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信息化建设助推湖北档案事业实现新跨越

时间:2024-02-24 点赞:46836 浏览:94016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档案馆论文范文,档案馆方面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档案信息化建设助推湖北档案事业实现新跨越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档案馆及电子档案及档案数字化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档案馆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低点起步,高点定位.以用促建

2000年年底,湖北省档案局经济科技档案业务指导处受电信部门业务推介的影响,采取租用电信服务器空间的办法,在湖北省最早建起了档案信息网页,2001年年初投入运行,主要发布档案工作信息和一些相关的档案知识.这是湖北档案工作第一次通过网络方式走向社会.2004年,湖北省档案局组织专业人员开展湖北省档案信息网站集群系统课题研究,具体谋划档案网站集群系统建设,2005年实施,拉开了湖北省大规模建设档案信息网站集群系统的序幕.2004年,受外部环境推动,湖北省档案馆自筹资金20万元,开始试行馆藏档案数字化扫描.当年完成5244卷档案扫描任务,形成案卷目录5244条、文件目录51776条、档案原文498587画幅.由于起步阶段没有先例可循,具体要求也不明朗,档案数字化存在的问题比较普遍,有93%的数据达不到检索效果,需要返工补救,深刻总结.

从2006年中期开始,湖北省针对档案信息化的初步尝试进行总结回顾,2007年对已经开展的馆藏档案数字化停止一年,进行系统梳理,重点弄清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档案数字化的工作流程和任务要点,二是档案数字化的目的是“存”还是“用”.经过回顾梳理,2006年7月出台了《湖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的工作流程和任务要点》,为馆藏档案数字化建设铺平了道路;经过分析比较,湖北省确定档案数字化初期的目标是“用”不是“存”,并制定了相关的对策和策略.

以用促建,着眼实效.需求是动力,能用是方向.“用”的终极目标是社会大众,而不是内部管理.以此为出发点,湖北档案信息化建设按照循序渐进和安全、可控、实效的基本原则推开,资源建设、平台建设、制度建设、安全体系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利用档案网站、电子政务网和电子档案查阅利用平台开展社会化服务受到越来越多社会公众的青睐,成为名符其实的“第二窗口”和档案服务能力的现代化体现,实际效果高于预期.

资源带动,强基固本.档案信息化功能发挥的前提是数字档案资源.在国家档案局数字化带动战略的指引下,湖北省始终把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放在中心位置,以此推动档案基础整理、修裱、加固、鉴定、划控和统计等工作.省档案馆先后投入360多万元,对近10多万卷(110多万件)存量档案进行了全文扫描,接收省直机关到期进馆的数字档案63万多件,建立了1100多万画幅的档案全文图像数据库及相关的目录数据库,实现了开放档案目录及其档案全文计算机检索利用,并为对应的实体档案封存保管、加强保护提供了新的手段.

量入为出,分年实施.档案信息化是高投入的系统工程,资金来源始终是考量的重要因素.湖北省档案局(馆)每年在研究部门预算时,都把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项目争取资金,省财政从2010年起,近年以每年投入400万元的力度支持省本级档案信息平台建设和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一年办几件实事,逐步积累,日见成效.


培养人才,优化支撑.近几年,先后分13期免费举办档案信息化建设培训班,共培训县级以上档案局(馆)干部778人次,为大幅度提高档案干部信息化素质、做好档案信息化工作提供了知识技能支撑;有33名市州县档案干部先后到省档案局(馆)挂职跟班学习,为密切上下联系、促进思想统一、全面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档案工作水平和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采取多种措施走出去向国内外先进地区取经,提高了精神区位,为确保湖北档案信息化建设“思想不落后、投入不浪费、建设有实效”提供了支持.

安全第一,促进共享.档案信息化背景下的数据安全、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始终是重中之重.数据安全的基本策略是异质异地备份.信息安全的主要措施是上网审批、密钥管理和授权访问;网络安全采取综合解决方案.档案信息化成果共享始终是目标追求.湖北省主要通过3个平台促进共享:一是面向公众的档案网站{二是主要面向机关的电子政务网络系统;三是面向档案馆现场的电子档案查询利用系统.档案利用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远程或现场查阅湖北档案信息.

