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病毒其危害

时间:2024-02-15 点赞:49785 浏览:99143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计算机病毒论文范文,计算机病毒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格式,关于计算机网络病毒其危害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计算机病毒及计算机及操作系统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计算机病毒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对于“病毒”人们并不陌生,猖獗一时的“SARS”病毒、“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以及近几年肆虐的“H1N1”病毒,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灾难.那么,计算机病毒又是什么性质的病毒?它是怎么产生的?它又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危害呢?

与生物病毒不同,计算机病毒是人为制造的产物,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计算机软件、硬件所固有的脆弱性而编制的具有特殊功能的程序.由于这些程序与生物医学上的“病毒”具有同样的传染性和破坏特性,所以人们就把这种具有自我复制和破坏机理的程序称为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程序,但不一定是完整的程序,只要是具备计算机病毒特征的一组指令或者代码就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的本质特征是主动传染性,这一特征使计算机病毒的危害范围和危害性成倍地增加.

关于计算机病毒和网络病毒的产生有多种说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磁芯大战游戏说

20世纪60年代初,贝尔实验室诞生了一种“磁芯大战”游戏,它是3个年轻人工作之余的娱乐产物.这3个人当时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们是麦耀莱、维索斯基和莫里斯.莫里斯就是后来制造了“蠕虫”病毒事件的罗伯特莫里斯的父亲.

“磁芯大战”游戏的玩法是对战双方各编写一套程序,在输入同一部计算机后,两套程序开始在计算机的存储系统内互相追杀.因为程序是在计算机的存储磁芯中运行,因此被命名为“磁芯大战”.这个游戏的特点在于双方的程序进入计算机后,玩游戏的双方只能看着屏幕上显示的战况,而不能做任何更改,一直到某一方的程序被另一方的程序完全“吃掉”为止,所以,磁芯大战是具备病毒攻击性思想的游戏程序.由于用于游戏的程序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因此,长久以来,懂得玩“磁芯大战”的人都严守一项规定:不对大众公开这些程序的内容.

后来,有人打破了这项规定.1984年,《ScientificAmerican》的专栏作家Dewdney撰写了第一篇讨论“磁芯大战”的文章,声称只要寄上2美元,任何读者都可以收到他所撰写的有关如何编写磁芯大战游戏的纲要,在自己家中的计算机上开辟战场.

有人认为“磁芯大战”程序设计思想的泄露,导致了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和蔓延.

二、科学幻想说

1977年,美国作家雷恩在科学幻想小说《TheAdolescenceofP-1》中,幻想出了世界上第一种计算机病毒.作者构思的病毒可以从一台计算机传染到另一台计算机,最终控制多台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从而酿成一场灾难.由此人们认为科学幻想奠定了计算机病毒的思想基础.

三、程序保护说

20世纪80年代后期,巴基斯坦有两个以编写软件为生的兄弟,他们为了打击那些盗版软件的使用者,设计出了一种名为“巴基斯坦智囊”的病毒,该病毒只传染软盘引导区,这也是最早在世界上流行的一个计算机病毒.在保护自身权益的特殊代码中加入攻击、破坏性内容,使保护自身权益的初衷演变成危害结果,这样的变化是计算机病毒出现、发展的根源.

四、网络发展说

网络发展使计算机病毒进入快速传播期,病毒也因此成为严重影响计算机应用的顽疾.

进入20世纪80年代,网络迅速普及,计算机病毒开始利用网络进行传播.此时,在网络上传播的病毒多是早期病毒的改进.在非DOS操作系统中,“蠕虫”是典型的代表.它不占用内存以外的任何资源,也不修改磁盘文件,但能利用网络功能搜索网络地址,将自身向下一地址进行传播,有时也在网络服务器和启动文件中存在.

在1982年,Shock和Hupp根据《TheShockweRider》书中的概念提出了“蠕虫”(Worm)程序思想.蠕虫程序可用作为Ether(以太网)网络设备的一种诊断工具,它能快速有效地检测网络故障.

