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征

时间:2024-02-02 点赞:42513 浏览:80022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此文是一篇习俗论文范文,习俗方面有关论文范文集,与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征相关毕业论文题目。适合不知如何写习俗及新娘及婚姻方面的化妆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习俗类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的作为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哭嫁是我国很多少数民族有的习俗,但是最为感染最为丰富的则是土家族的哭嫁歌.哭嫁歌反映了新娘的对娘家的不舍,和对封建制度下包办婚姻的怨愤,具有独特和久远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关 键 词 :哭嫁歌 艺术特征

哭嫁歌是土家族婚礼习俗中最有名族特色和地方文化色彩的文化景观,是在封建主义时期,女性在出嫁时宣泄自己心中真情实感的一种哭声演唱的一种方式.抒情,曲调平稳低沉,哀婉动人,被称为“中国式的咏叹调”.

一、土家族简介

土家族分布在湘、鄂、渝、黔四省市接壤的武陵山脉的高山地带,是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民族,自称为“毕兹卡”.土家族作为一个民族正式被确认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组织进行了五次调查,于1956年10月,才正式确立了土家族这个民族身份.土家族从事农业,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土家族人喜爱歌舞,歌唱主要有山歌,山歌包括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跳舞最著名的就是摆手舞,还有歌舞毛古斯.

二、土家族哭嫁歌的起源

土家族有着跟其他民族不一样的风俗特征,比如办丧事大悲中生大喜,是真喜,认为人死了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办喜事大喜中露大悲,是真悲,悲伤离别亲人,悲愤包办婚姻.这些都是很典型的民俗事例.在这种基础上就产生了一种极具艺术特点的哭嫁歌.

哭嫁歌包含哭嫁和哭嫁歌.哭嫁,也称为“哭出嫁”,是土家族新娘出嫁时一种用歌声来表达感情的哭唱形式.哭嫁歌就是在哭嫁这一哭唱形式上进行演唱的歌曲.音调大都来源于土家族山歌,哭声低沉、呜呜咽咽;声调平缓、昂扬,近似朗诵调;也有汉语哭唱和土家语哭唱两种.哭嫁一般是在举行婚礼的一个月前或者半个月前,新娘就开始哭嫁,有的是七天哭一次,有的是半个月哭一次,有的是开始隔天哭,之后每天哭. 哭嫁一般在晚上,新娘的姐妹和亲邻都会去待婚姑娘家的住处唱哭嫁歌,一直哭到娶亲当天.

哭嫁可能是起源于母系氏族想父系氏族过渡时期的抢婚,女子的痛哭则是起源于远古抢婚中女子遭抢时的喊叫或哭泣.这种妇女被抢时的惊呼和痛苦则发展成了后来的哭嫁.然而.哭嫁习俗也有可能是人在感情方面的流露,是一种自然形成的习俗,并不和某一种特定的婚姻形式构成因果关系.符合了几千年来儒家孝道的伦理观.其实,土家族哭嫁习俗的形成也有社会功能方面的一些原因,女子通过对哭嫁歌的歌唱,能体会到成年妇女的艰难和辛苦,能更快的适应另一种生活环境并且能更加勤劳,贤惠,婆家才会对其更加的优待.

我国研究哭嫁歌比较晚,知道刘为民先生发表了文章以后才得到了重视.武汉大学中文系土家族文艺调查组等经过长时间的搜集整理,在1959年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哭嫁歌》,《中国歌谣集成》中的各省分卷就是对哭嫁歌搜集的最新成果.这些资料的出现,对研究哭嫁歌奠定了基础.

土家族哭嫁歌中的感情基调和人物态度就是一个字“悲”,是土家族女性婚姻不幸更至人生悲剧的真实写照.正如土家族诗人彭秋潭的一首竹枝词《陪十姊妹》,描写的就是哭嫁过程.“十姊妹歌歌太悲,别娘顿足泪沾衣.宁山地近巫山峡,犹似巴娘唱竹枝.”每一句都透露出“悲”,因为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得哭嫁跟哭嫁歌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使得对研究土家族婚姻习俗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哭嫁歌的丰富性

土家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经过时间的洗涤,哭嫁这一习俗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沉淀.通过哭嫁和哭嫁歌形象生动的塑造出典型的土家族姑娘.

