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漆器的艺术性格

时间:2024-03-15 点赞:49481 浏览:98606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于漆器及纹样及艺术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漆器方面艺术之美论文,关于凉山彝族漆器的艺术性格相关论文范文集,对写作漆器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凉山彝族漆器文化及相关历史民俗文化的研究,归纳出凉山彝族漆器的三大艺术性格: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完美整合,天人和一,阴阳相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境生象外,写意东方.并指出漆器的艺术性格涵盖于彝族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之中,它受到社会生产力、地理环境、民族审美心理等多种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通过分析凉山彝族漆器的发展现状,得出民族性就是其发展依据的结论,以期彝族漆器艺术的良性发展.

关 键 词 :彝族漆器,民族精神,艺术性格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09)-14-0115-02

绪言

彝族漆器艺术是古今彝族民间艺人在生产、生活用具以及住宅建筑上普遍应用的一种独特工艺美术,是用生漆调以锅烟、朱砂、石黄构成黑、红、黄三色绘制而成,具有轻巧耐用、光洁美观的特点.漆器的材料有木、竹、皮革以及动物角、爪等,就地取材.原木是其中使用最多的材料.古代彝族漆器按其用途可分为餐具、酒具、兵器、祭祀用具等.餐具主要有盘、钵、碗、勺、桌等,酒具分为酒杯和酒壶,武器装备有铠甲、盔帽、宝剑、刀、背带、箭盒、护腕、马鞍辔件等.另外,还有珠宝饰器盒、针线盒等,在金银器、乐器上也有使用.目前,以餐具和酒具的生产和使用为最多.


彝族漆器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文化的积淀,是彝族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植根于本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形成了迥异的艺术风格,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它体现了物质与精神,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共同发展.具体地说,一方面漆器的制作工艺、使用范围、审美价值发展了,另一方面,它的民族精神内涵也发展了.

一、凉山彝族漆器表层的艺术特点

凉山彝族漆器给人总体的感观刺激是古拙而不失巧妙,粗犷而不失细腻,稳重而不失华丽.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要素来将其具体化.

“造型”――简.彝族漆器的造型十分简洁饱满,以“圆”为造型基础,各种锥体、柱体、正圆、椭圆、以及不规则的圆,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组合在一起,就传达出一种张力十足、稳重豪放的艺术气息.

“纹样”――奇.彝族漆器的纹样极赋想象力和形式感.说它有想象力,是因为纹样的形象方圆曲直、千变万化,布局随意中见其巧妙,说它有形式感,是因为纹样形象几何化,排列布局以二方连续和圆心对称为主,线条流畅而富于变化,钢柔相济,动静相间,呈现平面的“剪影”视觉效果.纹样还有一个特点与造型有关――因势利导.造型上对称的,纹样一般也对称(如餐桌、碗、盘、钵等),造型上不规则的,纹样为适合纹样(如牛角杯、羊角杯、木勺子、鸡型洒壶等.)这样形式多变的纹样不得不令人称奇.

“色彩”――美.彝族漆器上只有三种古老的颜色――黄、红、黑.这三种原色搭配在一起,就构成了凉山彝族漆器文化的标志和精髓.

通过上图1可以清晰地看到:“三色”的色彩关系即简洁明确,又完整巧妙.这种色彩组合应该说是十分完美的.

总之,凉山彝族漆器外在的形式美感是鲜活独特而又统一和谐的.这为我们研究其内在的精神美感作了一些铺垫.

二、凉山彝族漆器深层的艺术性格

(一)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完美整合

彝族漆器作为彝族人广泛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其使用价值与审美价值逐渐整合,日趋完美.

彝族渊源于青藏高原的古氏羌族群,长期的游牧、迁徙生活直接导致对轻巧耐用、不易破碎、方便搬移的生活器具的渴求.所以,“夷人家里的用具,装水的缸,喂猪的槽,盖锅的盖,背水的桶,盛东西的器皿,以至喝鸳鸯水(半开的水)的木匙子,都是木制的.等是木器时代.”环境促使人们去利用大自然的恩赐,就地取材,因材施艺.“最初,他们可能用石刀、石斧砍砸树木,挖出一个‘凹’形,用它饮水觉得比手捧水喝更方便,用它来盛野果,野果就不易被压坏.为了使用更舒适,他们还把这些粗糙的东西磨光滑.但这些用品仍然容易干裂、腐烂.在矛盾的产生、解决的重复过程中,彝族先民发现了漆具有抗热性和抗酸性,并有使器物坚固耐用而又光洁美观的特性.于是就出现了素漆.后来,‘人们便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加以形象化.’他们不仅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型,而且,还把自己对生活的美感表现在漆器上,成为今天展现于我们面前的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的漆器.”在漆器的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孕育了彝族先民朦胧的审美意识.这个过程是彝族先民从野蛮向文明过渡的缩影,是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是思想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也就是漆器的实用价值与审美意价值逐渐整合的过程.

