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35年如一日

时间:2024-02-24 点赞:43206 浏览:81779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论文是一篇新闻联播方面新闻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新闻联播》35年如一日相关本科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新闻联播及政治生活及新闻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新闻联播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时隔4年之后,央视《新闻联播》再次出现新面孔.

这档全球收视人数最多的电视新闻节目的每一次小变化都会引发大联想:1990年代,播音员张宏民一次穿中山装登场,立刻引发关于“政治气候变化”的各种解读.但据央视事后澄清,张宏民当天是临时顶班,没穿正装,才以中山装上阵.2006年6月,两位年轻的播音员康辉和李梓萌加盟《新闻联播》,甚至引发了美国《纽约时报》的评论,“中国有关当下时事的立场由两位面带微笑的年轻人传达出来,与以前几位主持人不苟言笑的播音风格相比,他们的确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

然而,“焕然一新”很快被证明只是乐观者的一厢情愿.“亲切友好”的依然“亲切友好”,“深入学习”者还在“深入学习”,“高度重视”的每天都“高度重视”.而年轻的新主持人,也迅速从他们的前辈那里继承了庄严的气质和字正腔圆的播音.

最新加盟《新闻联播》的是欧阳夏丹和郎永淳.据说前者首次在央视出镜就身着牛仔裤,后者10年如一日架一副眼镜.在央视这都是破例之举,所以,他们一如既往地成了《新闻联播》“即将到来的改革”的大联想大解读的主角.

谁也不知道两位新主持人会带来怎样的变化.不过历史显示:《新闻联播》这个坚持恒定的节目,需要的是接班人,而不是变革者.

《新闻联播》已经整整35岁了.1976年7月1日,这个节目的前身《全国电视新闻联播》试办.1978年元旦,《新闻联播》正式开播.

1980年,《新闻联播》对审判林彪、“两案”加以重点报道,全国亿万观众第一次通过电视新闻共同目睹了国家重大时政事件.而从1982年报道“中国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始,授权《新闻联播》比其他媒体提前一天独家发布重要新闻.这个节目权威严肃的形象、上情下达的角色开始确立.

也因此,它超越了电视新闻栏目的一般意义.用中国传媒大学雷跃捷教授的话说,“也只有电视台才有这个资格办这个节目”.

据央视内部人士透露,此次新增《新闻联播》主持人,开放全台竞聘,竟有“超过50人”应聘.其实这也难怪,“《新闻联播》在央视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其他所有新闻栏目都只是对它的补充.”央视某编导这样说.

事实上,从创办第一天起,《新闻联播》恪守着“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天下大事”的宗旨,几乎无一日越界.

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周小普教授曾对《新闻联播》的各类新闻条数作了统计.结果显示,在播出的所有新闻条数中,时政新闻占41.6%,而在新闻时长上,时政新闻更占50%以上.至于每类新闻的平均时长,占前三位的分别是领导人活动(157.8秒)、宣传重点(129秒)、会议新闻(93.2秒).

“《新闻联播》就是中国政治生活的一面镜子,一个晴雨表.”雷跃捷教授对笔者说,“30多年来,它能保持其形式内容,能保持高收视率,能保持对政治生活的影响力,正是由中国国情所决定的.”

相应地,也就不难理解了,为什么30余年来《新闻联播》从内容到形式,始终没有根本性的变化.

已经去世的《新闻联播》主持人罗京曾提到,有一次他想改一个发型,向央视台长报批,结果还没得到批准.

“固化”已然是《新闻联播》的特质之一:以党和国家领导人当日活动为头条,25分钟国内新闻、5分钟国际新闻的格局罕有改变;《新闻联播》片头曲16秒,从1988年3月起沿用至今.

“把国内外重大的新闻按照既定的原则和框架,恰如其分地传达给观众,这是我们日复一日的工作.”《新闻联播》前主持人赵忠祥这样对笔者说,“我们口述再大的事情,都只是一个传递者,而不是一个参与者.”

实际上,正是“传递者”这一功能定位,决定了《新闻联播》的一切形式.主持人是其中一种“形式”.赵忠祥将新闻联播的播音风格概括为:“字正腔圆”、“庄严”、“严谨”.这8个字确立于老一辈播音员齐越、夏青在人民广播电台播音的时代,至今也依然作为不可动摇的标准,从五十几位应聘者当中挑选出了欧阳夏丹和郎永淳这两位年轻人.

