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莱斯顿大学优秀博士文选集

时间:2024-03-08 点赞:49510 浏览:99231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高中地理论文范文,关于高中地理相关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普莱斯顿大学优秀博士文选集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高中地理及学科教学及环境问题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高中地理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国际理解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海南中学马飞燕

摘 要:国际理解教育已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是世界各国教育的新热点研究问题.本文基于学术界前辈关于国际理解教育与学科渗透必要性及可行性的研究分析,关注高中地理教学中重视国际理解教育理念渗透的重要体现,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挖掘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中国际理解教育载体教学内容的必要性及案例,并通过具体案例,尝试概括高中地理教育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一般方法.

关 键 词:国际理解教育地理教学实践探究

194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胡克斯雷(JulianHuxley)在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一次常务工作会议上强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目标是"为人类和平与安全作贡献和促进人类健康与幸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活动应该从完善人类精神家园出发促进国际理解".[1]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forInternationalUnderstanding)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增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种族的,不同宗教信仰的和不同区域,国家,地区的人们之间相互了解和相互宽容,加强他们之间相互合作,以便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共同问题,促使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来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将事实上的相互依赖变成为有意识的团结互助.[2]

国际理解教育已然成为现代教育中的一项基础性内容,而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最终都要落实到课程上.翁文艳[3]提出,相比学科渗透式的国际理解教育,虽然有利于营建国际理解的校园文化环境,但是诸多学科的分散教学容易缺乏问题凝聚点,不利于学生根据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应专门开设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以持久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然而,事实上,目前我国主要都是通过语文,政治,历史,地理,外语等学科,基于知识与技能,运用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最终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升华,将国际理解教育与学科教育相契合.学科教学所追求的,不是教给学生问题的基本答案,而是关注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国际理解教育不是淡化或掩盖现实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而是帮助学生在现实形势下建构国际理解教育的核心观念,培养国际理解交往能力和学习解决国际争端的基本方式.[4]因此,通过学科教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能够让学生在相互理解,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担负起"全球公民"的责任与义务,为追求世界和平做出重要贡献.

一、高中地理课程重视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体现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在"前言"中明确指出:"我们牢记着——范围在缩小的世界需要一种不断增强的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以在广大范围上就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和社会问题进行有效合作""教育应致力于人的品格的全面发展,致力于增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促进所有国家,种族和不同宗教信仰团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宽容与友谊".

从国际视野上看,美国,日本[5]等国家的地理课程也十分注重国际理解教育,渗透国际理解与合作的价值观念是国际上中学地理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也注意到了国际理解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将这一教育理念体现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6]之中.从"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等基本理念出发,在"课程目标"部分明确提出"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内容标准有"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展望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举例说出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等.


这体现了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理论性质和理论体系,使青少年在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了解别国历史文化,社会习俗的产生发展和现状,学习与其他国家人们交往的技能行为规范和建立人类共同的基本价值观,学习正确分析和预见别国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对本国发展的影响,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竞争与合作生态环境多元文化共存和平与发展等方面的国际问题,培养善良,无私,公正,,聪颖,热爱和平关心人类的共同发展的情操,担负起"全球公民"的责任和义务.[7]

二、挖掘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中国际理解教育载体的教学内容

在国际理解教育的落实中,教材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广泛而又准确地将国际理解教育渗透于地理教学内容中.而地理学是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其中心任务是研究人地关系,掌握地域分析之方法,建立"经纬"观,在中学地理教育中,让学习者达到既是地理环境的建设者,也是环境的保护者的目的.使学习者具有统筹性思想,综合性思维,整体意识,游刃于地球空间,加强对国际理解教育的认知与落实.

在新课程的教材中,从必修一到必修三部分,依次涉及人类生存所依赖的自然要素,如大气,水,地表形态等,进而关注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最终将学习高度提升到人地关系,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等层面.使学生通过具体案例先掌握地理学的基本分析思路和原理,认识到世界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进而了解到充分发挥各地区区位优势,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如以"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部分内容为例.学生首先基于前述学习对日本,韩国,我国台湾,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概况(如资源,资金,技术,劳动力等)有了基本的认知与了解,认识经济全球化使得每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都正在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之中,而国家之间促使经济发展的各因素互有优势,因此可以有效进行优势互补.此即为建立对地区差异性的认知与理解.进而通过日本近一段时期产业向国外转移的原因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必然会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甚至全世界,任何国家要想求得快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和其他国家协同发展.随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部分,学生感知最明显的是伴随产业转移的污染转移,学生纵观目前世界上重大的环境问题,往往都是多个国家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些环境问题又会影响到全球,因此,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共同行动,进行国际合作.教材进一步挖掘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所承担的生产产品类型以及生产环节依然也存在着重要差异,这些差异基于历史发展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等,由此也可能引发地区冲突问题,国际金融危机,资源的世界范围利用问题等,而这些问题都需要采取国际协调合作行动才有可能得到解决.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速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与各国,各地区的人打交道,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是友好往来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由此,自然而然将国际理解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融合渗透在一起.

当然,高中教材中,还有人口迁移,区域发展等内容也可以在教师地深度挖掘下与国际理解教育渗透融合.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理解和尊重,关心与交往,树立起世界公民意识.

