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审美心理,预防中学生犯罪

时间:2024-03-03 点赞:46246 浏览:90617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论文是一篇美育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论文题目,关于培养审美心理,预防中学生犯罪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美育及本质及现实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美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关 键 词 〕审美心理;犯罪心理;中学生

从人类学本体论的角度看,审美活动是人的本性表现之一,是人自身的一种特殊存在方式和特殊生活形式,故而人人都需要审美.但审美意识是一种个性化意识,它常常与社会化意识发生冲突.要使两者一致,是以个体意识不充分发展,并受社会意识的规范为前提和代价的.人是这样一种社会生物,他有着独特的个体价值追求,不能容忍把非个体的价值意识强加给自己,所以审美活动本身常常包含着一种潜在的犯罪心理.但如果审美意识摆脱了片面的主体需要,消除了一般性,有可能充分发展独特性,此时的审美观照,则可以使人超越生理欲求,净化个体灵魂,减少犯罪.

一、人人都需要审美,人人都可能犯罪

(一)审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一种超然忘我的自由观照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等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的自然界,这是人作为有意识的美的存在物(也即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美当作自己的本质对待,或者说把自己当作美的存在物来对待)的自我确证.诚然,动物也进行生产,它也为自己构筑巢穴或居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所做的那样.但动物只生产它自己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则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则摆脱肉体的需要进行生产,并且只有在他摆脱了这种需要时才真正地进行生产;动物只生产自己本身,而人则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生产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与自己的产品相对立;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的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很清楚,马克思在这段文字中通过人与动物的对照,揭示了人的本质,从而也揭示了审美活动的本质.

凡是审美的都毫无例外地必须是体现着人的本质的,而且愈是审美的,愈能够充分体现人的本质.审美活动的本质就在于人对自己的本质的一种自我发现、自我确证、自我肯定、自我观照、自我欣赏和体验.既然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是人的本质,是人的生命的运动和存在的方式,而审美活动的本质恰恰只是一种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运动形式,因而我们又可以从人类学本体论的角度说,人的审美活动就是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命运动的形式.人活着,就是审美地存在着、生活着.一句话,对审美活动首先必须从存在本体论的高度去把握和认识.

(二)犯罪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是一种铤而走险的功利行为

从心理学上看,知、情、意是人的心理结构的三个组成部分,与此相适应,人对客观事物也采取理性的、审美的和实践的态度.理智和意志是心理结构的两极.意志代表着个体需要,追求着理想的善;理智代表着社会习惯和道德法律,反映了现实的真.换言之,感性来自客观的社会习俗和法律规范的积淀,追求现实的真.按弗洛伊德的观点,前者以快乐原则为基准,后者以现实为准绳,这样便构成了矛盾的两极.

二、审美活动本身常常包含着一种潜在的犯罪心理

(一)审美活动具有现实的假定性

从审美学角度来看,即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来看,审美追求理想,具有现实的假定性.

理想与现实是一对矛盾,理想指向未来,追求应有的满足.在审美观照中,一切都套上了美的光环,平凡变成了伟大,庸俗变成了优雅,而许多是现实中可遇而不可求的,具有一定的假定性.庄子企图将生活审美化,追求“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的“逍遥游”境界.这就是因为他看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所以他要使自己逍遥于尘世之外,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伏尔泰说:“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希望,希望减轻了我们的苦恼,为我们在享受当前的乐趣中描绘出未来的远景.如果人类不幸到目光只限于考虑当前,你们就会不再去播种,不再去建筑,不再去种植,又对什么也不准备了.从而在这个尘世的享受中,人就会缺少一切.”

可以说,犯罪者多是没有这种希望的人,因此他的眼光只局限于考虑当前,不去播种,不去建筑,他只知道怎样不劳而获,得到更多的现实满足.这种现实性的满足往往带有强烈的迫切性,他从不把希望寄托在未来.

随着大众媒体的辐射,现实生活会更精彩,中学生的审美机遇会更多.但由于被审美的内容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因此要追求到美的满足,需付出艰辛的努力.然而某些心理尚不成熟的中学生不愿付出,往往采取不劳而获的最直接的现实行动,以致成为罪人.

(二)审美活动的享受性使中学生产生超前需要

从本质上看,审美属于人类特有的精神需要,带有强烈的享受性特征.

墨子说过:“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这里的“求美”“求丽”“求乐”,就是人类所特有的超越性需要,它是超脱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的精神性需要,同时也是一种享受性需要.

审美的享受性常常引发人的享受需要,如果这种需要过度发展,则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老子曾明白地指出审美的这种影响:“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使人心发狂.”而从犯罪学上来讲,享受常常是诱发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从理论上讲,享受需要容易导致超前需要.

例如,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还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情况下,如果审美活动过分调动人们的胃口,就可能加剧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当审美诱发的享乐需要超越了社会所可能允许的条件时,有人就会采取非法的手段而设法满足,于是导致犯罪.

