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体验在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4-01-16 点赞:43476 浏览:83138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该文是大学生心理专业思想品德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思想品德相关函授毕业论文,与积极心理体验在教学中的应用相关论文范文文献,适合思想品德及感恩教育及心理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思想品德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内容摘 要 :体验式教学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已经有应用,并已被证实能促进实现高效的教学.心理体验是体验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找到心理体验在教学中应用的理论依据.并对幸福感、自信和感恩这三种积极心理体验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作用与应用展开论述.

关 键 词 :体验式教学 积极心理体验 思想品德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要达到情感、认知、能力三维目标,而体验式教学是可以达到这一目标的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也就越来越被推广.体验式教学的含义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材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教育学意义上的“体验”是指主体在亲身经历中感受情感、获得认识.体验教学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必然会涉及与学生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的心理现象,如学生的需要、情绪与情感等心理现象.体验分为两类,一类是实践体验,另一类是心理体验.心理体验:指主体从心理上对他人或自己以前的“亲身经历”重新进行体验.心理体验包括积极心理体验和消极心理体验.积极心理体验常常表现为积极的情绪,如快乐、幸福感、希望、感恩等.消极心理体验常常表现为消极情绪,如抑郁、焦虑、愤怒、憎恨等.

在思想品德科目中,融合了许多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许多内容都适合进行心理体验的活动.可以借此提高学生的兴趣,可以让思想品德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思想品德教学中,很多抽象概念与理论知识.而心理体验能让学生记忆深刻,对达到高效的教学有很大作用.

一、心理体验在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包括情感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经验学习圈理论等.而这三个理论都提出心理体验是体验式教学中的必要环节.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情感教育理论就认为学生的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而教学则是由教师和学生的情意活动构成的.心理体验中形成的情感可以使促进认知过程,使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情意活动更为和谐统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者,其作用在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情境,帮助和指导学生建构自己的经验并引导学生从直接经验中学习.而该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方式有认知、体验和感悟三种,而感悟即是心理体验活动中的表现.

大卫·库伯(Did kolb)提出了经验学习圈理论(experiential learning).他认为经验学习过程是由四个适应性学习阶段构成的环形结构,包括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践.具体经验是让学习者完全投入一种新的体验;反思性观察是学习者在停下的时候对已经历的体验加以思考;抽象概念化是学习者必须达到能理解所观察的内容的程度并且吸收它们使之成为合乎逻辑的概念;到了主动实践阶段,学习者要验证这些概念并将它们运用到制定策略、解决问题之中去(Sugarman,1985).在经验学习圈理论中的具体经验阶段,可以设计相应的心理体验,产生情感体验.

二、积极心理体验的作用与应用

积极心理体验常常表现为积极情绪体验.积极情绪体验的分类:感官愉悦和心理享受,是依据积极的不同特性为标准来进行的.感官愉悦(sensory pleasure)是积极情绪体验的一种较重要的形式.是指机体消除自身内部紧张后的一种主观体验,来自某种自我机体平衡的保证,是人感觉器官放松的结果.如饥饿、口渴等.而心理享受(psychological pleasure)则来自于对个体固有的某种自我平衡的打破,即超越了个体自身的原有状态.如运动员超越自己而创造了新的纪录,艺术家达到前所有未的最好表演,学生解决了某个百思不解的难题等.心理享受比感官愉悦更有利于个体的成长和积极品质的培养.因此下列积极心理体验主要指心理享受方面的,如幸福感、自信、感恩等.

(一)积极心理体验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著作中多次提到体验的作用,如:“只有那体验到成功的欢乐的人,他才有希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积极的心理体验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的幸福感更强烈.在课堂中,得到欢乐,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积极的心理体验还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识和了解的需要、美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现代大多数学生都已经满足了的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而较高层次的需要却得不到满足,甚至被忽视.积极心理体验可以让学生拥有良好的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使学生的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识和了解等需要在体验过程中得到满足.

积极的心理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积极的心理体验被证实可以促进发展健康的人格和积极的品质.积极心理体验的功能有扩展和构建个人资源、消除心理紧张、提高应对压力能力等.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体验不仅促使达到知情意言行的教学目标,而且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幸福感心理体验的应用

新课改后,教材很注重幸福感的激发,让学生更为珍惜拥有的亲情、友情、师生之情.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激发幸福感,让学生达到知情意的统一.

1.亲情.例如在八年级思想品德《我爱我家》这课中,讲到第二目“无悔的奉献”时,要让学生深深地体验到课本这段话“在世上的多种爱中,至深至纯的爱是母爱和父爱.这种爱是无私的爱、永恒的爱,是无微不至的爱、不求回报的爱.母爱如水,往往温柔细腻;父爱如山,往往深沉严格.”的涵义.就可以通过“爱的体验”这个心理体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幸福感,更好地理解课文.从而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达到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目标.


“爱的体验”这个活动是这样设置的:以班得瑞的轻音乐《童年的回忆》为背景,使用言语讲述父母抚育孩子从婴儿到少年、从少年到成人的成长过程中典型的感人情境.如果有多媒体设备还可以播放父母抚育孩子成长的典型图片,给学生形象的材料,更能让学生的产生幸福感.讲述内容可以根据本地的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说,例如:“当你一岁的时候,父母一口一口耐心地喂你并哄你睡觉,而作为报答,你整晚哭闹;当你4岁的时候,母亲熬通宵为你织了一件漂亮的毛衣而作为报答,你仅仅穿了一上午就浑身沾满了泥;当你14岁的时候,父母问你去哪了?为什么不学习?而作为报答,你认为父母唠叨,大发脾气等” 2.友情.在八年级思想品德《同学·朋友》这课中,讲到第二目“与友同行”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本这段话“朋友带给我们温暖,给我们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在人生的旅途上,朋友伴我们同行,友谊照亮我们的生活之路”的涵义.就可以通过心理体验活动“友谊之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并让学生体验到拥有朋友的幸福感和快乐感.