这种完美的整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盛肉的“申品”,高9.8公分,底径13.2公分,口径26.4公分,因而,口部显得宽敞.如果在它上面放些“砣砣肉”(彝族的特色饮食,是把肉切成大砣后煮食),就觉得很和谐.相反,如果放些小块肉或肉丝上去就不那么悦目了.肉块与申品本身是建立在一定比例关系上的,从而给人以舒适之感.以此类推,装汤的“库祖”敛口深腹,装佐料的“库木”小巧玲珑,装冻肉的“库木”硕大厚重.又如,酒具上的星星纹样会使人联想到繁星,当人们围坐在尾中火塘旁饮酒时,仿佛置身于星空月色之下,倍感陶醉,这就在无形中增添了饮酒的乐趣.这些器物的特征与彝族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生活习俗是十分吻合的,它们共同散发着彝人豪放粗犷的游牧民族气质.

(二)天人合一,阴阳相生

彝族人很早就懂得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道理.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人是能够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粗犷的鹰爪杯,牛、羊角杯,猪蹄杯直接取材于彝人所猎、所畜之动物的身体.这是彝族先民征服自然的生动写照和明显痕迹.彝族漆器上的纹样取材于彝人生存空间中所能看到的一切事物,日月星辰、花鸟虫鱼.能够记录下这些事物,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再现和抽象,说明彝族先民在生产生活中,逐渐认识、认同了这些自然现象,表现出人类征服自然后平和喜悦的心情,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另一方面,彝族人又认为人应该充分尊重自然,尊重群体.大致在自然崇拜时代,彝族先民把一切自然都赋予了生命的价值,“万物有灵”.这是自然的人化,人化的自然.在彝族史诗《勒俄特依》的“雪源十二支”篇中,对于生命的起源问题,彝人将人与动、植物相并列.在其它一些彝族神话故事中,也表现出人和其它生命的平等价值(如“洪水”神话中,蛙救了人和其它生物).在氏族社会中,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必须依赖氏族部落的整体一致性,个人才可能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得以生存.彝族漆器艺术(服饰、金银器图案也是如此)几乎不以人物入图,正说明了彝族社会不突出个人力量的部落共同体特征.至今,彝族的许多生活习惯(如饮转转酒,分食砣砣肉,在火把节上跳“搭体舞”等)仍保留了这种重整体的古风.

彝语称北方为“水头”――头在前,向前流走即水注入处,代表阴,称南方为“水尾”――尾在后,源源不断流出之地,即水源,代表阳.彝族人认为万事万物都是阴阳相生,对立统一的.《阿细的先基》说:“山分雌雄,石分雌雄,草分雌雄,人分男女等”,《梅葛》中说:“没有不相配的树木花草,没有不相配的鸟兽虫鱼,没有不相配的人.”这种观念体现在酒具、餐具的制作和使用上,通常都要配对成双.酒壶的木胎呈上、下两部分子母扣合,木钵是由盖和器身呈子母扣合.这些反映了彝族先民“万物备于公母(阴阳)”的朴素辩证的哲学智慧.

“三色文化”是“阴阳相生”理念的重要支撑.三种颜色都分别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这里只就“阴阳相生”来剖析它们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红彝族经历过狩猎时代,所以红色与射杀野兽、流血等有关.据说彝族先民作战时,“考勒”即赶死队员们全身披红,以显示自己的勇猛.在这里,红色是勇敢、不怕死的象征.

黄彝族过年时杀猪,猪胆以汁多、黄而澄亮为丰收的征兆,抒情长诗《妈妈的女儿》中写到:“女儿出生这一天,宰了黄母鸡等磨了黄荞子,籽粒颗颗都饱绽等祝来日,荞子永远黄澄澄,鸡婆永远黄生生,女儿前程金灿灿”.这里,黄色蕴藏着幸福、光明、美丽的含义.《查诗拉书》中:“男儿像太阳,女儿像月亮等”太阳是红色的,而月亮是黄色的,我们把这些零散的东西进行罗列对比:

红――血液――勇敢――热烈――阳刚――太阳――男――阳

黄――胆汁――丰收――光明――阴柔――月亮――女――阴

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奥妙.有了对立,还应有统一.黑色就是这个“调剂师”.