(一)丰富的哭嫁方式

哭嫁这一习俗虽说是很多少数民族都有的习俗,但是现在大部分的少数民族都出现了消失或残缺的状态,只有土家族还流传和保存着这一习俗.哭嫁的内容跟形式因地区的不同而小有偏差,各具特色,但是哭嫁方式都是多种多样,内容形式丰富.土家族的喜庆之日,是由哭声开始的.新娘在结婚前就开始哭,哭的时间长短也因为地区不一样而不同,土家族人还用新娘能不能唱好哭嫁歌来衡量她的才德智慧,所以在土家族地区,土家族女子在还是小女孩的时候,不仅要会唱哭嫁歌,还要唱好哭嫁歌.新娘对家里每一位亲友都要哭唱一首,来一位陌生人也要哭唱一首,每做一件事情也要哭唱一首.哭唱歌按内容分有“哭父”、“哭母”、“哭兄嫂”、“哭姐妹”、“哭叔伯”、“哭外祖”、“哭媒人”等等.哭嫁歌按流程来分有过礼哭、娶亲哭、发亲哭三类.过礼哭是在结婚的前一天,男方请路总管领着彩礼到女方家过礼,在接亲队伍快到达女方家,新娘和陪哭姐妹开始第一次哭嫁;娶亲哭是在接亲队伍到来的时候,新娘和陪哭的人一起哭;发亲哭娶亲的人在新娘家吃完毕酒宴,双方商量完成后,准备迎新娘上轿前的一场哭,除了新娘要哭之外,所有亲友都要一起哭,所以这是三哭中最壮观最隆重的一场哭.“一哭我的妈把我养大,女大就要到婆家;二哭我的爹当家劳累些,嫁妆多少由你给;三哭我的哥,兄妹也不多,正头七月要接我等九哭天哭亮,声声哭爹娘,哭干眼泪痛断肠.十哭天已明,含泪别亲人,吹吹打打轿出门.”这些哭嫁歌里包含的都是对离开亲人的不舍,对离开从小生活的地方的眷恋,对新生活的害怕,对媒人和包办婚姻的仇恨,还有一个是习俗约定,是传统和仪式的需要,也是祈祷安康的象征,是一种无奈.

哭嫁歌是土家族婚姻习俗中重要的乐歌类型,是土家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蕴含了土家族人的审美情趣.哭嫁歌就好像是为处于弱势的土家族女子发声立言.古代妇女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妇女没有办法用文字来记载自己的故事,只能用吟唱的方式来诉说心里的感情,这些哭嫁歌都生动形象的展现出了土家族女子的命运与婚姻故事.

(二)哭嫁歌的演唱风格

土家族有着自己的文字,所以哭嫁歌最开始是用土家语来演唱的,传播的途径主要是口耳相传,基本没有记谱的书面形式保存下来.因为是土家语演唱,所以哭嫁歌口语化,语速缓慢,声调舒缓,接近于朗诵调.现在的哭嫁歌是汉语跟土家语结合的哭唱,使哭嫁歌句式自由,疾走自由,唱腔音调多样,多为2/4拍和3/4拍,有时又是2/4拍和3/4拍的混合拍.在新娘夸张,哀怨的深情演唱中,充分发挥哭嫁歌的独特艺术魅力.哭嫁歌的唱腔腔调来源于土家族山歌,哭嫁歌类型有新娘主哭,亲人劝哭.你唱一句,我和一句,形成了一种多声部合唱;两人对哭,新娘和母亲、姐妹等又哭又唱. 演唱哭嫁歌一般都用真嗓哭唱.在哭唱的时候,哭声始终贯穿在歌曲中,多用哀怨低沉的音调,唱至动情处,吐词不清,有抽泣声和哭声的起伏,在唱哭叹句时,抖音很多.在唱哭嫁歌的时候,唱的人必须掌握哭腔,唱的时候要声泪俱下,哭腔成为哭嫁歌的典型特征,哭嫁歌因而自成一派声乐系统.哭嫁歌在形式上是以歌代哭,演唱要根据一定的节奏,抑扬顿挫.哭嫁歌的唱法既有个人的自由创作发挥,又必须延续传统,根据相对稳定的模式演唱哭嫁歌的唱法. 总而言之,唱哭嫁歌时,每句歌词常常会加一些“衬词”,被称为“歌头”、“歌间子”、“歌尾”.如下面这句歌:

