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文社科类本科专业实践性教学问题探究

时间:2024-03-07 点赞:53804 浏览:112600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大学教师论文范文,大学教师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关于高校人文社科类本科专业实践性教学问题探究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大学教师及大学生及人文社科类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大学教师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实践性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在行动中教与学”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将高校的课堂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知行合一的品性,将思维方式的培养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融为一体.实践性教学的实施需要进行系统的路径设计.高校管理者需要围绕实践性教学从入学到毕业进行整体性的管理,学院和专业层面主要进行实施策略的设计,教师要将学生思维方式的建构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作为教学的目标.实践性教学的推进及其目标的达成需要对传统教学评价模式的改革、人文实践基地的建立等高校教学管理的创新.

【关 键 词】实践性教学;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类本科专业

为了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等部门在2012初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其目的在于将高校的课堂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知行合一的品性,将思维方式的培养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融为一体,也是高等教育服务于社会的具体体现.但是,践行实践性教学首先需要厘清实践性教学的基本脉络,进行实践性教学探索,进而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整合教育资源并提供恰当的教学保障.

一、实践性教学的理念廓清

实践性教学是一种在完成专业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将学科问题生活化、情境化和社会化的教学过程,旨在通过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动手操作和探究式的思考发现问题并习得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体验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为其未来在工作中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加以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性教学并不独立于其他的教学方法之外,尤其与近年来力倡的研究性教学具有很高的契合度:二者都具有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取向,都是各种教学方法的复合式运用,都不以寻求标准答案为教学目标,都不局限于课堂教学本身,都强调自主学习,都需要推动教师角色的转换.但是,实践性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实践性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更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教学改革的目标.它不局限于模拟情境的创设,而是加强学校和专业课程的开放性,将教学地点向实际工作环境和具体社会情境中迁移,在实践中促进先验的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自我思考和自我评估使学生摆脱课堂物理空间和教师主导时的思维领域的羁绊,易于萌发出新的思想和观点.此外,实践性教学作为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也不受某一门课程的限制,而是对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综合性运用,是开放性的学习体系和教学模式,它需要专业课教师之间的合作性教学,并且对学习效果的评估方式进行相应的改革.

根据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人文社科类本科生的实践性教学主要包括学生入学后的军事技能训练、科学创新实践与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实践以及课堂上的实践性教学.对于那些希望将理论世界与现实世界加以连接的教者和学者来说,实践性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在行动中教与学”的过程.一方面实践性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探索精神,在劳动实践和社会调查过程中,大学生能够形成对自己未来职业角色的直观感知,学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和职业生涯规划;也能够充分了解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实际工作的现实意义,认识到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的欠缺,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同时接触到不同的社会阶层,在国情、社情和民意中接受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的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形成.另一方面,也能够促使大学教师更多地接触实际问题,将自己的理论阐释带到实践中去验证然后再回归到课堂.大学教师通过采用实践性教学能够将理论教学、科学研究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结合在一起;能够在深入了解社会现实的情况下从事教学活动;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形成直接经验,并将之体现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在组织和引领大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同时提升了自己的教学能力.此外,实践性教学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活动以及生产实习使师生关系更加紧密,有助于双方公民性人格的形成.当然,这也是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需要,是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对校园以外现实世界的主动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往的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理工农医类专业适用实践性教学的方法比较多,而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使用较少,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实践性教学的内涵和特征把握不够,以为实践性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事实上,实践性教学作为赋能型的教学模式,力图培养大学生在进入职业生涯之前应该具备的实践性技能,主要包括:精通的现代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有效的团队合作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项目设计与管理能力、计划制定和执行的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可持续发展及学习能力,而这些正是人文社科类本科生在进入社会时应该具备的基本生存和发展能力.


