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质量评估报告:华南地区型大学为例

时间:2024-02-20 点赞:52439 浏览:110146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专业学位论文范文,专业学位方面有关毕业论文,关于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质量评估报告:华南地区型大学为例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适合专业学位及学术型及临床医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专业学位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正经历着一个由学术型向专业型战略转变的发展阶段.随着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和培养模式的转型,其质量问题受到社会普遍关注.调查发现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整体良好,但各专业类别培养质量参差不齐,社会满意度评价不一.学科门类齐全、结构布局合理、特色优势明显、质量品牌效应突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加快研究型大学内部质量保障制度和完善国家配套政策是进一步提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

关 键 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评估报告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2)03―0093―08

一、研究背景

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研究型大学除了承担发展科学技术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外,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仍然是其基本的、最本质的职能.目前,我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分为两种类型――科学(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两者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培养目标不同.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可以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则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主要从事实践工作的专门人才.从层次结构看,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包括硕士和博士两个层次.现有的专业学位中硕士专业学位39种,博士专业学位5种(教育、口腔医学、兽医、临床医学和工程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重点,也是本研究所关注的焦点.从类型结构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为非全日制和全日制两种类型.自1991年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来,主要以非全日制在职教育为主,仅有少数专业实施全日制培养.2009年开始实施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2010年起实行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制度,逐步增加专业学位推免生的数量和比例,鼓励、引导优秀生源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近年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收比例持续增加,预计2012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比例将达到30%,2015年将逐步提高到50%.从学科结构来看,截止到2011年3月,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学科门类涉及管理学、法学、工学、农学、医学、教育学、军事学、文学、经济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十一大学科门类,除理学和哲学外,基本涵盖所有学科领域.研究生教育政策的重大调整标志着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转变.因此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突出其培养特色成为摆在各专业学位培养单位面前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二、问卷设计

发展研究报告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作为切入点.关于教育质量评价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引入了满意度的概念.冯伯麟对教师职业的满意度进行了研究,认为教师职业满意度是教师对其所从事职业以及工作条件与状况的总体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与看法.朱新秤和卓义周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满意度进行了分析与调查,认为职业满意度是个人背景因素、个人内在因素和个人外在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个综合概念.林杰对全国普通高校的现行制度安排满意度进行了调研,认为高校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取决于工作环境,而他们对工作环境,尤其是对各项制度安排的满意度,则是反映高校现行制度合理性与科学性的重要尺度.布鲁斯和布莱克本认为教师职业满意度是衡量学校效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评估目的、主体和对象等不同,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评估指标的选取维度不尽相同.概括起来其质量满意度评估指标维度选取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考察:第一,从投入一过程一产出环节来考察;第二,从外适-内适一个适环节考察.鉴于“投入-过程-产出”环节及“外适-内适一个适”环节的视角,我们设计了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评估指标,将“质量”概念分解成可以实际测量的具体指标,具体包括8个方面:基础和专业知识水平、外语应用能力、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学术道德水平、创新和科研能力、学位论文质量及学习投入程度等.研究采用《华南地区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质量调查问卷》进行了调查分析.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其培养过程来实现的,培养过程大致分解为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导师指导、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等方面.问卷通过设置相关问题来了解学生对这些方面的看法与感受,进而推测培养过程各环节对教育质量可能带来的影响.问卷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对专业学位的认知,内容包括研究生选择就读专业学位的动机、对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了解程度及对专业学位地位的认识等;第三部分是对课程与教学的认识,涉及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学习投入、导师指导、专业实践等;第四部分是学习收获与满意度的认识,即学生对其专业理论素养、专业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提高的自我评价.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华南地区多所研究型大学各年级不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345份,剔除无效问卷36份,有效问卷30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9.56%.各备选项按照由低到高的等级设计并采用五点式计分法,依次记分“1-2-3-4-5”,各维度得分越高表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越高.为确保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我们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数据的初步处理,我们使用克龙巴赫仪系数(Cronbaeh’sAlpha)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α系数为0.861,表明问卷有较好信度.问卷效度检验较适合采用结构效度,即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来检验问卷结构效度,我们提取出了8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他们的累积方差解释率为58.648%,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调查样本分布具有多样性特点.从性别构成看,男生172名,占样本中人数的55.63%;女生137名,占样本总人数的44.37%.从学习形式看,全日制硕士生73人,占总人数的23.62%;非全日制硕士生236人,占总人数的76.38%.从所学专业类别看,文科221人,占总人数的71.52%;理工科66人,占总人数的21.36%;医学等其他23人,占总人数的7.12%.从工龄情况看,没有工作经验,即本科毕业直接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63人,占20.3%;有工作经验的246人,占79.7%.从专业构成看,MPA人数133人,占总人数的43.3%;软件工程人数35人,占总人数的11.3%;MBA人数33人,占总人数的10.7%;计算机技术工程人数25人,占总人数的8.1%;教育硕士人数是19人,占总人数6.1%,其余专业人数64人,占样本总人数的20.5%.三、评估报告

