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时间:2024-03-16 点赞:46404 浏览:92590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关于文化及高校及环境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文化论文范文资料,与高校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对不知道怎么写文化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随着落实“十二五”规划各项工作目标的逐渐推进,我国经济水平正在显出稳步增长的良好局面.在这种形势下的高校文化也在面临着重要转变,传统的相对封闭的文化环境已经被日益开放性的文化环境所取代.大学生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社会心理等方面也随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自产生高校之日起,它一直是各种意识形态交汇和碰撞的最前沿、最敏感的地方,同时也是产生高品位文化的场所,良好的高校文化环境是培养新型人才的摇篮.积极的高校文化环境可以有效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宣传和辅助作用,而消极的高校文化环境则会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重重阻力,使教育的手段不能得到良好的实施,使教育的成果不能得到持续的效果.本文从新的时代背景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构建科学的现代大学文化理论.

一、高校校园文化内涵

高校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同时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6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第12次学生代表大会第一次提出校园文化的概念,随后在全国高校迅速传播开来,掀起了“文化热’’的.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自此,校园文化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在理论研究方面开始起步.所谓高校校园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四有”人才为宗旨的一种社会亚文化,它是指在高校校园区域内,由学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教研、管理、服务等活动中共同营造的活跃校园生活、陶冶情操、寓教于乐地展现时代精神和风貌的文化氛围,它包含具有高校校园特色的一切物质形态和精神财富,它是在学校创造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学校特色的,全体师生一致认同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目标的总和.“高校校园文化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有机统一体.”

二、高校文化环境内涵

高校文化环境是社会文化环境的一个子系统,也是社会文化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师生所创造的精神文化条件.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会在高校校园里有所反映,作用于高校文化环境,决定其基本内容.

从范围的角度来划分,高校文化环境由国际大环境、区域中环境和高校小环境三部分构成.高校文化环境所面对的国际大环境,是指经济全球化给我国高校带来的影响,和西方文化对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渗透.高校所属的区域中环境是指高校所属辖区的地缘文化、校园周边文化;地缘文化是高校所处地域历史智慧的结晶,包括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山水意境、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也包含有思想、经济等方面的内容.高校周边文化,是以学校地界为界线,或者以围墙为界,围绕学校的社会环境.高校小环境是指大学文化环境,它包括校区文化和校园文化.大学文化环境是在大学校园这一特定场所内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在传播知识和研究学问的过程中,由师生共同形成的行为习惯、理想追求、价值体系,建设共同的教学环境和学术氛围.

三、高校文化环境的特征与功能

高校文化由于其所形成的场所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与众不同又极具典型的特征:1、多元性;2、潜隐性;3、继承性;4、开放性.

高校文化环境的特征又决定了它对高校学生这一重要群体的各种影响功能:1、熏陶功能;2、教育引导功能;3、社会辐射功能;4、凝聚人心功能.

四、高校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坚持马克思主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坚持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占领主阵地,弘扬主旋律,引领新思潮.当代大学生是思想最为活跃、接受新事物最为迅速的高智能知识群体,其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向上,务实进取,呈现出更为明显的时代特征.因此,要坚持不懈地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融入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要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理论问题的学习和研讨,提高大学生认识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不竭动力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思想道德方面的论述,特别是其中关于改造自然、修身养性、成就事业等方面的观点、警句、格言、都反映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具有超时空的意义,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永不枯竭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校大学生身上,寄托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

3.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旗帜

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因此,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要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高校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应深入发掘蕴涵在各类课程中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资源,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贯穿知识传授之中,渗透到大学校园文化之中.要在大学生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4.科学吸收外来文化,营造开放文化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交流形式

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教育学生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引导大学生积极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文化精华.在高校教育中要注意,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良成果,使高校成为交流和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重要媒介. 5、加强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规范网络伦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战地

目前,部分大学生网上道德弱化现象十分突出,必须加强网上的道德建设,注重网络伦理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自律精神,提高网络道德素质.首先,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网德”教育,使他们懂得,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一样,需要道德规范,不能认为网络的隐蔽性而忘记了遵守的行为规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地学习网络知识,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求网络文化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时期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6.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高校活动文化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广平台


高校党委、共青团组织要切实加强对高校学生社团的领导,正确把握大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的方向,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校园文化工作作为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整个工作计划之中,学校团委要在党委领导下,切实承担起对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政治指导和日常管理工作.积极探索校园文化活动的新形式,调动学生社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各种形式学生活动的积极引导作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

7.构建和谐教室文化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层宣传

教室是高校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环境,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直接的、长期的影响.第一,把握教室文化环境建设的方向;第二,选择名言、警句、伟人画像,装饰教室,发挥精神激励作用;第三,教室文化环境要精心设计;第四,健全管理制度、争创文明班级.

五、以大学精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所拥有的相对稳定的群体心理定势和精神状态.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所积累的最富有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也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的体现.大学精神实际上是大学人的精神,是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是一个由历史传承开来,经过岁月的沉淀薪火相传的精神.它包含着对学术刻苦钻研的态度,对梦想执着奋斗的毅力,对困难豪不畏惧的勇气、对青春无怨无悔的责任.这是一种永远年轻的积极向上的态度.在这种积极的态度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教育目标与被教育者的期待值达成统一的时候,那么教育行为本身也会融合在日常行为之中,并形成习惯传播开去.

相关论文

高校网络文化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是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高校网络文化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这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属于理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思想政治教育类有关硕士毕业论文,与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政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