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族声乐的高被引文学术影响力

时间:2024-01-28 点赞:50977 浏览:103965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音乐类论文范文,音乐类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基于民族声乐的高被引文学术影响力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适合音乐类及声乐及民族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音乐类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文章基于CNKI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研究方法,对我国1900~2011年间的民族声乐艺术类文献进行了分析统计,重点分析了这段时期我国民族声乐方向高被引论文的作者、机构、论文主题和发文期刊.从多个层面显示了他们的学术影响力,从一个特定角度客观地反映了我国民族声乐理论研究的基本现状.

关 键 词:民族声乐高被引论文学术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G250.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938(2013)06-0123-04

民族声乐是我国艺术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民族声乐在舞台及各种媒体上大放异彩,而民族声乐理论研究却略显不足.笔者曾对1998~2010年民族声乐论文数量进行了统计,从发文数量来看,民族声乐研究统计结果(共139篇)表明与我国其它人文学科相比,相差甚远[1].笔者在本文进一步就1990~2011年民族声乐高被引论文,分别从发文期刊、作者、被引频次、论文主题、发文机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对高被引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进行客观分析与展示,为今后我国民族声乐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咨询与帮助.

1研究方法

本文以CNKI为数据来源,以“主题”为“民族声乐”、时间为“1990~2011年”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间为2013年1月10日).考虑到时间跨度较长,为便于分析统计,我们采用11年为一个时间段,即1990~2000年为第一阶段,2001~2011年为第二阶段,以被引20次以上的高被引论文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统计内容为论文作者、发文机构、发文期刊和论文主题.

2数据分析

2.1高被引论文的分布

2.1.11990~2000年的相关数据

共检索出1990~2000年民族声乐研究论文192篇,其中被引论文111篇,被引次数20次以上的高被引论文9篇.这些高被引论文发表在《中国音乐》、《音乐艺术》、《黄钟》、《交响》、《音乐学院学报》、《人民音乐》等六种期刊上(见表1).

2.1.22001~2011年的相关数据

共检索出2001~2011年的民族声乐研究论文1672篇,其中被引论文843篇,被引次数20次以上论文20篇.这些高被引论文发表在《中国音乐》、《音乐研究》、《交响》、《人民音乐》、《黄钟》、《民族音乐艺术研究》等六种期刊上(见表2).

2.1.3两个阶段的论文被引数据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有关民族声乐方向的高被引论文主要集中发表在《中国音乐》、《人民音乐》、《交响》、《黄钟》、《人民音乐》、《音乐研究》、《音乐艺术》、《民族艺术研究》等期刊上.其中《中国音乐》始终占据榜首遥遥领先,而《音乐研究》在第一阶段没有入围的情况下在第二阶段以3篇位居第二,进步显著.这说明这家期刊的刊文质量有所提升.通过查看音乐类期刊排名,我们可以看到,这八种期刊在音乐类期刊的排名中都表现不俗,也全部为北大音乐类核心期刊.这些期刊都是音乐学专业期刊,说明专业期刊在民族声乐文献中处于绝对优势.它们作为国内刊登音乐类优秀科研成果的专业刊物,被众多学者信赖,吸引了大量优秀稿件,刊发了诸多优秀论文,在音乐类学术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为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中国音乐》、《黄钟》、《交响》和《音乐学院学报》四个期刊分别为四所专业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院),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音乐学院不仅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而且在民族声乐理论发展过程中也同样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对比两个阶段发文量、被引量及高被引论文量.我们不难发现,在第二阶段,有关民族声乐方向的发文量有显著的提高,第二阶段被引文章的数量也有了一个大的飞跃.这些数据的变化趋势充分显示了我国民族声乐理论研究的快速发展.当然,我们也必须同时看到,就增长率而言,发文的增长率高于被引论文的增长率,即“质”的提升落后于“量”的扩张.这说明新增研究队伍在不断扩大,但学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2高被引率

一个学者的学术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发文数量及被引用率上,而被引用率是衡量一个学者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

2.2.11990~2000年的高被引率数据

1990~2000年间发表的论文最短引用周期为2年(许讲真的《民族声乐50年的辉煌历程》);最长引用周期为14年(金铁霖的《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性——彭丽媛音乐会之后》),平均引用周期为6.11年.

2.2.22001~2011年的高被引率数据

2001~2011年发表的论文,最短引用周期为发文当年(郑宝华的《中国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之比较研究》,杨仲华、尤志国的《中国气派民族神韵百姓欢迎——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确立》,刘辉的《再论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定位问题》,李素娥的《“游离”与“扎根”——由“现代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唱法”问题引发的思考》);最长周期为3年(杨曙光的《中国少数民族声乐艺术的定位与发展》,姚莉莉的《对民族声乐发展特征的几点思考》),平均被引周期为1.14年.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第二阶段发表的民族声乐类论文被引用周期比第一阶段大大缩短,甚至很多文章在发表当年就被引用,这表明学者对文献的重视与依赖程度有了提高.

2.3高被引论文主题分析

民族声乐是个涉及面十分广泛的话题,其理论研究领域亦较为广泛.以上22年发表的29篇高被引论文所涉及的范围与主题也很庞杂,笔者努力将其进行归类整理,大致将他们分为六种类别(见表4).

