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依丝》心理描写艺术探究

时间:2024-04-02 点赞:46089 浏览:90107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法朗论文范文,关于法朗类函授毕业论文,关于《苔依丝》心理描写艺术探究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法朗及心理及修士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法朗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法国作家法朗士是一位站在世纪之交的临界点上的作家,他的心理描写较之以往的现实主义作家有着更深的层次和更复杂的内涵,这集中体现在《苔依丝》中的巴弗尼斯修士身上.本文阐析了《苔依丝》的心理描写特色,彰显其独创价值,以其引起更多的关注和借鉴.

关 键 词 :《苔依丝》 巴弗尼斯 心理描写

《苔依丝》(1890)是192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法朗士的重要小说①,内容是一个修道士感化的故事.公元4世纪,贵族子弟巴弗尼斯在牧师的感召下皈依基督教,来到尼罗河畔的沙漠里苦修了十年.有一天他忽然想到要把亚历山大城中美貌放荡的女演员苔依丝从罪恶的深渊中拯救出来,于是昼夜兼程去到那座城市.苔依丝童年生活十分不幸,长大后为生活所迫,不得已沦为.如今她经历了浮华奢靡的生活,正渴望内心的安宁,巴弗尼斯来到后趁机说服了她,把她送进了女修道院.但是巴弗尼斯回到沙漠后却坐卧不安,苔依丝的形象始终在他的眼前挥之不去,他用种种苦修来折磨自己.最后当他得知苔依丝病危后,他再也无法约束自己,赶到女修道院,承认自己爱上了她.可是苔依丝死了,他陷于无比的悔恨和绝望之中.

《苔依丝》在1894年被马斯涅改编为歌剧搬上舞台,其中一段插曲《沉思》早已尽人皆知,然而法朗士的小说却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其实鲁迅先生很早就对《苔依丝》有很高的评价:“我认为实在是一部好书等这位修士的内心的苦痛,非法朗士,真是作不出来.”②在基督教产生初期禁欲苦修的背景下,巴弗尼斯修士所经历的心灵炼狱几乎是万难忍受的,法朗士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揭示出这位修士灵魂深处的矛盾挣扎和动荡不安.想必这也是这部小说引起鲁迅先生注意的主要原因.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析《苔依丝》的心理描写特色.

一、心理过程的动态性描写

把人物的心理流程当作文学创作的主要对象来加以观照,是《苔依丝》心理描写的显著特色之一.在作家笔下,巴弗尼斯的心灵发展史由以下两方面元素的矛盾运动构成:一种是“灵”的元素:即作为一个虔诚修士所必备的对基督教天国上帝的信仰敬畏和对“禁欲苦修”的宗教规范的谨守奉行;另一种是“肉”的元素,即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对男女爱情的与生俱来的欲求.这两种心理能量在“拯救”苔依丝的过程中互相碰撞、互相渗透和互相转化,主人公也就此完成了精神人格的嬗变.

巴弗尼斯未修道之前,曾经过着快乐而放荡的生活.皈依基督教以后,他隐居沙漠,忏悔赎罪,早晚都在反省自己.年龄虽轻就已经功德无量,成了修道院院长.这十年间,巴弗尼斯的世俗人欲得到控制,心灵亦趋于宁静,的确表现出了一个具有圣洁德行的修士所应有的定力,书中这样写道:“魔鬼们(的象征)向善良的隐士发起进攻,对他却不敢靠近.”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巴福尼斯的内心逐渐起了变化.有一天,早年在故乡曾经见过的苔依丝突然显现在他眼前,并且挥之不去.他决心以修士的身份前去“拯救”,使之脱离糜烂堕落的苦海.就在这个过程中,他人性的弱点开始显现:先是为了博得苔依丝的青睐,他违背了戒律,主动问老同学要了有香味的长衣、金色凉鞋和钱袋;见到苔依丝以后,面对少女的美貌和诱惑,他“双膝发抖,难以支持,嘴里的舌头突然发干,头脑里感到一阵可怕的晕眩”,他心中原来和谐有序的状态开始被打破,教士的坚忍发生了动摇.接着,他又不顾苔依丝的恳求,毫不留情地把她所有价值连城的财富和美妙的艺术品都付之一炬.此时的他与其说是在以基督使者的身份毁灭罪恶,不如说是在借机发泄自己对世俗爱情与享乐生活的强烈嫉妒,由长期压抑的禁欲苦行生活而产生的偏执阴暗的心理暴露无遗.

