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主观幸福感和临床指标的影响

时间:2024-03-29 点赞:52846 浏览:111414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这篇冠心病论文范文属于医药学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冠心病相关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主观幸福感和临床指标的影响相关发表医学论文流程。适合冠心病及老年冠心病及生活质量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冠心病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主观幸福感以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 方法 选择老年冠心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三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1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上日常生活干预护理,研究2组在研究1组护理基础上对家属同时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比较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6个月三组的主观幸福感指数、血压、血糖、血脂、体重指数等相关指标. 结果 出院后研究2组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与对照组和研究1组比较,差异显著(P < 0.05或P < 0.01).研究1组和研究2组舒张压、收缩压、甘油三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 0.05或P < 0.01). 结论 综合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患者主观幸福感.

[关 键 词 ] 综合护理;冠心病;主观幸福感;临床指标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6-0098-04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指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超重、肥胖、痛风、不运动等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及饮食习惯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冠心病病程长、进展快,成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老年慢性患者的主观幸福感一般较低,这与多种因素有关[2].本文主要是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主观幸福感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以期为临床上选择最佳护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2年1~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老年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诊断明确;②冠状动脉狭窄超过50%;③年龄≥60岁;④心功能Ⅰ级和Ⅱ级.排除标准:①老年痴呆或其他精神智力等异常不能完成问卷调查者;②听力或语言障碍;③合并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其中男42例,女48例,平均年龄(70.3±14.1)岁.将患者依护理方式分为三组各30例.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69.7±11.7)岁;研究1组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71.0±14.3)岁;研究2组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70.2±10.6)岁.三组性别比和平均年龄比较差异不明显(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入院后给予常规护理,并给予常规冠心病的相关健康教育,包括冠心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诱发因素、并发症、可能的预后、主要治疗方法,并发放相关的学习资料.


1.2.2 研究1组 在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加上日常生活习惯指导等护理干预.患者入院后即对患者日常生活习惯和方式进行调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与患者一起制定有利于冠心病康复的生活方式目标,并根据循序渐进的方式,结合患者能够接受的程度,逐渐向健康生活方式目标过渡,具体包括生活起居、健康饮食、合理运动等.准备期:对患者合理饮食、遵医用药、规律运动进行指导;行动期:患者配合护士行为转变的指导,执行制定的个性化饮食计划、运动计划、用药指导等,从入院后到出院后3个月.持续期:维持上述饮食计划、运动计划等持续6个月,并最终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饮食干预包括饮食结构要合理,少食多餐、定时定量,控制总热量的摄入,以谷类为主,兼顾多样化,适当限制胆固醇的摄入,每天不超过300 mg,食用油以植物油为主,多吃蔬菜和水果,每天500 g,补充充足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限制食盐摄入,每天少于6 g.以有氧运动为主,例如快走、慢跑、游泳、太极拳等,强度以自身能承受的中等强度为宜,对没有经常锻炼者,前3个月以低强度运动为主,然后根据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量.每周运动至少3~5次,每次30~60 min.不宜早起,不宜空腹运动.睡眠对患者疾病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睡前温水泡脚、听舒缓音乐诱导入眠,深呼吸、放松肌肉、心情放松以促进睡眠.嘱咐患者遵医按时用药,采用多种方法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戒除不良习惯,包括吸烟、饮酒等.同时,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疏导,使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增加其主观能动性,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入院后即根据交流对话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绪.因为该病为慢性过程,反复复发,患者多合并有焦虑、抑郁、紧张、压力大等心理不良情绪.护理人员根据具体情况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并给予良好的照顾和关爱,使其身心放松.给患者提供疾病和心理双相咨询,通过倾听、安慰、疏导、支持等方法,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1.2.3 研究2组 在研究1组的基础上对患者的家属同时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并指导家属如何在生活、心理等方面给患者以支持、鼓励、监督等.

1.3 评价方法

1.3.1 主观幸福指标 采用老年主观幸福度的自评量表[3]评价患者主观幸福感.24个条目,10个条目是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14个条目是正性体验和负性体验.总的幸福度为正性情感+正性体验-负性情感-负性体验.得分越高则幸福度越高.