如果说《新闻联播》是中国国情的晴雨表,那么收视率就是《新闻联播》的晴雨表.根据央视―索福瑞媒体的统计数据,在全国35个中心城市中,《新闻联播》的平均首播收视率为5.6%.尽管1980年代这一数据一直稳定在50%以上,最高峰时曾经达到58%.然而5.6%的收视率,已经意味着每天有7280万人收看这档节目.

一个可资比较的数据是,美国收视率最高的电视新闻节目─美国广播公司的《晚间新闻》,每天的收看人数只1000万.

7280万人或许才真正配得上

《新闻联播》常用的形容词─

“翻天覆地的”、“可喜的”、“大幅度”、“显著的”.他们当中包括了已经退休的政治局常委李岚清.他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提到,自己经常一边“听”《新闻联播》一边练篆刻,“因为电视里的许多同志我都认识,不用看我也听得出谁在讲话”.

7280万人还包括“中国第一村”华西村的前村支书吴仁宝,看《新闻联播》是他惟一雷打不动的日常活动.2004年,得益于对《新闻联播》报道的准确理解,他提前估计到国家将对钢铁产业采取宏观调控措施,当即调整了华西村钢铁厂的生产销售计划,避免了重大损失.对这一点,他反复向笔者提及,津津乐道.

7280万人或许还包括大批浙江商人.网络上流传着“浙江商人的22条军规”,首当其冲第一条就是“ 坚持收看《新闻联播》”.

“观众对严肃的、把握中国政治生活脉络的新闻节目是认可的,30年来也形成了收视习惯.”雷跃捷教授说,“他们通过《新闻联播》了解中国政治生活的动向、趋势.”

同样因为《新闻联播》的特殊地位,各地官员也很看重当地新闻在《新闻联播》上的播出,因为“《新闻联播》是地方政府宣传工作成绩的重要途径.全国的老百姓都在看《新闻联播》,的首长也在看

《新闻联播》”,一位要求匿名的

该栏目编导曾对笔者这样说.

和地方政府一样重视《新闻联播》的“黄金时间”的,还有众多的广告客户.紧跟在《新闻联播》之后的15秒广告时段,其广告费是所有电视节目中最贵的.1995年电视台推出该时段广告招标,曾经创造了“标王”的新名词.1998年“爱多VCD”以2.1亿元天价“夺标”,相当于每秒钟花掉3.8万元.

对《新闻联播》来说,2005年发生了一起标志性事件.这条新闻如果以“新闻联播体”播报,会是这样的:

1976年以来,《新闻联播》栏目组深刻理解社会变革,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取得突出成绩.不过,在喜人的形势面前,电视剧《大宋提刑官》在央视的收视率居然超过了《新闻联播》.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该栏目全体员工仔细分析,深入查找问题所在,迎难而上,锐意进取,终于走出了一条改革发展新路.

事实上,自从凤凰卫视、东方卫视等播出完全不同于《新闻联播》的新闻节目后,《新闻联播》曾经拥有中国一半观众的“新闻权威”,实实在在地被分化了.

“在一个多元社会的背景下,在一个自由选择的进程里,慵懒的电视观众手中有遥控器,遥控器上有许多的新闻频道.”有媒体评论说.

“《新闻联播》有改革的必要性.”雷跃捷教授说.据他介绍,在央视举办的多次研讨会上,专家们都中肯地提出改革《新闻联播》的意见:“要更平民化,不能高高在上”;“相当一部分报道没有遵循新闻的基本规律”;“对外开放那么多年了,国际新闻却越来越少了”.

“《新闻联播》收视率下滑,老百姓不满意,电视台不满意,上级主管部门也不会满意.”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教授展江对笔者说,“随着时展,市场经济越来越成为主流,这种形势下,《新闻联播》不变不行.”

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当浙江籍全国政协委员叶宏明于2006年“”期间提交《让<新闻联播>换换人》提案时,无论在《新闻联播》内部,还是在普通百姓中间,都引发了争议.

从2006年6月到2007年12月,李梓萌、康辉、海霞、郭志坚4位新主持人先后在《新闻联播》亮相.与前任主持人有所不同,人们注意到,他们脸上多了些灿烂的笑容.