巴弗尼斯虽然完成了使命,回到了沙漠,但是他的心情却再也无法平静.作为有着高深道行的教士,巴弗尼斯绝不肯轻易地向他的缴械投降,因此他内心的挣扎也就更加惊心动魄.他先是爬到十几米高的柱子上呆了一年,在天地之间饱受风吹雨打的折磨,后来又仓皇跑到坟墓中去苦修,与蛇蝎为伍,然而这些都不能帮助他打败诱惑.他对基督的信仰逐渐由坚定变得怀疑,即便如此,他还是放不下对永生天国的追求.

然而人物心灵的矛盾运动最终还是会呈现出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走向本质上的归一,正如黑格尔所说:“如果一个人不是这样本身整一的,他的复杂性格的种种不同的方面就会是一盘散沙,毫无意义.”③正当巴弗尼斯焦虑地寻找着上帝身影,渴望得到救赎的时候,偶然听到了“苔依丝快死了”的消息,他多年搭建的信仰的基台就在这刹那间轰然倒塌.想到自己连苔依丝的嘴唇都不曾碰过,一种强烈的被欺骗的感觉填满了他的心胸,他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狂躁和愤怒,对那个无数次被他顶礼膜拜的上帝发出了恶毒的诅咒.他日夜兼程,狂奔到女修道院,抱着奄奄一息的苔依丝喊道:“我爱你,你不要死!上帝、天国,这一切都算不了什么,只有人间的生活和人们的爱情才是真的.”然而,他的人性并没有因他的醒悟而得到升华,他恨不得杀死所有苔依丝爱过的人.在故事结束时,人们看到的是一个被疯狂的折磨得失去了人样的丑陋的“吸血鬼”.


就这样,法朗士为我们完整地再现了巴弗尼斯从“压抑克制――矛盾挣扎――醒悟背离”的全部心理流程,详细地描绘了其中的每一个漩涡、每一朵浪花.作家让我们看到了主人公虔诚的愿望,怎样结出丑和恶的苦果;看到他道德的百合花,怎样在堕落的粪堆上凋谢,这个结局不能不让人感到震撼,不能不让人感叹人性的深邃复杂和不可捉摸,正是这种心理性格的变化冲突所形成的张力,成就了巴弗尼斯形象的永久的生命力.

二、非理性意识的深层次发掘

法朗士是一位站在世纪之交的临界点上的作家.这一时期的世界文坛已呈现出了多元化的格局,各种新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层出不穷,即使是现实主义作家,其笔下人物的心理景观较之以往也有了更广阔的空间,更丰富的层次.在巴弗尼斯之前,文学史上也有过不少修士的形象,这些人物的心理性格虽然也表现出变态扭曲的特点,但总体上还是协调有序,合乎理性逻辑的.巴弗尼斯就不同了,他的心理地貌要复杂得多,这里不光有看得见的岩石,还有岩石底下暗潮涌动的岩浆.而对于这些心理“岩浆”――梦境、幻觉、错乱、癫狂、歇斯底里等非理性意识活动的深层发掘,正是这部作品心理描写的特色所在. 作为早期基督徒,巴弗尼斯起初对上帝天国的向往应该说还是发自内心的,那时在埃及也确实有部分虔诚的信徒为追求纯洁高尚的基督教道德境界而隐匿到人迹罕至的地方或沙漠中去苦修.然而问题在于,在皈依的过程中,巴弗尼斯好像是一架失控的机器,身心完全被脱离现实的宗教意识所支配,陷落在狂热和迷信泥淖之中,以致丧失了人的自主性,整日沉浸在颠倒虚妄的迷狂状态中而不自知.以下是他拯救苔依丝前的部分心理活动(括号中文字为笔者所加;引文有删节):

有那么一天,巴弗尼斯在他的斗室里忏悔,突然想起早先见过的苔依丝,这个女人曾经唤起过他邪恶的.(可以唤起的记忆)按照修行的惯例,他久久地默想着肉欲乐趣的惊人丑恶.(想象)经过几小时的冥思苦想,他分外清晰地看到了苔依丝的形象.(梦中的影像)她慵懒地躺在一张风信子床上,仰着头,眼睛水灵灵的,嘴半张着,鼻孔颤动,胸脯丰满,鲜艳的胳膊犹如两条小溪.巴弗尼斯一看,捶着自己的胸膛请求上帝作证:“我是在思考我罪孽的丑恶.”(清醒的意识)于是苔依丝的表情难以察觉地发生了变化,双唇逐渐显现出一种神秘的痛苦,因叹息而隆起的胸脯里呼出饱含的气息(视幻象).巴弗尼斯见此情景,心慌意乱,六神无主,于是跪在地上祷告起来(清醒的意识)等

在这段文字中,巴弗尼斯的意识活动相当混杂,除了理性层面的回忆、想象、思考以外,潜意识层面的梦境等占了相当多的分量.按照弗洛伊德有关心理学结构的观点,梦是人们潜意识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许多被抑制的都以各种象征或歪曲了的形式在梦中表现出来.巴弗尼斯做的梦总是“春”梦,梦中所见的苔依丝总是性感十足,举手投足之间都像是一个,很显然,这种“梦”正是他内心的折射.它暗示着,巴福尼斯拯救苔依丝的行动,表面看是在践行上帝的旨意,深层动机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性饥渴.