仔细分析可以看出:在这22年间,民族声乐高被引论文主要集中在对民族声乐的发展历程、文化定位及美学理论方面的探讨.无论是对民族声乐历史发展轨迹的总结,还是对其文化定位的思考,以及对民族声乐美学特征的剖析,总的来说都是在总结和归纳民族声乐的艺术类别和发展趋势.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在第一阶段为数不多的高被引论文中,还存在两例对成功个人案例的分析论文,这或许也是因为在民族声乐理论发展的初期,人们对民族声乐理论认识尚浅,而感性认识更多一些,因此对成功案例的剖析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而到了第二阶段,对民族声乐艺术理论性概述、研讨类的文章逐渐多了起来.虽然第一阶段民族声乐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并且发展缓慢,但还是为第二阶段以及今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第二阶段所发表的高被引论文无论从数量上还是题材上都更加的丰富多元,其理论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总之,从表4可以反映出民族声乐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发展历程、文化定位、美学理论、演唱技术、教育教学和成功案例等六个方面.总体来看,对民族声乐的研究领域偏窄,挖掘深度不够.笔者认为今后民族声乐理论与研究要围绕其“四性”,即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和艺术性,进一步拓宽研究领域,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学术水平[2].


2.4高被引论文作者机构分析

机构的学术影响力主要表现在发文数量与被引用量两个方面.而机构的被引数量要比机构发文数量更能确切地反映一个机构的学术水平和影响.

民族声乐论文被引用20次以上的机构(见表5)中,中国音乐学院拥有的高被引论文最多,但上海音乐学院平均被引频次最高.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与上海音乐学院所拥有的高被引论文发文时间较早有关.同时,可以看出民族声乐理论研究因为其学科的特殊性,高被引论文主要出自专业性音乐院校(5所),尤其是以民族声乐为所长的中国音乐学院优势明显.其次集中在各类师范类院校和一部分教育学院(9所).另外还有两所综合性院校,两个文艺团体,一个音乐协会.这表明高等院校教师队伍是民族声乐理论研究的主力军,预计在未来的民族声乐理论发展过程中,高影响力的论文出产格局不会出现大的突然性变化,但也可以预见到,未来高影响力的论文产出机构将会更加丰富.

2.5从高被引论文作者的h指数分析其学术影响力

h指数(也叫h-index)是一个混合量化指标,最初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物理学家乔治·赫希(JeHirsch)在2005年的时候提出来的,其目的是量化科研人员作为独立个体的研究成果.赫希认为:一个人在其所有学术文章中有N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N次,他的H指数就是N.如果一位科学家的出版成果以它们被引生命周期的数字进行排序的话,那么h指数就是一个最大值,这个最大值是指每篇论文至少被引了h次的h篇文章[3].h指数被认为是对先前众多衡量指标的一大改进.先前的衡量指标都倾向于关注科研人员发表论文的期刊,它们都假定作者的贡献等同于期刊的平均值,以期刊水平代替了论文水平有失偏颇,而h指数却客观地表现了作者个人的实际学术影响力.

经过检索统计,1990~2011年被引次数达到20次以上的高被引论文的作者共计26人.其中最高值为6,最低值为1,h值总计为73,平均值为2.61(见表6).

这些高被引论文的作者多数都是在高校从事音乐教育的专家学者,这种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如石惟正、赵世兰等,他们长期活跃在教学第一线,培养了大量的优秀声乐人才,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这些成功的教学经验是其产出高质量、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基础保证,也是这些论文被大量民族声乐工作者引用借鉴的原因所在.当然,由于本文检索词界定在“民族声乐”一词,因此,这里作者的h值只是其在民族声乐一个方面的表现,并不代表其全部学术水平.

总体来看相比较其他人文学科而言,从事民族声乐理论研究的作者们的h指数普遍偏低,从被引量的不足和h指数偏低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在这22年间,民族声乐理论研究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但仍然处在初级阶段.这或许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民族声乐的定义与发展方向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另一方面,从事民族声乐的工作者们往往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文艺团体中的演员,他们大都不做理论研究,另一类多是高等院校的老师,他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口耳相传的教学上,对理论研究重视也不够.

3结语

通过对我国22年的民族声乐方

本文是一篇音乐类论文范文,音乐类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基于民族声乐的高被引文学术影响力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适合音乐类及声乐及民族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音乐类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向高被引论文的信息统计,对其影响力的分析,以及作者h指数的分析,可以了解学者们关注的学术领域及热点,分析学科发展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近几年国家经济文化政策的推动下,出现了迅猛的发展势头,无论从发文量还是被引量都有了一个飞跃.民族声乐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而专业期刊对民族声乐理论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这22年间,民族声乐理论虽然有了一个很好的发展,但是比较其他人文学科,还是呈现出了起点低、根基薄、发展慢的特点.这与民族声乐的学科特殊性紧密相关.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通过CNKI数据描述民族声乐理论研究在22年间的状况,尽管是客观的,但也不能说明它的全部,特别是不能就其内容、价值和意义作出全面的质量评估,只是学术述评的一个特定角度[4].尤其是对论文作者的发文量与被引用量,本文数据只局限于CNKI,因此,不是作者全部成果的集合.

相关论文

档案学高被引文引用情感类型

本文是一篇档案学论文范文,关于档案学相关函授毕业论文,关于档案学高被引文引用情感类型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适合档案学及引文及。

编辑学高被引文陕西作者群载文情况

本文是一篇编辑学论文范文,关于编辑学函授毕业论文,关于编辑学高被引文陕西作者群载文情况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编辑学及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