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新闻图片的美学探析

时间:2024-01-15 点赞:42435 浏览:79814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论文为灾难方面有关新闻英语论文,关于灾难新闻图片的美学探析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可用于灾难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免费教你怎么写灾难及新闻传播及受众方面论文范文。

[摘 要 ]灾害图片要注意在精神人格层次上引导受众思考、奋起、超越,在心意层次上要诉诸情感共鸣,灾难新闻的报道不能只停留在情感的诉求上,更重要的是把悲伤、怜悯、愤懑等情绪转化为对灾难的理性反思,正视自身乃至人类身上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不能因此悲观失望,要看到人的本质力量的强大,充满勇气地去追求自我完善.

[关 键 词 ]灾害报道 新闻图片 美学 探析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新闻媒体反应迅速,成为抗震救灾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尤其是新闻摄影记者,从一线发回的关于灾区的图片,让我们真实地见证了灾难发生后的现状.这些新闻图片给我们的心灵震撼,远远大于它们所代表的新闻价值.

“512”汶川大地震中,数以万计的房屋倒塌,数万人的伤亡.在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面前,亲情本能地、不加任何掩饰地表现出来,并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在短时间内把受害者从巨大的惊恐和悲伤的恶劣情绪中拯救出来.因此,灾害中的亲情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在中国媒体这次的抗震救灾中.始终没有偏离对人尤其是灾民的关注,而对人的关注的落脚点也是在图片所引发的悲壮美以及崇高的人的战斗精神上.这些图片不仅给了我们具体的真实的新闻事实,同时也给予了读者强烈的悲壮美.

地震发生的第二天,《人民日报》就在头版发表图片,显示温家宝总理在都江堰一所医院的废墟中,向埋在里面的人喊话.国内外众多奔赴灾区的媒体,都在用大幅图片来展示英勇的中国人民抗震救灾的巨大努力,展示灾民、救援人员、志愿者的群像,许多图片给人以深刻印象,如《南方周末》5月22日“汶川九歌”中的“悲剧之容”,可谓是颠覆了以往灾害报道的传统,把灾民的真实情况展现给读者.四个版面“你可听见我的呼唤”、“你可看到我的牵挂”、“你要相信我的坚持”、“你将铭刻我的人生”将人世境况完整的展现.这其中的照片没有赏心悦目之作,但是蕴含了极大的新闻美学的意义.

一、灾难照片的美学元素

1 真实美.

这些灾难图片反映了新闻的真实美.我们知道“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没有真也就没有新闻存在的必要性,这方面与美学的基本规律“真善美”中的真是吻合的.新闻中的真不但有自己的独特领域,也极大地丰富了美学理论研究的内容.真实是新闻美的属性,新闻作品不是文学创作,新闻能够感染人,主要原因在于以真取胜,如果报道失实、哗众取宠,那么新闻美就无从谈起.

当我们看到这张图片:2008年5月16日晚拍摄的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东汽中学发掘现场的一幕――一名死难学生手里紧紧攥着一支笔.看到这样的“震撼人心的那只手”时,先是震惊.与其他的新闻图片相比,这样的新闻图片对人们产生的影响更加深刻持久,看到时无不感动得泪流满面.这与文学作品中的虚拟感动是不同的,这些图片带给读者的是真实感动.带来的美感就更加生动,更具震撼力,在我们生活中形成可触摸到的立体的多维型美感,这就是新闻美给人的审美享受.

2 人性美.

汶川地震灾难新闻图片中的人性美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灾难事件本身所蕴涵的,灾难事件中人类美好情感的流露、表达,以及与灾难的抗争中所体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力量和顽强生命力.汶川地震发生后,各大新闻媒体对灾情进行了及时的报道,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在为灾区的人民祈福,为灾区人民不屈的精神所感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的抗震救灾行动,激发了人类最原始的人性的美德.二是受众在对灾难新闻图片观看的过程中流露出来的人性光辉,由于多数灾难新闻与受众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受众对灾难新闻的感官接受大多源于对灾难的报道.此时,灾难新闻所传达的不幸、哀伤等信息会激发起人心中最原始最本真的怜悯之心,并有可能进一步转化为实际的爱心行动,“这种由怜悯之心转化为爱的过程,也是由痛感到快感的过程等这时的痛感已变成审美的快感了.”这种快感的获得实际上就是人本价值的回归和人性之美的体现.这不仅提升了受众的道德境界,也有利于社会向心力的凝聚.

