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学本科教学专业课程建设现状与趋势

时间:2024-03-20 点赞:51147 浏览:104966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档案学论文范文,档案学类在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档案学本科教学专业课程建设现状与趋势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适合档案学及管理学及实践教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档案学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档案学课程体系是档案学本科教育的重要保障,其建设得科学与否,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为例,揭示其档案学本科课程建设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优点及不足,并提出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同时指出档案学本科教学专业课程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 键 词:档案学;本科教学;课程建设;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1-0001-02

档案学专业课程建设是档案学学科建设发展的核心内容,对学科建设起到了支持和推动的作用.200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年会对信息化背景下的高等学校档案教育改革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强调了档案学教育改革对于档案学适应新背景、新形势的必要性,这次会议的召开为档案学专业的课程改革拉开了序幕.从2004年至今,全国三十多所档案高等教育院校相继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着课程体系的改革.本文以黑龙江大学档案专业本科教学为例,对其课程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探寻档案专业本科课程改革的趋势.

一、档案学本科教学专业课程建设现状

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自1984年成立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专业人才.为了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也在改革变化着.笔者对2007年以来的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进行分析,以揭示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建设现状.

2007级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17门,具体包括文书学、档案管理学、科技档案管理学、档案文献编纂学、档案保护技术学、档案学概论、中国档案事业史、办公自动化、管理学原理、信息学概论、外国档案管理、档案微机管理、档案法规、信息管理、电子文件档案管理、档案缩微复制技术、实验课程实习(专业);专业选修课22门,具体包括古代汉语、科技信息检索、中国政治制度史(古、近、现代)、社科文献检索、人力资源管理、东北地方史、管理心理学、专业外语、人事档案管理、档案应用软件介绍、特种档案管理、科技情报工作、秘书学、档案行政管理、书法、社会学概论、中国古典名著赏析、历史文献学、方志学、文物鉴赏、档案价值研究、CAD文件管理.2008级专业必修课17门,将信息管理和档案缩微复制技术改为选修课,增加了秘书学、VB程序设计;专业选修课25门,删掉了东北地方史等一些史类课程,增加了电子政务、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网站建设等信息技术类课程.2009级专业必修课17门,将办公自动化改为选修课,增加了科技信息检索,专业选修课25门,稍作调整.2010年以后沿用2009版教学计划.

通过分析,可将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的建设现状概括为几下几方面.

(一)课程设置稳定性较强

2007年以来虽然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课程内容稍有调整,但是专业必修课的门数始终保持在17门,而专业选修课的门数由2007级的22门增加到2008级的25门,并一直延续至2012级.这说明,档案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稳定性是比较强的,这种稳定性对档案人才的培养是有益的.

(二)实验课程、实习(专业)有特色

档案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对档案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使其能够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更要使其具备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实验课和专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2007年以来每一届档案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实验课程和专业实习.实验课程与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是相匹配开设的,专业实习一般安排在大三下学期,而且各大高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成为学生们实习的基地.专业实习成为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中最有特色也最为出众的一个环节.

二、档案学本科教学课程改革的原则

教学课程改革是完善课程体系的必经过程.只有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完善课程体系,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档案专业人才.课程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

“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是课程改革应当遵循的总体原则.“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档案学专业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档案学本科课程体系的设计应以此为基本出发点,并按照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确立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原则,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思路,优化教学方案,以达到完善课程体系,全面培养高素质档案人才的目的.

(一)厚基础

“厚基础”即指档案学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重视档案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基础理论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门类齐全,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全方位地了解档案学专业,更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宽口径

“宽口径”就是要以档案学专业基础课程为主,多门课程多个方向发展为辅.1998年,我国教育部在专业调整与合并时,将原隶属于历史学的档案学专业划归到管理学名下,与图书馆学、情报学并列[1].档案学隶属于管理学,而且又与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并列的情况出现后,档案学势必会与图书馆学、情报学以及信息管理学等相关学科产生融合.与此同时,随着图情档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档案学的发展需要相关学科间的融合,这种融合不仅能促进传统档案学理论向更广阔的方面扩展,而且也充实了教学内容,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更是促使档案学教育向更深、更高的层次演进和发展,从而为培养“宽口径”人才提供了可能.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档案对历史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档案学专业曾经隶属于历史学,从这两点来看,不能因为档案学专业如今学科属性的改变而放弃与历史学的密切联系.因此,课程体系中许多有价值的历史类课程需要保留下来.

(三)强能力

实践性强是档案学这门学科的重要属性.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极其重要,因此,实践教学应担负起培养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和提升综合素质的中流砥柱的重任[2].所以说,档案学本科教育应重视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实践课程调动学生思考和动手能力的作用.三、档案学本科教学专业课程改革的趋势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事物就是变化.改革正是实现变化的有效途径.目前,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现状经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看到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了问题.而问题的出现,恰恰需要通过课程改革来解决.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预测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改革趋势的过程中,要时刻铭记和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原则,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逐步完善课程体系.

(一)基础理论课程改革

1998年教育部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的调整,即档案学专业,成为管理学门类下“图书档案类”二级类下的专业.这次专业调整顺应了国际档案学理论研究和档案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适应了我国档案事业建设对高层次档案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3].既然档案学已划入管理学门下,那么档案专业课程的设置势必要增加管理学方面的课程.而且管理学课程的开设是为了丰富档案工作者的管理思想,目的是要用科学的理念、先进的思想来武装未来的档案工作者,这恰恰成为改变传统档案观的基础[4].黑龙江大学目前档案学专业课程中管理学方面的课程开设较少,未能满足培养学生管理思维、管理能力的需要,建议增设此类课程.


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资源的作用,档案是重要的信息资源之一,政府将成为档案信息一体化的重要实现场所,电子政务是实现档案信息一体化的重要手段.因此,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今后档案学发展的方向,亦是档案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这样的背景,对档案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信息管理、电子政务、电子文件管理以及计算机编程、网络设计等方面的课程应逐步纳入到课程体系之中.

此外,档案学专业课程设置上可以发挥与相关学科融合渗透的优势,在选修课方面增加一些例如档案行政管理学、档案社会学,档案目录学、档案经济学、档案统计学、档案心理学、档案美学等分支学科的课程,以扩大学生们的视野,增加学生们的知识贮备.

(二)实践课程改革

档案学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的是管理型实践型的人才,因此实践教学必不可少.从黑龙江大学目前档案专业课程设置来看,实验课程、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设计是比较科学合理的.但是,实验课程和实习的课时如果能更多一些,从学校课堂、实验室、社会三个方面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那么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将会得到更大的锻炼,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将更容易实现.

(三)打造专业特色

黑龙江省档案馆因大量清朝满文档案而闻名全国,黑龙江大学档案学的专业特色可以依托于此.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可与黑龙江满语研究所合作,设置偏重满文历史文献开发方向,增设例如清史、档案文献编纂学、历史文献学等课程以辅助满文档案的整理与开发;也可与黑龙江省档案馆建立合作关系,翻译整理满文档案.这种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打造,有利于传承满族文化、彰显民族精神,更有利于为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搭建平台.

相关论文

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课程建设

本文是一篇课堂教学论文范文,关于课堂教学类毕业论文题目,关于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课程建设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适合课堂教学及现代教育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