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改革中MPA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出路

时间:2023-12-18 点赞:52826 浏览:109444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公共管理论文范文,关于公共管理方面硕士学位论文,关于专业学位改革中MPA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出路相关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公共管理及教学法及行政管理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公共管理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部门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培养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化的新型公共管理人才队伍是MPA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文章通过对当前我国MPA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我国专业学位改革对MPA教育的要求,提出未来我国MPA教育的发展策略.

[关 键 词]专业学位;改革;MPA教育

[作者简介]乐章,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吴苗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育与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许汉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湖北 武汉430060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2-0155-04

一、导言

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是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MPA教育起源于美国.1924年,马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启动了第一个MPA培养计划,面向公共行政或管理领域创办了综合性的教育与培训课程.1978年由美国开办MPA教育的所有院校组成了全美行政院校联合会,这表明了美国MPA教育的日趋成熟,并且充分体现了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对管理人才培养的影响.MPA教育在中国登陆,是新中国行政学发展的必然结果.1998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的三位行政学教师朱立言、张康之、陈幽泓在《中国行政管理》上发表《行政学发展的生长点――MPA》一文.他们广泛分析了国际国内MPA发展的背景基础,提倡尽快开展MPA教育.1999年3月,陈振明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上发表了《从国外的经验看我国MPA教育及其课程的设置》一文,文章从国外MPA教育的经验人手,探讨了我国MPA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学科基础、培养方案,引起广泛重视.2000年8月,国务院学位办下发了关于开展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的通知.自此,MPA教育在我国得到蓬勃发展,对我国公务员队伍、干部队伍建设以及高等行政管理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影响和积极地推动作用.

当前,随着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换,公共管理人员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结构和相关素质等方面都迫切需要根据现代经济管理要求进行重构,这对MPA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对研究生教育结构转变的需要,教育部也对包括MPA在内的专业学位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因此,如何查找目前我国MPA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寻找适合我国MPA教育发展的策略,使我国MPA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和专业学位改革的要求,促进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培养、开发和利用,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二、我国MPA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的偏离

我国MPA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新形势下公共管理现代化和专业化要求的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的高层次、应用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MPA的培养目标决定了MPA教育是一种注重应用性并非学术性的专业研究生教育,也决定了在MPA教育的过程中,教学内容必须面向社会,尤其是公共领域内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必须注重素质与实际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政府和社会的需求,实现MPA教育的培养目标.但是,我国目前的MPA教育距离专门培养政府及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从MPA课程体系来看,大多都是行政管理本科开设的课程,或者是在行政管理本科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增加些专题的讲座,专业特色不够强,没有突破和创新,课程体系导向比较模糊.在具体的MPA教育过程中,仍偏重于理论探究和知识习得,教学安排中明显缺乏学员实践能力培养环节,或者在课程设计上过分追求操作,强调技术课而忽视能力开发课.这种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的偏离,导致了MPA教育必然不能完全实现其设立的初衷.

(二)教学方法单一

MPA教育是提高学员的素质和能力,注重经验和技术的学习,因此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但是我国目前的MPA教育主要采取的还是传统的课堂讲授法,侧重对学生的理论灌输,学员很少有机会参与教学研讨,师生互动式的教学场面并不多见.虽然课堂讲授是提高学员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公共管理人员多层次、多方面素养的基础和前提,但是MPA教育强调的是实用性和适用性,因此课堂讲授的重点不应该是理论的灌输,而应该是紧密结合政府或者公共部门工作的实际,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按照MPA教育的要求,以问题和案例为导向,进行案例分析、模拟训练、研讨应该是MPA教育的基本特色.我国虽然也十分重视MPA教学中案例方法的有效运用,编写了很多高质量的MPA案例,通过规定每门课程所应采取的最低案例数,举办案例教学法培训班和经验研讨会等来促进和推广案例教学法的使用,但是国内所采用的案例结构与内容一般都较为简单,或基本照搬外国案例,生搬硬套,分析不够生动,流于机械化、程式化,缺乏适用的具有中国本土化的案例是推广和有效运用案例教学法的主要障碍之一.而国内高校的MPA活动多是娱乐性质或课外活动,只是为学生提供开阔视野、愉悦身心的机会和场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三)师资队伍不健全

师资水平是MPA办学水平高低的关键,没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不可能形成MPA的特色品牌效应,MPA的教学质量也无法保证,而MPA办学对师资的要求又与一般学科研究生教学对师资的要求有很大的不同.它要求MPA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背景和理论功底,还要有丰富的公共部门实际工作经验,能够同时胜任教学和教学实践的双重要求.我国MPA教育的师资队伍,主要是依托原来的公共管理学师资,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往往也沿袭科学学位教育的教育方式,重在理论的讲授和知识的传播.在MPA教育的师资构成中,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比重较低,大部分师资都缺乏对政府部门工作环境、工作程序以及决策程序的了解,这对于必须围绕政府的工作实际来组织教学,通过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中实际问题来培养务实型MPA人才的影响是巨大的.另外中国MPA教育的师资力量仍然不足以满足现实需求,中国MPA教育的迅速发展对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专业学位改革对MPA教育的要求

我国以往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模普遍较小,而且主要是为教学科研岗位培养学术性人才,专业学位教育针对的主要是已经工作的在职人员,满足他们在职提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对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教育部决定从2009年开始,除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硕士的项目管理方向、公共卫生硕士、体育硕士的竞赛组织方向、艺术硕士等管理类专业和少数目前不适宜应届毕业生就读的专业学位外,其他专业学位面向应届毕业生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全日制培养.除了其他专业学位招生门槛有所降低之外,教育部发布的《2010年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也首次提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的区别.2009年,各大专业研究生培养单位也开始对研究生教育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改革.