事实上,《新闻联播》的某些变化早在1980年代就开始了.

雷跃捷教授的记忆中,《新闻联播》“最大胆的一次”是1986年1月29日,那一次,“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被作为头条新闻播出.“没有将领导人的活动或国内重大事件放在头条,这在《新闻联播》历史上是第一次.”雷跃捷说.

这次变化引起了国内新闻界的关注.“我们以为《新闻联播》从此要真正按照新闻价值的大小来排列新闻了.”雷教授说,“但是,据说这个思路并没有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同样的情况后来也再没出现,甚至连‘911’事件,《新闻联播》都没有作为重要新闻播出.”

类似的改革试验在《新闻联播》的播音队伍里也曾发生.

新加盟的欧阳夏丹和郎永淳或许并不知道,早在10年前,《新闻联播》的播音员们就用了一星期的时间,练习“说新闻”.他们在一些句子结尾加上了“呢”、“啊”、“啦”这样的语气词,试图让新闻播报更亲切.

“但结果他们自己都觉得非驴非马,语气很古怪.”清华大学教授陈昌凤对笔者说,“新闻内容已经决定了语言风格、主持人的形象甚至是演播室的设置.《新闻联播》总体已经风格化了,不可能光从语言风格改.”

所以,“在目前的央视新闻栏目中,只有《新闻联播》还保持着播报体的新闻播音风格.”中国传媒大学的李小华教授说.

大多数的改革都无疾而终,这使《新闻联播》实现的每一项变化,都被津津乐道.2002年,强调媒体的新闻报道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新闻联播》应势而动,重点改进领导人活动和重要会议的报道.

“同期声”就是其中一项举措.那年《新闻联播》对某次会议的报道,就因为加入了胡总书记的现场讲话而受到点名表扬,称赞《新闻联播》对严肃的政治活动也能做到生动活泼.

而给周小普教授留下更深印象的,则是《新闻联播》“开始讲故事了”.2005年报道三峡工程时,《新闻联播》讲了一个“陈大爷的鱼塘”的故事,折射工程的综合效益:以前每年的洪水都会冲垮鱼塘,但是三峡蓄水分洪后,陈大爷终于放心挖了鱼塘;而三峡工程发的电也让他放心用电氧气泵给鱼塘输氧.

“讲好听的故事,现在已经成为《新闻联播》惯常的操作模式.”周小普教授说,“但人们对《新闻联播》的既定印象并未得到改变.”

上述要求匿名的前《新闻联播》编导强调了他的职位名称的特殊性,“又编又导”,他自嘲说.更早的时候,他从事纪实电视专题片制作,凡事最重视“真实”二字,不过,进入《新闻联播》之后,他发现,自己面临着一种全新的新闻采集方式.

“每到一处采访,都能得到地方上的盛情接待.”他对笔者说,“更重要的是,采访前,各方已经充分沟通,需要哪些人出镜,需要他们说哪些话,展现哪种表情.”

“而且,很快你就会适应这种新闻操作方式.”他说,“《新闻联播》像是一个强大的气场,你以为自己能给它带来一些改变,但是进去的第一天,你自己就已经开始改变了.”

“新闻形式服务于新闻内容.《新闻联播》要进一步改革的,恐怕也在于内容.”展江说.

“从制度设计来说,只要有全国联播、集体记者这两个制度保证,《新闻联播》就可以高枕无忧.”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艾红红长期研究《新闻联播》,在她看来,“现有的改革动力还不足以让《新闻联播》抛弃原来那么多的优势资源”.

而她同时认为,更大的阻力来自“安全”考虑.为了保证新闻能够准确而权威地传达,每天下午5时30分,由电视台台长、副台长组成的审查小组开始审定《新闻联播》当日计划播报的新闻.在一些重大选题上,相关报道还需直接审定.



本论文是一篇新闻联播方面新闻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新闻联播》35年如一日相关本科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新闻联播及政治生活及新闻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新闻联播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220;《新闻联播》承担这个职责是最重的,”艾红红说,所以维持固定化的新闻形式,同样是《新闻联播》

“从历史上继承的路径依赖”.

《新闻联播》大事纪

1958年9月2日,《新闻联播》的前身、北京电视台《电视新闻》开播.

