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人其犯罪心理

时间:2024-02-20 点赞:45386 浏览:86863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为您写犯罪心理学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犯罪心理学方面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与犯罪人其犯罪心理相关论文例文,包括关于犯罪心理学及心理及女性方面的论文题目、提纲、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是免费优秀的犯罪心理学论文范文。

摘 要 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作为犯罪实施者的犯罪人的犯罪心理是个体犯罪行为的内在因素,是在行为人犯罪心理活动的支配影响下进行的.不同的犯罪人具有不同的犯罪心理,女性犯罪人除具有一般犯罪人所具有的犯罪心理和犯罪因素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本文主要以不同环境、不同特质以及不同因素作用下的女性犯罪人为视角阐述其特殊的犯罪心理.

关 键 词 犯罪人 犯罪心理 女性犯罪 女性犯罪心理

作者简介:李攀,华东政法大学2012级刑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犯罪学.

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3-286-02

一、犯罪心理概述

(一)犯罪

尽管不同国家、同学者对犯罪概念的界定有一些不同之处,但笔者认为,无论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犯罪的概念都应该是由这个国家的法律所决定并且由刑法加以明确的.我国《刑法》第13条从犯罪的阶级实质和法律特征的有机结合上,科学地界定了犯罪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以及应受刑法惩罚性的实质性内涵,是关于犯罪的一种科学定义.“犯罪”亦是犯罪心理学中的一种核心概念.缘于犯罪心理学关于犯罪人及其犯罪心理、犯罪行为等概念都必须以犯罪概念为理论基础,对犯罪概念的正确把握决定了学科的严谨性以及学科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犯罪心理学研究中我们所说的犯罪的外延大于刑法学概念中犯罪的外延.它是以犯罪发生前的犯罪原因和犯罪预防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的,它应该是指所有严重危害社会的应受制裁的行为.

(二)犯罪人

对犯罪人的认识是从对犯罪概念的理解中得来的,两者具有实质上的相关性.具体来说,“犯罪人”就是指实施了具有违法性、社会危害性,依照刑法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并被法院定罪判刑的人.犯罪人作为犯罪行为的实施者,是犯罪现象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基础.对犯罪人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揭示每个犯罪人产生具体犯罪行为的心理机制,对分析整个犯罪心理的结构特征,具有长远的意义.不同的犯罪人在实施犯罪时具有不同的犯罪心理.正像理性选择论者所说,犯罪人是有理性的,在许多情况下,犯罪是一种理性的选择,犯罪是犯罪人在权衡犯罪的风险与回报、犯罪成本与收益的基础上作出选择和决定的结果.因此,犯罪人在冒险心理和侥幸心理占主导地位基础上实施的犯罪,必然要对作案对象进行精心的选择,而这种选择是有一定规律的.

(三)犯罪心理

不同的犯罪人具有不同的犯罪心理,犯罪人的犯罪心理是犯罪心理学首要的研究对象.在犯罪心理学中,犯罪心理是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和.这些心理因素包括犯罪认知、情感、动机、不良的个性倾向性和个体心理特征以及犯罪时的心理状态等.犯罪心理是犯罪人大脑的活动,它具有内隐性,在没有以语言和动作表现出来之前,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犯罪人的犯罪心理,离不开犯罪行为.因此,通过分析犯罪心理的表现形式,可以正确的揭示犯罪心理的实质.犯罪心理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个体在不良的客观环境影响下,在一定的生理素质基础上,依靠心理的内化而形成,是个体在一定时空内整个个格的大暴露,是各种社会因素、心理因素、自然因素等大交汇、大融合的产物.因此,本文也主要以女性犯罪人为视角阐述不同环境、不同因素作用下的女性犯罪人及其犯罪心理.

