作为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只有通过社会、高校和辅导员自身各方面协调发挥作用,辅导员才能缓解心理压力,才能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相关论文

基于高校思想政治开展的心理辅导

本论文是一篇高校相关大学生心理安全论文,关于基于高校思想政治开展的心理辅导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高校及高校学生及思想方面。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之心理健康教育

本文是一篇学生论文范文,关于学生方面学年毕业论文,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之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适合学生及心理及工作方。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职业素质

该文为关于辅导员方面开题报告范文,与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职业素质相关政治思想工作论文,可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专业辅导员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修养

本文是一篇高校辅导员论文范文,关于高校辅导员方面学士学位论文,关于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修养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适合高校辅导员及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