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专业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

时间:2024-03-13 点赞:50502 浏览:104341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关于专业及课程及教师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专业方面论文范文素材,与德语专业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对不知道怎么写专业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本文对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这一国家重点学科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及实践进行介绍,对“动态多元课程体系”及与国外一流大学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并共同授予学位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所蕴含的创新意义进行阐释.

关 键 词 :德语专业;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始建于1950年3月,2002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点,2008年成为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成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北外德语专业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及实践获“2012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本文对北外德语专业的改革历程做简要总结,对在新形势下创设的“动态多元课程体系”及与德国一流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并共同授予学位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介绍和分析,对所蕴含的创新意义进行阐释.

一、北外德语专业现阶段改革的基础与背景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部分外语院校开始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尝试.1992年,《全国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教学调研报告》问世,其中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工作重点的转移,社会对德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事文学和语言学研究的毕业生只占很小的比例.1998年,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了《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其中指出:“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国际交往中经济因素的不断增大和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在外语教学中迫切要求我们在原有的文学和语言学基础上增加有关外交、经贸和金融等方面的内容.”

在此背景下,北外德语专业把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德语人才作为改革和创新的目标,在本科阶段第三、四学年设立了立足于传统日耳曼语言文学、德国外交和德国经济的“三柱式课程体系”,同时增设了新的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在我国德语界最早设立了德国外交与经济、跨文化交际和教学法三个专业方向.在改革过程中,新建的课程体系经受了初步的考验,反映这一改革成果的教材和课程也获得了好评和奖励.2004年,北外德语专业用德语开设的德国经济倾向课程系列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三柱式课程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课程体系需要不断适应新的形势,获得新的发展.在新形势下,北外德语专业面临以下问题:

第一,随着全社会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对知识的追求越来越多维,就业市场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多样,有必要在“三柱式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新的专业知识支柱.

第二,北外德语专业的师资水平近年来有了大幅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呈现出细化、深化和多元化的趋势.他们有能力开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课程,也有展示自己专业能力的强烈愿望,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为教师创造力的发挥提供更大的空间.

第三,在原有课程体系中必修课具有核心地位,但缺乏有效地促使任课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压力和机制.必修课一般由资深教师长期担任,相对固定,流动空间较少.

第四,北外德语专业与德国大学有广泛的联系,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种关系基本是单向的,即主要是我们的学生和教师向德语国家的教师学习.关系的单向性对于加强我国学术话语权不利,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旋律不符,我们需要探讨德语专业国际合作的新路子.

第五,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要求本科阶段提供更加全面有力的支撑.

面对新的形势,北外德语专业在2008—2012年期间群策群力,在“三柱式课程体系”取得的成果基础上,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改革又迈出了新的步伐,主要体现在本科阶段“动态多元课程体系”的建立和中德联合培养并共同授予学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上,与此同时,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术研究齐头并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上的新举措——“动态多元课程体系”的建立

从2008年开始,北外德语专业进一步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建立了“动态多元课程体系”(见图1).

1.“动态多元课程体系”的具体实施方案

“动态”是指在课程的地位上打破了选修课与必修课的界限;“多元”是在“三柱式课程体系”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专业倾向课程.按照新的课程体系,本科阶段三、四年级所有德语专业课程分为导论课和加强课两大类.导论课为系统、长期开设的主干课程,与德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方向相对应,包括文学导论、语言学导论、外交导论、经济导论、翻译导论、跨文化交流导论六个方向的课程,学生从中选四种;一旦选定,按必修课对待.加强课为辅助性或技能性课程,或只是在某学期、某学年开设的非长期性课程,门数较多,学生从中选三门;一旦选定,按选修课对待.导论课和加强课的组成成分不是固定的,可根据教学效果,有进有出,进行适当调整.

2.“动态多元课程体系”的优点和创新之处

(1)教学理念推陈出新、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培养目标,从单科到三柱再到六柱,拓宽了日耳曼语言文学学科的内涵,闯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语教学的一条新路子,为获得德语教学的国际话语权打下了实践和理论的基础.

(2)教学内容丰富充实.新开设了12门课程,内容新颖、前沿,使德语专业课程布局更为全面、合理.采用专题报告、讨论、辩论、访谈、模拟国际会议等教学方法和各类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现了德语与专业知识的复合,促成了不同专业知识之间的复合与互动.

(3)课程体系完备贯通.打通、理顺了本、硕、博三个层次的课程的科学链接,在本科高年级阶段为学生奠定了文学、语言学、翻译学、德国外交、德国经济和跨文化交流研究的初步知识基础,与硕、博阶段的研究方向直接呼应,为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提供了初步的知识贮备.如今,北外德语本科专业平均每年有1/3的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本、硕、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实现衔接为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铺平了道路,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连续性和渐进性. (4)管理模式开放灵活.建立了学科和课程间的科学竞争机制,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有课程和教师都要接受学生的选择.教师无论职称高低都可以提出开新课申请,这就为教师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更大的空间.通过建立“动态多元课程体系”新开出了12门课程,其中8门导论课由年龄在35岁以下的教师担任,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年轻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同时, 这一管理模式也推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设计课程结构的意识.在选课时要求学生必须独立思考、自我设计.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未来发展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决定如何通过导论课和加强课的组合建构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结构,并要思考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与技能同实现未来发展目标的关联.

3.“动态多元课程体系”的成果转化情况

北外德语专业的改革日益引起外界的关注,其影响也从校内走向全国德语界,并正在走向国际.这一改革成果集中体现在2010年出版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研究论文集》中,它被德语专业同行誉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全体教师和科研人员在特色专业建设上思考和实践的结晶”.

