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篆刻艺术教育意义探究

时间:2024-02-11 点赞:45537 浏览:88361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该文是书法专业艺术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艺术有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与高校篆刻艺术教育意义探究相关论文范文集,适合艺术及印章及刀法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艺术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篆刻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它体现身份象征、诚信等优秀品质.在高校中加强篆刻艺术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从中吸取光明磊落、诚实守信的人文精神.

关 键 词 :篆刻艺术,人文精神,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3-0066-02

在高校教育中宣传推广篆刻艺术,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我国传统艺术的理解与掌握,而且有助于学生在接触篆刻艺术的过程中,深刻领悟其中的人文精神.原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在访问母校江苏大学时曾就如何推广篆刻艺术、让篆刻艺术走向大众开展了座谈,座谈会上李岚清同志指出篆刻艺术“只有普及才有提高”,他说,篆刻走向大众,爱好篆刻的人多了,篆刻的艺术价值才会越来越高.为响应李岚清同志推动高雅艺术走向大众化的号召,江苏大学于2012年12月26日正式成立江苏大学篆刻艺术研究会,力求通过宣传推广篆刻艺术教育促进当代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篆刻艺术的起源彰显身份象征与诚信问题

关于中国篆刻艺术的起源,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春秋运斗枢》和《春秋合诚图》.《春秋运斗枢》中说:“黄帝时,黄龙负图,中有玺者,文曰‘天王符玺’.”又有《春秋合诚图》将印章的出现描述得更加绘声绘色:“尧坐舟中与太尉舜临观,凤凰负图授尧,图以赤玉为匣,长三尺八寸,厚三寸,黄玉检,白玉绳,封两端,其章曰‘天赤帝符玺’.”这种将篆刻艺术的来源视作神灵所赐的说法在今天看来无疑略显荒谬,但也确实被古代劳动人民坚信不疑.现在普遍认为篆刻艺术来源于原始制陶,古时颇具智慧的劳动人民采用一种工具在陶坯上压出花纹,由此逐渐演变产生出印章及篆刻艺术.

印玺产生于私有制出现之后,其形成与发展和货物流通及物品归属权有着密切联系.据《后汉书祭祀志》记载:“三皇无文,结绳以治,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然犹未有金玉银铜之器也.”其中的“印玺”目前一般认为是当时部落首领的名印,印面只有象征血缘集团的记号,并不具有原本含义的文字,用以附加在同时代的青铜器或旗子上,表明印章持有者对该物品的占有权,同时也作为一种王权的象征.

至汉代时,印章艺术大为兴盛,西泠八家的奚冈曾说:“印之宗汉也,如诗文宗唐,字文宗晋.”有别于当今社会将篆刻艺术当作一种艺术创造,在秦汉时期,印章的实用性则更为突出,虽种类繁多,但可大致归纳为官印和私印两类.所谓的官印,顾名思义即为所用之印章,由皇家颁发,是当权者表明官职、地位的标志.汉朝官印皆为铸造,尤以白文为多,只有少数军中急用或颁发给少数民族的官印凿而不铸,印面内容多为某某侯印、将军印、司马印,如“关内侯印”“上将军印章”“军司马印”“都侯成印”等.


从象形文字的角度来分析“印”字,左半部为“爪”,即手,右半部为“节”,即符节,也就是一种凭证,合起来意即手持符节,是官员身份的象征,须随身携带,作为“执信”.若遇官员离任或亡故,则官印必要收缴,至死后方可复制殉葬.除作为官员身份的凭证,印章还可作为货物流通和关邑赋税的凭证,应用于商业活动贸易的往来之中,作为凭信,常见的关邑用印有“南门之玺”“勿征关玺”等.秦朝开始建立玺印制度,皇帝所用称玺,臣民所用称印,汉时发展得更为完善,据《汉官仪》中规定,不同职位的人群,印章的称谓、材质及钮制均有不同[1].

由此可知,篆刻艺术在最初形成时是作为一种凭信,后发展为一种权力身份的象征,并逐渐融入了诚信精神.古人非常看重诚信精神,经常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如同当今我们在合约上签字一般,古人利用代表自己的印章来证实自己做出的承诺.

二、篆刻艺术的美学特征凸显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篆刻艺术是一门将书法、章法、刀法完美结合的艺术,可谓是“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因此古人又称篆刻艺术为方寸艺术,意指其能以小见大,于径寸之中包含无限内容.仔细观赏玩味一方好印,则既能看出其潇洒俊秀的书法笔意,又可见平中出奇的章法布局,更可细品刀工笔趣的金石美学.