由单项到集成,上下合力绘宏图

(一)数字档案资源建设

省档案馆馆藏电子档案目录总量日益增多.到目前为止,湖北省档案馆已经建立了明清、民国、革命历史、建国后档案目录数据库,拥有案卷级目录数据53926l条、文件级目录数据1761353条、专题目录数据177432条.同时建立了全省县以上综合档案馆电子档案目录年报制度.到2011年年底,省档案局(馆)连续3年接收全省县级以上综合档案馆规范报送的电子档案目录共7057407条,为实现全省县级以上综合档案馆档案目录信息资源共享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机关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和规范移交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湖北省档案局2010年5月开始部署在省直机关电子文件管理试点,率先选择省物价局、地税局、水利厅等3家单位开展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和规范移交工作.2011年3月,湖北省档案局再次召开有70家省直机关参加的动员大会,继续扩大试点范围,已确定35家试点对象.同时,市州县档案局也选择本级有条件的机关开展电子文件管理试点工作.

市州县国家综合档案馆普遍开展档案目录数字化工作,部分有条件的市州县开展档案全文数字化工作.截止2011年年底,全省包括市州县国家综合档案馆在内,数字档案目录资源总量已经达到33344373条、全文资源总量达到47064400画幅.这些大规模的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为开展电子档案计算机查询和网上共享提供了难得的资源来源,使已经建成的平台功能有了用武之地,受到社会认可.

(二)档案信息化平台建设

建成了省档案馆电子档案查询系统.2008年,湖北省档案馆投入100多万元,对一楼查档大厅进行了现代化改造,部署了网络系统,配备了计算机,开发了面向社会公众的电子档案查询软件.目前,省档案馆电子档案查询系统已整合发布100多万条档案目录信息和530多万画幅(70多万件)档案全文信息提供现场查询利用,内容涉及湖北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民生等多个领域,档案查阅利用者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查到相关的电子档案信息,深受欢迎和赞扬.建成了湖北省档案信息网站集群系统.全省县级以上档案局(馆)已建成档案网站111家(其中进入省档案网站集群系统的有83家,与之链接的有28家),覆盖率达到98%,位居全国前列,为全省档案信息资源网上共享奠定了基础.2010年5月省档案信息网站全面改版升级,点击率和访问量大幅攀升,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访问对象覆盖全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国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弘扬湖北档案文化、方便社会查阅档案开辟了便捷通道.2011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档案网站综合测评项目组发布第2期《我国省级档案网站建设调查分析报告》,湖北省档案网站综合排名第九位,比2007年第一次测评上升了9个位次,被认为是全国4个“进步显著”的省级网站之一.

建成了省电子政务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省电子政务办将省档案馆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列入电子政务建设重要内容,投入财政资金90多万元进行统筹安排.到2010年,硬件配置、软件开发及设备安装、数据上载全面完成,投入运行.2012年年初,省档案局又更新了数据,为省电子政务档案信息管理与网上共享提供了支持.

建成了省档案局(馆)办公自动化(0A)系统.湖北省档案局(馆)办公自动化(OA)系统是建成较早的基础平台,为培养局(馆)工作人员现代化办公意识、计算机操作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赶上省直机关信息化建设发展步伐,促进档案工作思路和服务方式转变发挥了积极作用.

建成了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条形码管理系统.2010年,省财政厅拨出专款50多万元,在省档案馆实施了馆藏档案条形码管理项目.系统建成后,对馆藏档案的出入库和查阅利用进行全程数字化管理,使档案保管统计更加准确,出入库和借还登记更加严谨,大大降低了传统人工管理的误差率,提高了档案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

建成了省档案馆数字档案存储系统.近几年,省档案局(馆)适应数字档案资源迅速增加的形势需要,加快建设数字档案存储系统,先后分三期完成了档案数据新机房改扩建和设备配置、软件开发,启动了数转模工作站,应用文件服务器、磁盘阵列、磁带机、数字存档机、光盘和数转模等设备技术,为实现数字档案多层次存储管理、介质转换和数字档案长期保存、有效利用创造了条件.

建成了省档案馆档案信息安全保障系统.2009年,湖北省档案局(馆)按照专家通过的《省档案馆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设计方案》的要求,投入资金开展了档案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建设,为在开放条件下加强档案信息分级保护提供了屏障.