(一)总体评估

调查发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各项得分(学生主观感受)均在中等(3分)以上,总体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良好水平.说明从整体上看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教育质量较好、满意度较高.从表1可以看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最高的是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3.83分),其次为学习投入程度和学术道德水平(均为3.80分),再次为科学实践和学以致用能力(3.79分),基础和专业知识水平(3.75分),得分较低分别为外语应用能力(3.42分)、创新与科学研究能力(3.50分)、学位论文质量(3.67分).说明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中,最欠缺的是外语应用能力、创新与科学研究能力、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这些是今后进一步提高的方向.

(二)差异分析

为了检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在不同评价样本之间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我们将教育质量总分记为总分40分(Total等于8*5).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见表2.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显著性水平P值为0.042<0.05,表明不同专业学生对教育质量评价存在显著差异.为进一步明确在哪些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对反映教育质量的每个指标作了更为深入的分析.表3中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专业硕士在基础和专业知识水平、创新和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学习投入程度等三个指标上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但不同专业样本在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外语应用、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学术道德水平及学位论文质量五个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

第一,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差异.表4显示在存在显著差异的5个专业中,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平均得分最高4.20分.而临床医学、化学工程等专业研究生的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得分较低,均低于3.2分.公共管理硕士、社会工作、工商管理硕士等三个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评分较高,在3.8分至4分之间.法律硕士、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软件工程等专业学生平均分相对较低,学生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二,外语应用能力差异.从表5可以看出,法律硕士、会计硕士、汉语国际教育、临床医学硕士的外语应用能力平均得分较高,在3.6分至3.8分之间.化学工程类的外语应用能力平均分仅为2.8分左右,外语应用能力最差.其他专业如公共管理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工商管理硕士、软件工程、教育硕士等专业硕士生外语运用能力处于3.2分至3.4分之间,外语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第三,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差异.表6表明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法律硕士、会计硕士等专业的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的平均得分较高,在3.92分与4.4分之间,体现出这些专业的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汉语国际教育、教育硕士等专业的硕士生的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的平均得分处于中间状态,但有待进一步加强.而理工科类的化学工程、计算机工程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学生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普遍较低,亟待进一步提高.

第四,学术道德水平差异.表7显示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会计硕士、计算机工程硕士、教育硕士、软件工程硕士等专业在学术道德水平上的平均分较高,位于3.75至4.4分之间;而社会工作硕士、汉语国际硕士、化学工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等专业学术道德水平平均分的相对较低,处于平均分以下.

第五,学位论文质量差异.从表8可以看到,专业学位硕士生学位论文的总体质量的差异较小,普遍得分较低,说明总体质量都得进一步提高.但相对来说,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会计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育硕士和临床医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略胜一筹,理工科硕士学位论文普遍较差,应采取更加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总之,经过十几年发展,华南地区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总体质量满意度良好,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发展.但是各专业类别培养质量参差不齐,仍然存在许多突出问题.学科门类齐全、结构布局合理、特色优势明显、质量品牌效应突出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尚未形成.

