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本科院校一六三学科竞赛体系――厦门理工学院为例

时间:2024-02-23 点赞:51098 浏览:106752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大学生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构建本科院校"一六三"学科竞赛体系――厦门理工学院为例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大学生及国家级及实践教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大学生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一、前言

学科竞赛是面向大学生开展的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是激发潜能和创造力的最好手段,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实际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部、财政部2007年1月,联合发布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在质量工程建设内容中明确提出:继续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重点资助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学科竞赛的发展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其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学生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解决现实问题当中,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第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通过竞赛提高了学生学习理论课程的积极性、挑战性,也培养了学生追求科学发现的心理品质,以及努力攻关的顽强意志.第三,有利于优良学风的形成.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逐步凝聚成一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队伍.通过表彰和宣传,在校园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竞争氛围,达到以竞赛促教学、促学风的目的.

二、厦门理工学院“一六三”学科竞赛体系构建

厦门理工学院以“项目带动”方式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围绕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企业参与、氛围营造、品牌引领等环节,构筑“一个目标”、“六个结合”、“三项保障”为一体的学科竞赛体系,实现竞赛活动系统化、长效化和品牌化.近5年来,在国内外赛事中获得国家级奖项612项,省部级以上竞赛项目获奖达3087人次,多个比赛项目成绩刷新福建高校甚至中国高校参赛历史记录.以工科类竞赛为例,厦门理工学子获得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油车组总冠军;(此前,曾获世界大学生方程式赛车两个单项亚军)全国高校算量大赛蝉联三连冠;全国大学生结构大赛省赛三连冠,2次全国一等奖;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和省赛总冠军.参赛类别、获奖级别和数量均位居国内同类高校前列.目前,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项目达85项,覆盖所有教学单位和学科领域.


“一个目标”:以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开展竞赛活动.

“六个结合”:

1.把学科竞赛与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结合起来.学校一方面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传统学科赛事和自办赛事,扩大参与面和受益面;另一方面通过整合资源,突出重点,打造优势学科品牌赛事.学校在设计竞赛项目时,兼顾各学科的优势与均衡发展,侧重点和针对性各不相同,既有面向广大同学的基础性竞赛,也有面向尖子生和特长生的综合竞赛,竞赛团队通常由多个学科领域师生构成.

2.把学科竞赛与实施教学质量工程结合起来.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把学科竞赛工作纳入“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中,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与实践教学、课程建设、科研课题有机融合,达到以赛促教、促学、促研、促改的目的.通过竞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堂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专业课与基础课、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时,推动实验室建设和运行方式改革,以学科竞赛反哺教学.

3.把学科竞赛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竞赛活动始终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而展开,学校把现有学科竞赛项目划分为院级、校级、省(市)级和国家级四个层次,层层递进,逐级选拔优胜者.通过“多层次”学科竞赛,“全方位”培养学生基础知识、专业综合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历经自主选题、设计、制作、营销、参赛等多个环节,有意识地将理论与实践、科技与人文、做人与做事结合起来.

4.把学科竞赛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结合起来.针对工程类学科竞赛的验证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学校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鼓励学生自发组建各类创新兴趣小组或俱乐部,从中遴选出部分卓越项目予以“立项”支持,配备优秀教师全程指导,为其创造良好的竞赛条件;构建大工程综合训练体系,建成现代工程训练中心,要求所有理工科学生必须经过工程训练,所有文科学生必须经历工程认知环节.

5.把学科竞赛与良好学风养成结合起来.学校依托各类竞赛俱乐部、创业梦工场、科技社团等,促进校院之间、学科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通过导师、学长传帮带、师带徒、老带新等方式传递正能量,帮助低年级和后进生解决困难,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竞赛优胜学生的同侪示范作用.学校因势利导,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学科竞赛的氛围,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

6.把学科竞赛与地方产业、企业需求结合起来.对接好产业需求、行业背景和企业通用标准,提升学科竞赛的内涵与外延.比如,校企联办赛事,共同组建师资和评委团队,共建组织机构并提供经费保障,共建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共同搭建竞赛成果的转化、固化和推广平台,共同申报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引入企业资金设立创新奖学金,从企业找课题和项目等;为学生就业、创业、升学打好基础.

“三大保障”:

1.组织保障.加强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和培训力度,实施第二课堂培养计划.学校从2008年起每年划拨300万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由创新创业园负责组织管理;专门开辟开放式创新实验室,为参赛团队提供竞赛训练场地和设备支持.积极整合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校董和校友会等社会资源,联合创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地和科技成果孵化基地.

2.师资保障.加强学科竞赛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一支由管理、指导教师、学生组成的学科竞赛团队.聘请校内外高水平学科竞赛辅导教师、行业专家担任导师,对不同学科和学习进度学生实行分类指导;同时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学校通过博士沙龙、名师讲坛、青年教师论坛等活动每年定期召开学科竞赛专题研讨会,传授经验、总结教训,部署新赛事策略措施.

3.制度保障.将学科竞赛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关于竞赛运行管理、工作量核算、竞赛补助、奖励等环节的系列管理规定,形成规范的制度体系.比如,实行“项目立项”制度,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实施;校院两级分别设立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金,运用市场竞争机制优化竞赛项目,分级分类给予支持;设立“创新”学分,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加大对参赛获奖师生、组织和承办单位的奖励力度.

相关论文

构建本科院校特色职技就业体系的

该文为就业指导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与构建本科院校特色职技就业体系的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可作为本科论文专业就业指导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