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专业硕士生培养模式的探析

时间:2024-01-10 点赞:49188 浏览:98646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学术型论文范文,学术型有关学年毕业论文,关于关于专业硕士生培养模式的探析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学术型及学术性及高等教育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学术型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提要专业硕士研究生是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具有职业性与学术性相融合的本质特性,其培养目标的定位是满足社会需要.通过分析现今中国专业硕士研究生存在教育理念的偏差、招生录取职业性特色不明显、课程设置职业导向性不足、导师队伍偏向学术性等方面的问题,发现,只有改进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强研究生实践环节、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优化环境,才能保障专业研究生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析

作者简介涂春花(1968—),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研究生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是高等教育;龙安华(1981—),男,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研究生部,讲师,研究方向是高等教育管理.(江西南昌330013)

本文系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研究生培养定位研究》研究成果.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它同学术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近年来,我国专业学位种类不断增多,招生规模逐步扩大,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践中还存在着定位模糊、培养模式与学术学位雷同化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直接影响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

一、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和培养目标定位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不断出现,社会需要多样化、高层次的专门人才.一些特定社会职业要求其从业人员能够运用科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变化促使专业学位制度的诞生.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均是以专业实践为导向,加强科学技术和应用科学研究,增强研究生探索实践、研究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培养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研究生教育是以科学研究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教育.专业学位是不同于学术学位的一种学位类型,他既强调学术性,也强调职业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职业性与学术性相融合的特性,其职业性是在一定学术水准下的职业性,而学术性则是体现职业性的学术性,专业硕士的学术研究主要是实践领域,科研的目的是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践中的现实问题.

满足社会的需要,尤其是劳动力市场对高层次、应用性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产生发展的首要目标,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更加重视研究与解决专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重视个人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所以,对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是并行的一种独立的学位体系,其培养目标与学术学位有着明显的差异.但是,目前人们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识还很不充分,存在着专业学位培养与学术学位雷同化现象,用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标准、培养模式来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没有彰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没有满足社会的经济发展需要,造成研究生结构性就业难.

二、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的偏差

长期以来,人们“重学轻术”,信奉学术,轻视实用,大学以其学术研究的优势,惯于“为研究而研究”,形成了封闭式思辨研究的传统.而且社会上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如果是专业硕士,像许多高校、科研院所不认可这种学位,连报名机会都没有,无形中造成低人一等.与学术性学位相比,专业学位的实际地位不高,社会认可度低.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政府为了发展以应用研究为目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也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政策,主要包括立法、拨款、科研资助等,通过这些激励机制激发,强化动机、鼓励行为,从而对大学施加推动力.

(二)招生录取职业性特色不明显

当前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采取“初试笔试加复试面试”的形式,笔试考题过分偏重知识性内容,对应用和实践能力考查不够,考察职业发展潜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比较欠缺,加上很多生源就是从学校到学校,更偏重学术型研究生的思维,这样使得一些有职业能力的或希望在职业能力上有所提升的学生无法获得入学资格,而一批与学术型研究生思维模式、发展目标极为相似的学生被录取攻读专业学位,影响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三)课程设置职业导向性不足

在高校,许多研究生教育是按照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思维发展,结果成为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压缩版”,课程设置上只是削减了一些学术性课程,加强了一些形式上的实践课程,其他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课程没有本质差别,课程设置范围、教学内容和培养环节没有针对学生研究方向的特点,无法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职业化和个性化培养的要求.同时,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的多样化,不同学历程度的人员对于课程需求不同,对于基础课程、不同领域交叉课程和前沿课程、实践能力环节等等,不同对象有不同的需求,这也是摆在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统一培养的现实问题.

(四)导师队伍偏向学术性

专业硕士研究生是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专业人员的需求,所以培养的学生是满足不同专业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许多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导师都是学术型的教师,“从校门(研究所)到校门”的学术型教师,他们有着深厚理论素养,能帮助学生打好理论基础,但在职业提升的实践环节却是无能为力,不能很好地成为学生职业入场领路人,造成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术型与实践型师资本源上的失衡.与此同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更加剧了高校导师队伍建设的压力.