巴弗尼斯送走苔依丝后,经历了深重的精神危机.一方面,他被苔依丝强烈吸引,难以抵抗诱惑;另一方面,他又受教规的束缚而不得不忍受肉体的煎熬,他的本我和超我,即他的动物性本能与他献身上帝的意志发生了剧烈冲突,二者无法协调一致,导致了他的精神错乱.下面是他的一段心理活动描写:

苔依丝的形象日夜伴随着他,他也不加驱逐,还以为她来自上帝(错觉).但是有一天早晨,她在梦里来看他,头上束着紫罗兰花冠,柔情满怀,简直不可抵抗,他醒来时出了一身冷汗(梦境).他睡眼惺忪地觉得脸上吹过一阵湿乎乎的热气,一只小豺用两只爪子搭在床头,向他脸上吹过一阵臭烘烘的气息,喉咙深处在嘿嘿冷笑(幻觉).

这段文字中,巴弗尼斯的意识在错觉、梦境、幻觉之间游走浮沉,反映出他的心烦意乱.这里尤其要提的是“小豺”这个意象,它经常出现在主人公的幻觉中,在故事的特定语境里它是邪恶的象征.之前当

巴弗尼斯充满定力的时候,七只小豺狗是一动不动地守在他的斗室旁的;而此时此刻,他恍惚之中闻到了小豺的气息,听到了小豺的冷笑,说明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走火入魔,因此醒来后他才会惊惶不安,呆若木鸡.

小说末了作家用大段的内心独白,淋漓尽致地揭示出主人公感到即将失去苔依丝时的那种歇斯底里的绝望情绪、那种近似疯狂的情感奔突.在作家笔下,巴弗尼斯对苔依丝的感情虽然谈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却也不失为一种自然人性.但是,这种自然人性却由于他的嫉妒和疯狂而变得猥琐卑下,面目可憎.透过巴弗尼斯混乱的思想、分裂的人格,作家辛辣地嘲讽了信仰狂们的荒谬可笑,也深刻揭露出宗教奴役对人性、人的精神的戕害.

总之,《苔依丝》表现出了法朗士心理描写的精湛

造诣.作家对主人公非理性意识活动的深入开掘,极大地拓展了人物的心理空间,丰富了现实主义的心理描写经验,给读者带来了更大的联想自由和审美乐趣;他对人物心灵旅程的有条理、有次序的摹写,又避免了后来意识流的混杂跳跃、令人费解,使主人公的精神世界更加完整明晰.法朗士辉煌的文学成就,使他成为“一位真正的文坛宗师”④,在法国和国际上都受到了广泛的推崇.

① [法]法朗士:《苔依丝》,吴岳添译,漓江出版社1992年版.

② 林菲:《鲁迅著作全编》(第四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66页.

③ [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307页.

④ 刘文刚、关福:《诺贝尔文学奖名著鉴赏辞典》,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页.

相关论文

老舍《月牙儿》心理描写的妙处

关于老舍及文章及背景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老舍类有关心理健康辅导员论文,关于老舍《月牙儿》心理描写的妙处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解读《勇敢的心》的音乐艺术

这篇风笛论文范文属于电影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风笛方面学士学位论文,与解读《勇敢的心》的音乐艺术相关艺术系毕业论文。适合风笛及电。

《我的渡口》看电影艺术创作

本论文是一篇父亲相关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论文,关于《我的渡口》看电影艺术创作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父亲及渡口及电影方面论。

《有话好好》的叙事艺术

此文是一篇心理论文范文,关于心理方面论文范文,与《有话好好》的叙事艺术相关本科毕业论文。适合不知如何写心理及影片及角色方面的舞蹈专业。

《天工开物》造物设计艺术思想

本文是一篇设计艺术论文范文,关于设计艺术相关函授毕业论文,关于《天工开物》造物设计艺术思想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设计艺术及艺术。

《国王的演讲》的语言艺术

本文是一篇语言艺术论文范文,语言艺术方面有关电大毕业论文,关于《国王的演讲》的语言艺术相关开题报告范文。适合语言艺术及艺术之美及语言。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改革的探究

本文是一篇电子技术基础论文范文,关于电子技术基础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改革的探究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