三、关注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方法

亚太地区国际理解教育研究院将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归纳如下:1.在知识领域,包括和平,人权,发展,环境,国际理解和不同文化理解,对国际机构的了解,2.在技能领域,则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想象能力,自我主张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参与意识,沟通交往能力,3.在态度领域,包括自我尊重,对他人的尊重,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对正义,和平的责任意识,开放的心态,同情的态度,共同体意识等.[8]因此,将国际理解教育与学科教学渗透的过程中,在充分挖掘教材的基础上,落实方法也可以从知识,技能和态度角度入手,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基于教材拓展知识视野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地关系的重要学科,涉及历史,政治,天文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因此,其也是最容易融入国际理解教育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展示补充材料,甚至可以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自行查阅相关信息,展开交流.由此,即可通过自主学习进行自我教育,或是同伴影响来渗透和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同时,积极挖掘跨学科主题,也是发现学科教学与国际理解教育交集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高三复习课地图部分时,涉及到地图三要素,除了培养学生读图,用图以及基本地理思维能力和基本地理技能之外,给学生看看不同国家出版的地图的差异,学生感知有的以太平洋为中心,有的以大西洋为中心.于是导出这正是地图中所蕴含的民族观以及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学生通过赏析不同时代,不同民族所绘地图或不同国家出版的地图,开拓视野,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还能换位思考,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异质文化,并能在不同的地图中通过注记等感受不同的文化,感兴趣者还可进一步探索其深刻的历史背景.这既能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习兴趣,同时还将国际理解教育贯穿其中.

充分体现学科教育人文价值

一般来说,在渗透性教育中,学科是显性教育内容,被渗透的内容则作为隐性的线索.国际理解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位置就是隐性教育,是教学的辅线.国际理解教育与学科教学的关系应该理解为:学科教学给国际理解教育提供了一个平台,国际理解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科教学的教育价值.[9]

例如在"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部分的教学中,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原住民,政府官员,商业伐木公司老板,世界环保组织人员等,对森林的保护或是开发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可以通过充分的讨论活动来感悟和增强国际理解教育的有关理念和价值观.与此同时,面对西欧人与巴西人的争论,也即为全球长远利益与当地居民短期利益之间的矛盾,学生尝试达成共识,提出协调雨林开发还是保护这一矛盾的可能办法.如除了课本中提到的"三保二设一结合"外,还可以通过建立全球环境补偿机制等(这部分内容也可作为基于教材拓宽学生视野知识的一部分).学生通过切身参与和内心的体验,感动自।

本文是一篇高中地理论文范文,关于高中地理相关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普莱斯顿大学优秀博士文选集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高中地理及学科教学及环境问题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高中地理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9;,说服他人,产生共鸣,形成情感体验,充分发挥和体现了学科教育的人文价值.

切实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除了重视课堂教学作为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主阵地之外,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宽新课程实施,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途径.

如基于中国地理学会开展的"地理小博士"活动,结合学校针对高二年级学生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提倡和推动学生观察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现象,发现问题,并撰写小论文以及制作网页等,成立"国际旅游岛地理问题观察与研讨"兴趣小组,采用校社团"模拟联合国"的形式,举办相关主题的辩论会,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够培养看问题的国际视角,尝试从国际的新高度上发掘解决问题的途径,延伸了国际理解教育的价值.

国际理解教育在蓬勃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的新热点,因为这其中蕴含着21世纪全世界人民都共同关注且不可回避的问题——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国际理解教育强调尊重,理解不同民族文化,树立文化多样性的教育价值观,这对各学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国际理解教育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类实践案例的探索与积累,将成为推动国际理解教育学科渗透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雅克·德洛尔.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85.

[2]雅克·德洛尔.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4.

[3]翁文艳.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04,11,24(11):92-96.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法[Z].1945.

[5]陈澄,樊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6-17.

[6]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22.

[7]徐辉,王静.国际理解教育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29(6):85-89.

[8]姜英敏.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及其问题[J].中国教育报,2007,5,5.

[9]陈红,何妮妮.试析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16,2,30(2):72-77.

第1页共5页

第2页共5页

相关论文

大学生优秀文郑州,郑州大学优秀博士

本文是一篇优秀博士论文范文,关于优秀博士类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大学生优秀文郑州,郑州大学优秀博士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适合优秀博士及公。

硕博文题目郑州大学优秀博士

本文是一篇社会科学论文范文,关于社会科学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硕博文题目郑州大学优秀博士相关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社会科学及文化局及。

复旦大学优秀博士学位文评选

本文是一篇全国优秀论文范文,全国优秀类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关于复旦大学优秀博士学位文评选相关硕士论文范文。适合全国优秀及数据库。

华南农业大学优秀博士

该文为省优秀类学士学位论文范文,与华南农业大学优秀博士相关研究生论文格式,可作为论文格式专业省优秀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优秀毕业文

这篇论文论文范文属于论文评语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论文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优秀毕业文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适合论。

同济大学优秀学位文奖励条例

本文是一篇博士生论文范文,关于博士生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同济大学优秀学位文奖励条例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适合博士生及。