“朋友”这个活动是这样设置的,以周华健的歌曲《朋友》为背景音乐,首先将收集的学生的相片通过多媒体播放出来.在播放过程中,可以增加一些指导语如:“人生中相遇是多么难得的缘分,而在相遇后变成朋友又是多么难得的巧合.让我们细细品味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吧!”然后让学生给曾经帮助过他的同学写一段感谢的话,并交给那些同学.让学生在歌声中感受友情带来的温暖,从而达到教学的知情意三维目标.

(三)自信心理体验的应用

自信,是一种对自己素质、能力作积极评价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即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既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是建立在对自己正确认知基础上的、对自己实力的正确估计和积极肯定.素质教育很强调自信的培养,拥有自信的学生才会面对困难不屈不挠,才会勇于超越自己,发挥自己的潜能.思想品德七年级的《唱响自信之歌》这一课的教学情感目标是让学生拥有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自信的生活态度.而设置“我真的很不错”这一个心理体验活动,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自信的风采,并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我真的很不错”这个活动是这样设置的: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散文:“也许你想成为太阳,可你却只是一颗星辰;也许你想成为大树,可你却只是一棵小草;于是,你有些自卑.其实,你和别人一样,也是一道风景,做不了太阳,就做星辰,在自己的星座发热发光;做不了大树,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绿色装点希望;做不了伟人,就做实在的自我,平凡并不自卑,关键是必须做最好的自己.不必总是欣赏别人,也欣赏一下自己吧!”导入活动.

然后进行“优点轰炸”活动,让同学们讲出指定学生的具体优点或者成功的事例,接着让指定学生说出自己的自信宣言和如何克服缺点.如果时间足够还可以让全体学生都拥有接受赞美的机会,都学会欣赏自己.最后让学生进行自信的心理训练,唱伍思凯的歌曲《我真的很不错》并跟着视频做手语舞.教师还可以根据歌曲讲授如何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并让学生写一句勉励的话语激励自己.

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信的心理体验,并让学生知道树立和增强自信的方法;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对自己做客观的评价;能运用正确的方法,增强自信心;树立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自信的生活态度,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自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感恩心理体验的应用

感恩就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由衷地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培养出感恩心理,可以让学生更珍惜生活,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并拥有回报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高尚道德.感恩教育则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对受教育者实施识恩、知恩、感恩和报恩以至自觉识恩的人文教育过程.感恩教育旨在依托“以情动情”的方式帮助人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对其施以感恩的眼光,从而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动.现阶段,感恩教育不仅是德育的应有之义,也是培养青少年学生道德的重要手段,同时对个体成长、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发展有重要价值.

在八年级上册《难报三春晖》这一课中,第一框“爱洒心间”的教学目的就是对父母的付出产生知恩的情感.这一框可以通过“爱的天平”这个活动达到让学生知恩的目的,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的内容:“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要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父母为家庭做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爱的天平”活动包括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情感体验.可以用课本的事例“小峰的妈妈”,或用其它感人的父爱母爱事例,如韩红的歌曲《天亮了》的背景故事,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体验伟大的父母之爱.

第二环节“爱的天平”,即在感动的情感基础上——画出“爱的天平”:伴随着理查德·克莱德曼的轻音乐《给母亲的信》,回忆父母为自己所付出的所做过的事情,并写在本子右边.然后将自己为父母所付出的所做过的事情写在左边.接着画出天平,哪边所列的事例多就倾向哪一边.画好后请班级中倾向父母的同学举手,多数情况是所有的同学都举手了.最后让学生发表感想,教师并总结父母理应得到爱的回报,同时也衔接了课本第二框的内容“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

第三环节“爱的回报”.就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给父母“爱的回报”,爱不仅是口头上的,更重要的是体现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上.首先让学生思考可以为父母做的事,并写在爱的天平中自己的一边;然后让学生回答,最后鼓励让学生回到家后践行.

综上,积极心理体验被运用在教学中的理论依据很充分,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可以总结为两方面.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可以达到教学的知情意三维目标.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心理体验对学生进行道德的教育,让学生产生心理共鸣,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积极心理体验教学可以运用在更多的学科,开展方式也可以更加地多种多样.当然,积极心理体验的应用在我国尚处于初步探索与试验阶段,还有许多理论与实践操作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理清.以上关于积极心理体验的理论与操作实践的见解,只为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教育界对这一学习模式的关注.

相关论文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体验式教学

该文为关于学生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体验式教学相关消费者心理分析论文,可作为教育心理学专业学生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有关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适合大学生。

语文生活体验之教学

关于语文学习及语文教学及语文教师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语文学习相关教学管理系统论文,关于语文生活体验之教学相关论文范文检。

顺应学生成长心理提高政治教学效果

该文为学生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与顺应学生成长心理提高政治教学效果相关政治综合论文,可作为党建专业学生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

大学物理学习心理障碍归因教学

本文是一篇心理障碍论文范文,心理障碍类有关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大学物理学习心理障碍归因教学相关本科论文范文。适合心理障碍及物理。

心理护理的教学

本文是一篇心理护理论文范文,心理护理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提纲,关于心理护理的教学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心理护理及护理工作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