作为构成篆刻艺术美的第一要素,文字书体拥有其多变的风格,篆书、隶书、虫书、缪篆等都在汉印中得到运用,而后世习惯以缪篆入印文字的主体,其根本原因在于缪篆较为方正,可变性大,容易进行笔画的增损与变形.印章的外在形式上有方形、圆形及各种异形,但尤以方正为主,寻求中规中矩的方正之美,圆形和异形印章虽少了一分严谨秩序,多了一丝活泼跳跃,却也温润如玉,终究没有摆脱那边界的限制.统观古往今来的众多印章,无论是从入印字体,抑或是章法布局来讲,方正规矩都算得上是一大特征,这一美学特点与自古以来根深蒂固的“无以规矩,不成方圆”的中国传统思想密不可分.篆刻艺术如此,从政为官亦是如此,清正廉洁作为“仕者之德”,要求为官之人其身要正,心存百姓,清廉自守.《大学》上有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就是在强调为官者要以身作则,刚正不阿.又如《论语》中子路曾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故唯有以身作则,严格律己之人方可有所作为,青云直上.

篆刻艺术中的另一美学特征是抱残守缺,顺应自然,这主要来自于《老子》中“无为而无不为”、“大巧若拙”及“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这一美学思想应用于篆刻中,则主要表现在章法布局上,为了追求一种和谐的、天人合一的审美目的而采用增损、疏密、巧拙、盘错、离合、挪让、承应等多种艺术手段.不论是印章的边线,还是内部字体的笔画走向,都极其自然地保留了残缺与破损,并不加以人为的修饰,力求最大限度地达到“浑然天成、巧夺天工”.“大巧”是一种艺术境界,大量印作力求巧拙,如赵之谦朱文印、徐三庚朱白文印、西泠诸家等.而“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则是一种人生境界,直与屈、巧与拙、辩与讷都是矛盾的对立面,生命中更有生与死、难与易、轻与重等众多的矛盾,老子认为这些矛盾是对立统一的,更多的是强调对立面之间的渗透与协调,最终达到“和”的境界,这一思想不论对于篆刻艺术创作,还是做人为官都具有重要意义[2]. 三、篆刻艺术的刀法体现对人格的历练

若说用花乳石刻制印章始于元代王冕,那么篆刻的刀法则可算作明清篆刻发展最为重要的技法成果之一.清人周应愿提出的刻刀心法“刻落手处须大胆,令如壮士舞剑,刻收拾处需小心,令如美女拈针” ,被后人总结为“大胆落刀,小心收拾”,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刻印时应有的心态及刀法感觉.当代印坛领军人物石开先生也有言:“胸中有精美绝伦的线条形象,才会有随心所欲的落刀感觉.”

在篆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石质及刻刀的利钝、运刀的轻重缓急等因素,印章所产生出的“刀石味”会有很大的不同,而这也正是篆刻艺术所具有的独特之美.篆刻艺术与绘画艺术一样,讲究笔墨意趣的表现,篆刻家多能以石为田,刀耕其间,在刻的过程之中通过对刀法的选择和充分利用刀法的表现来展示自己作品的内涵美.优秀的篆刻家可以做到得之于心,施之于手,心手相应,凭借着深厚的基本功和创造性的发挥运用,使自己的作品呈现出强烈的形式美与意境美.而对于初学者来说,则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反复实践,锲而不舍的努力,才能逐步掌握用刀技法.

坚硬与锋利可说是刀与石头所共同具有的性质,因此在篆刻的过程中,刀与石都在经受一种磨砺,这种磨砺是为了刻出一方好章而必不可少的经历.人的成才之路也正是如此,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不经历艰苦卓绝的人格历练,必将无法成为中流砥柱的可用之才[3].

高校中的广大青年学子,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一时期的青年正处于人生观逐渐建立并成熟的关键阶段,因此各高等教育学府应当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修养,更注重于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要肩负起在高校中宣传推广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使命,使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薪火相传.

中国的篆刻艺术可谓源远流长,其源头可追溯至殷商时代,历经三千多年的传承与发展,蕴含着丰富人文精神的篆刻艺术早已成为中国传统艺术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纵观历史长河,当今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浮躁,而典雅的篆刻艺术,以其所凝聚的时间之古朴性和丰富的人文精神,洗涤了众多在物欲横流中迷失了心灵的人们.在这样的形势下,宣传推广篆刻艺术既能够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又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将精神文明建设摆在了与物质文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4].

相关论文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评价体系探究

本文是一篇艺术教育论文范文,艺术教育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关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评价体系探究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艺术教育及公共艺。

国内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综述

本文是一篇艺术教育论文范文,艺术教育有关大学毕业论文,关于国内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综述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适合艺术教育及公共艺术及大学。

高校开展艺术教育的意义和措施

本论文为艺术方面学前比较教育论文,关于高校开展艺术教育的意义和措施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可用于艺术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学生型思维培养

本文是一篇艺术教育论文范文,艺术教育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学生型思维培养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艺。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

本文是一篇艺术教育论文范文,艺术教育相关毕业论文,关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艺术教育及公共艺术及大。

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现状

本文是一篇音乐艺术教育论文范文,关于音乐艺术教育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关于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现状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音乐艺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