1.3.2 状态焦虑量表[4] 本量表共20项,10项正性情绪条目反序计分,10项负性情绪条目正序计分,完全没有计1分,有些计2分,中等计3分,非常明显计4分.分数越高则焦虑越严重.

1.3.3 临床指标 体重指数、血脂、血糖、血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三组间及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一般资料及干预前临床指标比较

三组一般资料及干预前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均衡性.见表1.

2.2 干预前后三组各临床指标比较

出院后研究2组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与对照组和研究1组比较,差异显著(P < 0.05或P < 0.01).研究1组与研究2组舒张压、收缩压、甘油三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 0.05或P < 0.01).见表2.

2.3 干预前后三组主观幸福感比较

三组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主观幸福感比较差异显著(P < 0.01),研究1组干预前后不同时间点主观幸福感比较差异显著(P < 0.05).见表3.

2.4 干预前后三组焦虑感比较

三组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焦虑感比较差异显著(P < 0.01),研究1组和研究2组干预前后不同时间点主观幸福感比较差异显著(P < 0.01).见表4.

3.讨论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慢性病成为困扰老年人的一大问题,而其中冠心病居于重要位置.冠心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危险大等特点,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冠心病的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和性别、家族史、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超重、肥胖、痛风、不运动等.

幸福感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感,是一种愉快的心情,幸福感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是生活质量的重要反映指标.主观幸福感是被评价者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心理指标.一方面具有主观性,一方面具有整体性和相对稳定性.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有人格因素、自我效能、自我评价、年龄、家庭关系、健康状况、收入、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多种因素[5,6].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患者的主观幸福感.运用知信行理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相对应的心理护理,改变不正确的认知评价,降低消极情绪,从而提高主观幸福感.以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为基础,使患者采取积极主动的心态去面对疾病、接受治疗,能够促使疾病的恢复.通常患者患病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并发症越多,患者的不良情绪越多.主观幸福感越差,综合护理通过饮食、生活起居、运动、心理等多方面给予正确的指导,改善患者的身体健康情况,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主观幸福感.遇到问题后患者的应对方式也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通过心理疏导,使患者调整情绪,减少心理压力,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主动参加健身活动,增强体质,舒缓压力均有利于患者主观幸福感的提升,而积极的心态也有助于疾病的康复[7,8].研究2组增加了对家属的相关知识的教育和指导,增加了家庭的支持、对患者气道支持、关心、理解、监督、鼓励的作用.患者出院后,与家属生活在一起,家属的态度和支持对患者的治疗和遵医依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的研究中,研究1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了综合护理,包括饮食、运动、遵医服药等指导和心理疏通,而研究2组在此基础上又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指导其对患者给予支持和鼓励.结果显示,研究2组总体的临床指标在出院后6个月优于研究1组和对照组,而研究1组也优于对照组,而三组主观幸福感在出院后3个月研究1组和2组就明显得到提高,到出院6个月,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焦虑水平进一步下降,而研究2组下降的幅度更大.说明综合护理的方式使患者更容易掌握饮食、运动等的相关注意事项,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综合护理中的心理疏导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同时患者疾病的显著改善,也可以提高患者的主观幸福感.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能够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主观幸福感,降低焦虑感,改善临床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马兰. 农村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难点的分析与应对[J]. 医学信息,2012,25(10):310-311.

[2] 方桂珍,张仁. 社区高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2,31(8): 716-719.

[3] Ed Diene. Subjective well-being:The science of happines and a proposal for nat ional index[J].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1):34-43.

[4] 殷磊. 老年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31.

[5] 邓云龙,阳中华,陈向一. 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6):3501-3503.

[6] 刘亚楠,徐巧玲,化前珍,等. 西安市社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9): 993-996.

[7] 陈胜男,邓婷,孙玫. 冠心病疾病不确定感与自护依从性的相关性分析[J]. 护理研究,2012,26(12):3183-3184.

[8] 张小慧,李勤芳. 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 医学信息,2012,25(10):13-14.

(收稿日期:2013-03-1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