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制度伦理视角的师德建设反思

时间:2024-03-25 点赞:51440 浏览:104926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师德建设论文范文,师德建设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基于制度伦理视角的师德建设反思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师德建设及高校教师及教师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师德建设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师德是教师在求学和从教过程中不断修养而成的一种内在精神品质,一直是学校德育、学校管理及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从我国目前状况来看,大部分教师能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但部分教师的不道德行为也时见报端,致使我国师德水平受到质疑.

一、师德现状及反思

当前我国师德素养主流是令人满意的,高校教师总体上积极向上、热爱教育事业,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光明网2013年2月的调查显示,高校教师在对职业道德现状评价时,认为职业道德滑坡的占23.1%,认为重业务、轻师德的占23.2%,认为学术腐败和学术严重的占10.8%[1].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些问题对整体师德水平及其建设的危害性,及时采取纠正和引导措施,确保我国师德建设的有效性和师德水平的趋善性.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缺少职业追求,敬业精神淡化

敬业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崇敬,高度的敬业精神体现为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对所教学科的热爱[2].但目前我国部分教师过分注重自身利益,忽视职业素养和技能的提高,缺少职业追求,敬业精神淡化.如部分教师将教学作为第二职业,不能认真备课,也不会主动为学生解答疑惑,导致教学质量降低.

2.追求学术GDP,学术道德失范

高校集科研、教学于一体,同时在高校排名、学科评估等方面更是注重科研工作和成果,因此高校将科研成果与职称、职务、津贴等各种利益直接挂钩,将高校的压力直接转移到了教师身上.部分教师希望尽可能多地承担科研项目,获得较高职称,但又缺少时间和精力,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快速取得成果,有些教师心态浮躁、急功近利,存在挂名、拼凑科研成果的行为,更有甚者存在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等不良行为.

3.缺乏学生关爱,师生关系冷漠

调查显示部分教师不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师生缺乏课外交流,交流内容仅限于学业知识,交流的途径仅通过会议和活动.在整个互动过程中,教师没能起到主导作用,更未能表现出对学生的关心和关爱.由于双方长期缺少必要的沟通,师生关系日渐疏远,趋于冷漠.


4.轻视人际关系,团队协作精神缺乏

这方面问题首先体现为同事之间缺少协作,部分教师自我意识强,不注重与其他教师的合作,甚至存在不正当竞争、人身攻击等不道德行为.这些行为不仅影响科研项目的完成和科研成果的产生,同时可能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其次表现为与学生家长之间缺乏沟通,不重视与家长沟通,不能全面了解学生和引导学生成长.

5.谋取个人私利,教育不公平加剧

教师作为一个为人表率的职业,本应践行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做到公平公正,但在实际中许多教师为追求个人私利,滥用权力,谋取私利,如金钱分数交易、金钱学历交易等.这些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教师形象,同时人为地加大了教育不公平程度.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在培养年轻的学术接班人时,偏重于他们学术领域的成就,而忽视了那些负责任的学术公民所必须的其他知识和技能的考察[3];其二是我国缺少全面、具体、可操作性的师德法律、法规和指导规范.一项调查显示,41.5%的教师认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没有得到很好贯彻执行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相应的、与之配套的表彰或惩罚措施,30.7%的教师认为职业道德规范本身不健全,缺乏真正的指导作用,仅有14.7%的教师认为向教师宣传的力度不够[4].

二、基于制度伦理的师德建设问题分析

1.制度伦理的基本精神

制度伦理是指制度化了的道德观念和伦理精神,亦指制度的合理化、合道德性,是对制度的一种价值评判.从制度的语境和制度与伦理的关系来看,它至少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的内容:一是制度安排的道德性、正当性和合理性的问题;二是道德的制度化,即制度本身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原则和价值判断.前者构成了制度的伦理基础即道义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制度能否对道德发挥作用,后者依靠制度来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直接构成制度的组成部分[5].可以看出,制度伦理兼具道德和制度两方面的特点,可以有效地实现道德和制度的结合,它在维护道德秩序、进行道德建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师德建设问题的制度伦理分析

正如同志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而我国目前缺乏符合师德伦理精神的制度安排,缺少完整的体系和有效的执行力度,尤其缺少可操作性的规定,是导致部分教师出现不道德行为的首要原因.从制度伦理视角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制度设计制定不完善

首先表现为缺乏伦理精神,评价体系不合理.现有的薪酬水平、福利等难以维持教师社会生活需要.光明网的调查显示,在对校外的态度上,43.1%的高校教师认为可以提高收入和生活水平,23.4%的高校教师认为应大力提倡.不能满足需求的物质保障导致出现有偿代课、课外辅导等不道德的现象;侧重于教师的业绩、科研等能力而忽视了道德水平考察的政策导致大量教师为追求职称、成果而作假,侵占他人学术成果.其次表现为制度的不完善,缺乏一套完善的指导和规范体系,国家与地方、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政策不能有效衔接,甚至出现管理的真空现象,直接强化了教师的侥幸心理.再次表现为制度的不明确性,现有的师德伦理规范有些规定存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不能全面、有效地约束教师行为.此外,政策的制定缺乏教师的参与,致使政策不能符合不同教师的实际需求,不能得到教师群体的接受和支持,自然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