(啊伊乃喔呼娘啦)尖尾剪刀(喔呼)银线(哦)缠(啦),(喔呼娘啦)”,这种哭嫁歌,最能体现待嫁新娘对亲人的不舍和对以往日子的万般依恋.

四、哭嫁歌的艺术特征

哭嫁歌因为其包含了丰富的社会内涵而流传至今,有孝亲道义在里面,有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和不能孝顺父母的遗憾和悲哀.哭嫁歌是出嫁女子要求孝敬自己双亲的真实反映,也是新娘的家人对她孝敬公婆的一种教育.以哭为喜,以哭来判定一个女子的才德的心理下,哭也是出嫁女子表现才德的表现.

待嫁女子在即将离开自己亲人的时候,有诉说不完的伤感愁绪,自己的父母,叔伯,兄嫂,兄妹,姐弟,因为不能见面而伤心难过.

“天上星多月不明,爹爹为我苦费心,爹的恩情说不尽,提起话头言难尽.一怕我们受饥饿,二怕我们生疾病,三怕穿戴比人丑,披星戴月费苦心,四怕我们无文化,送进学堂把书念,把你女儿养成人,花钱费米恩情深...”声音呜咽,字字句句都在泣诉着不愿离别的难过,让人听了也想流泪.这首歌是全都是对父母的不舍,有的哭嫁歌里面也含有对父母亲人的抱怨,抱怨亲人早早的将自己嫁出去,对嫁到婆家以后的生后感到恐慌和不安,“我的头发还没有生,我的牙齿还没有长齐,织麻纺都不会,背柴挑水做不起,你们就狠心把我推出门.做人媳妇活受罪,挑不起也要挑了,做不会也要做了.我的肩膀压肿了,还满不了人家的意.十八指头磨烂还顺不了人家的心等”


“同喝一口水井水,同踩岩板路一根;同村同寨十八年,同玩同耍长成人.日同板凳坐啊,夜同油灯过;绩麻同麻篮啊, 磨坊同扼磨”,这是哭姐妹.边哭边唱出了对从小玩到大的姐妹的不舍和怀念.

五、哭嫁歌独有的艺术魅力

哭嫁歌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是由它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歌里包含的感情.

哭嫁歌是以哭带唱的方式来演唱的,以哭诉为主要手段,在土家婚嫁习俗中,是一种最为质朴的习俗和礼仪.土家人认为,不哭不热闹,不哭不好看.”在娶亲时,亲友们来送别,哭是一种友好,一种礼貌.那些在席中不哭唱的亲娘,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他而不高兴.土家族姑娘在小时候就要学哭唱,在婚礼现场就是最好的实习地方,在婚礼仪式上陪伴即将出嫁的姐姐,情绪上有很大的触动和感染,心中的喜悦哀愁之情自然而然的就随着眼泪和歌声倾泻出来.

哭嫁歌的唱词不固定,内容丰富.哭嫁歌是土家族妇女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土家族人的抒情诗篇.歌词有女子脱口而出,唱出天然诗意浓厚的歌句,歌曲句式长短不一,运用各种手法, 有排比、反复、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歌词更加的感人伤怀.歌词都是现实的写照.强烈、深刻、真挚的感情,语言真切自然简练,句式灵活多变.歌词一般是七字一句,八句一歌的顺口溜,上下句子押韵,每句可以换韵脚,这样更加的利于传唱.哭嫁歌的歌词有传统的一字一句照搬照唱的,也有待嫁姑娘情感难抑,即兴的演唱.

