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关于批评教育法的应用

时间:2024-03-24 点赞:55242 浏览:116709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教育法论文范文,关于教育法方面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关于批评教育法的应用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适合教育法及思想政治教育及批评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教育法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目前,在我国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批评教育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得到长期使用,对肃清个人、组织、社会不良思想行为具有显著作用,而且,其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受到学者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推崇.

关 键 词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教育发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1批评教育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教育者运用批评教育法的综合能力较低

教育者是批评教育法实践的主体和实施者,其运用批评教育法的能力直接决定实施效果.当今教育者运用批评教育法的综合能力较低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首先,教育者的知识储备不够,不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以理服人.这里所提的知识储备不仅指与批评教育法相关的专业知识,更包含广泛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学高为师”,教育者只有拥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才有能力驾驭这些思维活跃、信息获取渠道广博的大学生.

其次,教育者的魄力不够,缺乏独当一面的勇气.当今社会极力倡导赏识教育法,批评教育法因其否定性而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将教育者推向风口浪尖,部分教育者为图省事,发现学生错误和问题时,不敢果断指出,而错失批评良机.

1.2受教育者对批评教育法的认知存在偏差

受教育者是批评教育法的直接作用对象,是批评信息的接受者,受教育者的接受态度直接影响着批评教育法的实际效果.而接受态度是否端正的核心就在于他们对批评教育法的认知是否正确,如果对该法内涵认知存在偏差,对该法于自身全面发展的意义认识有误,就很难真正接受该法.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教育法作用对象为90后,他们生长在社会变革、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大环境和家庭小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势必也会影响他们对批评教育法的认知.

2批评教育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优化分析

2.1教育者应准确把握批评教育法基本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是批评教育法在不同的范围、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层次所应共同遵循的基本准则.它不仅是批评教育法客观规律的体现,也是教育者在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对批评全过程具有指导意义.

2.1.1实事求是的原则

实事求是原则是指教育者在批评时必须寻找事实依据,以事实为准绳,就事论事,开展教育活动.批评教育法的基本做法即教育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指出受教育者思想或言行有违社会规范的方面.所以教育者在准备阶段就要熟悉整个事件,尽量多地掌握受教育者基本情况,做到不偏不倚,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事实本身.

2.1.2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即要求教育者能够将受教育者的成长和发展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和归宿,并将这一原则贯彻到批评教育的全过程.以人为本原则要求教育者转变以往的以“教”为主、以“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做到以“生”为本,为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考虑,关心他们身心变化,满足他们成长成才的需要.

2.1.3互动的原则

互动的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运用批评教育法的过程中,坚持教育双方地位平等和思想交流双向互动的原则.新时期,教育者拥有主导权,学生拥有主动权,师生交流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你说我听”,而是双方享有同样的发言权.

2.2教育者应提高批评教育的能力素质

教育者是批评教育法的教育主体,他们批评的能力素养,直接关系到教育的实际效果.

2.2.1提高信息调研能力

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加上人们的知情权进一步得到尊重,受教育者借助互联网等媒介,轻而易举地掌握了大量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这一形势改变了教育者以往无论在掌握信息的时间上还是对信息的占有量上的明显优势,如今双方在信息占有量上十分接近,由于受教育者更擅长运用网络技术,因此能挖掘出比教育者更多的信息.这种教育双方“信息差”的减少和倒挂现象,导致教育工作尤其是批评教育活动难以顺利进行.通常,教育者只有掌握了充足的信息资料,才能理直气壮地引导受教育者,在批评教育时才更有底气和魄力.因此,教育者应该综合运用现代化信息获取手段,掌握更多更新的教育信息,及时更新和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2.2.2提高沟通交流能力

教育者还应注重沟通交流能力的提升,掌握更多的批评沟通技巧.批评教育法因其否定性很容易引起受教育者的逆反,只有在教育者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的条件下,才能准确而艺术地表达自己的批评意见,才能减少或避免批评言语上的刺激,实现有效沟通.有效沟通对批评教育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意义.

2.2.3提高组织调控能力

这里的组织调控能力是教育者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保障教育过程中处于有序状态,面对教育传递全过程实施必要调整和控制的一种操纵能力.批评教育法是教育者旗帜鲜明地否定受教育者的错误和偏差,以否定的方式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督促其尽快矫正的方法.因此,批评教育法相比赏识教育法、激励教育法等更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这对教育者的组织调控能力要求更高.具体说来,教育者的组织调控能力要求以下两点:

其一,能够及时解决批评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纠正出现的偏差.批评教育是一种动态过程,并非一成不变,教育者在搜集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不可能准确无误,所以偏差难以避免;而批评教育法较为特殊,受教育者个性差异较大,随时可能出现事先没有预料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干扰教育活动的开展.这要求教育者及时纠正偏差,迅速反应,快而准地发现并解决新问题,及时调整批评教育具体方式.

其二,能够及时消除批评教育过程中学生消极应对所带来的干扰.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教育法是教育者以艺术的否定方式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无论教育者计划得如何周密和细心,还是有可能引发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从而干扰批评教育的实施效果;更有甚者,家长为子女撑腰,扰乱教育者的批评计划.教育者必须坚定立场,同时与相关人员展开心平气和的对话,控制局面,保证批评教育信息的顺利传递.

2.3受教育者应积极面对批评教育

大学生是批评教育法的教育客体,是批评教育法的作用对象,是批评教育的接受者.批评教育法最终效果怎样,不仅取决于教育者的主观努力,还取决于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和接受能力.

2.3.1转变对批评教育法的认知

批评教育法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反思精神,促成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强化他们的规范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帮助他们尽好尽快实现个人社会化.但受教育者若看不到这些重要意义,对批评教育法吹毛求疵,只会更在意否定性评价后的尴尬或自卑的情感体验.改变这一情况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重新认识批评教育法.


2.3.2加强与教育者的沟通交流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并不是教育者单向地向受教育者传递教育信息和提供教育服务的过程,而是教育双方的思想、情感沟通交流的互动过程.因此,受教育者不能只处在被动的接受地位,而应充分地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善于抓住机会与教育者沟通交流,阐述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的想法、直陈自己的困惑,如若对教育者的批评教育不满,或难以平复自己的情绪时,应主动出击,向教育者阐明自己的所思所想,而不要仅停留在“你说我听”的被动状态.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教育中,作为我们教育者应在遵循批评教育法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努力提升自己运用批评教育法的能力,保证批评教育能的彰显.受教育者要转变认知、加强沟通、调整心态及改变行为,正确看待和践行批评教育法.

相关论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引导

该文是中职教育专业大学生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大学生方面有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引导相关论文范文集,适合。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大学生类有关毕业论文题目,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适合大学生及大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