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社区治疗血糖控制达标状况影响因素

时间:2024-04-14 点赞:54374 浏览:114394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血糖论文范文,关于血糖方面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关于糖尿病患者社区治疗血糖控制达标状况影响因素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适合血糖及社区医生及糖尿病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血糖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总结2型糖尿病病人在社区门诊治疗中临床特点,分析血糖控制效果差的原因.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本社区门诊符合1999年WHO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糖尿病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血糖控制不良的235例,采用询问病情、随访等方法,加以总结并作原因分析.结果:血糖控制不良的主要相关因素是:1.未行有效生活方式干预.2.不愿接受药物治疗.3.未按医嘱服药并自我规范监测血糖.4.当单一药物无效时拒绝联合用药.5.单一中药治疗.6.拒绝胰岛素治疗.结论:目前本社区门诊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者约24.02%.社区医生应加强对糖尿病的卫生宣教,坚持规范治疗,提高患者医从性,教育患者遵医嘱进行复诊.

【关 键 词 】社区卫生服务;糖尿病;门诊医疗;血糖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200-02

糖尿病是社区门诊常见病,糖尿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血糖升高,持久性的高血糖引起各类并发症,所以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血糖,经验表明,如果能够将血糖有效地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可以阻止或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就我院门诊235例血糖控制效果差的糖尿病例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控制血糖水平和防止并发症的措施.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0月共收治门诊2型糖尿病人978例,大部分为本社区居民.年龄48-81岁,平均69.56±5岁.其中空腹血糖≤6.1mmol/L,共508人,占52%;在470人中空腹血糖>7.0mmol/L,为血糖控制不良,共235人,约占24.02%,其中男性128人占54.47%,女性107人占45.53%.

1.2诊断标准:糖尿病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1糖尿病症状加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2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126mg/dl).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2h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测定法.糖尿病血糖控制效果差的标准为:经社区门诊治疗后血浆空腹葡萄糖仍>7.0mmol/L(126mg/dl),或非空腹葡萄糖仍>10.0mmol/L(180mg/dl).

1.3统计方法:235例糖尿病病人均在本社区门诊定期复诊,监测血糖,门诊医生通过询问病史、治疗、动态观察病程和随访,然后统计、汇总、分析.

2结果

对糖尿病治疗效果差的235例病人进行原因分析和归纳,发现大部分患者对糖尿病知识了解不够,对血糖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治疗存在恐惧、抗拒心理,因而医从性差.表现为1.饮食不控制,或肢体运动少.2.单一生活方式干预血糖控制失败时拒绝口服药物治疗.3.服药不遵医嘱,减量服用或减少服药次数.4.口服一种降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不愿接受联合应用降糖药.5.对药物副作用有顾虑,迷信中药,尽管中药治疗效果差也拒绝西药治疗.6.病人害怕对胰岛素产生依赖性.在口服药物彻底无效,或糖尿病产生并发症时仍拒绝胰岛素治疗.7.胰岛素治疗期间不能规范地监测血糖水平,不能及时正确合理调整胰岛素治疗量,致使治疗期间血糖处于较高水平.


3讨论

糖尿病被称为“富贵病”,但是统计资料表明,发展中国家的糖尿病发病率高于发达国家,糖尿病人数排名前四位国家依次为:印度、中国、美国、印尼.而且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典型的糖尿病临床表现是“三多一少”,但是许多糖尿病患者不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致使延误治疗.不少人往往在健康检查或出现并发症时,如脑卒中,急性感染等情况下才发现疾病,开始接受诊治.人们由于对糖尿病疾病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对糖尿病危害性以及控制并发症及延缓并发症发生重要性的知晓率不尽如人意.根据2型糖尿病控制目标(亚洲、太平洋地区2型糖尿病政策组•,1999),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值(理想)为空腹血浆葡萄糖为4.4-6.1mmol/L,餐后2h血浆葡萄糖4.0-8.0mmol/L;目标值(差)为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餐后血浆葡萄糖10.0mmol/L.我们的社区门诊糖尿病血糖控制效果不良者24.02%.与一些甲等医院比,这个比例也许不算太高.但是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患者,之前已经在各大医院经过治疗,病情相对稳定.所以就本社区标准而言,这样的比例是不理想的.血糖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2型糖尿病的治疗原则.本组资料FPG控制不满意的24.02%,是指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上的糖尿病病人.有关杂志报道的全国糖尿病控制达标率30%-50%,是指空腹血糖控制在6.1mmol/L以内的人数.本组资料中该类病人占52%,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能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挥自己优势,积极开展一系列糖尿病监测和干预治疗措施有关.对血糖控制理想和一般者3个月随访1次;对血糖控制不良者每月随访1次;并对糖尿病人建立健康档案、综合性防治网络,事实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规范化管理措施.随访的糖尿病病人中,经饮食控制及运动锻炼后仍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水平者,应积极采取药物治疗.糖尿病病人的胰岛β细胞功能会因病程的延长而逐渐衰退,单一口服较大剂量的降糖药难以控制血糖,需要2-3种口服降糖药联合使用.合理选用口服降糖药可以取长补短,产生很好的协同作用,有利于血糖控制,同时减少单种药物剂量,降低药品毒副作用,延缓细胞功能衰竭,取得最佳降血糖疗效[1].我们的统计资料中有5.89%的患者不遵医嘱,拒绝联合用药,这是血糖水平居高不下的一大原因.对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治疗中,如果已长期口服降糖药物,并已联合3种以上降糖药物,疗效仍不佳并出现各种急慢性并发症者,应积极选用胰岛素治疗[2].资料显示本社区235例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病人中,62例尽管口服药物效果差,仍不愿接受胰岛素治疗者,所占比例26.38%,分析其原因大致有:1.惧怕一旦用上胰岛素后将无法停用.2.治疗不方便.3.胰岛素价格太贵,经济上难以承受.4.对血糖不能控制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本资料中有8.16%患者迷信中药,尽管无效,仍拒绝西药治疗.中药并非对所有糖尿病人都适用[3],尤其不适用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该型患者自身没有或仅有极少量的胰岛素产生,不得不依靠外源性的胰岛素来维持正常的生理需要.

提高患者的医从性与临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我们发现有8.53%的患者不按医嘱治疗,表现为:服药时间、次数、数量、品类上的不依从,如磺脲类药在饭后服,而双胍类药服于饭前,应服2种药时仅服1种,每日3次自行改为1次等,也有患者只关注空腹指标,对餐后指标就不重视,最近国内外专家提出[2]餐后高血糖促发心血管事件不容忽视的警告,餐后高血糖可伴发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造成血管损害,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促发心血管事件[4].我们应当引起重视,必须全面控制患者餐前、餐后血糖水平.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与运动,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是有效控制糖尿病的最重要环节.社区医生应对糖尿病病人实施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知识讲座,提高糖尿病病人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提高医从性,坚持自我监测血糖水平,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努力控制血糖水平并对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加以有效干预,最大限度地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相关论文

90后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

本文是一篇医学生论文范文,关于医学生硕士毕业论文,关于90后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医学生及回归分析及心理。

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

本论文为关于心理健康方面心理教育论文,关于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相关毕业论文题目,可用于心理健康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