(三)问题分析

调查显示,处于前十位的问题分别是:缺乏实践l生教学(17.6%)、扩招太多(10%)、学习时间(8.6%)、导师指导(7.8%)、管理松散(7.8%)、课程设置(5.9%)、教师水平(5.5%)、学生质量(5.5%)、社会认可低(3.1%)、差别对待(3.1%)等.其主要原因是:

首先,专业学位社会认可程度不高.调查发现社会对专业学位了解不多、认识不深,社会认可程度不高.从国家层面来看,专业学位教育缺乏权威的国家定位.2001年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指出:“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与学术性学位人才培养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并没有明确划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同时国家没有出台相应的在学生取得学位后的政策待遇,也没有将专业学位与行业任职资格认证紧密联系起来,导致考生报考积极性不高.整个社会甚至受教育者本人对专业学位的认可度不高,用人单位的招聘及人事制度中更没有体现出对专业学位教育的足够重视.学校管理者对专业学位教育培养重视程度不高,对其管理明显存在边缘化、培训化及营利化等倾向.

本文是一篇专业学位论文范文,专业学位方面有关毕业论文,关于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质量评估报告:华南地区型大学为例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适合专业学位及学术型及临床医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专业学位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次,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还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科学、合理的培养制度.目前我国还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指导标准和教学保障制度.调查中发现有些培养单位在专业学位管理上配备的力量单薄,只在研究生院设立一个办公室,配备几名工作人员,而他们要负责数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与质量保障工作.

再次,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尚没有建立具有差异性、实践性与前沿性的课程体系.调查显示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大多以科学学位培养模式为蓝本,未能充分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具体表现在实践性不强、创新性不足、未能很好地体现差异性和灵活性.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部分教材建设不足、教学用书内容陈旧等问题.调查发现学生认为教材非常符合和比较符合实际需求的只占到55.7%,认为参考书对学习帮助非常大和比较大的只占到了58.9%.第四,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导师实践经验与责任心比较缺乏.大学教师大都是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轻技术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术研究型人才.这些导师长期在高校工作,很少接触到社会实际的管理与工作,难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尽管目前这些大学采用了双导师制,聘请了来自实践领域的高级专业技术专家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但是受到诸如工作时间、待遇和制度等因素影响,往往是象征性地出现在论文答辩会上,很难起到实质性指导作用.调查结果显示:有近1/3的学生认为任课老师教学和实践联系不够.目前研究型大学的导师带的学生数量普遍比较多,导师自己面临着学术科研的压力、教学压力,因此给予学生实质性的指导的时间相对较少.在主观题调查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提到两种类型学位的学生待遇不一,部分导师责任心不强.

第五,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习投入不够.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既有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又有行政人员、企业员工;既有本科毕业生,又有专科毕业生;既有所学领域与从事行业或大学所学专业相一致的,也有与从事行业或所学专业相差甚远的.因此生源成分十分复杂,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这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更有甚者,由于大部分专业硕士受到工学矛盾影响,学习投入远远不够.调查结果显示1.9%的学生课程学习时间占整个学习时间的比例少于10%,14%的在10%-20%之间,19.1%的在20%-30%之间,21%的在30%-40%之间,18.8%的在40%-50%之间,25.2%的学生课程学习时间占整个学习时间比例大于50%,说明学生在课程学习时间以外,很少花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四、对策建议

