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4-01-23 点赞:48901 浏览:99706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对外汉语论文范文,对外汉语相关毕业论文题目,关于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对外汉语及留学生及教学实习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对外汉语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随着汉语国际推广的发展,对外汉语专业越来越受到重视.每个对外汉语教师,面对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跨文化交际问题.对外汉语教师作为第二语言教师,其职业活动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因此,对外汉语专业学生除了要学好汉语本体知识、外语知识、中外文化,具备教学技能以外,还要十分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这有助于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将来能够胜任对外汉语教师的工作.

【关 键 词】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培养

一、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活动的过程.简单说来,我们与外国人的交往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对外汉语教师教授外国学生汉语的过程同样也是跨文化交际.我们知道,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目的是提高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必须克服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中常因交际双方的思维模式、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而造成交际误解,也即产生语用失误.一般来说,言语交际中一个语法错误、语音错误、词汇错误,不会触怒对方.然而语言使用规则上出现的错误,却可能造成别人的误解,甚至触怒对方.例如,询问对方年龄或工资会被当做侵犯别人的隐私.非语言交际同样也会造成类似的误解,比如将手掌平放在脖子下面的手势,在我国文化中是杀头的意义,但是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中却表示吃饱了的意思.

对外汉语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对外汉语教师可能接触到具有完全迥异的文化背景的人,甚至可能这些人在同一个班上学习汉语.那么怎么处理与他们进行无误的沟通,怎么样处理班上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之间可能产生的冲突,例如宗教上的冲突、思维模式不同引起的误解,这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师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对外汉语专业作为专门培养对外汉语教师的专业,培养该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下面从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具体的策略谈谈本科院校应如何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提高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高一虹在分析比较了多个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的局限后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应以文化意识的培养为中心.跨文化意识是思想方面的内容,正确的思想指导实践,对实践起促进作用.因此,培养对外汉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是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一)从认识上提高对外汉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人们大致会经历这样的过程:我们期望对方与自己一样,但是发现他们与自己并不相同,然后,文化冲突出现,我们会感到愤怒、恐惧,从而使得我们向后退缩.认为别人与我们一样的想法十分自然,但对于跨文化交际来说却是有害的.所以,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必须不断提醒他们人们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迥异的习俗.必须学会观察异国文化,善于与自己的文化对比,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

(二)理性认识对外国人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对某些个人或群体的属性的先入为主的印象.例如,认为美国人随便,德国人严格等,这些就是一些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不一定是有害的,但从某种程度讲,刻板印象是我们重视某类人或群体的共同之处,忽视个体区别.因而导致我们在与某个人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将对于他所属的文化的刻板印象附属在这个人身上.在观察某种文化时候,不要只注意该文化与自己的刻板印象吻合的现象,而忽略其他.在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时,应该在教学中贯彻这样的意识:全盘接受或全盘否定外族的文化都是不对的,应该平等看待各族文化,在教学时更多地依附中国文化.

(三)保持求同存异的意识.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严格说来,每个人的文化背景都不会完全相同.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时,没有必要把自己的思想观念强加给对方,我们可以“和而不同”.培养对外汉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要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中,指导他们保持求同存异的意识,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异域文化,以理性的态度介绍汉文化.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是仅依靠一两门课程的理论学习,要在跨文化环境中进行体验,在具体的跨文化交际的情境中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来说,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有以下几点.

三、本科院校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开设与跨文化交际有关的课程.大多数本科院校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中涉及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并为此开设了一些课程.我们认为,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开设这样一些课程:《跨文化交际》《中外文化差异》《中西文化精神》等,甚至可以让外教全程或部分地进行授课,这样会给学生更直观的印象.另外,也可以经常举办与跨文化交际有关的讲座.

(二)大力开掘隐形课程.“隐性课程”一词是由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隐性课程涉及到教科书中的、教学活动中的和教学活动之外三个层面的内容.在教材方面,学校要精心选择教材,最好教材中能涉及他族文化的文化要素,让学生能从中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在课堂教学方面,除了开设显性课程外,还有必要大力挖掘语言类课程的隐性部分,特别是挖掘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要素.另外,将上面谈到的提高跨文化意识的方法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也是隐性课程的内容.在课堂之外,应让学生多参与跨文化交际活动,从中获得体验和感悟.例如,可以组织中国学生与外国学生联谊、晚会.

(三)提供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见习和实践机会.学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量让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到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上听课.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仅可以丰富自己对外汉语教学技能发面的知识,提高教学技能与水平,而且可以通过观察课堂上不同国家的留学生的行为,得到一些直观的知识,这有助于对外汉语专业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该国家学生上课时的习惯,为自己以后的教学实习积累经验.安排学生的教学实践,让学生有机会一对一、一对多地对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具体来说,学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这样的实践计划,制定选拔、培训及考核的具体办法.


(四)选派学生赴海外进行教学实习.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在大一、大二学习和掌握了专业知识之后,最好在大三或者大四期间赴海外进行教学实习,这对于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十分有帮助.学校有条件的话可以多与国外的学校进行联系,互相派遣留学生或实习人员.另外,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考取国家汉办志愿者赴海外的孔子学院实习.

赴海外实习的过程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学生不可避免地要经历“文化休克”.文化休克包括四个阶段:蜜月期、沮丧期、恢复调整期和适应期.如何克服文化休克?这实际就回到了本文讨论的内容.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目的也可以说是帮助学生克服文化休克.从意识上提高对异文化的敏感度,从实践上进行跨文化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在海外实习中应对各种情况,不至于发生某些严重的后果.

四、结语

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要求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意识上,要能从认知的水平上感到异文化是可以接受的,最好是从感情上感觉异文化是可以接受的.惟其如此,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在教学实习中或将来成为对外汉语教师之后,才能够沉着应对各种现象,有利于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更长远地说,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国家汉语推广事业的发展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周磊.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对汉语教学的启示[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0(3).

[3]李红.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6).

[4]周毅,包镭.汉语国际传播时代对外汉语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12).

作者简介:马兰(1990―),女,汉族,湖北宜昌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

张桥(1987―),女,汉族,河南焦作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