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专业服务社会的途径

时间:2024-01-18 点赞:48338 浏览:96379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机电一体化论文范文,机电一体化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机电一体化专业服务社会的途径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机电一体化及机电一体化技术及顶岗实习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机电一体化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坚持贴近地方产业,积极主动与行业、企业合作,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迫切需要大力加强专业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整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为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

【关 键 词】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服务社会

按照“需求导向、高端定位、工学结合、资源共享、服务社会”的工作思路,机电一体化专业多年来面向现代机电装备制造业的生产及服务型企业,培养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职业岗位(群)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及实践技能,能担任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生产、安装与调试,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服务等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随着天津滨海新区迅速的发展和崛起,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紧密结合行业技术发展,坚持高职学历教育为主,同时开展面向企业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服务,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为企业培训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等技术人员,同时专业教师还为企业解决可编程序控制器编程、机电设备故障维修等难题,与多家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一、立足提升专业服务社会能力,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成长过程,在借鉴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实施“专业核心技术+岗位职业技能”的模式,包括“核心技术课程建设”、“岗位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和“企业顶岗实习”四大要素.其特征是,既要充分体现高端技术对人才的要求,又要体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以及达到高等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以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专业核心技术包括:机械技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等.

岗位职业技能包括: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工艺、编程、装配、维修等岗位的能力.

核心技术课程建设: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的特殊性,合理设置核心技术课程,既要考虑专业性,突出体现技术性,能够达到一定水平的设计能力.又要考虑接受能力,体现技能,实用性,二者形成完美的统一.

岗位职业技能培训:开展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开发以企业工作过程为基础教学内容的课程;具体分析、消化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技能,共同制定相应岗位(群)的职业技能培训内容,强化就业能力.

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相关工种职业资格标准,剖析从初级、中级到高级的若干能力层次,针对不同的能力层次进行分解,确定能力要求,规划课程,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模块.通过有效鉴定,达到高级工水平.

企业顶岗实习:实施“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方案,落实半年顶岗实习的组织、监控与服务,加强半年顶岗实习的管理,发挥“校友会”和“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的真实作用,最终成为“短过渡期”或“无过渡期”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达到顺利就业之目的.

二、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1.课程体系架构思路

课程体系架构首先围绕机电行业企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依据岗位(群)工作任务进行职业能力分析,从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然后列出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分解职业能力要素,并按照“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及“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构建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体系,并确定教学改革特色课程,同时完成教学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如师资的安排、实践设施的合理使用等.

为专业课程明确专业核心知技点,围绕核心知技点展开职业资格培训,明确专业核心技术技能,围绕专业核心技术与岗位技能展开,强化为核心技术与岗位技能服务.

2.基于工作岗位能力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在课程建设中,围绕服务于企业生产实际需求,依据岗位(群)内涵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列出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制定岗位能力理念的课程规划路线,形成有特色的基于工作岗位能力的“教、学、做”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如图1所示.

三、教学团队建设规划

1.提升专业带头人素质

专业带头人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组织好专业建设工作;要强化业务与技术能力,深入教学一线,了解学生的学习实情;要深入企业,做好实训基地建设;对青年骨干教师定向培养,发现并培养专业带头人后备力量;组织教研活动,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推行先进教学技术,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真正成为专业的领军人物.

2.培养专业骨干教师

专业教师以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为主攻方向,加强自身学习,立职,在教学、科研、管理、实践能力方面均衡发展,提高年轻教师的学历层次.安排骨干教师赴国内外考察、专题学习,进修、深入企业学习,参加各级教学比赛、技能大赛等.

3.扩大教师队伍

本专业面向社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及操作能力的行业技术专家、技术能手为学校教育专家教师,建立起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技能强、能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发挥指导、带动作用的专家教师队伍.在新技术推广、技术服务、咨询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积极将校外实训企业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引入专业教研室.

四、专业建设目标效果

1.推进校企对接

继续建立校企合作双向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企业和学院的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的作用,共同开发产学项目,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教学活动与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以学促产、以产养学的良性循环,创造良好的产学结合氛围,形成“互利双赢”的局面.

2.探索系统培养

面向机电一体化企业,贴近生产、贴近实践,解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重构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为高水平课程建设和课程资源共享服务.

3.强化实践育人

进一步建好校内实训基地,强化实践课程对于学生技能培养的作用,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期收到良好的实践教育教学效果.

继续深入企业开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工作,要依托行业优势,安排工学结合方式现场教学,同时通过行业协会和有关企业,以利于做实顶岗实习.

4.转变人才培养方式

按照人才成长规律,主动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以企业岗位工作为基础的教学课程,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实施以行为导向、任务驱动、项目、产品为载体的教学过程.


继续实行“订单式”培养,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评估等.

组织学生的创新活动,以提高综合素质与技能,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

5.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继续紧密结合行业技术发展,开展面向企业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服务,为企业培训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数控设备维修等技术人员,保证每年提供企业技术培训和满足滨海新区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培养.

在依托企业搞好工学结合办学同时,利用学院的教学设备空闲时间承接数控加工、三坐标测量,以非盈利或微利的方式为社会和校外实训基地企业服务.

鼓励专业教师发挥技术所长为企业服务承接可编程控制器编程、机电设备故障维修等项目,保持与多家企业建立起的良好合作关系.

组织学生参加机电一体化技术展会的服务工作,为社会服务的同时学习到技术,借以锻炼学生综合能力.

相关论文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是一篇机电一体化论文范文,机电一体化方面有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关于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机电。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

本文是一篇机电一体化论文范文,关于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模板,关于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机电一体化及职。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

本文是一篇电气自动化论文范文,关于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模板,关于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电气自动化及机电一体化技。

机电一体化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是一篇机电一体化论文范文,关于机电一体化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机电一体化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机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