健全研究型大学内部质量保障制度

完善管理制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整个过程都需要培养单位的管理工作来维系和发展.因此,培养单位必须制订完善、健全的规章制度以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规范管理,这是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的重要条件.要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各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为准则、入学和选拔制度、课程与学习制度、考试与成绩管理制度、导师与科研制度、操作与实践制度、学位论文与学位答辩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培养单位要进一步明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整个研究生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作为学校研究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健全校院两级管理工作队伍,挑选责任心强、业务素质精湛的干部承担管理任务,不断加强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促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提高生源质量.根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特点,建立公开、公正、透明的招生制度和科学合理的选拔标准――学术标准和行业标准.在对考生资格审查时,严格按照国务院学位办的文件要求,逐一核对考生的学位证、和职称证等原件,对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坚决不同意报考.考试和录取工作要坚持“公平、公正、择优、差额”原则,确保质量,宁缺毋滥.不断进行招生考试录取环节改革,推进有利于选择优秀考生的选拔方式.加大学位型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区别力度,学术型研究生考试注重考生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潜能,专业硕士在考察专业基础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考察,以选拔更适合专业型硕士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的优秀考生.

强化师资队伍.首先,强化导师遴选、考核公平竞争机制.实行导师遴选和考核动态管理方式,优胜劣汰,竞争上岗,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明确导师责、权、利,提高导师责任心,加强导师对学生的培养.在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都应该加强导师对专业硕士指导的针对性、个性化和差异化.在对导师考核方面,除了参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考核标准和考核要求外,加强考核导师对培养专业硕士实践应用能力提升程度.其次,进一步落实“双导师”制.参照国外培养模式,在专业硕士导师遴选和导师对专业硕士的培养方式上进行深化改革,聘请行业部门实践经验丰富和理论水平扎实的专业人士参与教学,促进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生的教学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实施“双导师制”.“双导师制”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社会对专业型研究生的认可程度.学校应参照全日制研究生学位点领衔人的待遇和职责,出台相关政策,明确领域领衔人待遇并加强考核.

突出课程特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根据国外较好的培养方式和我国实际及各研究型大学现实条件,我们认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要突出基础性、差异性、实践性、选择性、先进性和创新性.课程设置贯彻“少而精”原则,精简专业课程,更新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知识体系.合理的知识体系应包括职业领域知识、一般性社会科学知识及科学思维知识.专业学位教育归根到底就是为某一职业领域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检验合格与否的惟一标准就是其“任职资格”是否达到.因此应按职业背景差异对知识的不同需求来组织授课内容,构建起合理的职业领域知识体系,如行业领域基础知识、最新进展、存在问题、发展前景、最新技术手段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面对本专业领域,还要面对经济、社会、技术、产业、市场和资源环境等多个领域,因此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应充分体现出“复合型人才”特点,在职业领域知识纵向加深更新的同时拓宽横向领域相关知识,构筑起“职业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体现出专业学位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打通课程学习与课题研究之间的界限,把学习与做课题结合起来,把研究和应用贯穿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加强课程建设,实施课程主讲教师负责制,鼓励各领域根据在职人员、各自的行业特点、地域特点自编具有实用性强的教材,对于成熟的自编教材,学校和学院应资助出版,推进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

优化教学模式.专业学位教学模式的改革应从课堂教学改革人手,以课程内容应用化、课堂教学实践化为起点,逐步摸索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多学科优势,坚持以学员为中心,注重学员与教师双向互动,灵活采用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专题讲座、课堂讨论、主题报告、学术沙龙、模拟训练、观看影象、实地考察等多样教学方式,着力提高面授效果.大力开展专业学位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开发,编制相应的案例库,开发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的操作程序.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确保每一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都能深入行业第一线接受实践训练.加强专业实践.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心所在.研究生教育是以研究为主的教育,是培养少而精的理论型与研究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因此研究能力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应有之义.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针对特定职业领域需要而设置的学位教育,因此特定职业领域的实践能力也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心所在.在教育部专业学位培养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为学生实践提供条件,建立实践基地,联合社会资源共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因此在今后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修改完善时,培养单位应充分考虑到实践环节的学时和学分要求,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联合校外导师,整合资源,建立研究生工作站或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开拓社会实践的思路和视野,为专业学位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要指导学生带着问题与课题深入实践,从实践中遴选课题,加以研究,切实解决企事业及行业上的技术难题,从而收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重视学位论文.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质量管理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归宿.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是衡量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水平、实践技能、研究能力和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学位论文是全面检查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结构和综合分析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所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行目标管理的最后一关.专业型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在文体选择上拥有更为广阔的空间,以突出实用性和职业背景为指导思想,学生可以选择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多种形式,主要体现专业型研究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位论文评价上,一方面,强调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考核专业硕士的理论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对于研究范式的掌控能力.另一方面,要借鉴国外先进培养方式对专业硕士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进行考核.

