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与

时间:2024-01-18 点赞:50297 浏览:102699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运动训练论文范文,运动训练方面有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关于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适合运动训练及学术型及体育教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运动训练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设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并招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本研究通过查阅大量资料,进行实地调研,分析了目前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关 键 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0)07-0075-04

AStudyontheExisting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intheEducationofSportsMaster'sDegreeinChina

LIJing

(BeijingSport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Abstract:In2005,theStateCouncilAcademicDegreesCommitteeadoptedthe“SportMaster'sDegreeProgram”anddecidedtosetupsportmaster'sdegreeandenrollmasterstudentsinthemajor.Withthemethodofliteraturereviewandonthespotinvestigation,thepaperanalyzestheexistingproblemsinthiajorandputorwardcountermeasures.

Keywords:sportmaster'sdegree,education,problems,countermeasure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我国研究生教育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仅1999年至2005年间,硕士研究生毕业生数、招生数、在校生数年均增长率依次达到23.49%、27.57%、26.47%.这种快速增长,不仅表现在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上,专业学位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2005]8号文件通知,经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设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以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这标志着硕士研究生教育开始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又一次重要转变,同时也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截止到目前,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共21个,他们几经努力,在摸索和总结中不断积累经验,与此同时,一些培养中的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采用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应用型、专业型体育高层次人才的知识需求和能力需求,特别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理念与定位、培养模式等问题,已成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所面临和关注的问题.

1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基本特点

1.1职业性特点国务院学位办在《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专业学位是“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所以,体育硕士专业必然具有体育工作职业的特征,这是它区别于体育学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特征.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主要是以体育领域的职业为依据,设有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等四个职业背景的专业领域.

1.2实践应用性特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旨在提高体育工作者的应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体育运动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体育专门人才.其具体表现在培养目标、招生对象、培养方式、课程设置、论文选题与评价、指导教师等方面.

培养目标方面: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2005年下发的学位[2005]8号文件中,明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即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当是掌握某体育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招生对象方面: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对象是具有体育运动实践经验背景的人员,一般为学士学位获得者,他们是具有一定体育实践经验、学历层次较高、优秀的体育工作者.体育教师、专项运动的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运动竞赛的组织者、策划者、宣传者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都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招生对象.培养方式方面: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以在职培养为主,“进校不离岗”,强调学校与体育实际工作部门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相结合,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相结合,突出技能培养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在学位授予标准方面,专业学位是对学位获得者从事体育工作岗位专业技术能力的认定,论文内容强调体育理论知识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和大众健身指导等实际

投稿日期:2010-03-29

作者简介:李静,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体育管理学.中的应用.课程设置方面:课程设置应分为核心课、专业领域方向课和选修课3类.核心课是使学生掌握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专业领域方向课是使学生提高专业岗位工作的实践能力,选修课是使学生发展个性,进一步强化和提高在某一领域的专业技能.课程学习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验、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实践环节,安排多种实践教学.重视案例教学,即把工作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引入课堂,围绕某些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和运用理论知识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以点带面,纵横结合,提高教学效果.论文选题与评价方面: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运动技术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实际,结合本职工作,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并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法.论文形式可为专题研究报告、典型案例分析、体育教学与训练和重大竞赛活动实施方案等,对论文的评价着重考虑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导教师方面: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指导教师中除了吸收有体育学科优秀的指导教师外,同时聘请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大型竞赛组织管理等实际工作部门中的专家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共同组成导师组.

1.3招生对象的特殊性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对象,一般要求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实践经验,主要来自体育各领域的体育教师、专项运动的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运动竞赛的组织管理者、社会体育指导员或大众体育健身指导者等.而学术型学教育的招生对象包括体育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有工作经历者.生源的特点决定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学术型学位教育有很大的不同.