第一,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形势波动、利益冲突、贫富不均、不良交往等.在社会动乱的状态下,必然强化那些对社会怀有敌意人的反社会意识,实施各种具有反社会性、报复性的犯罪行为.这样以来就会打破原有的社会格局,在新的格局还未完全建立起来的情况下,社会失范、心理失衡、利益冲撞.因此,必然催生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其中,个人利益至上观,就会滋生拜金主义和攀比意识,为了追求无止境的金钱而背离社会道德准则.这种主观性和利己性的私利,成为犯罪心理的动力因素和指向目标.在贫富不均的状态下,会使一些人心理失衡,人在心理失衡时,其心理活动往往是焦虑、紧张、不安、攀比甚至嫉妒等,在这种心理失衡过度与复归的过程中,往往会使一些人产生复仇心理.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不良的人际交往,学习和模仿消极的行为模式,甚至包括学习一些犯罪行为方式,以便使犯罪得以“传宗接代”.同时,不良交往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强化个体的犯罪动机和犯罪行为.


第二,自然因素与犯罪心理.所谓自然因素,指能够诱发、触引或促成犯罪心理形成和犯罪行为发生的各种自然环境和条件.包括地理条件、气候和自然灾害等.当然,单纯的自然因素并不能导致犯罪心理的形成和犯罪行为的发生,只有与原有的心理品质和社会因素相结合才能对犯罪心理的形成具有实际意义.不同的地域环境可以为某些具有不良的人提供需要的对象和机会,同时,也为犯罪人实施犯罪和逃匿提供了方便条件,增强了犯罪人的侥幸心理.研究表明,城市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与人文环境,其犯罪总量和犯罪率比农村同等数量的人口基数要高出很多.不同的社区环境与犯罪心理的形成也具有不同的相关性.这是因为,不同的社区环境,适合犯罪的条件、犯罪的种类以及犯罪率的高低有很大差异.

二、女性犯罪及其心理

(一)女性犯罪概述

女性犯罪,从字面上来说,即是女性犯罪主体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男女平等意识的增强,女性对社会事务的普遍参与,为女性犯罪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女性犯罪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正如美国犯罪学家路易斯谢莉所指出的:“女性犯罪是妇女参与社会活动的范围和卷入社会活动的晴雨表.妇女的犯罪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参与犯罪活动的增多与他们的社会作用扩大直接相关.”女性犯罪与其心理生理的矛盾、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与为独立的经济地位的矛盾、依附心理同自我保护能力差的矛盾、生理周期特定心理与其意志脆弱的矛盾存在正相关性.女性犯罪在认识、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都表现出与社会需要相悖的心理特征.开放、文明的现代社会也为满足妇女的正当权益提供了最大可能和空间.机会多了,诱惑也多了,处在社会环境中的女性,面对众多的机会和诱惑,就会出现道德观念、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冲突,有些女性自然而然就成了犯罪者. (二)女性犯罪的心理特征

第一,认识肤浅、片面,法律知识匮乏、利己主义的人生观.长期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形成了整个社会对女性的歧视,也使整个女性群体表现出自卑的特性.绝大多数的女性犯罪人脑海里没有一个清醒的用以约束自己行为的法律概念,不知晓最起码的法律常识,更谈不上对法律权威和严肃性的理解.她们评价事物的标准只能是以自己的低级需要和直接经验为准,而不是以传统道德和新型法律,这就使得她们很容易被小恩小惠所诱惑.习惯用直线的思维剪裁多变的社会现实,对社会上的是非、善恶、真假等并存的情形,不能完全的辨别,有时甚至会混淆和颠倒.她们生活的核心是剥削阶级的个人主义享乐观,追求颓废没落的生活,同时缺乏良性的道德观念,真伪、善恶倒错,甚至以耻为荣.正如有些卖淫女所讲的“假名假性假地址,骗人骗物骗感情,没有钱什么都不行”.当女性犯罪主体把享乐主义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思想支柱时,她们就会把金钱视为世界上唯一的神,不择手段的攫取金钱便成了她们唯一的人生追求.在她们看来,世界上的万物都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甚至包括她们自己.除去金钱的损失,她们甚至不知道人生还有别的痛苦.这种个人利欲恶性膨胀,得不到应有的遏制,经不住客观刺激的诱惑,就会产生各种形式的犯罪行为.