(2)制度执行方式不健全

首先表现为缺乏必要的社会环境,配套政策措施等滞后,不能给予教师一定的社会保障.其次,现在单一的舆论引导、理念宣传等非强有力的引导不能保证教师在缺少强有力的约束机制的情况下实现自我克制,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如一地自觉遵守基本师德伦理规范.再次,不能发挥教师的主体能动性,目前我国的师德建设相关课程一般都是强制进行的、单一的说教和引导,缺乏必要的研讨会、实践等互动活动,使本应作为主体的教师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自然产生抵触情绪,根本达不到开设课程的目的,更不用说提高师德水平.另外,有关部门和单位未对师德行为进行及时评价,更未对道德和不道德行为及时给予处理和通报,不能起到引导、震慑的作用,直接导致道德行为日趋减少,不道德行为日趋增加,整体道德水平不断下降.(3)制度完善工作不到位

主要表现为我国没有要求及时修改师德素养规范的制度,未对制度改进的频率、责任单位、监督单位及其职能等各项工作作出具体的安排,致使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没有动力和积极性对师德建设相关政策进行修改和完善,结果出现一些制度管不了的行为和可能符合社会需求却仍然受到限制的行为.

三、基于制度伦理的师德建设对策

1.师德建设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指在师德建设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教师在道德、技能、职业发展等方面取得良好绩效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师德建设过程中应以教师为中心,围绕其需求展开工作,首先需要满足其基本需求,这样教师才愿意追求较高层次需求.如果教师可以通过教育事业获得足够的工资收入,就不会出现有偿代课、校外等现象.其次要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和工作环境,通过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等措施使教师感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满足其心理需求.再次要以激发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教师道德建设的根本,以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为终极目标,以选派教师进行进一步深造和提供良好的教学实践环境等为途径,以健全教师科学评价体制为保障,充分引导、鼓励和支持教师的发展,促进教师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发展.

2.师德建设制度的建立

关于师德建设规范的实践层面,国际上已有多个国家和组织制定并实施了教师伦理制度.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4年颁布了《教育国际专业伦理宣言(修订版)》,美国在1975年出台了《美国教育专业伦理规范》,新西兰在2005年颁发了《新西兰注册教师伦理规范》,这就充分说明师德建设不能仅依靠个体的自觉性,还应该同时纳入强制性措施,通过合理引导和强有力的约束实现师德建设的初衷.

第一,国家应建立符合伦理精神的制度安排,保障教师生存、生活和发展所需的各项条件,积极探索教师的心理,减少和预防不道德事件的发生.第二,社会其他方面的制度应该配套,将师德建设与经济、文化建设相联系,建立一个社会诚信平台,及时记录教师不道德行为.第三,改革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结合实际情况出台公平、公正的全方位管理评价体系,将教师科研业绩、教学工作量等指标与师德素养考核紧密结合起来,从不同方面引导和激励教师遵守和践行师德伦理规范.如建立360评价系统,从教师的上级、同事、学生等不同相关人员视域,从科研道德、教学道德、生活作风等不同角度的道德水平进行全方位评价和管理,充分反映教师的不同能力,尽量减少评价的主观性和不全面性.

3.师德建设制度的执行

制度建立只是师德建设的开始,更重要的在于执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师德建设制度的执行力度.第一,教育部门注重落实国家给予教师的各项福利和薪酬政策,确保教师生活水平.第二,相关部门做好配套工作,为师德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第三,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定期对教师的道德水平进行全方位评价,评价过程中要注重体现客观性和全面性,同时及时公布评价结果.第四,及时执行奖惩措施,通过及时宣传道德模范与通报不道德行为的处理结果,提高教师自我觉察意识,主动避免不道德行为.第五,定期开展师德建设培训和实践活动,如利用寒暑假开展师德建设培训班、研讨会等,将教师变为活动主体,使其自觉遵守和践行基本的师德伦理.

4.师德建设制度的完善

在转型过程中,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所带来的道德观念和利益关系也在不断发生调整,所以,任何一种制度都不可能是适应所有条件的,必须不断进行修正和完善.第一,国家政策层面应该对制度的完善工作进行合理安排.第二,社会相关单位、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重视对制度的完善,不能将其视为形式和任务,而是切切实实进行这项工作.第三,定期或不定期对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衡量,对社会

本文是一篇师德建设论文范文,师德建设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基于制度伦理视角的师德建设反思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师德建设及高校教师及教师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师德建设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现象分析,确定是否需要对制度进行修正和完善.第四,监督机构及时执行监督工作,检查各参与者对制度完善情况的执行程度和结果,同样及时进行通报批评和表扬,确保政策完善工作的落实.

本文系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西部农村地区代课教师问题研究”(10YJA880172)的阶段成果之一.

相关论文

略“教学反思”为载体进行师德建设

关于教学反思及师德建设及青年教师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教学反思有关大学生毕业论文总结,关于略“教学反思”为载体进行师德建设相。

当前临床教师师德建设困境原因反思

本文是一篇师德建设论文范文,师德建设类函授毕业论文,关于当前临床教师师德建设困境原因反思相关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师德建设及医学教育及医。

略“教学反思”为载体进行师德建设

本文是一篇教学反思论文范文,教学反思有关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略“教学反思”为载体进行师德建设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适合。

关于高职教师师风、师德建设的

本文是一篇德育工作论文范文,德育工作相关毕业论文题目,关于关于高职教师师风、师德建设的相关开题报告范文。适合德育工作及教育学生及教师。

高校教师师德建设

本文是一篇师德建设论文范文,关于师德建设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师德建设及高校教师及。

师德建设与提高素质教育的关系

本文是一篇师德建设论文范文,师德建设类函授毕业论文,关于师德建设与提高素质教育的关系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师德建设及素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