李泽厚认为美应该用马克思讲的“自然的人化”来解释,具体说可以用格式塔的同构说分析.他肯定了格式塔心理学派用主客体同构说来解释审美性质:自然形式与人的身心结构发生同构反映,便产生审美感受;一定的形式结构,因为同构感应,引发人们特定的知觉情感,从而具有审美素质.在这类的照片中,形式的悲惨在一定程度上同其他人的心理产生了同构反应,激发了其他人的善良和同情心,这是最原始的人性美.

3 震撼美.

灾难图片本身蕴涵着深刻的审美价值.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美感在于通过美好事物的毁灭而“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剧”,并把这些情绪宣泄出去,从而导致这些情绪的“净化”,使人归于平衡和愉悦.悲的审美价值主要蕴涵在与矛盾冲突的对抗之中,“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成为一种审美价值类型的最根本原因.”

新闻传播中的灾难图片的发布,使得受众通过图片直接进入审美世界产生激动、愤懑、悲切、哀怨、同情、惊愕、想象等审美的情感体验,受众在这种体验中能使得悲惨的镜像转化为一种震撼美,从而达到道德的净化和自我的超越.

汶川地震中涌现出许多“最可爱”的人:报道中那些在废墟中坚强求生的受灾者、勇敢救人互帮互助的普通人、舍弃小家坚守岗位的救援人员,还有在震后第一时间就亲临灾区年近古稀的总理,感动了亿万中国受众,同时也激发起强大的悲悯情怀和爱国热情.发生在英雄人物身上的悲剧会使人在悲伤之余升腾起一种崇高、庄严的情愫,这就是震撼之美.震撼这种审美感受可以转化为鼓舞人前进的动力,激发人们以英雄人物为楷模,不畏艰难,奋勇向前.但是不可否认,灾难新闻本身是具有破坏性的.它会冲击受众原来的平衡心理,造成压抑、悲伤、痛苦等情绪,这种情绪一旦弥漫,就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悲观消极的影响,正因为如此,灾难新闻的报道更应该讲究技巧.而遵循美学原则来报道,用震撼美的力量升华悲情,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审美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审美主体获得审美愉悦,也就是美感.美感是审美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综合心理效应,其本质特征“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愉快”,它是具有层次性的.李泽厚把审美愉悦概括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三个层次,从美学层面上操作灾难报道,就应该使受众在这三个层次上产生积极的综合心理效应.

4 心灵美.

黑格尔说:“自然界事物只是直接的、一次的,而人作为心灵却复现他自己,因为他首先作为自然物而存在,其次他还为自己而存在,观照自己、认识自己、思考自己、只有通过这种自为的存在,人才是心灵.人以两种方式获得 这种对自己的意识:第一是以认识的方式;其次人还通过实践的活动来达到为自己(认识自己).”在黑格尔那里,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以自然物的方式而存在;另一方面,人又是能思考的,他能认识并观照自身,以心灵的方式存在.在灾难报道的图片中,人一方面得到了人性上的洗礼,另一方面也从心灵上认识到这样的美学观照,其实也是对自己生活的一个极大的激励,通过这样的活动,消除人与自然界的直接对立,进而使得人与自然达到尽量和谐的存在.即是人的一种“自我确证、自我超越、自我发现、自我塑造的过程.在灾难图片的选择上,无疑激起了广大民众的同情心和最原始的互帮互助的心理行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广大受众受到了一次空前的心灵洗礼.

5 醒悟美.

灾难是人与自然或人与人之间巨大的矛盾冲突,是人类所面临的暂时的无奈,本身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灾难新闻图片在给人以或悲伤或惊恐的情感体验之后,还能留给人无穷的冷静的反思空间.在地震灾害之后,人们开始理性地思索灾难中隐藏的一系列问题,如面对地震灾害时的逃生问题、关于学校建筑抗震的问题、政府与媒介的关系问题、灾后人们的心理问题、社会预警系统的建立健全问题等等,冷静理智地思考灾难后面的深层次原因、检讨人类与自然的应有关系、寻求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这种醒悟本身就是一种审美超越.


