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4-02-13 点赞:53784 浏览:111999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论文范文,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适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及中西医结合及统计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单独应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可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关 键 词】中西医结合;溃疡性结肠炎;疗效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胃肠道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该病病程迁延,反复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近年来,UC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2].西医治疗UC常用药物为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类、氨基水杨酸类,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因其副作用大,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压力.近年来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证实对UC有显著疗效,在迅速缓解病情及防止复发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3].2010年8月-2013年8月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4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于2003年制订的《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草案)》中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4].其中男49例,女31例,年龄23~70岁,平均(43.5±6.1)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2.6±1.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其他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独应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上海福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0840),每次口服1g,每日3~4次,并应用地塞米松5mg加入50mL温盐水中灌肠,两周后减量为2mg维持,连续用药10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安肠愈疡汤:组方为黄连12g、黄芩12g、地榆炭15g、仙鹤草15g、炒槐花12g、白术15g、白芍15g、薏苡仁30g、槟榔12g、木香9g、甘草6g、防风6g[5].将以上药物混合后水煎浓缩至150~200mL后灌肠,每日1次,连续用药10d.

1.3疗效判定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标准判定[6].治愈: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肠镜检查黏膜病变恢复正常,大便镜检3次均正常;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肠镜检查黏膜病变恢复程度达2级以上;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好转,肠镜检查黏膜病变恢复达1级以上,大便镜检红细胞和白细胞总数小于5个;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均无任何改善,肠镜检查无好转,大便镜检红细胞和白细胞总数大于5个.总有效率等于(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疗效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应用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位于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等,病情轻重不等[7].多数患者起病缓慢,病程呈慢性经过,多表现为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少数症状持续并逐渐加重.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且病情迁延难愈,易复发,并有癌变倾向,治疗上难度很大,目前该病尚无彻底根治的方法,只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尽可能延长和控制其发展和发作[8].西医认为,该病与环境、遗传、免疫、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凋亡等因素有关,治疗上多采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类、氨基水杨酸类等调节免疫、阻止炎症介质合成释放的治疗药物,或联合消化道黏膜保护剂、抗生素等对症治疗[9].临床研究证实,西医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10].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不明确,以结肠和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为主要症状的病变,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变位置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有时候还会延伸至降结肠,严重的情况下会涉及到整个结肠.该病其病程漫长,容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影响.本病以青年为多发群体.有人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一种人体自身的免疫性疾病.现阶段,关于其发病原因,主要认为是外源物质引起宿主反应、基因、免疫3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通常有多种形式,其最早的表现为血性腹泻,另外还伴有腹痛、体重减轻、呕吐、便血等临床症状.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关节炎、肝功能障碍以及皮肤病变等.患者一旦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则会以高热、腹痛等症状提示.体征与病期等有直接的关系,在诊断的时候,借助于临床症状能够辅助诊断.该病多数患者会起病缓慢,病情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暴发型的患者较为少见.诊断的时候,还可以借助纤维结肠镜检,镜检结果会显示充血、水肿的黏膜等.临床诊断还会采取气钡灌肠双重对比造影技术进行辅助诊断.溃疡性结肠炎并发症较多,包括中毒性结肠扩张、肠穿孔、大出血、息肉、癌变、小肠炎等.该病的治疗则分为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以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诊断和治疗为主的一门学科.临床研究证实,中医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优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较好.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属于“痢疾”、“泄泻”、“肠风”、“脏毒”等范畴[11].病因可分为: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湿热滞肠、肝气乘脾、脾胃虚弱、血瘀肠络,治疗需采用活血化瘀、益脾除湿、疏肝解郁为主[12].本组方安肠愈疡汤主要由黄连、黄芩、地榆炭、仙鹤草、炒槐花、白术、白芍、薏苡仁等组成.方中黄连、黄芩有清热燥湿、厚肠止泻之功;地榆,苦酸寒,苦能燥湿、酸能敛涩、寒能清热,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之功,地榆炒炭则止血之力倍增.仙鹤草收敛止血,补虚消积;炒槐花凉血止血;白术健脾燥湿,白芍补益泻火,薏苡仁清热排脓[13].以上诸药合用,相辅相成、标本兼治,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消瘀,去腐生肌之功.中药保留灌肠是中医特色治疗手段,无消化道刺激等副作用,药物浓度高,直达病所,效果直接[14].采用中西医结合,西药常规应用控制病情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不同症状、症候表现,辨证分型,内外兼治,整体调理与局部治疗并进,以中药口服扶正祛邪、标本兼治、气血同调,疗效显著[15].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可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关论文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本文是一篇中西医结合论文范文,关于中西医结合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适合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

本文是一篇统计学论文范文,统计学类有关硕士毕业论文,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统计学及中西医结合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