黑彝族人自称“诺苏”.“诺”即是黑的意思.彝族人以黑为贵,黑色在彝人的观念中包含了深、广、高、大、多、密、强等意义,是天地之本.由此看来,若黄、红代表阴阳两极,黑则代表“道”.这“三种颜色之间的哲学关系与它们之间的美学关系竟如此地一致,令人不能不佩服彝族先民对色彩的认知和驾驭能力是如此高妙.

(三)境生象外,写意东方

彝族漆器上的图案都是彝族人民对生活感受的直接反映.有的取其事物富于表现力的局部入图(如羊角纹、鸡眼纹、鱼骨纹),有的抽取事物的结构线、动态线(如蛇纹、水波纹)等勾勒这些不受任何所谓“美学原理”约束的流动的线条、形象是彝族人情感的肆意流淌、渲泻,是人的内心体验的外化,这是一种由内而外,注重内在“心理和谐”的东方审美情结.三色的使用源于彝族人对火的崇拜和敬畏心理,黄色代表火的内焰,红色代表火的外焰,黑色则代表燃烧的木炭.三种颜色的交替使用,就像跳动的火焰般给人以热情奔放的感觉.鹰爪杯、牛角杯、猪蹄杯这些看似“野蛮粗陋”的酒具却也是一种“心理和谐”审美观的体现.彝人认为凶猛的野兽其灵魂也是凶猛的.在猎获这些动物后,将其身上的某些部分带在身上,它的灵魂也会伴随自己,从而在心理上起到镇恶压邪、自我安慰的作用.“谁战胜了灵巧的东西,谁就是灵巧的人,谁战胜了力大的东西,谁就是有力的人.”因此,这些器物在彝族人眼里就是美的东西.由此可见,彝族作为华夏民族的一个支系,深深地铭刻着“境在象外心理和谐”的东方烙印.

前面提到的“凉山彝族漆器表层的艺术特点”,实际上是按照我们引进的西方的审美价值体系评述的.西方人也认为和谐就是美,但他们强调由外而内的“物理和谐”,形式美感.我们在认知凉山彝族漆器的民族性格时,既要借鉴西方的审美理念对其美学价值进行“量”的评估,更要挖掘和保持其内在的东方审美理念,进行“质”的定位,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彝族漆器艺术的内涵和外延.这对我们保护和开发漆器旅游文化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我认为发展彝族漆器的依据是它的民族性,这是彝族漆器区别于其它艺术样式的关键所在.保持彝族漆器鲜明的个性,从民族文化中汲取养料,彝族漆器艺术才能散发出永不衰竭的光辉.有“性格”的艺术,才是美的艺术,才是有生命力的艺术.但愿凉山彝族漆器能在经济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继续保持和发展自己的“性格”,在世界文化艺术之林永远发散独特的光芒!

相关论文

简述彝族漆器的艺术特点

此文是一篇漆器论文范文,漆器类有关论文范文文献,与简述彝族漆器的艺术特点相关毕业论文范文。适合不知如何写漆器及装饰艺术及民族艺术方面。

范小建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调研

这篇畜牧业论文范文属于畜牧兽医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畜牧业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与范小建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调研相关医学晋升论文。适合畜。

当代凉山彝族舞蹈的现代性嬗变与

本文是一篇彝族舞蹈论文范文,彝族舞蹈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当代凉山彝族舞蹈的现代性嬗变与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适合彝族舞蹈及。

彝族与纳西族的艺术特色

这篇民族论文范文属于环境设计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民族方面有关毕业论文范文,与彝族与纳西族的艺术特色相关艺术论文范文。适合民族及大学。

楚漆器艺术的本真

本文关于艺术作品及博物馆及漆器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艺术作品类论文范文数据库,与楚漆器艺术的本真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楚雄彝族民居装饰的雕刻艺术

本文是一篇建筑装饰论文范文,关于建筑装饰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关于楚雄彝族民居装饰的雕刻艺术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建筑装饰及雕。

凉山地区幼儿教育与彝族文化的融合

本文是一篇幼儿教育论文范文,关于幼儿教育类毕业论文,关于凉山地区幼儿教育与彝族文化的融合相关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幼儿教育及文化教育及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