二、实践性教学的路径设计

实践性教学的实施需要进行系统的路径设计.首先,高校管理者需要围绕实践性教学从入学到毕业进行整体性的管理,将课外的军事技能训练、社会调查、实习劳动、科创项目和主题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环节进行结合.具体而言,根据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学校教学计划要体现实践育人的理念,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如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等.因此,学校教学管理层负责制定整体实践性教学计划,将所有有关的实践性教学内容纳入其中.但是,实践性教学的具体操作策略,如怎样增加课时量、增加学分和实践性活动等可以下放给学院或专业,因为他们居于教师和顶层设计者之间,具有信息获取的便利和了解专业的优势,能够对专业特征进行细致分析,与教师一起制定出实践性教学的流程.而学校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对实践性教学过程进行监督、评估,提供相应的人力、物力等保障性条件,组织对教师进行实践育人能力方面的培训,将实践性学习的效果定位为大学生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从而使学校管理部门、学院和专业层面的教学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层面形成践行实践性教学的合力.其次,学院和专业层面主要进行实施策略的设计.根据以往的做法,很多高校是通过增加周课时的方式来实现这一权重,但其效果往往停留在参观考察的层面上,并没有真正以问题或项目为导向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具体的任务或项目管理.这种实践性教学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没有深入教学流程.由于人文社科类本科专业的特殊性,课程往往具有重叠性或同属于一个大的纲目脉络,单门课程进行实践性教学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学生对于实践的目的性也难以深入了解.而且实践过程中所需的能力通常是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思考和操作能力,因此,需要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重新整合专业课程,把那些基础理论课与应用拓展性的课程整合在一起,使每一门课程都包含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对于教学时数的安排,可以以学期为单位进行设计,改变目前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试行的“2+1”或“3+1”(即直接延伸原有教学时数)的模式,因为这种安排仅仅使实践性教学停留在考察或参观的层面,对于学生能力的训练是不够的,也难以贯穿整个课程的教学.以32课时的专业课程为例,可以在学期开始的第1周完成导论部分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学科的概貌;第2周作为实践周,由教师带领学生到实际情境中去学习,主要完成发现问题的任务,而不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第3周回到课堂让学生将整理出来的问题归类进行阐述并引导其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教师随即围绕学生发现的问题对自己的授课内容进行调整,以学生的问题为中心展开理论基础的铺陈,利用10周左右完成主要教学内容后,重新回到具体情境中从事生产劳动、社会调查或实习管理等活动,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第13―14周以小组为单位提交和展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自己判断形势、分析问题、完善问题的解决方案;第15―16周再次回到实际情境中对自己的解决方案进行验证.当然,这种教学流程的设计需要一种统分结合的思维来指导,即将不同的课程归类整合,在理论知识分课程授课的基础上,不同课程的教师共同完成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实践性问题的讨论应该纳入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范畴.

再次,就教师层面而言,在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要将学生思维方式的建构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作为教学的目标.在实施实践性教学环节前要进行充分的备课,这种备课要建立在学科合理整合的基础上,需要相关专业课程教师集体备课,甚至在实践性问题讨论的过程中要同时出现在课堂上,形成团队合作授课的形式,以免教学内容与实践环节的脱节,或授课教师单兵作战、各自为政的做法.实践性教学中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引领者、推动者、参与者和共同行动者.

三、实践性教学的管理创新

实践性教学的推进及其目标的达成需要高校教学管理的创新.首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评价模式.教学评价方法作为一种导向性策略,对教学活动起着较大的影响作用.教师的备课和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都以一定的教学评价方法作为引导.因此,推进实践性教学需要对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进行全面的革新,改变教师以学生评价和督导听课为主、学生以试卷和课程论文为主的模式,将学校教学管理层、教师和学生均纳入教学评价体系.对学校教学管理层的评估主要针对实践性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情况,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后勤供给、具体操作方案的审核与跟踪、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情况等一并列入评价体系.对教师层面的教学评价可以在原有教学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实践性教学的评价应该贯穿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始终,要考核教师对实践性教学的教学设计、引导作用和教学效果.教学评价的主体应由学校的教学评估部门、实践单位的主要责任人以及学生共同构成.在推进实践性教学的过程中,在课时计算上通过乘以一定系数的方法来有效激励其开展实践性教学的行为,鼓励所有教师都参与到实践性教学中来.对学生实践性学习效果的评价更为重要,因为它能够维持学生参与实践性教学过程的长期动机.其评价主体从学校、教师的一般性考核形式向实践单位延伸,以形成性评价形式为主,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习效果评价与课堂教学相对分开

本文是一篇大学教师论文范文,大学教师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关于高校人文社科类本科专业实践性教学问题探究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大学教师及大学生及人文社科类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大学教师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以未来人力资源的相关需求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评估,是一种能力――质素性的评价.