三、审美可以诱导或激发人的犯罪心理,但更可以宣泄或净化人的心理

(一)青少年处在道德和审美相对主义阶段,极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一般而言,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以至大学的过程中,一个人也逐步由少年进入青年进而向成年过渡.在这一时期,从生理上来看,性机能逐步发育成熟,身体增长速度快,生理能量代谢率大,精力旺盛,性冲动强,争强好胜,感情波动大.因为富于幻想,所以常常产生稀奇古怪的念头和想法;出于好奇,所以什么事都想试一试;易于冲动,往往贸然行事,不计后果;再加上涉世未深,单纯幼稚,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道德意识薄弱,所以具有明显的两重性.这时如果加以引导,把他们充足的精力引向正确的地方,就能转化为智慧和才能,转化为社会的积极因素;反之如果受到各种低级趣味的影响,往往会变成消极的破坏因素.也就是说,处在这一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在一定的条件下,既容易学好,也容易学坏.这个时期,在心理学、教育学上称为危险期,而在伦理学、美学上称为道德信念、审美偏好的“相对主义时期”. 目前,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严重社会问题.当然,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原因.一个人的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度过,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摇摆不定的“危险期”正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学校的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泛深入地开展学校美育工作,不但可以帮助广大青少年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顺利地度过“相对主义的危险阶段”,而且能极大地丰富他们的生活,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之朝美的方向发展.这样自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在校学生犯罪,还可以大大减少社会上的犯罪现象.

(二)学校美育的重要性

1.课堂美育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途径

课堂美育主要是开设专门的文学艺术课和利用其他相关课程进行.学校可开设专门的文学艺术课,如语文、音乐、美术、书法等.语文课中,像诗歌、小说、戏剧、散文、民谣、寓言等都包含有丰富的审美因素,如语言美、形象美、 情操美、环境美等.教师应该充分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因素,使学生在获得丰富知识的同时,也得到美的享受,进而在审美愉悦中受到道德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音乐课中,教师应该利用音乐这一人类美好情操智慧的结晶去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变得善良,富有同情心.与音乐具有同样美育功能的是美术,可以利用它的色彩、线条和造型去训练学生的视觉敏感性,发展观察力,引导审美趣味的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美育并不限于这几门艺术学科,政治、历史、地理、体育、劳动技术教育以及数学、物理、化学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美育价值,也是实施美育不可忽视的基本途径.教师在教授这些课程中,一方面,可以利用这些美的因素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有关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因势利导,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2.课外美育既可巩固课堂知识,还可丰富学生生活,陶冶其情操

课外美育可以通过课外的各项工作、活动来进行,如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小组,像文学社、书画社、舞蹈队、合唱队、演讲团、戏剧社等.利用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活跃学生的文化生活,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专门开展对美的鉴赏活动,如探讨辨别电影、电视、歌曲、小说、戏剧、绘画以及穿着打扮、思想行为的美丑,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调动他们的审美积极性去美化自己.也可以组织学生去公园游玩,去郊外踏青,去名胜古迹游览,利用大自然陶冶他们的情操,唤起他们生活的信心和作为劳动者的自豪感,享受到克服困难后获得成果的乐趣,感受到为人类造福的愉快,从而使他们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积累高尚的道德品质.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不再到外面去寻求刺激;还可以使他们的感情变得高尚纯洁,让他们不再从事低级庸俗的犯罪活动.

总之,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去广泛深入地开展审美教育活动,从犯罪学的角度来看,不但可以使学生具有渊博的知识,养成高尚的情操,从而顺利地度过人生的危险期,而且能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使之克服内心的空虚无聊而不去校外寻求刺激.这样,不仅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校内的各种犯罪现象,还极大地减少了学生去社会上进行违法犯罪的机会.所以,开展学校美育,可以为预防青少年犯罪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海县房山高级中学,连云港,222341)

编辑 / 丁 尧 终校 / 于 洪

相关论文

艺术教育与艺术审美心理的培养

此文是一篇艺术论文范文,关于艺术类论文范文集,与艺术教育与艺术审美心理的培养相关本科毕业论文。适合不知如何写艺术及能力及学生方面的社。

有组织犯罪的心理预防

该文是中学生心理健康专业群体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关于群体类毕业论文提纲,与有组织犯罪的心理预防相关论文范本,适合群体及组织及心理方。

如何培养幼儿心理耐受力

这篇幼儿论文范文属于消费心理学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幼儿方面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与如何培养幼儿心理耐受力相关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

培养阳光心理塑造健全人格

本文关于学生及教师及心理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学生方面论文范例,与培养阳光心理塑造健全人格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对不。

在校大学生如何预防网络犯罪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关于大学生类毕业论文题目,关于在校大学生如何预防网络犯罪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大学生及网络技术及网。

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文献综述

本文是一篇社区教育论文范文,关于社区教育毕业论文范文,关于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文献综述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适合社区教育及社会。

一本预防职务犯罪的好刊物

本文是一篇国家级论文范文,国家级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一本预防职务犯罪的好刊物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国家级及廉政建设及指挥部。

禁止令为新载体预防金融犯罪

本文关于金融及社会管理创新及计算机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金融类论文范文数据库,与禁止令为新载体预防金融犯罪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