2当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招生考试办法不合理只有科学地认识专业学位教育的定位和内涵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招生考试办法.如艺术专业,它们的专业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它的技能技术方面,而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学术理论水平.因此,对体育专业水平应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在入学考试的办法和标准上能够得以体现.从2005年的招生办法看,没有把专业技能技术摆在重要位置,而过多的看理论考核,尤其是外语.如外语不过关,专业技能考试的机会就没有,而外语要求明显过高,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公布200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录取结果排序”中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外语分数的最低控制线在一定意义上甚至超过法律硕士、公共卫生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和公共管理硕士等专业学位的外语控制线,这也许正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首次招生未能完成计划的主要原因.同时,没有考虑东西部地区的实际,录取标准全国一刀切,而西部地区的倾斜政策在其他专业学位招生录取中都有明显体现,这些都是当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招生考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2培养对象与培养目标相脱节从前面所述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和培养目标角度上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对象应与之相对应.与一般意义上的职业不同,学员应具有该职业特有的、更高层次的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学员至少要有相关的这种职业经历,经过系统学习,提高理论素养,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开发创新,这不仅是专业学位教育职业性的特点,也是专业学位教育的本质.从设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初衷来看,是以招收高级教练员、高级运动员、高级裁判员为主要对象.培养的人才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体育工作人员,所对应的职业应当是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他们除了掌握专门的知识外,还应掌握本领域高层次的专业技能,能够解决体育中的实际问题,能够为体育事业做出较大的贡献.从这种意义上说,更应突出职业特点,这也是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最主要的标志.不具有该特征,背离培养目标,就不能称其为“专业学位”.

从2005、2006、2007、2008年报考人数所占百分比看(表1),考生大部分来自学校教师,历年教师所占百分比已达为84.8%、84.9%、83.9%、81%,而在其他人员(包括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中,前三年每年报考人数所占比例均不超过9%.2008年其他人员报考比例为11%,其中单独统计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报名人数也不过是6%.由此可见,以往学员整体职业经历、技能水平一般,可培养性、可塑性比较差,未来职业的高级性特点不突出,与培养目标出现脱节的现象.

表12005-2008年全国体育硕士专业考生来源统计

入学年份2005人数比例/%2006人数比例/%2007人数比例/%2008人数比例/%教师228284.8344184.94308583.99305081行政干部1856.82125.231845.002266科技人员230.85220.54742.01371其他人员1786.63328.202937.9818911现役军人220.81441.09371.023712.3定位模糊,与学术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重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与体育学学术型学位是同一层次上两个不同的学位,两者定位不同,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式、招生对象、学位论文等方面均不同,侧重点也不同.当前某些学校和单位仍采用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教育,两者没有区别对待,而是统一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应用型、专业型体育高层次人才对知识需要和能力需求,这说明专业学位教育还存在定位模糊的问题,势必会影响到体育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

2.4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各领域培养特色不突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按领域划分,共分四个,即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竞赛组织.目前各培养单位培养特色并没能充分体现出来,一方面反映不出各培养单位的培养特色,在培养过程中还始终难以跳出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框架,另一方面反映不出各领域特色.由于报考领域多数集中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领域,许多培养单位基本上是将这两个领域混在一起培养.从表2可以看出,历年报考体育教学领域人数比例超过60%,这些学员基本上来自于学校,毕业后又回到学校工作,学员们毕业后又在重复着普通教学,导致形成的培养结果仅仅是满足了学员在职提高、在岗学习的需要,满足了各高、中等学校对在职教师学位层次的要求,并没有突出各专业领域应有的特色.

2.5实践性课程设置不足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相对于体育学术学位来说更加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根据我国各学校不同领域的课程设置资料,总结出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情况(表3).我国目前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专业领域课程设置上偏重理论知识,在实践性课程设置方面比较薄弱.虽然在学位论文的选题上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方案的写作,但是平时实践性课程训练的缺乏势必会影响研究生提高自身实践探索和解决实际领域问题į

本文是一篇运动训练论文范文,运动训练方面有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关于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适合运动训练及学术型及体育教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运动训练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40;能力.

表22005-2008年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报考专业统计

入学年份2005人数比例/%2006人数比例/%2007人数比例/%2008人数比例/%体育教学161660245460.60224061248466运动训练82331121730.04117532105528社会体育指导16661964.8414741133竞赛组织8531834.5211031133表3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

课程类型课程名称学分公共课程自然辨证法、逻辑学、科研方法、外语、计算机15专业核心课程

(任选一领域)体育教学领域:体育课程导论、运动技能学习原理、体适能评定与方法、体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12运动训练领域: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运动心理理论与应用运动训练、科学监控运动伤病的防治与康复12竞赛组织领域:体育市场营销、体育产业导论、体育管理理论与实务、体育赛事组织与管理12社会体育领域:社会体育学、健身理论与实践、运动处方大众、体育管理12选修课程高校体育改革、教育心理学、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体育摄像与运动技术分析、教育技术学5学位论文专题研究报告、典型案例分析、大型体育活动实施方案等22.6学位论文形式单一,学术水平普遍较低绝大多数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形式与学术型研究生一样,几乎没有典型案例分析和大型体育活动实施方案等形式的论文,找不出专业学位论文的特色.在培养过程中还发现,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水平普遍较低,可能与不脱岗的学习性质有关,其时间跨度长,平时工作中接触的科学研究少,但是主要原因还是与培养单位的培养方式、培养要求、课程设置等方面有密切联系的.