其次,需要建立人文实践基地.人文实践基地通常可由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两大块组成.校外的人文实践基地主要选择与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中的非主要职能部门,由专业教师和实践单位的工作人员共同担任指导,可与学士后流动站并轨建设,将学制内的实践性教学与未来就业适应期的实践训练连接起来,使实践性教学更为实用,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为紧密.但是校外实践基地的教学实践功能不能影响其正常工作的开展,而人文社科类本科学生在一、二年级学到的专业知识相对较为基础,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尚在形成的初级阶段,他们的基本能力尚无法参与实际工作,实践性教学往往会停留在观察的层面,学生难以参与具体事务的处理.基于这种情况,可由学校与相关单位共同组建校内人文实践基地进行补充,在校内选择固定的实践性教学场所创设一些全真模拟情境,以供学生进行实践性操练,即便学生由于能力欠缺或细节疏漏造成处理问题的偏差,也不会对实际工作产生影响.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又能够通过模拟训练为实地操作做好准备.校内的人文实践基地可以作为大学生入学后到直接参与社会实践的缓冲地带.当然,校内人文实践基地也需要聘请校外企业家、业务主管和人力资源经理等专业人士作为教师,指导学生跨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之间的屏障,向社会靠拢.

再次,需要组织编写专业本位的实践性教学手册.由于高校所使用的教材大多侧重理论性,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成熟教材目前尚不多见,且实践性教学也无法选择统一的教材来进行.因此,需要学校提供一定的保障性条件,组织任课教师编写专业本位的实践性教学手册,以指导教师的实践性教学行为,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实践性教学手册应该首先厘清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实践性环节之间的关联性,将教学目标调整为学生个人动手能力、问题处理能力和适应未来职业需求的适应能力和学习力,而理论基础正是作为这些实践性能力必备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方式形成的基石.其次,应该将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权重、分值及构成详细列出,让教师明确认识实践性教学之前需要做好的准备工作和教学设计需要涵盖的内容和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同时,要将专业课程围绕问题或项目进行整合,将相对接近的课程纳入同一问题或项目之下进行管理.

此外,需要实行大学教师挂职制度.实践性教学对大学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他们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清晰流畅的表达能力和科学研究的素养,又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组织管理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前沿理论和科学研究等问题可以通过大学教师的自我学习和自我修养来解决,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教师来讲并非难事.教学创新的能力可以通过学校层面诸如职称晋升等制度激励来引导.但是,实践性能力的养成往往正是大学教师们的薄弱之处,可以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实行大学教师挂职制度.如教授管理学的教师可以到厂矿企业进行挂职,讲授公共政策的教师可以到政府的政策研究室进行挂职,教授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师可以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挂职,教授马列主义公共课的教师可以到政府宣传部门进行挂职,教授财务管理的教师可以到财务公司或相关事务所去挂职,教授非营利组织管理学的教师可以到公益性组织或慈善团体去挂职,等等.这种挂职并不是简单的参与相关部门的工作,而是要担任实职,最好根据教师在校内的职称给予一定的职务和津贴.职务意味着一定的责任,而责任的授予使得大学教师们认真对待自己的实践工作,津贴是激励大学教师进行挂职锻炼的手段.这些制度安排都能够帮助大学教师深度进入职场,参与工作实践,有效提升高校教师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论文

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本文是一篇行政管理论文范文,关于行政管理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行政。

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本文是一篇行政管理论文范文,行政管理方面有关硕士毕业论文,关于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行政管理及高。

应用型本科机电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文是一篇实践教学论文范文,实践教学方面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应用型本科机电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实践教学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