在2012年8月北外承办的亚洲日耳曼学学者大会上,北外德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实践受到普遍好评.德国哥廷根大学副校长海纳(Casper-Hehne)教授在闭幕式上盛赞“北外德语专业是顶尖的”.这是我国德语专业教学走向世界、争取国际学术话语权进程中向前迈出的坚实的一步.

三、中德联合培养研究生并共同授予学位,加大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力度

在2008—2012年期间,北外德语专业在探索中德联合培养、共同授予学位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取得了突破和进展,主要体现在“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双硕士学位课程”、“与曼海姆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并共同授予博士学位”等项目的实施.通过这些措施,与德语国家联合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共同授予学位的模式得以全面推进,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走在了前列.

1. 创设“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双硕士学位课程”

(1)“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双硕士学位课程”的创设.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与哥廷根大学跨文化日耳曼学系、南京大学德语专业联合申请欧盟Asia-Link项目,创设了“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双硕士学位课程”,自2008年开始招生.

该培养方案的核心是通过以跨文化为基础、跨学科为导向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培养服务于中德两国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文化传播人.在第一学年,所有中德学生在哥廷根大学学习;第二学年到中国,分别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南京大学学习.两国研究生在完成相应课程学习后,将同时获得两校的硕士学位.其突出的优点和创新之处表现在跨文化性、平等性和跨学科性.该项目在中德双方均获得了高度重视.

(2)“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双硕士学位课程”的示范意义.

第一,跨文化性.“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硕士研究生双学位课程”融合了中德不同的教育风格,跨文化性不但是教学的内容, 同样也是双方教师的工作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跨文化性贯穿到项目的每一个环节(见图2):

下面对图中所标示的6种关系种所蕴含的跨文化性做一分析:

第1种是中德同事之间的合作关系.双方共同确定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模块,共同发表学术成果,共同设计研究课题,共同遴选学生,共同辅导学生论文,共同应对中德两国的政府和管理部门,共同面对社会团体和机构.

第2种是中国教师与德国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包括中国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德国学生的学习习惯的交融,中国教师评价体系与德国学生自我定位的相遇,中国教师和德国学生各自对师生关系规范的理解等.

第3种是中国学生与德国学生之间的同学关系,包括课堂讨论、课下学习小组的活动、业余活动安排,直至个人友谊的建立等.

第4种是德国教师与中国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具体情况可参照对第2种关系的分析.

第5种是中国教师与中国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因为中国学生在德国学习一年,经历了德国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德国同学的学习方式,必然会对其固有的学习方式、师生关系模式等产生影响.在课堂上,中国教师既要考虑到中国学生,也要考虑到德国学生,所以,其行为方式可能多少偏离自己固有的习惯.这样,中国教师与中国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再完全遵循“纯粹”的中国模式.

第6种关系是德国教师与德国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具体情况可参照对第5种关系的分析.

在跨文化互动中,工作风格、教学风格、学习风格、日常交际风格、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对对方和自己的认识都会程度不同地出现特有的格局.

第二,平等性.在跨文化交流中,双方的地位经常是不平等的.地位的不平等经常剥夺或减少了地位较低的一方发表观点、宣传本族文化的机会,不利于不同文化的充分互动.而“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硕士研究生双学位课程”的精心设计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跨文化互动中中德双方的平等地位.

合作协议从项目运行机制上保证了中德双方大学和教师的平等地位,其中规定:“学生在一所高校取得的学业成绩和参加的考试全部得到另一所大学的承认而无需进行对等性审核.”这样,中方大学的教育质量被视为与德方大学等同,改变了以往对中方教学质量不信任而将学分打折扣的做法.同时,协议规定:“合作双方共同负责招生和课程实施工作”;“合作双方的教师共同制定教学大纲并共同开发相关的教材.”这样,中德双方教师在项目中具有同样的影响力.

第三,跨学科性.“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硕士研究生双学位课程”保持了日耳曼语言文学这一学科的基本特性,以应用语言学为重点,兼顾德语文学,强调跨文化、跨学科视野.所以,该课程的基本构架可以概括为“一体双翼”.“一体”是指德语语言、文学、文化为主体 ,“双翼”是指该课程跨文化、跨学科的特点. 2. 与德国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

2011年,北外与德国曼海姆大学签署了联合培养博士生并共同授予博士学位的协议,从而将中德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由硕士层面提升到博士层面.

在与德国大学长期互信合作的基础上,北外德语专业于2012

本文关于专业及课程及教师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专业方面论文范文素材,与德语专业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对不知道怎么写专业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年倡议举办了首届中德高校德语专业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旨在为中德博士生导师交流博士生培养经验创造条件,为博士生搭建学术互动平台,在不同的文化和学术背景中进行思想的碰撞,拓展思考问题的方式,开阔学术视野,促进博士生在撰写博士论文和开展课题研究方面的学术交流以及青年学者学术圈的跨学科、跨院校建设,并加强博士生导师的相互协作.参会的中德双方博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共30余人,会议共宣读了28篇论文,取得圆满成功.


四、总结

在2008—2012年期间,北外德语专业围绕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将原有的“三柱式课程体系”发展为“动态多元课程体系”.以“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双硕士学位课程”等项目为抓手,积极开展教师、学生的交流,联合培养研究生,开展合作研究,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领域的改革取得了具有示范意义的重大进展.

新与旧是相对的,世界是不断发展的,真正的改革精神意味着对改革成果的不断发展.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不断探索.只有勇于思考、大胆创新、永不停步,才能为我们的事业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

相关论文

数控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与实践

本论文是一篇骨干教师相关本科会计学毕业论文,关于数控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与实践相关硕士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骨干教师及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