在1988年11月2日,美国康乃尔大学的学生罗伯特莫里斯利用Unix操作系统寄发电子邮件的公用程序中的一个漏洞,把他首创的“莫里斯的蠕虫”病毒放进Inter网络,由此闯下了大祸.一夜之间,这条“蠕虫”闪电般地自我复制,并向整个Interne网络迅速蔓延,使美国6000余台基于Unix操作系统的小型计算机和工作站受到感染,网络上几乎所有的机器都被迫停机.

2007年,在我国出现的“熊猫烧香”病毒也是蠕虫病毒的一种.

出了蠕虫病毒以外,还有一些网络病毒通过电子邮件等途径进行传播.如2000年出现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病毒就是一个典型的通过电子邮件传播的网络病毒.“罗密欧与朱丽叶”病毒与以往的电子邮件病毒不同,它不再藏身于电子邮件的附件中,而是直接存在于邮件正文,一旦计算机用户用Outlook打开邮件进行阅读,病毒就会立即发作,并将复制出的新的病毒通过邮件发送给其他人,计算机用户几乎无法躲避.

而人类真正验证计算机病毒的存在是在1983年11月,美国计算机专家首次将计算机病毒程序在VAX/750计算机上进行了实验,揭示了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系统的控制和破坏作用.从此以后,计算机病毒就不再是人们空想的概念了.

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全球的网民数量剧增,网络病毒所造成的影响和危害也越来越大.以下事例很能说明问题.

●1988年11月,第一个网络病毒“蠕虫”出现,它感染了美国6000多台计算机,造成的直接损失高达9600万美元,病毒制造者莫里斯本人也因此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1998年4月,CIH病毒爆发,全球约6000万台计算机被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10亿美元.

●1999年,“美丽杀手”病毒爆发,经济损失超过12亿美元.

●2000年5月,“爱虫”病毒在全球造成的损失高达100亿美元.

●2001年9月,“尼姆达”病毒发作,在3天内造成了6亿美元的损失.

●2001年12月,“求职信”病毒发作,病毒邮件阻塞服务器,造成高达90亿美元的损失.

●2003年1月,“2003蠕虫王”病毒在全球爆发,感染了100万台计算机.北美、欧洲和亚洲的2.2万个网络服务器遭到攻击,数万台自动取款机瘫痪,票务预订、网上购物、电子邮件、网络等网络服务遭受严重影响,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2亿美元.

●2003年8月,“冲击波”病毒爆发,感染了100万台计算机,损失数十亿美元.

●2004年1月,“SCO炸弹”病毒全球爆发,经济损失高达261亿美元.

●2004年5月,“震荡波”病毒迅速在全球传播,全球1/3的计算机受到感染.

●2005年2月,“MSN性感鸡”在短短6个小时之内就感染了2000多用户,整个中国大陆的病毒感染率高达80%.

●2006年8月,“魔波”病毒在5天内感染全球105万台主机.

●2007年2月,破坏国内上百万个人用户、网吧及企业局域网用户的“熊猫烧香”病毒案告破.该病毒程序的设计者李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以上数字可以清楚地说明,网络病毒不仅会造成个人计算机的故障,也会影响网络的正常通信,并且还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所网络病毒引起的危害已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相关论文

计算机网络病毒防范的

本文是一篇计算机论文范文,计算机方面有关硕士学位论文,关于计算机网络病毒防范的相关开题报告范文。适合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病毒及计算机网。

计算机网络病毒防护方法

本文是一篇计算机论文范文,计算机类毕业论文范文,关于计算机网络病毒防护方法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适合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病毒及。

高校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防控

本文是一篇互联网论文范文,关于互联网方面硕士毕业论文,关于高校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防控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互联网及网络安全及网。

计算机网络病毒的主要特性与功能

本文是一篇计算机论文范文,计算机类毕业论文题目,关于计算机网络病毒的主要特性与功能相关本科论文范文。适合计算机及计算机病毒及计算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