市州县档案信息平台建设覆盖面扩大.省档案局按照利用优先、以用促建、瞄准先进、省馆先行、成熟推广、注重实效的原则,精心组织和指导市州县档案信息平台建设取得新的进展.目前全省市州县档案网站建设独树一帜,档案馆电子档案查阅覆盖面扩大,已有60个市州县档案馆配备安装了省档案局开发的电子档案查阅利用系统,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电子档案目录和部分电子档案全文查阅服务.

(三)整体基础与集成态势

全省档案装备总体水平明显提高.目前,计算机引入档案管理和服务,已成为推动全省档案事业发展的主要潮流和主导方向.全省县级以上国家综合档案馆配备计算机总量不断增加.一些困难县市档案部门开始实现计算机管理档案“0”的突破;一些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县市档案局(馆)开始建设局域网,添置复印机、扫描仪、防磁柜、数码相机等现代设备;一些比较先进的市州级档案局(馆)开始实行“三网”分开.省档案馆先后利用财政资金200多万元,购置了档案装裱机,提高了档案装裱速度;建成了档案特藏库,对重要珍贵档案采取了特殊保管措施;建成了防磁库,为电子档案防磁保管开辟了场地;改造了档案展览厅,为社会公众走进档案馆,享受档案文化魅力,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阵地.

电子档案容灾备份工作正式起步.随着全省电子档案资源总量不断增加,电子档案容灾备份工作逐步提上议事日程.2010年7月,省档案局正式部署市州县电子档案容灾备份工作,随后印发了电子档案容灾管理暂行办法,为确保电子档案容灾管理提供了制度依据和目标定位.2011年3月,省档案馆与青海省档案馆签署了档案互为备份协议,并分别向互为备份馆送交了电子档案备份光盘;2011年年底,武汉市、十堰、恩施州等6个市州档案局率先向省档案馆移交了电子档案数据备份光盘400余张.同时,6家档案局还选择所属县(市、区)30%以上的国家综合档案馆开展向本级档案馆备份电子档案数据工作,初步建立起电子档案数据分级异地备份机制.

向数字档案馆集成的发展方向日趋明朗.2011年,湖北省档案局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在省档案馆、武汉市档案馆和十堰市档案馆率先建成3个数字档案馆.目前,省数字档案馆的基础模型已经基本形成,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经过专家论证和技术完善后,可以在全省分层复制,突出特点和个性.武汉市档案馆的信息化基础比较雄厚,加快建设,即有条件率先在全省建成数字档案馆;十堰市档案馆积极性很高,后发优势强,经过努力,在“十二五”期间建成数字档案馆的愿望可以变成现实.其他市州也在积极努力谋划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

全省档案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为湖北省档案事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促进了档案管理和服务工作“五大跨越”:一是电子档案资源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心翼翼起步到大规模发展跨越.电子档案资源建设的目标更加明确,应用前景更加广阔;二是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改造传统档案管理和服务模式跨越.档案服务潜力得到充分挖掘,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彰显,服务手段更加先进,服务张力和效率得到有效发挥;三是传统档案馆“信息孤岛”向现代档案馆“信息联片”跨越.档案信息突破了“围墙”限制,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走向社会,服务大众,较好地实现了独一无二的凭证价值和深厚历史文化魅力,“死档案”变成“活资源”从梦想化为现实;四是档案服务性质从内部性向外部性跨越.在计算机和网络背景下,档案服务更具公共性、公益性和公开性,能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地满足广大档案利用者的服务需求,成为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本文是一篇档案馆论文范文,档案馆方面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档案信息化建设助推湖北档案事业实现新跨越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档案馆及电子档案及档案数字化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档案馆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340;重要内容和追求目标;五是档案工作整体水平从陈旧落后向现代化发展跨越.通过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极大地缩小了档案事业与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差距,为档案事业发展现代化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契机,档案事业发展表现了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和服务潜能.

相关论文

紧抓安全文化建设,助推煤矿企业

本文是一篇安全文化论文范文,安全文化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关于紧抓安全文化建设,助推煤矿企业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适合安全文化及。

高校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本文是一篇高校财务论文范文,高校财务类有关毕业论文范文,关于高校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适合高校财务及财务档案及。

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

本文是一篇医院档案论文范文,医院档案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医院档案及档案信息化建设及。

,东方飞扬专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动力

这篇内容论文范文属于论文格式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内容函授毕业论文,与,东方飞扬专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动力相关论文注释格式。适合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