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

时间:2024-02-16 点赞:50826 浏览:102467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大学生方面有关学士学位论文,关于对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大学生及高等教育及大学生就业问题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大学生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本文通过对中国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性质分析,为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寻找理论依据和新视角,尝试提出解决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思路,以便为相关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关 键 词:大学生就业就业问题就业对策

一、引言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1999年中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开始,仅用五六年时间,就使我国从精英化高等教育过渡到大众化高等教育.从教育部2013年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可以看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达346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各项事业的腾飞提供了充足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加速了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进而增强了我国人力资源的国际竞争力[1].

与此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很快显现出来,蓬勃发展的高等教育事业教育受到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严重挑战.高校扩招之后,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数量与日俱增,2013年已近700万,而经济增长所创造的工作岗位数量却难以满足,二者的矛盾愈演愈烈.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所存在的问题

1.国内外经济形势直接影响就业.

近几年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仍未完全消除,我国受其牵连使得许多竞争性弱的中小企业倒闭或被兼并,造成大批工人待业,使原本就紧张的就业岗位竞争更激烈.同时,我国正处在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阶段,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都对本部门人员进行了精简、重组,不但减少了就业岗位,而且增加了需要就业人员的数量,使得就业率增长速度放缓甚至有倒退的趋势.据教育部统计,高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从2002年的80%逐年下降至2009年的35.6%[2]13,近几年的就业率也不甚乐观.

2.高校教育模式与就业需求严重脱节.

高校是为国家输送优秀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应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人才的培养.而当今有的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与社会需要偏离,急需的专业没有及时设立,导致专门人才培养的缺失;有的高校则盲目求全求大,不断增设新的专业,导致某些新增专业并没有成熟的就业市场,已脱离社会发展,使得毕业生不能适应时代要求,造成资源和人才的浪费;还有的高校急功近利,开设了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并不断扩招,但并没有考虑自身师资力量的缺乏,造成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另外,高校培养人才周期较长,而经济发展变化快,在人才需求上提出更多更高层次的要求,使得高校培养大学生的速度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节奏,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供给与市场需求的脱节[2].

此外,一些高校的就业管理部门不能全面了解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尤其是对区域经济结构、层次、前景及各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等缺乏深入的探究,反馈给相关教育部门的信息与社会实际需求有偏差,使高校的专业教育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相应的就业教育缺乏指导性,导致就业的分散与滞后.同时,当前我国高校虽然意识到就业教育的重要性,但某些学校并没有或者刚刚开设相关课程,而且多数只是流于形式,致使某些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毫无意识,对就业的残酷性没有充分准备,从而影响到今后的就业.

3.就业市场有失公平.

(1)就业市场机会的不公平.有的单位规定只要男性;有的对外地毕业生提高招收门槛;有的对相貌、身体缺陷以及病毒携带者等与岗位要求并无多大联系的因素要求苛刻;还有的单位对于毕业生是否党员、在校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通过英语四、六级等较为看重.与此同时,部分区域的地方保护主义和不良的社会风气都导致大学生就业机会的不公平.

(2)就业市场条件的不公平.就业市场条件的公平性应体现在不同的就业地区和行业需匹配相应的工资待遇及发展机会.目前我国的就业中存在着东西部区域差异、城乡差异、高危特殊行业差异等.同时,社会、家人的一些不良导向和优越的物质条件诱惑也使某些高校毕业生更青睐北、上、广等发达和沿海城市,而偏远的西北地区和一些贫困的山区、老区由于条件艰苦、待遇差很难吸引到优秀人才,导致我国人才资源配置极端不均衡,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破坏大学生公平就业的良好环境,加大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4.大学毕业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个人能力的缺乏.大学宽松的学习环境和缺乏师长的监管,往往使得刚从高考中解脱的学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只要考试过关、学分到手就万事大吉,对所学专业没有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究,专业理论知识缺乏,同时我国高校教育本身“学以致用”方面的问题比较明显,因此毕业生在理论和实际运用方面的双重缺失往往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2)自我定位的模糊.大学生作为曾经的天之骄子,家庭中的宠儿,往往在择业时一味强调“我要干什么”,而不考虑“我能胜任什么”,不是从自身的特点、优势和社会需要出发给自己恰当的职业定位,而是把目光盯在一线城市、沿海城市、待遇好的热门单位,对就业抱有过高的期望值[3]270,这种思路经常会造成很多工作机会的丢失.