第二,情绪特征上的两极性、不稳定性.由于女性受传统文化及生理特点的影响,人格相对情绪化,感情上具有易感性、丰富性、细腻性、不稳定性等特征.由于缺乏道德意识及正确的人生观来控制自己,从而表现的情绪变化无常、波动较大.当理智和情感发生矛盾时,理智不能控制情感,从而使行为完全被感情所左右.有时为了一点利益或是为报答男性对她的帮助,可以“慷慨地”,轻易地被唆使去犯罪.一般女性犯罪主体情绪上的多感易变,在杀人女犯中则变现出相对立的特征.女性杀人犯往往情感深沉专一,一旦感情受到压抑或挫折,很容易使她们发生心理上的变异,其深沉、专一的情感结合性格上的内向、孤僻,在长期的忍耐、期望的过程中,会发生质的变化,即演变成典型的由爱到恨.这时,一旦遇到外界的适当刺激,就会出现暴发性情感,支撑着她们去杀人.

三、女性犯罪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和未独立的经济地位的矛盾

女性的自尊心和爱美心较强的特点使其较重视打扮享乐,重视物质需要的倾向.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也随之强烈,又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家庭收入的局限,没有自主独立的经济来源,需要得不到满足,内心严重失衡,一些女性经不起诱惑,对物质追求超出了家庭及个人经济所允许的范围,就容易导致各种贪财动机的犯罪发生,典型的如盗窃,诈骗等.

(二)女性生理周期的特定心理与其脆弱意志的冲突

女性在周期由于生理的变化,易导致心理刺激敏感、冲动型强、心情易变、难以抑制怨恨、嫉妒、绝望等消极情绪.女性在绝经期,由于大脑皮层功能和内分泌的变化,其心理变得易焦虑、烦躁、心境变化大,情绪变化大,攻击性增强.日本学者广濑胜世认为,杀人和放火犯罪与月经有密切关系.杀人犯罪、放火犯罪以及盗窃犯罪,有很多都发生在月经前到月经之间.这期间,女性易敏感、易激怒、攻击性强,易于实施各种犯罪行为.根据对日本女性服役者精神医院方面的调查,从月经将来之际到月经开始时实施犯罪的频度,杀人占39.4%,放火占12.6%.同时,女性的意志水平较男性差,其自制力、坚韧性都较脆弱,因此,女性在特定的生理周期中显露出异常的情绪化从而缺少理智,易于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三)女性参与社会生活的时间和程度因素的变化与传统社会观之间的矛盾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女权意识的觉醒也使得女性犯罪越来越呈现出白热化的趋势.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女性犯罪逐渐增多,究其原因,主要是随着女性社会经济地位的上升、社会角色的改变而造成的社会参与时间与程度都得到改变的结果,这种女性犯罪人被称为“新女性犯罪人”.她们的行为主要倾向于希望自己被社会所肯定,同时希望她们的付出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否则,就会激发她们的报复心理,从而走上“职场犯罪女性”的不归之路.

不同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在各种因素影响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个体犯罪心理的形成,其中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主体不健康的身心因素起主导作用,自然状况起条件作用.同时,不同犯罪人及其犯罪心理的形成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个内外化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在研究犯罪人及其犯罪心理过程时,从实际出发,在综合判断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相关论文

大学生网络犯罪心理

本论文为关于大学生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关于大学生网络犯罪心理相关毕业论文模板,可用于大学生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

女性犯罪心理

本文是一篇女性论文范文,关于女性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女性犯罪心理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女性及法制教育及社会问题方面的的大。

女性犯罪心理

该文是小学生心理健康专业家庭暴力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家庭暴力相关毕业论文提纲,与女性犯罪心理相关论文范文集,适合家庭暴力及女性及婚。

犯罪心理其测试技术概述

该文为犯罪心理学类有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与犯罪心理其测试技术概述相关心理护理论文参考文献,可作为教育心理学专业犯罪心理学论文。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科学性

本文是一篇画像论文范文,画像相关学年毕业论文,关于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科学性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画像及心理及心理学方面。

当前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综述

本文是一篇青少年犯罪心理论文范文,青少年犯罪心理方面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当前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综述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适合青。

大学生犯罪的典型心理探析

该文是教育心理学专业心理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关于心理方面硕士学位论文,与大学生犯罪的典型心理探析相关论文范文集,适合心理及学生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