哭嫁歌的审美取向是在现实的基础上产生的,办得像喜事的丧失,在丧事中,用歌舞来祭奠死去的亲人;办得像丧失的喜事,在新婚大喜的婚礼现场,用哭声来庆贺喜庆.这种不合常理的做法看似不能被理解,但却真实的反映了土家族人的独特文化意识形态.土家族人的“福祸相依”、“否极泰来”、“乐极生悲”是独特的辩证思想,他们认为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

艺术源于生活,每一种婚俗都具有历史的传承性,哭嫁歌也是在婚俗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社会生活.一种婚姻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制度的变更而消失之后,有关的婚俗却仍然以某种变形的形式保存下来,哭嫁跟古代掠夺婚制有着不可分的联系,这种婚制必然引起女性的愤恨和反抗,后来媒妁之言,包办婚姻更加剧了女性的控诉.在这种婚姻制度下,土家族妇女没有人生自由,不能改变自己的不幸婚姻和命运.要发泄自己的情绪,只有凭借哭嫁和唱哭嫁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这种婚姻制度的不满.哭嫁歌歌词直接大胆的控诉了这种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人道的违反和对人性的扼杀,而使质朴的人性得到了艺术的宣泄,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六、结语

哭嫁歌作为中华民族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哭嫁歌里形象生动,个性鲜活的土家族姑娘给人深刻的印象.哭嫁歌是土家族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了土家族历史的演变和文化的发展过程,这也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哭嫁歌既是一部土家风味的事情长诗,为人们研究土家族婚姻习俗,社会发展提供了详实的资料,也是土家族的一部婚俗史,全面详细的记录了土家族的婚俗过程,为我们保存了一部土家族婚俗史.除此之外,还为我们研究土家族语言文化,宗教信仰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能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的历史时期土家妇女的心理过程.

土家族哭嫁歌是在土家族中一块独

此文是一篇习俗论文范文,习俗方面有关论文范文集,与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征相关毕业论文题目。适合不知如何写习俗及新娘及婚姻方面的化妆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习俗类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的作为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特的女性空间,不管是创作,演唱,流传都是女性来完成的.哭嫁歌是土家族历史、生活、信仰、价值观的外露,是民族生存和生命观念的体现.

相关论文

甘州小调《小放牛》的艺术特征

本文是一篇乐句论文范文,关于乐句类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甘州小调《小放牛》的艺术特征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适合乐句及小调及。

《谢达木牍》书法艺术特征

本论文是一篇书法艺术有关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关于《谢达木牍》书法艺术特征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书法艺术及书。

王家大院柱础石艺术特征考察

此文是一篇柱础论文范文,柱础有关论文范文资料,与王家大院柱础石艺术特征考察相关毕业论文题目。适合不知如何写柱础及大院及造型方面的摄影。

苏轼散文的艺术特征

为您写语言艺术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关于语言艺术毕业论文题目范文,与苏轼散文的艺术特征相关论文范本,包括关于语言艺术及散文及文学作品。

流行歌曲的艺术特征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社会科学艺术论文大纲,关于流行歌曲的艺术特征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社会科学及流行音乐及社会现象方。

王家大院垂带石艺术特征

关于大院及构图及纹饰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大院方面小学艺术教学论文,关于王家大院垂带石艺术特征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对写作。

乐昌花鼓戏表演艺术特征的

该文为花鼓戏方面有关本科论文范文,与乐昌花鼓戏表演艺术特征的相关艺术设计专业论文题目,可作为电影专业花鼓戏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

略四川苗歌的艺术特色

该文是室内装潢专业自然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自然方面毕业论文,与略四川苗歌的艺术特色相关论文范文集,适合自然及手法及楠木方面的的大学。

安塞腰鼓的艺术特征

本文关于腰鼓及民间舞蹈及文化艺术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腰鼓方面论文范文文献,与安塞腰鼓的艺术特征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对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