2.7缺少质量评价体系对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前还欠缺一套科学有效的质量评估体系和相应的监督调控机制.特别对课程内容、学术水平、研究和创新能力、研究课题的质量和价值、学位论文的学术综合水平等,缺乏规范和系统的质量评价标准.总结和评价近几年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关于质量评价体系还是非常欠缺的,不论是从人才竞争的角度,社会需求的角度,还是开放视野、面向国际的水准,都迫切需要建立科学高效的质量评估体系和培养监督机制,否则办学声誉、学术声誉都会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制约我国今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

3促进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对策

3.1调整招生结构和考试办法历年招生中的问题是生源结构不合理,真正想招的人招不进来.体育教学领域报考比例过大,反映出结构上的不平衡.事实上,运动训练、竞赛管理才是更迫切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领域.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主体是优秀教练员、运动员、一线管理人员,因此,在招生政策上要向这一方倾斜,吸引和解决更多的优秀体育工作者报考.对少数优秀人才实行特殊办法,单独划线,推荐与考试相结合,建议对“优秀运动员”录取办法进行调整,方法上可采取加分、实战问答等考试内容,吸收专业技术特别突出、有培养前途的学员,把真正想招的人招进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招生考试制度.

3.2准确定位,制定科学的培养模式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于2005年起在全国全面展开,确立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合理定位非常关键.因此,培养模式的制定要有科学性,既要现实又不能偏离专业学位的特征.要根据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符合专业学位的特点,针对各培养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学位培养模式.


3.3突出专业领域特色专业领域的设置宜精不宜多,关键特色要突出.对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他们在一定的职业背景下,具备较好的体能训练、技术与战术训练、运动队队伍管理、比赛临场指导等实践应用能力,各培养单位应该在针对培养对象实际特点的同时,结合本领域自身特点,在所设置的领域制定出具有本领域特色的培养方案,不同的领域要突出不同的培养特色,可以反应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式、导师指导、学位论文等等方面.

3.4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的最优化,加强实践的计划性和针对性专业学位强调应用性与职业背景、学术性和职业性的紧密结合,使受教育者掌握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专业工作能力,适应职业岗位要求.培养目标要求体育专业学位教育必须注重知识与职业实践的紧密结合,注重方法与技能的训练,注重理论与应用的有机联系.专业学位课程的设置要体现其基础性、实践性、科学性.突破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加强实践的计划性和针对性,实施具有专业学位特色的教学内容,增加案例教学,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单位应选择需要解决实际问题的企事业单位,共同建立联合培养单位,使专业学位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

3.5加强专业学位论文指导工作,确保学位论文质量学位论文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并且鼓励论文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提交,但选题必须有现实针对性、应用性,强调理论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着重评价学位论文的实践价值.可聘请体育领域相关行业中高水平的专家参与教学和学位论文的指导工作,并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质量检查制度.

3.6建立符合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特色的质量评估体系培养质量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第一主题,是体育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发展的生命线.建立科学高效的质量评估体系和培养监督机制十分必要.要充分发挥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的作用,建立定期评估机制,通过评估,在各试点各单位之间建立起一个动态的竞争机制和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逐步推进规范化培养,从而保证培养和学位教育的质量.

3.7注重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其他专业学位教育的办学经验,加强交流与合作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刚刚起步,要善于借鉴国外专业学位教育的成熟经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更科学、更优化的教学模式.

要以教育观念更新为先导,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其他专业学位教育的办学经验,加强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激发体育硕士教育工作者开展体育教育改革的巨大热情和创造力,通过不断改革与总结,逐步形成较为完善、更加科学的中国特色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发展道路.

4结束语

目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基本上是“无章可循”,大部分培养单位是“摸着石头过河”,需要不断摸索,不断在实践中尝试,不断交流和总结.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仍然面对许多困惑.笔者愿更多学者关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进行更深入系统的研究.

相关论文

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若干问题的

本文是一篇体育教学论文范文,体育教学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若干问题的相关毕业论文范文。适合体育教学及体育学及。

含专业学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2023年

本文关于学科教学及食品工程及农业信息化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学科教学论文范文素材,与含专业学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2016年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