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困境

时间:2024-02-08 点赞:48150 浏览:95330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就业指导论文范文,关于就业指导电大毕业论文,关于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困境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就业指导及综合素质及心理素质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就业指导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当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也面临困境.法学本科教育是我国法学教育的基础,法学本科毕业生是推进国家法治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学生切身利益.因此,分析当前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困境,有针对性地化解他们的就业障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困境;解决策略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2014年将增至727万人,宏观就业压力增大致使全国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复杂,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也尤为突出.根据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①显示,2009届、2010届、2011届、2012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低的专业是法学,就业率分别为82.3%、86.7%、86.8%、87.2%.从纵向来看,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但横向比较而言,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与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相对的是我国中西部地区还有213个县没有自己的律师②,涉外领域缺乏优秀的法律人才③,执业律师数量已有20万之众,分属于全国约1.8万家律师事务所④,但与发达国家人均拥有律师数量相去甚远等等.当前总体情况是,一方面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面临困境,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和领域却招不到合适的法律人才.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分析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化解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困难,推动法学本科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一、当前法学本科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

1.学生个人因素

学生个人因素主要包括就业价值观和综合素质两个方面.价值观对个体行为选择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就业价值观反应着学生的择业目标和择业要求.在国家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之前,法学本科毕业生大都分配至公、检、法等国家机关法务部门,工作专业对口,社会地位较高,人们在观念中也认为法学毕业生最好的去处就是这类单位.同时,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体制性问题的存在,法学本科毕业生在观念上更愿意进入工作性质稳定、社会地位较高、各方福利健全的国有单位.而对收入较高但竞争激烈的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兴趣往往不大.

综合素质主要包括合理的知识结构、优秀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实际上,很多法学本科毕业生知识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法学专业素养不扎实、跨学科知识储备贫乏、外语应用能力较弱、知识视野狭窄等问题.还有一些毕业生虽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但没有形成优秀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体现在缺乏诚信品质、团队意识不强、心理抗压能力较弱等方面,而这些方面是一个人优秀综合素质的主要构成方面.

2.学校因素

学校品牌声望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对毕业生就业有着显著影响.从学校品牌声望来讲,目前法学本科毕业生供给量充足,用人单位有足够的空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择优招录,而选择的依据之一就是毕业生所在学校的品牌声望.事实上,“五院四系”、“985、211院校”的法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好于其他高校.因为用人单位倾向于招录学校品牌声望较高的毕业生,其结果就是普通大学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极不乐观.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目前市场决定需求,“出口”决定“进口”的管理机制下,各个高校都从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面加大了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支持.但当前仍然存在着学校就业指导人队伍建设滞后,就业指导人员专业素养欠佳、就业指导工作办公设施落后以及就业指导与大学生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

3.社会因素

市场需求、市场规则和经济发展状况对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也有重要影响.经济发展状况影响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决定着毕业生就业规模,甚至决定着高校相关学科设置的存亡.随着我国法学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展,公、检、法等国家机关法务部门一方面不断提高招录门槛,另一方面也无法吸纳大规模的法学毕业生.对其他非公有制经济主体来讲,他们需要大量优秀的法律人才,但是这类企业在招聘中存在的不完善的劳动保障以及性别、学历层次、毕业院校等方面的限制,阻碍了很多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之路.

规范的市场规则有利于保护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环境和创业热情.但目前一些地方还时有发生的招聘不正之风打击并影响着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期望.法学本科毕业生具有法律人独有的对正义和公平的高度崇尚与捍卫,而失范的市场规则会打击他们的法治信仰.

4.家庭因素

家庭背景和父母观念也会影响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选择.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乡二元体制”进一步减弱,但目前依然存在着就业时“生源地限制”、“户籍限制”等家庭因素的负面影响.有些家长支持孩子非公务员工作不去,非国家单位不选等等,这些误导性教育导致很多应届本科毕业生错失就业机遇.

二、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困境的解决思路


1.革新观念,提升素质

学生个人因素是就业成败的关键.对法学本科毕业生而言,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自我调适.第一,必须革除传统法学毕业生择业观,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要解放思想,要在最具活力的各类工商企业中大展风采,用法律人的严谨态度和专业素养维护市场经济中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要破除乐于安逸,固守安稳的观念,要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及国家利益的关系,将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和谐统一.第二,要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校期间要致力于所学,在学有所长的同时,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一专多能”的能力结构.同时要特别注重塑造自己优秀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将“立德”、“修心”作为人生至高理想追求.

2.塑造学校品牌,提升就业服务

从学校品牌效应来看,用人单位对各个高等院校法学人才培养状况并不是悉数掌握,用人单位重点关注的往往是部属重点高校,而对非部属高校等地方性或地区性高校关注不多,了解也不够.因此,这类高校法学培养单位就必须重视塑造自己的品牌.探索独具一格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向社会积极推介自己的法学人才,提高社会认可度.从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出发,要构建“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全员化”就要求高校人才培养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应积极配合就业指导与服务部门的工作,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提供就业信息;“专业化”就要求高校应该有专业的部门和专业的人员及设施和设备为毕业生就业服务,打造和提升专业就业指导人员业务素质;“信息化”就是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平台和现代通讯联络手段,将就业信息和就业政策及时准确地发送至每一位毕业生.

3.开拓就业空间,规范市场秩序

从市场需求方面来讲,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应灵活调整招录政策.目前法学本科毕业生进入此类单位,必须经过两次类似过独木桥的大考,一是国家司法考试,二是公务员招录考试.这两次考试的特点是参考人员多,通过率低,且均与从业直接挂钩.再加之,公、检、法等国家机关招录学历门槛逐年提高,法学本科毕业生进入此类单位的机会日渐缩小.因此,基层政法部门可否灵活调整招录政策,降低法学本科毕业生的报考门槛,灵活招录测试方式.

其他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应成为法学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但企业在招聘工作人员时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避免出现因性别、户籍、生源地等因素而拒绝录用的情况.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应严厉查处各类招聘过程中出现的破坏公平正义、损坏公平竞争的事件,保障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公平竞争权利.最后,从长远考虑发展才是第一要务,只有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空间和就业机会.

4.完善社会保障,优化家庭教育

要继续推进城镇化深入发展,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畅通就业渠道,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失业登记制度,完善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制度,用制度保障大学生就业不受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制约.作为家长,应与孩子充分沟通,了解当代青年人的就业诉求,尊重青年人的正确选择,不应以过去传统的就业观念束缚孩子的就业选择,做到建议而不决定,指导而不干涉.

作为刚刚走出校园的毕业生,审慎地进行职业选择“无疑是开始走上生活道路而又不愿拿自己最重要的事业去碰运气的青年的首要责任”⑤.而为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是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的首要职责,也是国家、社会及家庭的重要责任.因此,各方面应积极协作加强对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

引文注释

①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http://.mycos../McResearch/ShowBBFJ,参考于2014年2月8日.

②2011年度中国律师行业最受关注的新闻事件[J],中国律师,2012(1):82-85.

③江国青.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型法律人才的培养[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0(1):135-142.

④张志铭.回眸和展望:百年中国律师的发展轨迹[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3(1):121-134.

⑤中国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3.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相关论文

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瓶颈

本文是一篇管理类论文范文,管理类相关硕士毕业论文,关于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瓶颈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管理类及法学及就业指导方面。

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与

本文是一篇法律职业论文范文,法律职业类函授毕业论文,关于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与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适合法律职业及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