(五)未能形成合力确保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应该说,从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可以看出,要确保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质量,政府、高校和社会都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主体.首先质量保障是以高等学校自身的质量保障为基础,因此明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中高校的责权是质量保障的首要任务.高校自身的质量保障主要是针对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开展.由于理念的缺失,许多高校存在信奉学术,轻视实用,许多高校、科研院所招老师不认可专业硕士学位,连报名机会都没有,无形中造成低人一等.其次政府对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也没有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兴办这种学位教育.其实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政府为了发展以应用研究为目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也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政策,主要包括立法、拨款、科研资助等,通过这些激励机制激发,强化动机、鼓励行为,从而对大学施加推动力.

再次,专业硕士研究生是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专业人员的需求,所以培养的学生是满足不同专业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许多高校只是封闭办学,没有有效吸纳社会力量参与质量保障工作.社会力量中企业导师所发挥的“导”的作用并不大.有的只是形式上聘请这些企业专家为客座教授,没有利用他们的企业经验真正指导学生.许多优秀企业也没有很好被高校发展为实践基地,不能做到整合各方资源,建立实践基地,加强实践环节教育.

三、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路径

完善体系,改进研究生培养模式

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应该注重个性化、差异化培养,强调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首先,课程设置应围绕职业发展需要,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为核心;课程内容应提供学术与实践的知识,反映理论发展动态和实践领域最新进展.要大力开发企业资源,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将企业资源、项目引进课堂,形式上可以实施课程模块化建设,构建综合基础知识模块、专业知识模块、专业选修课程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注重学术拓展,加强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训练,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

其次,在学位论文评价方面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开展研究工作的重要成果,也是评判研究生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是针对社会实践或工作实际中的现实问题,运用理论知识对其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重在回答“怎么办”,属于问题对策研究,具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其目的在于提升研究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申请学位的标准可为考核合格的专业实习报告、以应用为主的学位论文或设计、艺术作品等,不要求发表学术论文.

整合资源,加强研究生实践环节

为提升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实践能力尤为重要.高校应着力加强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积极与企业、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为研究生教育提供发展动力.比如校企合作共建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依托高层次研究项目建设开放实验室、打造科研团队,学校自筹经费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实验室等,从而构建“多方参与、类型多样、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的实习实践基地.

转型聘用,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特征是职业性与实践性,这就决定了从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教师既要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还要密切关注相关职业领域的发展.现今高校专业硕士研究生师资队伍大多是学术型研究生师资,他们大多是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经验.所以要加强校内教师的培训、规划与发展,推动导师转型,派遣校内导师深入企业集中学习或培训,增加校内学术型导师的实践经验.同时,为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高校应该聘请职业部门专业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专业人员参与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课程教学、实践实习、学位论文等培养环节中,发挥他们专业实践能力强,与校内教师紧密合作,共同承担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从而彰显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优势和特色.

优化环境,保障专业研究生教育发展

将专业学位的设置与相关职业资格准入直接挂钩是当前国外专业学位发展的特点.如日本主张将专业研究生与国家资格考试挂钩,优先发展急需高级专业技术及国际认证的领域,以此明确并强化专业研究生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能.我国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衔接发展较慢,由于企业、行业未能完全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直接通过学习获得职业准入资格的比率不高.同时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仍然存在着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等许多不足之处.因此,要着手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法律、法规建设上下工夫,设置配套的人事、职称制度,提高社会、行业、企业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视,创造有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吸纳更多优秀生源.

本文是一篇学术型论文范文,学术型有关学年毕业论文,关于关于专业硕士生培养模式的探析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学术型及学术性及高等教育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学术型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孙阳春,王富荣,李静.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维度研究及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

8陈伟,裴旭,朱玉春等.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有关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7).

责任编辑:李佳佳

相关论文

全日制专业硕士生培养模式探析

本文是一篇学术型论文范文,学术型有关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全日制专业硕士生培养模式探析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学术型及高等教育及全。

药物化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模式的

本文是一篇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类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药物化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模式的相关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社会科学及高等教育。

海南省专业硕士生培养模式

本文是一篇教育实践论文范文,教育实践相关硕士学位论文,关于海南省专业硕士生培养模式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教育实践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