在汶川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全社会除了积极一致的抗灾救灾外,还通过各种渠道普及抗震知识.加强了灾后救援的力度.此后,人们开始反思我们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不是对大自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作用呢应该指出的是,这些知识促进了人们对灾难事件的关注和如何减灾抗灾,并为更好的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新闻图片美学观念的转变因由

“512”汶川大地震中新闻图片的发布,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冲击了传统的新闻图片的惯例.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当今新闻媒介生态的改变,和受众对新闻审美观念的变化也是分不开的.

一方面,2008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使得中国在灾害报道方面的开放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温家宝总理在灾区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明确表示“最重要的原则是以人为本”,以此开始,中外记者第一时间进入灾区,才使惨烈的瞬间为公众所了解,为灾区的人民得到了广泛的同情;国外救援力量以最大的规模和最快的速度进入到灾区,为灾区的人民争得了抢救生命的时间.开放是此次抗震救灾的一个重要的经验.

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受众对新闻传播媒介的要求越来越高,提供真实的新闻报道才是根本.通过对众多照片来反映灾害发生后人们的痛苦,反思美与丑的审美观念的多元化,反思灾难报道中的新闻价值观冲突.事实上我们会发现关于地震报道图片的伦理冲突,本身就是中国灾难图片报道和评论的进步,也是灾害报道从“宣传本位”向“新闻本位”的回归.

但是灾害图片的发表不能无所顾忌的发布那些的、残忍的、不堪入目的细节刻画,不宜过多,从美学角度来看,感官层次的审美感受是不牢靠的,具有短暂性和变异性,利用灾难报道一而再、再而三地刺激和冲击受众的感官,受众会产生“审美疲劳”,最终对灾难报道冷漠视之.要注意在精神人格层次上引导受众思考、奋起、超越,在心意层次上要诉诸情感共鸣,灾难新闻的报道不能只停留在情感的诉求上,更重要的是把悲伤、怜悯、愤懑等情绪转化为对灾难的理性反思,正视自身乃至人类身上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不能因此悲观失望,要看到人的本质力量的强大,充满勇气地去追求自我完善.

此外,传播者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媒体要担当起社会观察者的角色.公正和责任的思考灾难的原因以及暴露的问题.通过报道人们与灾难的顽强抗争来充分肯定人的本质力量,给人以超越的勇气和信心.一个人,只有当他具有进步的世界观和美学观的时候,才能在传播活动中,从比较客观的角度对社会上发生的事件进行正确而有深度的解读,关照人民大众的需要.在对灾难图片的报道中,传播者的观察角度至关重要,只有具有良好的美学素养,以责任和信念为支撑,遵循美的规律进行新闻传播,才能让受众从中体会到巨大而深沉的情感震撼.

相关论文

灾难新闻视觉传播的美学意义

此文是一篇灾难论文范文,灾难有关论文范文检索,与灾难新闻视觉传播的美学意义相关毕业论文模板。适合不知如何写灾难及新闻及受众方面的新闻。

财经新闻报道改进路径探析

本文是一篇财经新闻论文范文,财经新闻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财经新闻报道改进路径探析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财经新闻及财经。

新闻图片代理制对传播实践的影响

关于代理商及视觉传播及互联网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代理商有关新闻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关于新闻图片代理制对传播实践的影响相关论文。

如何使新闻图片

本文是一篇网络技术论文范文,网络技术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如何使新闻图片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适合网络技术及政治时事及现代科技。

灾难新闻摄影报道

为您写灾难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关于灾难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与灾难新闻摄影报道相关论文范文集,包括关于灾难及新闻及社会学科方面的论。

电视新闻的故事化探析

这是一篇关于故事类硕士论文范文,与电视新闻的故事化探析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是新闻史专业与故事及新闻及社会问题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

财经新闻报道大众化的探析

本文是一篇财经新闻论文范文,财经新闻类有关硕士学位论文,关于财经新闻报道大众化的探析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财经新闻及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