1958年12月,国家广播事业局局长梅益强调电视新闻要有“强烈的鼓动性”.而《电视新闻》创办之初的定位是“尽可能反映当前国家和人民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报道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通过电视新闻片突破资本主义国家新闻媒介对我国的新,反击他们对我国的诬蔑和诽谤”.

1976年7月1日,北京电视台第一次试播全国电视新闻联播节目,1978年1月1日正式启用“新闻联播”名称,第一代播音员是李娟、赵忠祥.1978年5月1日,经批准,北京电视台更名为电视台.

1979年,国内新闻中开始出现了音画兼备的批评性报道.

1979年底,《新闻联播》首次出现播音员图像.

1980年代初期,电视台还不被重视.到哪个省去,都不愿意让《新闻联播》的人跟着报道.

1980年4月,《国际新闻》并入《新闻联播》;7月7日起,节目后面开始播送气象台的“天气预报”.

1981年4月召开的全国电视新闻工作座谈会出台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都是台的集体记者,有责任、有义务向台提供新闻,并必须转播《新闻联播》节目”.随着《新闻联播》的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地方台上报《新闻联播》节目的条数、内容等甚至成了各级党政领导的一项重要工作.

1982年,时任总书记的指示,将重大新闻的发布时间从20时提前到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播出时间19时,重要新闻首先在《新闻联播》中发布.《新闻联播》权威严肃、及时迅捷的形象和上情下达的角色开始确立.

1983年开始,卢静、罗京、张宏民、李瑞英等进入《新闻联播》.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29日,当时的台长杨伟光亲自拍板在《新闻联播》头条播发这一消息,打破了该栏目多年不变的“先国内,后国际”的惯例.原有的排列原则“事实上来源于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后形成的党报编排模式,相当于一张党报的版面安排”.

1979年美籍华人赵浩生批评我国电视新闻中没有同期声的现象,为此,胡乔木明确指示台,要下决心解决同期声问题.但问题的真正解决是在1987年.为了抵制“精神污染”,全国人大六届五次会议期间,要求电视台拿出具体措施,“澄清国内外各种混乱思想”.《新闻联播》借此时机,播出了记者现场提问的同期声节目.


1987年,《新闻联播》由一人主持改为两人主持.

1978年至1989年,是《新闻联播》的黄金时期.“那时候即使是大学生也眼巴巴地等着看《新闻联播》,把它作为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哪有那么多人对《新闻联播》有意见?”

1992年在南巡期间对电视新闻提出过尖锐的批评:“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多.”

1996年1月1日,《新闻联播》从录播改为直播.但直播方式和即时播报的普遍采用,已经开始冲击《新闻联播》的首发特权.

2006年6月,李梓萌、康辉加入.

2007年12月,海霞、郭志坚亮相.

2011年8月,欧阳夏丹、郎永淳加盟.

相关论文

《新闻联播》新闻标题的实词

该文是中国新闻事业专业新闻联播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关于新闻联播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新闻联播》新闻标题的实词相关论文范文检索。

被《新闻联播》点名的价值

本文关于新闻联播及文化创意产业及影片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新闻联播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被《新闻联播》点名的价值相关毕业论。

对《新闻联播》“改版”的

该文是西方新闻理论专业新闻传播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新闻传播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格式,与对《新闻联播》“改版”的相关论文例文,适合新闻传。

《新闻联播》改版的传播学

本文是一篇传播学论文范文,传播学类有关硕士毕业论文,关于《新闻联播》改版的传播学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适合传播学及新闻联播及新闻方面。

美国《新闻周刊》等

该文为房地产方面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与美国《新闻周刊》等相关新闻职称论文范文,可作为新闻摄影专业房地产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

《新闻周刊》非死于新媒体

该文为关于杂志类在职毕业论文范文,与《新闻周刊》非死于新媒体相关新闻中级职称论文,可作为新闻心理专业杂志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

叙事学视角下的《新闻周刊》

本文是一篇叙述者论文范文,关于叙述者相关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叙事学视角下的《新闻周刊》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叙述。

《计算机世界》第35期一周看板(一)

此文是一篇信息化论文范文,关于信息化相关论文范文集,与《计算机世界》第35期一周看板(一)相关毕业论文格式。适合不知如何写信息化及合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