(3)部分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情商”和“智商”不成正比.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和国外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加之中国家庭对于孩子的过度呵护,导致很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极大的依赖、消极与被动,缺乏团队意识、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4],拼搏精神也很欠缺.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政府提供政策及法律保障.

近年来由于国际经济形势的萎靡,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较之前有所放缓,但总体形势是好的,政府也已出台大力度拉动内需的政策,将带来不少新增就业机会和岗位供毕业生选择[3].政府应进一步构建更加合理的用人体制,大量吸收有潜力毕业生[5].当前社会的高端人才流动性很强,受利益驱使,跳槽现象屡见不鲜,不仅使用人单位白白投入前期大量的财力和精力,而且会造成人才市场的不良竞争等问题.因此,用人单位不妨多考虑刚刚走出校园的毕业生,他们比较踏实、好学,在提供较好的待遇和工作环境下,稳定性要强于其他群体.同时,政府也应加大力度整顿就业市场,采取强硬措施遏制不良之风.严禁用人单位任人唯亲、暗箱操作,杜绝一切歧视行为,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法律保障;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关注那些到基层、偏远地区、不发达地区甚至高危特殊行业工作的毕业生,为他们提供应有的待遇,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就业服务政策,彻底消除区域、城乡的差距,免除毕业生的后顾之忧,保证就业的公平性.

2.高校应积极做好相关工作.

(1)学校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调整学科设置和专业设置,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和技术的更新速度超乎想象,高校必须不断深化教学、教材改革,推陈出新,与国际接轨,保证培养出的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同时要建立新型学生评价体系,摈弃单纯对学习成绩的评价而应更注重综合素质的评估.

(2)大力发展校企合作,拓宽就业渠道,使学生不仅仅局限于理论学习,更要多多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为走向今后的工作岗位提前做好准备.高校应积极主动地与各类企业沟通联系,根据企业的需要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有目的地培养专门人才,努力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

(3)高校应该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不能只流于形式,相关课程设置应该提前并且紧跟形势、结合实际.应积极联系各个单位和企业,定期召开校园招聘会,尽可能地为学生就业提供信息和机会.同时做好相应的就业服务,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方便和支持.

3.毕业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1)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给自己一个清晰合理的定位,客观评价自身能力,选择适合自己、有能力胜任的工作岗位;同时,要处理好国家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就业,政府现在制定了很多到农村、到基层工作的优惠政策,要意识到并不是大城市和发达地区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到农村、到基层同样可以大显身手,发挥作用;要调整好就业心态和心理承受力,具有耐心,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的情绪,先就业、再择业.

(2)要增强自身的就业实力.在校期间,打好专业课的基础,保证考试成绩优异,并且尽量考取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完善被社会和用人单位所认可的基本手段;另外,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前提下,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多一些社会实践,提前感受一下社会,积累一定经验,对于提高综合素质大有好处.


(3)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手段[3]271.目前国家已制定很多毕业大学生创业的倾斜政策,为大学生营造了优良的创业环境.毕业生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多做尝试,年轻不怕失败,即使不成功也可以积累更多经验,为今后就业和再创业提供帮助.

四、结语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更是重中之重.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更是千千万万家长所关注的问题.探究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执行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只有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才能让这些“天之骄子”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有力推动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大国,才能缩短科学技术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周期,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2]24.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大学生方面有关学士学位论文,关于对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大学生及高等教育及大学生就业问题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大学生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龙江科技信息,2009(34).

[4]郭绚霞.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力的途径[J].改革与开放,2009(7):157-159.

[5]刘佳.浅析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1(4):165.

基金来源:安徽省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3zdjy082),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TS12142).

相关论文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大学生类有关毕业论文范文,关于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大学生及大学生就业及应届生。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原因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大学生有关硕士毕业论文,关于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原因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适合大学生及高等教育及大学生就业方面。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究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关于大学生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当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究相关本科论文范文。适合大学生及高等教育及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x,当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关于大学生毕业论文,关于大学生就业x,当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大学生及就业指导及辅导员。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其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关于大学生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关于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其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大学生及大学生就业。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大学生类毕业论文提纲,关于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相关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大学生及产业结构及大学生就业难方面的。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关于大学生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相关本科论文范文。适合大学生及大学生就业难及大学。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大学生就业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大学生就业及大学生及。

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关于大学生硕士毕业论文,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大学生及大学生就业及产业结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