从教育部对专业学位改革的决定来看,MPA教育目前仍不招收应届毕业生,更加强调了MPA教育应用性的基本属性.MPA教育培养的人才将来是要“从事公共管理、处理公共事务、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不是进行教学或者学术研究.所以,MPA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更为重要的是要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和专业技能,强调在管理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实践性和应用性为基本出发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政府及其他公共管理部门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资源配置中的职能和角色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些部门职能的日益增强,对有关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和数量也会有较大的提高,高等教育必然要全面适应这一趋势,加大学生务实型能力的培养力度,为社会公共管理机构提供称职的应用性专业管理人才.

目前,专业学位教育已经成为国外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过去我国研究生教育一直都以学术性为主导,而专业学位研究还是非常薄弱.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革,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入,社会需要大量复合型、专业型高层次人才,如何通过专业硕士教育培养人才将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这也是我国教育学科和高等教育产业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公务员学历层次整体上不高,知识结构也不尽合理,MPA教育的推行,将成为推进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管理体制的重要保障.所以,从我国公共管理体制和培养高素质公务员队伍的需求,以及专业学位改革的要求来看,扩大MPA招生规模,是MPA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我国MPA教育的发展策略

充实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

师资力量作为MPA教育中的重要因素,是教育质量的制约条件之一.随着我国MPA招生人数的扩大,适合MPA教育教学的高水平师资愈加显得匮乏,我国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来加强MPA师资的培养和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从国外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加大教师的聘任力度.可以聘请在政府或公共管理部门工作,又具有MPA学位或具有一定管理理论修养的管理专家为MPA教师.在制定聘任教师的计划和对教师的任务要求时,一方面,应使教师承担具体的教学任务和责任,另一方面,又要根据教师实际情况的不同,给予不同的教学任务或者职能.比如有的只负责实习或者调研,有的要有具体的课时安排,有的可以以开设讲座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各个层次和职能的教师进行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在引入教师的同时,不仅着眼于国内,还应着眼于国外,以提高我国MPA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二是鼓励现有的MPA教师到政府或者公共管理部门挂职锻炼,或者让他们参与政府咨询或者研究活动,使教师确确实实参与政府或公共管理部门的管理实践活动,增加实际工作的经验和能力,提高现有的教学水平.

由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转变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有效使用对保证和提高MPA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案例教学法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独特的功效,成为国际上通用的MPA教学法.我们应该推动中国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向以案例教学分析为主的教学方法转变.然而由于中国政府和公共管理部门管理的案例和案例库的缺乏,国内MPA教师在案

本文是一篇公共管理论文范文,关于公共管理方面硕士学位论文,关于专业学位改革中MPA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出路相关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公共管理及教学法及行政管理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公共管理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例教学中往往引用脱离中国国情特点的国外案例.为了提高中国MPA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效果,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要注重案例的选编,建立中国自己的案例库,这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性工作.一方面要调动教师编写案例的积极性,将案例编写纳入科研活动的范畴,优秀的案例应给予奖励并作为评定职称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积极取得企业的合作和支持,让MPA教师通过或专题调研等形式与政府和公共部门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并开发和利用学员的经验资源,将他们的管理经验和面临的实际问题作为案例的来源,提交课堂分析讨论,使学员以经营和决策者的身份进入角色,调动学员参与案例分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各院校组织案例教学研讨小组,对每门课的案例教学进行策划,从案例的选择,案例实施的步骤、要点、关键等着手进行分析,对实施的结果进行评价总结.

另外,要根据MPA教育对象主要是在职公务员的特点,从全面提高培养对象的素质和能力,增强其实践应用能力出发,采用灵活多样和新颖的教学方法,如研讨式方法、“双讲”式方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管理游戏、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和方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员学习热情和自我发挥的环境,使学员在各种形式的教学中有所收益、有所体验、有所感悟,从而达到完善和提高自己的目的.

建设完善的教育资源质量评估体系

质量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和生命.在目前MPA迅速发展、社会需求量日益增大的情况下,提高教学质量是MPA健康、持久发展的关键.保障MPA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就是要建设完善的质量评估体系,具体来说,可以采取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内部评估是学校根据社会发展、用人单位要求、主管部门规定、专业教育规律和特点、学校自身条件等进行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案例和教材建设等的质量评估.外部评估一种是指行业管理部门对本行业实施的质量评估,另一种是由著名的新闻机构或咨询公司通过选优排行所产生的社会舆论倾向对MPA教育质量的间接评估.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以质量求发展,从而保证MPA教育的实效.

(四)加强基础建设,完善教育条件

制约MPA教育发展的基础设施因素主要包括教学环境的建设以及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在教学环境建设方面,要加大教育投资的力度,改善课堂环境,促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把电化教学中以多媒体为基础的计算机教学引入课堂之中.在教学制度建设方面,要规范教与学的主体在教学各个环节中的行为,制定或者完善相应的规则制度,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化,使教学决策、教学指挥、教学组织、教学监督各个环节相协调,完善教学运行机制,从而保障教学效果和质量的优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MPA教育对我国建立一个高效、协调、规范的公共决策和管理体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的MPA教育必须根据学位教育改革的要求,紧紧跟随中国发展的步伐,不断进行创新和提高,创建自身特色的MPA教育品牌,在培养大批政府及非政府公共管理部门需要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中发挥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霁 月]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