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相关政策

其一,国家政策的保障措施.在国家层面上,制订完善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规范管理的重要保障.国家法律对专业学位教育的定位、专业学位的质量评价标准和体系,专业学位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定性分析都还远不清晰和成熟.因此,国家和省级部门要准确把握教育发展的趋势,积极开展学位教育研究,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大专业学位教育的支持和投入,从制度上规范专业学位教育行为.

其二,人才市场的配套体系.《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第十条规定:“各专业学位所涉及的有关行业部门应逐步把专业学位作为相应职业岗位(职位)任职资格优先考虑的条件之一.”因此需要进行专业学位与劳动力市场及人才市场的相应配套改革,将专业学位教育与行业准入制度衔接落到实处.在美国,参加一些行业执业资格考试必须以获得经认证的专业学位为前提,绝大多数州的律师资格考试委员会都规定,参加律师执业资格考试必须获得经认可的法学院所授予的法律专业博士学位(J.D.)或法律学士学位(LL.B),自学、律师事务所的实习均不能替代法学院的教育.执业资格考试与专业学位教育的衔接使专业学位教育拥有较高的社会认同度,也使美国专业学位教育享誉世界.我国行业执业资格考试与专业学位教育之间尚未建立有效衔接,相应专业学位教育经历未成为行业执业资格的必要条件,很难避免专业学位教育社会地位受到影响.因此,加强专业学位教育与相应行业执业资格考试衔接,必将促进公众对专业学位的认可,提高专业学位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促进专业学位质量提高和健康发展.

其三,社会中介的评价监督.完善的外部质量监控体系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的必要和有益补充.当前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主体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专业学位全国教育指导委员会和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等为代表的专业学位教育方面的社会中介机构.各种专业学位都成立了相应的教育指导委员会,对各个培养单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和硕士论文在政策上进行宏观管理,同时各种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下又成立了领域协作组,对各个培养单位的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等进行指导.要充分发挥各个准政府组织等

本文是一篇专业学位论文范文,专业学位方面有关毕业论文,关于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质量评估报告:华南地区型大学为例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适合专业学位及学术型及临床医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专业学位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中介组织的作用,由各中介机构从不同层次和侧面通过不同方式进行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监控,保障专业学位的教育质量.要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作用,让他们参与到专业学位教学中来,保障专业硕士教育质量.在美国,行业协会介入相关专业学位的申请者条件规定、培养计划的制定等环节.行业协会还以专业认证为主要手段来监控专业学位的培养质量,而行业协会同时也是执业资格考试的主管部门,他们与相应专业的教育机构协会联合管理专业学位教育.因此,设计一种合理的体制使执业资格考试主管部门能够参与到专业学位教育中来,架设执业资格考试与专业学位教育培养之间的桥梁,中介机构与研究型大学共同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显得非常重要,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可以尝试性地开展专业学位与执业资格考试挂钩的培养机制,以培养适用人才.

相关论文

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质量评估

本文是一篇社会发展论文范文,社会发展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质量评估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适合社。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管理

本文是一篇教育管理论文范文,教育管理方面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管理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适合教育管理及。

对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之反思

本文是一篇教育发展论文范文,教育发展有关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对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之反思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适合教育发展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